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制作景泰藍

制作景泰藍

景泰藍,學名“銅胎絲琺瑯”,因成熟於明代景泰年間,故名“景泰藍”。其技法是以銅為胎,將細銅絲卷平後手工制作各種圖案,將圖案焊接在銅胎上,將圖案中的五彩琺瑯點填滿,多次上釉燒制,然後打磨拋光,最後鍍金。

第壹步是做輪胎。先把錘子錘成各種形狀的銅胎,然後用焊劑把它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經過高溫焊接,就成了器物用的銅胎形狀。

第二步,掐絲。“撚絲”是景泰藍工藝中頗具特色的制作步驟,圖案精美復雜,有鳳凰、獅球、龍珠、大明蓮花等。這些傳統圖案寓意吉祥,潛移默化地傳遞著人們的美好祝願。

第三步,點藍,景泰藍釉又稱“釉藥”,是由粉末和細顆粒混合而成,由礦物原料按壹定比例混合,經高溫燒制後研磨而成。釉面顏色透明明亮,富有光澤,不隨年代而褪色。

第四步,燒藍。“燒藍”是景泰藍的制作工藝之壹。壹件景泰藍壹般需要燒幾次到幾十次,藍燒四到八次。不平的絲壹般第壹火燒,平絲三至四火打磨。燒藍後,壹件景泰藍基本成型。

第五步:拋光鍍金。景泰藍只有藍色嗎?答案是——景泰藍的釉色有很多種,但在明代景泰時期,景泰藍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其產品多以藍色為主,所以後人以年號和顏色來命名這壹工藝。

  • 上一篇:2014阿根廷世界杯成績
  • 下一篇:有什麽有意義的關於天文學的科普視頻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