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 * *在制定“十五”計劃時對蘇南、蘇中、蘇北三個地區做了新的界定:蘇南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蘇中包括揚州、泰州、南通,蘇北包括徐州、鹽城、連雲港、淮安、宿遷。二分法和三分法實際上是用天然的屏障來劃分地域文化。
江蘇境內較大的河流是長江和淮河,歷史上常常成為南北朝廷長期對峙的前線。
所以江南和江北,淮南和淮北有明顯的文化差異。
壹般認為,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的兩條母親河,中華文明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標誌。
在江蘇,淮南主要受長江文明影響,淮北主要受黃河文明影響。
蘇南蘇北以河為界,蘇南蘇北以錢為界。
蘇南人的素質使他們更接近金錢,他們做事謹慎,而蘇北人往往忽略了成本。蘇南人愛錢多過愛面子,蘇北人自尊心太強,不為錢所苦。
比如,如果蘇南人收入65438+萬元,在此基礎上,再從銀行融資65438+萬元,擴大再生產;在蘇北人,很多情況下,5萬人民幣用於消費(這無異於浪費),另外5萬人民幣留作銀行存款。
根據貨幣也有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1元的效用對富人來說遠大於窮人,所以財政轉移支付(國民收入再分配)是劫富濟貧的有效方式。
當然,監管和資金必須齊頭並進。
很多時候,至少要在責任制上嚴格落實大額資金的來龍去脈(蘇南扶持蘇北多年,蘇南人送的大象卻成了蘇北的小兔子)。
春江水暖鴨先知,蘇南人對國家大政方針的每壹次變動都非常敏感,以便及時按需調整生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蘇南人靠能力賺錢的時候,蘇北人是靠郵政賺錢(追求鐵飯碗)。從90年代開始,蘇北人靠能力賺錢,蘇南人開始靠錢賺錢(利用外資,投資房地產,虛擬市場);蘇北人人習慣了穩定的生活,而蘇南人認為只要能賺錢,他們可以做任何不違法的事情。當蘇北人意識到這壹點時,蘇南人已經領先壹步:他們可以賺錢(不管是大是小),而不會因違反法律而被追究。
我們受到了錯誤的指責。
蘇北“重男輕女”的腐朽觀念往往被蘇南人所不齒,蘇南追求“少生孩子,好生孩子”的原因是深層次的。
首先,蘇北人更清楚,培養壹個孩子的成本遠遠低於孩子的成功所帶來的回報。
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三個孩子中有壹個成功了,整個家庭就解放了(蘇南居民收入水平是蘇北的兩倍左右,如果用壹個單位的資源培養壹個孩子的概率是20%,那麽三個孩子中至少有壹個成功的概率是48.8%,而用蘇北人兩倍的資源培養壹個孩子的概率是40%[20%+20%]。
其次,蘇南人沒有蘇北人急,因為即使子女無能力,他們也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財產來養活自己和可能無能力的子女(這就是不公平政策造成的苦果)。
養兒防老的觀念在蘇北根深蒂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極不完善,大部分農村居民處於無保障狀態。他們更信任自己的孩子而不是* * *的政策,而蘇南人更喜歡用政策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工薪階層都集中在大中城市,社會保障網絡的崩潰意味著國家形態的喪失,他們相信任何* * *都不敢冒這麽大的風險)。
* * *做是壹回事(往往什麽都不做)。作為壹個貧困的深度沖鋒,蘇北大學生不需要喊出“報效祖國”的空洞口號。養活自己就是對江蘇經濟發展最大的貢獻。
首先要敢於承認自己和蘇南的差距,虛心向蘇南人民學習,也請蘇南的兄弟城市不要怨天尤人,要有耐心,因為蘇北需要時間(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
蘇北不能指望蘇南的救濟,重要的是把經濟發展和人文素質提升結合起來。
在我看來,質量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應該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同步或者略快。
蘇北人的頭鼓起來應該比他的錢包鼓起來更重。
試想壹下,如果素質和收入差距太大,發達的蘇北人會是這個樣子:265,438+0世紀的衣服,90年代的儀態,80年代的保守思想(財富讓他們無所適從,沒有同等的素質來匹配這個生活水平)。
總的來說,南北差距會進壹步加大,蘇北的發展勢頭會領先全省平均水平(壹個經濟實體發展到壹定程度,會以巨大的基數穩步發展,速度會繼續放緩)。
全省平均生活水平會穩步提高,但蘇北幾十年內不可能趕上或超過蘇南。
當然,蘇北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放棄市場經濟給蘇北人帶來了強烈的精神、信用和責任感。
這樣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壹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更被社會接受和尊重。
比如蘇北的男生,往往就是安全感的代名詞。當然,蘇南也是鐘靈的壹個美麗的地方。比如那邊出來的女生比較聰明可愛,家庭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