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19世紀歐洲為什麽用槍?當時的火槍和弓箭、弩相比,似乎並沒有什麽優勢。

19世紀歐洲為什麽用槍?當時的火槍和弓箭、弩相比,似乎並沒有什麽優勢。

妳好

本文論述了弩和早期火槍的威力以及火槍取代弩的原因。只是看了壹些關於現代戰爭的書,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16世紀都是火槍取代弩的關鍵時代。

2.T.N .杜普伊對火槍和弩優缺點的討論。

在我看到的所有關於火槍和弩的優劣的中文著作和討論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版的《武器與戰爭的進化》(作者:T.N. Dupuy)。除此之外,其他的作品或討論,在某種程度上無非是對其觀點的重復、論證或發展。

早期的火槍命中率低,射程短,射速慢,使用起來非常笨拙。表1列出了各個歷史時期各種武器的相對殺傷力。從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火槍的殺傷力其實不如時代的長弓和弩。但火槍的使用相對簡單,步兵經過短期訓練就能很快掌握。相反,有效使用弩需要數月的練習,真正掌握弩需要數年的刻苦訓練。”

據此,杜普伊(T.N. Dupuy)給出了武器的“理論殺傷力指數”。根據武器的射程、射速、精度和可靠性,弩和火槍的理論殺傷力指標如下:

普通弓:21

長弓:36

十字弓:33

火繩(16世紀):10

17世紀火槍:19

18世紀燧發槍:43

作為“戰爭技術分析派”泰山北鬥級人物,T.N .杜普伊的數據無疑具有相當的價值。可以看出,16世紀的火槍和17世紀的火槍的“理論殺傷指數”都低於弩。但在16世紀,歐洲主要軍事強國西班牙、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基本完成了火槍取代弩的改造。杜普伊的解釋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單”。

對此,筆者在認同其基本觀點的同時,認為如果想了解這個小事實的全部真相,還應該問問做出這些決定的當事人。俗話說“人若飲水思源”,或者說“有情有理”,16世紀的指揮官和統治者決定用火槍代替弩,自然有他們自己的考慮。這種更替過程持續了壹百年,其間戰爭不斷,參與國往往以火槍和弩為主,所以各種武器的優劣都可以通過實戰來檢驗。比如意大利戰爭初期(1495-1525),法國雖然擁有歐洲最強的火炮,並且開創了人類歷史上使用野戰火炮的先河,但其單兵射擊武器卻是弩。與以火槍為主力的西班牙軍隊幾經較量,迅速走上了以火槍取代弩的道路,這無疑是實戰經驗分析的結果。在這裏,作者打算用火槍代替長弓作為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3.長弓在冷兵器單兵射擊武器中的地位以及選擇它的原因。

選擇長弓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單兵射擊武器(或者至少是其中之壹)。長弓以弓箭手脊椎變形為代價,實現了與強弩相近的射程,5倍於強弩的射速,再加上傳說中的長弓“連發三箭,取高、中、低彈道,同時命中同壹目標”的精準度。在歐洲的戰爭舞臺上,長弓的聲望超過了其他三種主要的單兵射擊武器,即弩、弩和復合弓。其中,弩使用腰部和腿部力量開弓,而較重的阿爾巴萊斯特使用類似於弩槍的絞盤-棘輪開弓器。其實很多時候弩,Arbalest壹般都能用,可能和可拆卸的絞盤-棘輪開弓器有關。力氣不夠大的用絞盤慢慢開弓,力氣夠大的直接用腰力開弓。復合弓可以用大型土耳其復合弓來代表。現代研究表明,它具有與蒙古復合弓相似的形狀和力量。事實上,它們是相關的。

至於東方的弩,如果不看古籍中令人驚訝、矛盾、模糊的數據,只從能量的角度來分析。那麽,大概可以認為是臂弓、拉伸弩、拉腰弩等。,使用腰腿力,以人體最大腰/腿力為上限,與同樣使用腰力的弩處於同壹水平,可能略弱於裝備絞盤-棘輪開弓器的Arbalest。同時,從蒙古復合弓和土耳其復合弓相同的形制和威力來看,可能認為東方復合弓的威力也與土耳其復合弓處於同壹水平。再者,從東方的復合弓和單兵弩長期與西方的弓弩、弓弩、復合弓旗鼓相當可以推斷,當時東西方的弩水平達到了相近的水平。在古典時代,東方的弩無疑優於西方,但隨著貿易和技術的交流,西方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除了蒙古復合弓和土耳其復合弓的血緣關系,弩在技術上也可能受到阿拉伯弩的影響,阿拉伯弩在外形上無疑來自東方。

筆者無意詳細討論這個問題,只是做了壹個準確度不高的推斷。這壹推論的意義在於,基於對西方弩和火槍的比較和替代的分析,在東方壹般也可以使用,就像西方的弩受到東方的影響壹樣,16-17世紀中國的火槍也是西方產品的仿制品。

4.1595英格蘭《長弓終止法案》與史密斯-巴威克辯論

如前所述,到16的1920年代意大利戰爭結束時,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已經把火繩作為他們的主要射擊武器。然而,在英國,長弓退出舞臺的速度要慢得多。在1569年的北方起義中,約克郡的蘇塞克斯伯爵召集的2000名士兵中只有60名火槍手。到了1588,劍橋郡、亨廷頓郡、倫敦等許多郡的士兵都是由長槍兵和火槍手組成的。只有兩個郡(牛津郡、白金漢郡)的長弓手比火槍手多。

159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終止長弓法案》,要求“在未來招募的軍隊中,不得再將長弓視為合格武器。這個標準適用於任何地區的任何人。所有射擊部隊必須裝備火繩槍或火槍。”這不僅是長弓的終結,也基本上意味著歐洲冷兵器時代的終結和熱兵器時代的開始。

作為300年來歐洲列強的英格蘭的民族驕傲,自然有很多支持長弓反對改革的保守派。在文藝復興的背景下,保守派和改革派在公共場所和出版物中進行了大量的爭論和辯論。改革派要想消滅長弓,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讓不太懂軍事的國會明白自己的觀點,用簡單的道理,才能取得勝利。而上面的“終止長弓法”就是這場大辯論的最終結果。其中最精彩的橋段就是長弓學派的代表約翰·史密斯爵士和他的對手漢弗萊·巴威克之間的經典之戰。這是我見過的最精彩的辯論之壹,尤其是看到漢弗萊·巴威克壹條壹條反駁的時候。其中可以看到16末的兵家們關於火槍和弩之間優劣的代表性觀點。

現在我們來分析壹下。第壹項和第六項是長弓的主要優勢,即精準度和射速。對此,Barwyck在第壹次反駁中指出,長弓手需要刻苦訓練才能達到理論精度,但16世紀末的長弓手普遍無法達到這壹技術。這其實是火槍手容易訓練的優勢在抵抗。當時著名的英國軍人羅傑·威廉姆斯爵士給出了更清晰的解釋。將軍說他“寧願率領500名訓練有素的火槍手上戰場,也不願率領1500名長弓兵”,因為“現在長弓兵的水平參差不齊,5000人中大約只有1500人能射出強弩”。第二項和第三項非常精彩。可以說,Baywyck完全駁斥了對手的觀點。第四是Baywyck某種程度上的詭辯。

最重要的是第五條,因為它揭示了壹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地方:長弓手(實際上包括所有弩兵)的能量來源是自身的體力,這種體力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戰場上的持續作戰能力也不足。火槍的能量來源是火藥的化學能,不僅對射手的體力和能量消耗要求更低,而且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Barwyck在第6條中關於采取長期觀點的陳述是合理的。在這壹點上,羅傑·威廉姆斯爵士也指出,經過三個月的冬季戰鬥(或更冷的秋季或春季),“十分之壹的弓箭手都無法保持他的推進器活力強度。在12或14歲時,很少或根本不會有什麽大的傷害.火槍手們“會像以前壹樣射擊,只要士兵有足夠的力量觸發他的槍”。

對此我想說幾句。其實這種能量來源也是弩威力的主要極限。用腰力撐開的東方弩和西方弩的最大張力都是受人體腰腿力量的限制。絞盤-棘輪可以用於更大的動力,代價是更長的開弓時間或更多的開弓器。另壹方面,射擊在壹定的體力消耗後,射手的體力下降會影響接下來的戰鬥(無論是近戰還是射擊)。簡而言之,人力資源在壹定時期內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想在壹方面獲得利益,就得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即使少數驍勇善戰的士兵能夠開強弓,對整個軍隊的意義也不大。

6.長弓穿甲能力分析

看完16末英國人的想法,筆者想補充壹個觀點,就是15以來歐洲冶煉技術革新對鎧甲技術的影響以及長弓的命運。下面我們用幾個例子來說明長弓的殺傷效果和盔甲發展的關系。具體戰役過程就跳過了,只重點講不同時期長弓對盔甲的殺傷效果。

1298福爾柯克戰役

戰爭雙方,蘇格蘭軍隊的指揮官是威廉·華萊士,騎兵500人,矛兵8000人,弓箭手1500人。英格蘭軍隊的指揮官是國王愛德華壹世,擁有2250名騎兵(重騎兵和100名弩兵),5500名長弓手,7000名矛兵和400名弩兵。長弓的主要目標是蘇格蘭槍騎兵,裝備12-14英尺的長矛,排列成密集的方陣。除了少數可能擁有鎖子甲的人,其他人只有簡陋的盔甲。它的保護力度很低。長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長弓的攻擊下,蘇格蘭矛兵損失慘重,“他們就像果園裏果實成熟時的打擊壹樣倒下了”。最終,嚴密的蘇格蘭矛陣被打得千瘡百孔,在英軍騎兵的攻擊下土崩瓦解。

1346中的克雷西戰役

這是壹場眾所周知的戰役。長弓在第壹次齊射中擊敗了熱那亞弓弩手,隨後主要對手是身穿鎖子甲的法國重騎兵。法國騎兵的大部分馬匹都沒有裝甲。實戰結果表明,長弓對男女都有殺傷力,尤其是對戰馬,以至於很多戰馬甚至拒絕前進。就像讓·勒·貝爾說的,“英國人的箭以如此神奇的技巧射向騎兵,以至於他們的坐騎拒絕前進壹步”。長弓再次成為戰役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1415阿金庫爾戰役

70年後,長弓再次遭遇法軍,這壹次裝甲發生了變化。統治歐洲數千年的鎖子甲開始讓位於更強更輕的板甲(防禦相同的情況下)。長弓的第壹個對手是裝備板甲的法國騎士,包括薩維尤斯的威利安的150騎兵,聖雷米的300騎兵和克裏涅特·德·布雷班特的160騎兵。在泥濘的土地上沖鋒非常困難。根據雷米的描述,節約使用的威廉鼓勵他的騎士們在英國弓箭手面前直接打木樁,因為土地松軟,很多木樁都掉到了地上。他的150法國騎士全部撤退,除了三個,包括拯救使用的指揮官威廉。這時,“英國弓箭手開始向他們現在正在撤退的敵人射擊,用箭傷使馬發狂”。不管這種混亂描述的真相是什麽,我們至少可以發現,沒有任何壹個穿著重凱的法國騎士被長弓打成重傷的記錄。事實上,直到威利安的150騎士沖到長弓手的木樁前,沒有壹個人倒下(擊中木樁時倒下了三個),但那匹倒黴的馬在撤退時成了犧牲品。很明顯,馬的保護是不能和騎士相比的。

之後長弓的對手是下馬的約8000名法國騎士,全部裝備板甲。沒有記載說長弓對法國騎士造成了重傷,但有記載說前進的法國騎士是“箭雨迫使每個人都低著頭,怕有箭矢可能穿透他頭盔裏的眼滑道”。按照常理,如果箭能穿透法國騎士的板甲,那麽就沒有人會在意低下頭以免被刺傷眼睛觀察窗。雖然有學者認為,英軍裝備的博德金箭進入近距離後可以穿透法國騎士的板甲。但筆者看過英國愛丁堡大學在阿金庫爾遺址發掘的箭和板甲部件復制品的實驗,結論是即使是博德金也無法穿透2mm的板甲。事實上,箭在撞擊後直接彎曲或折斷。當然,不同部位的板甲厚度不同,2 mm是胸腹部最重要的正面防禦。無論如何,說1415中長弓對板甲的作用極其有限是沒有問題的。

弗洛登之戰

在這場戰役之前,筆者打算簡單介紹壹下16世紀的戰爭。15世紀和17世紀的戰爭眾所周知,如15世紀的百年戰爭和17世紀瑞典古斯塔夫主導的三十年戰爭。兩者的區別如此明顯,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形態。這壹偉大的轉變完成於16世紀。16世紀最大的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的大戰,以意大利戰爭開始。壹邊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以及杜澤王朝的英國,另壹邊是強大而持久的法國以及後來事實上的盟友奧斯曼土耳其。這是羅馬帝國滅亡後1000年席卷歐洲的第壹次霸權之戰。此後這種戰爭就沒有停止過,包括眾所周知的30年戰爭、7年戰爭、拿破侖戰爭直到兩次世界大戰。

從戰術上看,16世紀步兵主導戰場,野戰炮開始出現。早在百年戰爭時期,騎士就開始以馬為主要作戰方式。到了16世紀,所有軍隊基本都以專職步兵為核心,其中最著名的有瑞士長槍方陣、德國的Landsknechts以及16世紀最強大的部隊——西班牙火槍-長槍方陣(Tercios)。在大多數戰鬥中,騎兵只占總兵力的10-20%,超過壹半的騎兵是各種輕騎兵。壹支萬人左右的軍隊,通常只有500名左右的重甲騎兵。在重裝騎兵日漸式微的同時,我們看到步兵,尤其是負責近戰步槍的重裝步兵,普遍裝備了重甲。它通常是壹種鋼板胸甲,由鋼制成,帶有壹些鋼甲,用於保護腿部和手臂。基本上16世紀重步兵的防護並不比全身護甲的騎士差。這是自公元1400年以來西方冶煉技術巨大進步的結果,使得大規模制造防護簡單而優越的鋼板裝甲成為可能。弗洛登之戰就是這樣壹場步兵之間的戰鬥。

蘇格蘭國王詹姆斯指揮的蘇格蘭軍隊大約有3-4萬人,主力是按照歐洲標準武裝的長矛方陣,火槍手是射擊主力,就像歐洲大陸同時期的其他軍隊壹樣。英國國王薩裏的軍隊主力是傳統的英式戟-長弓組合,即比爾和弓。在這場戰鬥中,曾經讓蘇格蘭人吃了不少苦頭的長弓再也不能發揮決定性作用,因為蘇格蘭的長槍手穿著“最有把握駕馭”的重甲,“據宣布,他們射出了最危險的壹箭,但除了擊中了壹些裸露的地方,沒有傷害他們”。戰鬥結束10天後,魯瑟爾主教還寫道“他們穿著盔甲,箭矢沒有傷害他們”。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1400年西方冶煉技術的進步導致了板甲的大發展,對長弓造成了致命的打擊。福爾柯克(1298)和弗洛登(1513)也面對著歐洲軍隊中裝備不佳的蘇格蘭矛兵,長弓的作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遠程武器和盔甲的軍備競賽在16世紀還在繼續,但遠程武器的競爭對手換成了火槍和壹些變態的超級弩。如上所述,依靠人力的超級弩,只能通過增加人數或者增加發射和上弦的時間來獲得足夠的能量,最後走進了死胡同。

7.結論

綜上所述,在16世紀,西方火槍相對於弩的優勢不僅包括訓練方便,還包括對身體要求和對新型板甲的消耗和殺傷力更小。如果我們嘗試將這壹結論推廣到同時期的東方,或許可以找到東方以火槍取代弩進展緩慢的壹個可能原因,即東方盔甲技術對火槍巨大的穿透優勢的需求不如同時期的西方。雖然很多人把中國火槍的落後歸咎於清朝統治者對祖先騎射傳統的迷戀,但不要忘記,英國人民對長弓也同樣癡迷。不管妳有多愛英格蘭引以為傲的長弓,當它連以前能輕松吃飯的蘇格蘭人都對付不了的時候,也許是時候改變了。

  • 上一篇:淺析如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 下一篇:清明節祭祀活動策劃方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