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爺爺不知什麽原因突然喜歡上了木雕。或許是他被花鳥市場壹家店鋪的木雕震撼了,或許是他好朋友的影響,又或許是他想找壹個精神寄托。
自從爺爺迷上了木雕,那些工具箱就塞滿了鑿子、刨子、鉆頭和鋸子。院子也不空。橡木,樟木,棗木,各種木材堆在壹個院子裏。奶奶覺得這些東西太礙事,影響走路。她和爺爺發過脾氣,鬧過脾氣,吵得很兇,甚至把爺爺的寶貝藏起來了。但爺爺以前是個倔脾氣,和奶奶大打出手,最後對方選擇了妥協。
壹開始,爺爺什麽都不知道。雖然他試著畫了壹瓢,但最後雕出來的都是歪歪扭扭的東西,毫無美感可言。有時候會割傷自己的手,留下又壹個傷疤,但爺爺依然沒有氣餒,依然堅持不懈地雕刻。他求教於人,漸漸的技術越來越好,開始嘗試雕刻壹些復雜的東西。
爺爺最喜歡的是鶴,所以他專註於它,雕了壹個又壹個,有的獨立,有的振振有詞,有的亮翅,有的淩空...栩栩如生。
記得有壹次,我練完毛筆字,隨手把毛筆扔了,爺爺就給我雕了壹個筆筒,以鶴為基本造型,疊加壹些圖案,雕好後用砂紙打磨了幾遍。鶴頸上的幾根橫梁成了毛筆的最佳歸宿。這個飽含爺爺心血的筆筒也是我的最愛!
但是現在爺爺腦子裏有個淋巴瘤,特別容易復發。他心臟裏還有壹個起搏器。他的健康不如以前了。他不能再玩刻刀了,只能在視頻裏欣賞別人的作品。他經常告訴我們要好好照顧他的寶寶。不用說,我每周回家都要擦爺爺的作品,認真又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