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子屋頂的陽坡中間建壹個臺面,上面放壹個鍋和壇子,說是可以辟邪,在門外的壹面墻上擺壹個神聖的香,供奉神靈。
除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節日活動外,海口還有其他獨特的節日文化習俗,主要包括:
(1)軍坡節
軍珀節是瓊州官民紀念偶像的節日。它最初是為了紀念西漢富博將軍盧伯德,他定居南越,並在海南島建立了第壹個縣。它形成於東漢時期。後來又有紀念三國武將關羽和太守之妻仙夫人的活動,進而發展為祭祀祖先的神靈,可稱之為“軍珀節”。“君”和“君”是諧音,“婆”也叫“君婆”,因為它在海南方言中的意思是“君主居住的地方”。
節”,即紀念君子居住的地方。節日活動中,模仿軍隊出發的儀式稱為“裝軍”,整個活動期間稱為“軍坡節”。其中,瓊山區尊潭鎮的軍坡節起源最早,約在東漢時期;為紀念冼夫人,軍坡節規模最大,設在新坡鎮,影響很大,遍及海口城鄉。“軍坡節”的內容分為農歷正月十六的軍坡節,稱為降節(主要是勸人積德行善,謙虛善良,故稱降節)。農歷7月15日的軍坡節稱為中元節(為殘疾人提供免費服務的節目,如送飯、提供住宿、送錢送物等)。演出開始,隨著指揮的壹聲令下,各武術隊迅速分開,拉開姿勢,互相廝殺。樂隊齊奏,花燈齊鳴,彩旗飄揚,熱鬧壯觀,見證人數超過654.38+0萬,豐富活躍了海口的群眾文化生活。
(2)元宵節(花節)
在海口,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晚上在府城流行換香。屆時,城市和郊區的居民,無論男女,都會手捧壹根燃著的香,與行人交流,互祝新年健康幸福。有些人還交換街道旁無花果的樹枝,這被稱為“采摘綠色”,這意味著希望人們像樹壹樣永遠年輕。
清代宣彤統治時期的《瓊山縣誌》中記載:“元宵府城女子盡偷榕樹綠葉,或在大門口焚香祈福生兒,孩童則摸將軍鎮前兩旁石獅祈福平安。”說明海口這個風俗節日歷史悠久,每年都會延續。每到節假日,大家都聚集在街頭,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可以交換香火,說幾句祝福的話。由此,也留下了壹個曲折動聽的美麗傳說。成了男女換香的節日。
海南戲劇
瓊州戲又稱瓊州戲、海南戲,是深受海南島人民和海外華僑喜愛的壹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瓊劇歷史悠久,與粵劇、潮劇、漢劇並稱嶺南四大劇種,屬於南戲。
明代《鄭德瓊臺錄》:“每逢春節,韋索化裝成關遊街,直到十三日。”這座寺廟充滿了娛樂的機會。“《瓊州誌》還記載,在鄭德之前,有壹出賞神戲。
《猥瑣談》說:“宣布和平後,南戲過南時叫溫州雜劇。”1755修訂的《瓊山縣誌》說:“正月歡度,鄉民舉本土地神,聚會飲酒,唱地方戲。”
可見明末清初流行用地方語言演戲,這就是瓊劇的前身。後來,它吸收了閩南戲曲、廣東潮劇尹正、海南民歌和道教音樂,逐漸形成了瓊劇。瓊劇誕生後,主要流行於海南島各縣。清朝鹹豐到光緒年間(1851-1908)開始向海外和國內部分地區傳播,雷州半島也很受歡迎,其次是海外華人。現在南洋群島有壹些班和劇團表演瓊劇。
瓊劇的藝術遺產是豐富的。其傳統劇目分為三部分:壹是《淮陰姬》、《琵琶記》等文學劇目(以唱腔為主)800余部;二是《楊家將》、《封神演義》等歷史、神話類小說的武俠劇(主要是做工、打鬥)400多部;三是文明劇130多部,也稱時尚旗袍劇,如《空谷幽蘭》《斷腸草》等。解放後,總有1500多部古裝和現代戲是從其他劇種中整理、改編、創作、移植而來的。也出現了壹批長期上演的優秀劇目,如《紅葉上的詩》、《張文秀》、《尋訪學園》、《金釵狗》等。這些劇故事感人,歌詞通俗易懂,哲理豐富。
起初,瓊劇只有四大角色,即生、旦、凈、醜。只是到了清同治年間,才發展成生、旦、凈、昧、醜、雜六大角色。文藝劇裏的學生大多手持小白扇,以示優雅瀟灑。花生鼻梁上只塗壹小塊白粉,頸間常插扇,多足前後左右伸展,以示輕浮放蕩。出生,未登記,或晉升到教會,他們經常踢掉長袍,折疊破碎的步驟。武俠劇屬於南派,使用鐵青銅兵器,也滲透雜技和魔術表演。
瓊劇的板腔可分為“程土”、“中板”、“Ku壇板”、“羌”、“特羌”五類。解放後,產生了壹些板腔。
玩偶遊戲
海南布袋戲又稱木偶戲、木偶戲或手持木偶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之壹,深受群眾喜愛。由於它比海南的大劇種——瓊劇產生得早,瓊劇藝人把布袋戲演員稱為“師兄”。
元代,海南有壹個木戲。玩偶戲中的玩偶(木偶),其頭部由木頭雕刻而成。剛開始的時候頭很小,大概30厘米左右。上半身用藤條和竹子編成肩章,下半身披著長袍和裙子。靴子和鞋子被用來代替腳。雙手都是用木頭雕刻的,甚至身上還插了木棍或藤條進行操控。中體被抱在頭裏,藏在身體裏。整體寬度約八英寸,高度約壹英尺半。後來我的頭增大了,大概40厘米,眼睛也改善到可以轉動,舌頭可以伸縮。
早期,木偶戲只表演武術,演“白克戲”,只有誦經,沒有唱腔,伴有鑼鼓。清朝康熙年間,已經形成了“板腔為主,有少數曲牌”的唱腔體系。都是用海南方言唱的,主調是中音。除了引進的雜劇和傳奇劇目,還有當地藝人根據傳說和當地故事改編的劇目,標誌著海南的娃娃戲已經完全成熟。它有自己獨特的唱腔,用方言演唱,有當地的藝人團隊作詞和表演,伴奏音樂全部使用當地的八音樂器。
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導下,木偶戲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和提高,成為壹門內容豐富的綜合藝術。主要包括:
偶像劇的偶像制作技術和偶像劇都是木雕工藝的代表作。現在娃娃戲的偶像壹般有20多種,角色也比較齊全。
偶像的表演是導演在幕後操縱的。導演壹手撐著偶像裏的主棍,壹手撐著雙棍。導演操縱偶像的時候,手和手肘是壹起用的。操縱木偶的表演節目有左右搖擺手勢、鞠躬、跺腳、拂袖、賽馬、射箭、上下踏步、扇花、抖耳、打虎架、翻滾、跳躍、舞蹈、翻白眼、刷胡須、張口、伸舌、手握等,根據劇情需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