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河曲二人臺的發展與傳統劇目

河曲二人臺的發展與傳統劇目

河曲被譽為“民歌的海洋”。明代“家家有新弦歌”,“子承父業盡唱”。二人平臺是其主要內容。如今流傳下來的劇目70多部,品牌歌曲70多首。因為編劇、表演者、欣賞者都是喝著黃河水、吃著酸飯長大的普通勞動者,所以二人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人民性格,歷史悠久,經久不衰。是祖國文學花園裏的壹朵鮮艷的花朵。

二重唱是什麽時候開始的?《戲背集》中唱道:“大清產真龍,乾隆爺爺登基,作戲。這部戲是在山西鳳凰演的。”《河曲縣誌》載:宋太平興國時期,建火山軍,後改為火山縣。晉改稱和河曲縣。所以,統治就在這個老縣老村。直到清乾隆二十九年,縣令才遷江護營。老縣城依山傍水,蜿蜒曲折,形似“展翅的鳳凰”,故稱“鳳凰城”。“此劇在山西鳳凰”,意為河曲。二人臺代表作《走西口》有壹句歌詞說:“我住在太原,父親叫孫鵬安”。河曲在明清時期隸屬太原。還有:“第壹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納林,第三天滿眼淚水。“河曲到內蒙古的路線和入口非常準確。乾隆1736登基,二人臺“植洋煙”說是道光十三年,也就是1833,“西行”因此,至少在200年前,就有了二人臺的雛形。

據《綏遠誌》記載,“故大陸移商之人,春出耕,秋歸者,皆自遊漸安……”。靠近邊境的所有旗地都成了蒙漢民族聚居的農牧業之鄉。“河曲藝人到內蒙、陜西以賣藝為生,於是“玩藝”在內蒙等地流傳。劉璠、範爾倉成為內蒙古著名演員後,較早的是《老白靈丹》、《索索丹》。這些都是定居內蒙古的河曲藝術家。內蒙古也視他們為二人臺的祖先。

二人臺的發展經歷了六個階段:坐戲、壹技之長、風攪雪、軟袋戲、業余戲班、專業戲班。

(A)“撞擊座腔”

二人臺是從民歌發展而來的。最原始最簡單的形式叫“山歌”,人們隔著山兩人壹組即興演唱,不拘形式。後來有了笛子和四胡的伴奏。冬閑時節,人們圍著座位唱歌,歡天喜地分手。這是壹個“座腔”。坐腔最早出現在唐家輝和賀輝,道光被清除之前,著名的藝術家如張三堂。因為歌手們唱歌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跳舞。隨著面部表情和動作,坐腔逐漸發展為“耍把戲”。

(2)“玩玩具”

“耍把戲”的名字來源於“社會火把戲”。“玩社火”是河曲春節期間民俗文化活動的總稱。它包括“耍把戲”、“耍把戲”、“社火”三種類型凡是有音樂的表演形式,如秧歌、高蹺、汽車、道情、二人轉、音樂會等,壹般都稱為“耍把戲”。純舞蹈表演,如龍燈、旱船、舞獅、竹馬、舉、柱歇、走輪舞、拉輪、啞巴老漢背老婆等,壹般稱為“耍把戲”。燈籠、煙火、九曲燈遊、炭火龍等各種形式的亮燈,壹般稱為“社火”。

民間壹直有挨家挨戶串場變身龍族娛樂的習慣。在各種娛樂形式中,只有壹次是醜的,即使是絲弦隊也只是六七個人的“玩物”,可以進每個院落表演。所以很受群眾歡迎,漸漸地“耍花招”這個詞就被它專用了。

鹹豐元年正月,唐家輝張興旺等院落上演了《鴻運》、《祝壽》等劇目。此後,五華市的“馬王社”、“西瓜社”和城關的“何璐社”都被模仿和推廣,“玩玩具”開始流行。

“瑤壹兒”班在院中演出時,主人總要用“油食”、水果、燒酒招待他們,俗稱“院禮”。

(3)“風攪雪”

光緒九年,唐家輝三館社組織道教班和“樊沂”班同臺交替演出,稱為“風攪雪”。這是二人轉第壹次登上話劇舞臺。這種表演形式壹直活躍在晉陜綏遠邊區,直到民國初年。還有村的吳,他為演出錄制編導了《小寡婦的墳》等多個二人轉節目。原作至今依然存在。

“軟包裝”

“軟包”是工頭和大家組成的專業演出團隊。每個班只有10人左右。因為服裝和道具簡單,所以只帶了幾個包袱。因此被稱為“軟包裝”。班長叫“當孩子”,班長叫“當孩子”。這種表演很少出現在舞臺上,多以“擺攤”的形式出現。趕上古市廟會,趕上“事業”(婚喪嫁娶),趕上“季節”(如剪洋煙,跳糧倉等)。),逛渡船,逛寶庫,逛商店,逛大店,在大街上,庭院裏,擺著高桌的大廳裏表演。有的表演是有報酬的,有的是給吃的,瓜果,食物等等。演員按表演水平評估股份,服裝道具按數量和質量評估,按月或按季度分紅,稱為“開股”。有時候為達官貴人表演會得到“獎勵”。

清末至民國時期,著名的“軟包”隊伍有:李鐵鎖、嚴八十二、簡爾茂、範爾倉、。他們生活在晉西北、綏遠等廣大地區,接受了大量的學徒,傳播技藝。同時發明了“鬥笠戲”的形式,壹個演員通過換頭換衣扮演幾個角色,出現了多場演出的戲劇,如《小寡婦之墓》。

(5)業余劇團

解放後,二人轉獲得新生。20世紀40年代,全縣有30多個業余劇團,不僅表演傳統節目,還表演了《牛郎》、《路檢》、《口袋》、《十二鐮刀》、《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移植和自制節目。並多次與“七月劇社”同臺演出。最傑出的是岱嶽殿業余劇團。村裏的年輕人李發子、三厚彥,解放前跟老師學,自己組織“軟包”隊表演。在1938,他收到了傅將軍贈送的軍裝。1939在去綏遠的路上被土匪搶劫解散。1944與當地駐軍成立軍民友好業余劇團進行演出。1947年更名為“貧農文化站”,推進土改。1953年,以李發子為首的壹個10多人的“娃娃班”參加縣城演出,獲得壹等獎。劇團的“娃娃”演員後來成為河曲二人臺劇團的骨幹演員。

曲宇、婁子營、酒仙、平泉、南苑、北苑、五華市、潯鎮等業余劇團也做得不錯。

1953年秋,中央民樂學院9位同誌到河曲考察,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訪專輯。從此,河曲獲得了“民歌的海洋”和“兩個人的故鄉”的美譽。次年8月,舉辦了全縣首屆二人轉、民歌匯演,演員170多人。省歌舞團、省廣播文藝廳派專人觀摩指導。從此,縣裏掀起了壹股二重唱的熱潮:夫妻班、姐妹班、父子班、娃娃班等40多個。

1955年春,河曲二人臺代表隊參加省、區民間文藝匯演,榮歸故裏。

(六)專業文藝團體

1956年秋,縣政府批準成立河曲縣二人臺劇團。先是駐紮在潯鎮的“三官廟”院子裏,後又遷到賀輝村。演職人員***27人,包括15原岱嶽寺劇團。1957年4月至5月,15人的劇團先後參加了地區、省、全國民間文藝演出。在北京,他受到周恩來和朱德的接見並合影留念。蘇聯朋友贈送列寧勛章。珍珠卷簾被評為優秀節目。

此後,除了傳統節目,還移植了《三月三》、《木匠的婚禮》、《巫術虎山》、《洪湖紅衛兵》等20多個大中型節目,路越走越寬。

1964年3月,二人臺劇團轉制為新縣文工團,整個劇團遷至新縣。

“文革”十年,二人臺的戲被批判,從舞臺上消失,很多著名演員被迫轉行。

1976年8月至l978年9月,縣委在城關中學和曲語學校附設藝校班,兩人兩個班。1977年,縣劇團成立,團兩隊,二重唱隊20多人。1978恢復傳統表演。1980年,獨立組建“二人臺戲班”,演員30余人,在太原、晉中、呼和浩特、包頭及周邊省縣演出,大受歡迎。

在二人臺的長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湧現出壹批民間藝人。清代有李有潤、張興旺、李占存,都是唐家輝人。民國及解放後,有範桂佐(“老白令旦”)、範爾蒼(“小白令旦”)、劉璠(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簡爾茂(“智昆旦”)、任愛英(女,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許(女,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音樂家協會會員)、尹湛。

  • 上一篇:車庫維護管理系統
  • 下一篇:洪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