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韓信足智多謀,用兵有方,得到蕭何賞識,推薦給劉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采取韓信應“三秦東去”的策略,爭取天下,從而完成了統壹西漢的大業。韓信中的石像韓信,是淮陰(江蘇)人。“我做布衣起家的時候,壹貧如洗,沒有生意,無法選擇做官。他們治不了商賈,經常從人那裏送吃的,送喝的。”史記淮陰侯列傳。少年時曾“送窮母,受辱。”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他加入了項梁起義軍,後跟隨劉邦。韓信通曉兵法,又在當時的反秦農民運動中,親自參加戰鬥,從戰爭實踐中錘煉出來,所以成為壹個有才華的軍事家。他曾多次勸項羽,但都被拒絕了。後來投奔劉邦,國家依其貌收校。但他不服氣,於是離開韓棟,前往“韓熙”(位於漢中留壩縣馬道鎮)被蕭何收復,並引薦劉邦,推薦韓信的軍政才能,建議舉行隆重的儀式,拜韓信為將軍。同年八月,韓信率軍東進,越過秦嶺,定居三秦(關中地區),開辟北方戰場,接連擊敗魏、戴、燕、趙、齊五個諸侯國,從左側牽制楚軍,形成對楚軍的包圍。最後壹戰(古地名,位於安徽靈璧縣東南)楚軍全部潰散。毛主席的光輝著作《論持久戰》把“韓信反趙之戰”作為以少勝多、在不利地形下出奇制勝的著名事例。韓信是著名的歷史人物,關於韓信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北宋詩人梅在《送友人屠南征》壹詩中說:“蒼雁高涵寺,夕陽淒涼為漢壇。”南宋陸遊在《南行記》詩中描寫:“冷雲低上將軍壇,春日暮丞相祠前”。如今,在百江臺周圍,有壹個我縣的蔬菜產區,四季常青。當年“冷雲”“貧瘠”的“百江臺”壹直特別熱鬧,不時有歌聲和笑聲,為古老的“百江臺”增添了幾分熱鬧。
上一篇:腰椎間盤突出怎麽治療?下一篇: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