公元25年,劉秀統壹天下後,仍以漢為國名,史稱東漢。以洛陽為都城,統壹天下後,史稱“光緒中興”。漢明帝和沿襲輕佻薄賦,開創了“張明之治”;漢和帝繼位後,破北匈奴,收復西域,創造了“千古盛世”,東漢國力達到頂峰[6]?。
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平定了內亂卻導致了當地的自重。董卓叛亂後,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擴展數據:
漢朝的疆域:
元豐三年(前108),在威滿設置樂浪、臨洮、宣土、範縝四郡,奠定了漢朝的基本範圍。太三三年(102),修建外長城光祿塞、居延塞,將北疆推進戈壁灘。漢高祖宣帝二年(前60年),在吳磊城設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
東漢的疆域相對於西漢有所收縮。元初五年(前82年),漢昭帝將範縝縣、臨洮縣合並為樂浪縣、宣土縣,光武帝建武六年(前30年)棄嶺東。由於元初第三年(前46年)放棄了朱雅縣和魚兒縣,漢元帝失去了對海南的控制。
蜀漢時期,領土範圍大致為四川、雲貴、陜西舊漢中府和緬甸北部。雖然昭烈皇帝劉備曾經大舉伐吳,諸葛亮和姜維也多次北伐,但蜀漢的基本疆域範圍終究沒有改變。
百度百科-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