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規模擴張,更強調從產業支撐、生活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從農村向城市轉變,實現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的無差別發展。也是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復興、新型工業化、區域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生態發展。
擴展數據:
新型城鎮化的典型模式
1,成都屬於典型的大城市大郊區的發展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土地確權,建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市場,設立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鉤機制。以發展更好的區域為出發點,建立優勢產業,形成市場化的產業集群。此外,它還與農民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相結合,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2.天津是典型的大城市大郊區的發展模式。主要方法是鄉政府主導的“宅基地換房”,先解決農民的搬遷問題,再通過集約土地增值的收益發展區域產業,解決農村居民的就業問題。把農民集中居住和城鎮化、工業化結合起來。
3.廣東模式可以分為兩條主線:壹條是珠三角模式,依托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集中的中心鎮;二是山地模式,即在縣城周邊發展專業鎮。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過產業集聚促進人口集聚,進而實現城市周邊地區的快速崛起。
百度百科-新型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