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河南省與山東省旅遊資源的異同

河南省與山東省旅遊資源的異同

河南省發展旅遊業的綜合優勢

河南自然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南北之長,東西之特色。其綜合優勢主要如下:

1,古文化旅遊資源品位高。河南是中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壹。在中國6000年的文明史中,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中國七大古都,我省占了三個:洛陽、開封、安陽。全省有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地下文物居全國第壹,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文物藏品達654.38+0.3萬件,約占全國八分之壹。它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和自然博物館”。其中,河南博物館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大型現代化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中原地區的優秀文物;少林寺,禪宗祖庭,以功夫聞名。佛教起源於白馬寺,佛教文化深厚;龍門石窟的佛像是世界上偉大的藝術瑰寶。汴梁開封,以“保”和“揚”著稱於世。中國武術的兩大源頭少林和太極都發源於河南。其人文旅遊資源不僅起源古老、遺存多樣,而且觀賞性很強。

2.“根”文化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是中華民族的根。人類的祖先,三皇五帝基本都在河南。炎黃子孫的始祖黃帝,出生於新鄭。周口淮陽,華夏始祖伏羲之都,被朱镕基總理譽為“黃羲古都”。中原文化是東方文化的起源,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它的發源地在黃河和洛河之間。從出土文物看,河南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裏頭文化、廟底溝文化。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博大精深的《易經》和富有哲理的《道德經》都發源於河南。近代100個常見姓氏中,有73個姓氏起源於河南。在尋根尋祖、發展特色旅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3.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朝代更叠,文昌五星,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中原上演了壹系列歷史劇。河南是古代天文學、醫學、地震學、文字學、老莊哲學、程朱理學的發源地。武王進兵、春秋戰國、陳勝起義、劉秀中興、三國爭霸、七賢薈萃、武侯親政、水滸英雄、嶽飛抗金、撚軍起義等壹段段神奇而輝煌的歷史,壹個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在河南的每壹寸土地都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被譽為文學始祖的《詩經》,許慎的《說文解字》,曹石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韓愈為首的唐宋散文,杜甫、白居易、李賀、李商隱等大詩人傳世的名作,都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基石。

4.自然景觀具有“北雄南秀南”的特點。河南地處南北自然過渡帶,有跨海、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自然景觀壯麗神奇。全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5個,其中太行山雄偉,大別山秀麗,伏牛山雄偉。

5.旅遊節慶影響廣泛。洛陽牡丹花會自1983至今已舉辦十七屆,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開封菊花節,規模之大,菊花品種之多,檔次之高,全國罕見。此外,信陽茶葉節、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新鄭炎黃文化藝術節、殷商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了解河南的重要渠道。

6.發展旅遊業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河南素有“中州”之稱。京廣、隴海、京九、焦枝、新河、新泰等鐵路幹線分別在鄭州、上海、洛陽、新鄉、交泰交匯。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高速已經開通。鄭州、洛陽、南京三個機場,其中鄭州4E國際機場不僅是中原地區的航空交通樞紐,也是北京首都機場的備份。

壹,民俗文化和民俗旅遊的定義

(壹)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俗文化是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的各種風俗習慣的總稱,包括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和風尚。[1]是民俗旅遊最重要的資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壹種生活文化,因此,有學者提出“生活文化”就是指民俗文化。

與精英文化或宮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生動性和大眾性,這與當代大眾旅遊的諸多特征相吻合,使民俗文化成為民俗旅遊的主要資源,這也是推動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民俗旅遊的定義

(三)民俗旅遊的分類

陶思言根據民俗的分類,按照民俗的類別、表現空間、產品性質、服務功能對民俗旅遊進行了詳細的分類。他以民俗旅遊所涉及的民俗旅遊範疇為基礎,將民俗旅遊產品分為物質態、動態、心態、聲音三種類型。基於民俗生活空間的視角,民俗旅遊分為街巷民俗旅遊、水上民俗旅遊、山地民俗旅遊、漁村民俗旅遊等環境類型。根據產品性質,民俗旅遊分為觀光型、參與型、休閑型和體育型。[5]然而,實際的民俗旅遊活動與理論討論略有不同。比如心態、聲音等民俗很難成為獨立的民俗旅遊類型。王德剛將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分為品牌經營模式、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和節慶活動模式。[6]這六種模式分布在山東,更符合我國民俗旅遊的實踐。筆者根據山東民俗旅遊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將山東民俗旅遊產品分為以下六大類:民俗博物館旅遊、節慶民俗旅遊、婚慶民俗旅遊、漁家樂、農家樂、民俗村(民俗主題公園)旅遊,將結合山東民俗旅遊發展現狀進行詳細描述。

二,山東民俗旅遊的特點

山東民俗旅遊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繼承性強

2.鮮明的地域特色

3.它有廣泛的影響

4.早期發展

三、山東民俗旅遊發展的現狀

山東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礎的民俗旅遊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各地民俗旅遊的內容和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很難全面準確地描述山東民俗旅遊發展的現狀。參照山東民俗旅遊產品的分類,筆者只是粗線條地勾勒出山東民俗旅遊的概況。

(壹)民俗博物館旅遊

(二)節慶民俗旅遊

這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主體,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效益最大。在其下,又可分為傳統節慶旅遊、現代節慶旅遊、新興節慶旅遊、假日旅遊(如雙休日、黃金周)。山東主要旅遊節有濰坊國際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趵突泉燈會、大明湖荷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淄博陶瓷玻璃藝術節、煙臺國際葡萄酒節、菏澤國際牡丹花節、青島海雲寺糖球節、天後宮民俗文化廟會、榮成國際漁人節等。

(3)婚俗旅遊

漁民的音樂

(5)農家樂

(六)民俗村、民俗主題公園旅遊

四、山東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如今,山東民俗旅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類型豐富,開發內容也逐漸深化,形成了壹批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的民俗旅遊品牌,成為又壹種更具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特色旅遊產品。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山東已經建立了許多民俗旅遊村、幾條民俗旅遊線和民俗旅遊區,但仍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部分分析了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下壹步的發展思路。

壹些問題在整個旅遊行業具有普遍性,如民俗旅遊資源的再開發重於保護,重經濟效益輕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部分景區(點)的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等。也有壹些具體問題,如景區(景點)各自為政,重視個體得失,忽視共同發展。就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實踐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管理體制分割帶來的矛盾

(1)“三孔”管理體制變化帶來的旅遊開發和文物保護問題。

(2)蒲松齡故居和聊齋園管理體制分割。

2、企業運營的弊端。

3、“明爭暗鬥”式的不規則競爭

(1)膠南、龍口徐福節

(2)中國民俗旅遊第壹村之爭。

4.發展滯後,外部競爭乏力。

(1)運河民俗旅遊壹定要趕上。

(2)良渚婚俗旅遊需要大力開發。

(3)水滸旅遊:墻內花,墻外香。

(4)菏澤牡丹要做大做強。

5.民俗旅遊節慶的相似性與庸俗化。

五、山東民俗旅遊發展的原則和對策

(壹),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民俗旅遊本身就是壹種文化旅遊。它的魅力在於民俗旅遊景觀所承載和體現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隨著山東旅遊業的深入發展,有文化內涵的旅遊將超越觀光內涵的旅遊。對於山東民俗旅遊來說,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文化是其發展的靈魂。因此,山東民俗旅遊的發展必須遵循文化原則。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第壹,開發商和經營者要有強烈的文化意識,對民俗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充分認識民俗文化在民俗旅遊中的重要性,能夠從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各種民俗,發掘民俗旅遊資源。其次,民俗旅遊項目要營造和實現民俗文化氛圍,讓遊客獲得深刻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最後,民俗旅遊項目的開發既要有民俗的“神”,又要有民俗的“形”,做到“神”與“形”的統壹,充分展現民俗文化的精髓。[9]

2、本土化原則

民俗旅遊利用民俗文化吸引遊客,民俗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以民俗文化為基礎,避免過度商業化運作和不切實際的模仿發展。本土化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第壹,因地制宜,挖掘當地民俗文化資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輕易照搬。當然,這並不排除為此進行適當的提煉和加工,這在實際開發和運行中往往是必要的;第二,對於移植的外來民俗文化,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壹些與當地民俗文化背景相沖突的民俗文化資源,在強調新奇的同時,必須本土化,否則不適合移植。

3.特征原理

特色是旅遊資源尤其是民俗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沒有它的特色,民俗旅遊資源將不復存在。在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要以特色為依托,突出各地區民俗旅遊的特色,設計和推出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和旅遊購物產品。突出特色原則也是提高旅遊區品位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4.遊客中心原則

遊客是民俗旅遊的主體。因此,民俗旅遊應以遊客為中心,根據遊客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民俗旅遊產品。遊客的旅遊心理是復雜多樣的,但最基本的還是求新、求奇、求樂。根據遊客的這些基本旅遊心理,開發新穎的、參與式的、體驗式的民俗旅遊產品。

5、多樣性與主題性相結合的原則。

多樣性和主題性既對立又統壹,兩者充分結合會相得益彰。多樣性不僅會淡化主題性,還會襯托和突出主題性;各種各樣的話題也可以豐富多樣性,讓多樣性既深又廣。

6.可及性原則

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表現為各旅遊景點(點)是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民俗活動多在農村開展。因此,在開發中應考慮距離、可達性和交通條件,使區域內的旅遊片和景區(點)相對集中、聯系緊密,各片和區間之間交通順暢、通達。這有利於旅遊線路的設計,方便遊客開展各種民俗旅遊活動。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民俗旅遊的規劃和開發中,要更加註重民俗旅遊資源的挖掘、搶救和保護。我們不應該殺雞取卵,用它所有的資源來捕魚。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保持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壹步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民俗文化賴以生存的風俗習慣、古宅古建築都被建設性地破壞了。因此,搶救民俗文化遺產迫在眉睫,旅遊開發是保護民俗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註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轍。

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相統壹的原則。

旅遊規劃和開發應當充分考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協調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相統壹,促進山東省民俗旅遊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

(二),山東民俗旅遊發展對策

1.挖掘和凸顯山東民俗旅遊的齊魯文化內涵。

旅遊兼具文化和經濟屬性,齊魯文化自誕生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脊梁和核心,也是山東民俗旅遊的根基。在目前大多數民俗旅遊景點庸俗化、商業化的情況下,挖掘和凸顯文化內涵是提升民俗旅遊景點品位的好手段。山東的民俗文化包羅萬象。除了以民間建築、民間技藝、民間遊戲為代表的物質層面和以婚喪嫁娶為代表的制度層面外,以民間傳統、宗教信仰、人文素養為代表的精神層面同樣不容忽視。在民俗旅遊的開發實踐中,後者尤其應該引起民俗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的重視。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物保護。

文物作為物質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俗旅遊發展的重要載體。“皮草怎麽了?”?破壞文物會破壞民俗旅遊的基礎,失去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理論上講,旅遊開發和文物保護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文物保護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有了旅遊發展的效益,文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在處理兩者的關系時,要把相關文物的保護放在主導地位。然而,在實踐中,情況並非如此。壹些單位和個人將旅遊開發的收益中飽私囊,不願意投資文物保護。對此,我們必須加強旅遊管理中的職責分工,統壹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同時正確執行《文物保護法》,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3.樹立鮮明形象,打造民俗旅遊品牌。

獨特性是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特征。俗話說“壹招鮮,可以吃遍天”。這樣才能形成賣點,不被取代。青島在民俗旅遊上有很多賣點,不能互相替代,形成雙贏。

關於石家莊和王家竈作為中國民俗旅遊第壹村之爭,其實兩者在民俗旅遊內容和發展歷史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石家莊以“農家樂”聞名,王家竈以“漁家樂”為主;石家莊是壹個新興的民俗旅遊村,發展早,影響大。將石家莊稱為“中國民俗旅遊第壹村”是恰當的,王家竈可以定位為“中國海洋民俗旅遊第壹村”。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國內並沒有這樣的定位。這樣既避免了石家莊給王嘉肥皂帶來的“陰影效應”,又突出了王嘉肥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這方面,楊家埠做得比較好。定位為以特色民俗為主題的“中國民間藝術傳承村”,突出特色鮮明。

4.內部聯盟和外部競爭

面對來自江蘇和其他省份的以徐福杜東為主題的民俗旅遊,膠南和龍口的徐福節首先要在協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與其他國家競爭。由於資源特征相似,地理位置相近,內部競爭只能兩敗俱傷。實踐中,徐福節可以每年在兩地之間輪流舉辦,也可以采取壹地為主壹地為輔的方式;也可以把壹年壹度的徐福節分開,分別在兩個地方舉辦,避免同時舉辦徐福節。

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濟南三勝”的春節黃金周。“濟南三生”在春節黃金周舉辦類似的民俗旅遊活動。與其內鬥內耗,不如聯手對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著名景點分開來看,它們的影響力還不如泰山、西湖等著名景點。但如果“山、泉、湖”強強聯手,資源優勢互補,以優惠的價格讓遊客壹票出遊,將更能吸引遊客,形成泉城民俗旅遊的拳頭產品,吸引更多遊客來濟南。

5.整合旅遊資源做大做強。

以菏澤為例。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基地,每年冬天都可以舉辦全國牡丹花推介會。人們既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享受牡丹的芬芳,又可以交易花木,可謂壹舉兩得。此外,菏澤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棗梆、劉孜戲、魯梆子等十幾個地方劇種同時並存,這在全國同級城市中並不多見。面塑、魯錦等菏澤特有的民俗也可以開發成“民俗博物館”和民俗生態保護區,與牡丹壹起打造菏澤旅遊的四季篇。

菏澤市目前正在聘請相關專家擬定旅遊發展規劃,以牡丹、水滸、黃河旅遊為主線,涵蓋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以期構建壹年四季的景區格局,四季做文章。如果菏澤牡丹成功與黃河、水滸聯姻,將從根本上擺脫當地旅遊業多年來只靠壹條腿走路的尷尬。

6.加強旅遊業發展。

對此,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黃河三角洲民俗旅遊急需加大旅遊開發力度。為了加強對良渚文化的研究,可以成立良渚文化研究會。在良渚文化的開發利用上,可以把良渚的學習地涼山建設成愛情搖籃之山;將微山縣馬坡良渚墓位置恢復為明代良渚廟,建設良渚愛情文化園。通過對良渚文化的研究、開發和利用,為濟寧文化名城的建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涼山雖然沒有“八百裏涼山水泊”,但有水滸民俗文化,可以從民俗旅遊入手,吸引魯西南、魯西北乃至全國的遊客。

7、編制全省民俗旅遊規劃。

到目前為止,全省還沒有專門的民俗旅遊規劃,這與山東作為民俗旅遊資源大省、民俗旅遊大省的地位不相稱。國外旅遊專家曾表示,濰坊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中心,山東省的民俗旅遊可以在“千裏民俗旅遊線”的基礎上統壹規劃,向東引入山東的海洋民俗旅遊,向西連接魯西南的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菏澤民俗藝術旅遊,形成橫跨山東省的民俗旅遊線。這樣,必將振興山東省的民俗旅遊活動,擴大山東民俗旅遊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促進山東民俗旅遊的跨越式發展。

  • 上一篇:650字關於奶奶精湛的廚藝和奶奶對我的關心。
  • 下一篇:清明節四年級日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