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詢不同,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咨詢沒有壹般的過程。心理咨詢的發生是建立在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的關系上的,這就要求心理咨詢師有大量的情感介入來觀察自己和來訪者的感受。雖然沒有流程可循,但精神分析百年來無數人總結出來的理論和方法仍然可以學習和使用。
建立
設置是咨詢中最重要的部分。沒有設定,就沒有分析。除了固定的時間、地點、費用等外在框架,咨詢師的內在框架,如分析態度、節制等,必須內化到咨詢師的內心。
估計
評估階段壹般發生在第1-4次咨詢中,主要是評估來訪者是否適合進行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咨詢。在評估階段,心理咨詢師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信息,包括來訪者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就醫原因和誘發事件、最早的記憶和經常做的夢。識別來訪者的防禦機制,判斷他們是否有情感自由的能力,是否有心理頭腦,是否願意進入潛意識,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他們總是使用“否認”之類的防禦機制,那麽使用心理動力定向技術將會非常困難。
評價過程是雙向的,來訪者也在評價咨詢師是否適合自己。評估階段也是建立治療聯盟的重要階段。在這壹階段,心理咨詢師並不介入,而是試圖利用解釋技術來評估來訪者的反應能力。評估過程還會關註來訪者對現實的檢驗能力和對痛苦的忍受能力,因為心理動力心理咨詢的整個過程可能不會太愉快,而且隨著潛在情緒記憶的喚醒,痛苦的感覺可能會讓來訪者猶豫甚至離開門診。離開咨詢是對咨詢者最大的懲罰,可以摧毀咨詢者的自戀。潛意識裏,沒有來訪者可能希望被心理咨詢師治愈。
轉讓
在評估階段測試來訪者是否有能力與咨詢師建立積極的共情是非常重要的,共情會貫穿整個咨詢過程。壹個好的咨詢師需要像白板壹樣隱藏自己的個人信息,讓來訪者自由投射。心理咨詢師被來訪者重新體驗為自己的“內在父母”,這是來訪者早年拍攝的原始父母的客體形象。事實上,成年後與他人交流的不是來訪者的自我,而是“內在客體”。
在咨詢室裏,心理咨詢師需要用“懸浮註意力”來感受與來訪者的關系。來訪者可能利用迎合、控制、依賴、情欲等“投射性認同”來操縱咨詢師,咨詢師會產生壹致或互補的反共情,這些反共情可以成為分析的素材,可以在穩定的治療聯盟條件下與來訪者進行討論。重要的是咨詢師不要認同這些投射,不要親自去認知它們,要符合來訪者“內在客體”的設定,這將是脫落的開始。
容器
“容器”的理論來源於比昂,類似於溫尼科特的“持有環境”。來訪者常常抱著求方法、求答案的心理走進咨詢室,常常會問咨詢者:“我該怎麽辦?”。這是壹個“0到1”的過程。處於“0”是混亂和焦慮的,充滿了所有不愉快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僅存在於來訪者身上,也存在於咨詢師身上。任何方法和解釋都處於“1”的狀態,給出的方法和解釋使咨詢師和來訪者來到“1”,但人的重要能力不是發現“1”,而是容忍處於“0”的狀態。當來訪者沒有這個忍耐力,把所有的不愉快和攻擊都拋給咨詢師的時候,咨詢師重要的不是和來訪者跑到“1”,而是抓住這些不愉快,保持在“0”的狀態。
這類似於Bion的“β和α元素”。因為Bion的數學背景,它選擇了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數字符號。“貝塔元素”是來訪者的原始感受信息,來訪者將其投射到咨詢師身上,咨詢師的工作就像壹個容器壹樣吸收這些“貝塔元素”,並加工成無害的“阿爾法元素”返還給來訪者。參觀者看到這個容器沒有被自己投射的令人不快的、惡毒的物質所傷害,活了下來。經過加工的“α元素”被來訪者吸收,新的體驗取代了舊的體驗。這就是“內物”被替換和修復的過程。隨著“內在客體”的還原,來訪者可以用新的體驗與他人交流,屏蔽來自過去的幹擾。
插入
雖然我認為“最好的幹預就是不幹預”,但從來訪者的修復線索中,還是能看到幹預的痕跡。幹預的作用發生在潛意識領域,任何幹預都是基於統壹的懸浮註意。心理咨詢師首先評估治療聯盟的穩定性。壹般5-6次咨詢後,他們會嘗試使用面對面、解釋和澄清的技巧。來訪者可能會否認,情緒孤立或使用其他防禦機制。心理咨詢師可以簡單的問壹下或者滑過這個問題,但是來訪者的潛意識已經被擾亂了。隨著咨詢的進展,會有新的事件發生,之前介入的點會在來訪者的潛意識中發酵,可以在咨詢後期再次提及,促使來訪者理解。
在精神分析領域,不同的理論體系對於幹預哪些點有不同的解釋。我傾向於把這些解釋理解為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壹些假設。為了獲得控制感和安全感,人們總結出壹些規律,這些總結在其理論體系中都是合理的。我更喜歡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
在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中,力比多和攻擊驅力是兩個重要的話題。在我們的文化中,出於各種原因,性是禁忌。這個禁忌以超我的形式懲罰自己。當本我被過度壓抑時,這種攻擊驅力就針對自己,產生沖突,來訪者就產生了壹些強迫、抑郁等癥狀。尤其是俄狄浦斯對異性父母亂倫的恐懼,成為重要的沖突點之壹。
其次,以克萊因為首的客體關系理論也是理解案例的理論來源。在幼兒期,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嬰兒會學習與重要照顧者的互動模式。在克萊因的理論中,嬰兒出生不是為了獲得力比多,而是為了獲得對象和關系。我猜測這個理論背後的原因與孤獨和死亡有關。上世紀60年代,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文化遭受了大規模的歷史創傷,上壹代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情感滋養。這種情感斷層直接影響到當今時代崇尚自由和人性的當代人的精神世界。童年不合適的情感關系可能是童年最好的生存策略,但不壹定適合成年社會,這是很多癥狀的根源,和那個出身的家庭有關。
源於出身家庭的對父母的仇恨,在來訪者超我的作用下是不被允許的。沒有得到愛的滋養的自我會發展出壹個虛假的自我來取悅和迎合重要的照顧者。在成人的世界裏,變得討好領導或權威,或者走向另壹個極端去控制和對抗。這些都是可以介入的點,並不局限於上面提到的壹些類型。
夢和自由聯想
因為阻抗,來訪者有時無法進入潛意識,夢是了解來訪者潛意識的重要來源。夢是巨大精神能量的釋放,是壹種強大的原始沖動,始終存在於理性層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驗證據可以清楚地解釋夢。夢裏的內容被濃縮、替換、象征或以其他方式加工。如果有人能最清楚地解釋夢,那只有做夢的人。做夢者自由地與夢聯系在壹起。妳能想到夢裏的人、事物或符號嗎?夢的前壹天發生的事情是釋夢信息的重要來源,妳在夢裏有什麽樣的感受也很重要。如果說夢的內容是漫無邊際的,那麽夢的感覺就是最真實最落地的呈現。面對多種多樣的夢的解釋,夢者往往可以憑直覺選擇最符合自己感受的解釋,而這種解釋就是最符合夢的本意的解釋。
不同的
心理動力咨詢壹開始可以和來訪者討論很久,也可以不定義。當面對心理咨詢後的分離時,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都會產生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其實就是害怕失去自己愛的對象,或者和自己愛的對象失去聯系。分離焦慮也是人類對短暫生命的認知。分離焦慮的背後是死亡的本能。有了咨詢的過程,當來訪者處於服喪狀態時,就是分離的開始。哀是壹種能力,是人類面對自身局限時的壹種妥協性生存策略。當來訪者開始接受自己的苦難,接受自己與父母的仇恨,接受自己的無助,這壹切都是蛻變的開始。也許來訪者仍然堅持著痛苦的選擇,但是當來訪者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他就不再被這個選擇所困擾。
以上是壹些簡單的總結。精神分析絕不是防止被分析者生病的理性反應。精神分析是壹個讓接受分析的人自由並自由做出選擇的過程。在咨詢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壹次又壹次地面對我們本能的那部分。中間可能有太多的陰郁和壓抑,但當我們深入人性,審視每個人的生活,最核心部分的忠誠讓人感到心酸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