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海,春節通常從正月初壹持續到初八。這就是張家渡民間所說的“八歲以上可以喝清湯”的意思。
大年初壹黎明前,鞭炮齊鳴。天亮後,各家各戶放上蠟燭燒香、燒紙錢,祭茶果給天、地、家的祖先。
大年初壹早餐,過去城關吃糯米紅棗粥,東鄉吃沿海漁村的“長壽面”,西北村的壹些村民吃豆腐粥。在杜橋、上盤等地,男子初壹做早飯,習慣吃“菜頭飯”。初四,人們準備祭品,燒紙馬,糊壹個新的“廚司”,稱為“竈神”。
初壹,過去有很多禁忌:不掃地,不往地上倒水,不動刀,不做針線活,不幹活,不做生意,不罵人,不討債,不打架,即使是這種平常有仇的日子也要和睦相處。
正月初八俗稱“上壩”,過去是張家渡開市的日子。在第八天,每家每戶都要煮米飯作為早餐,這被稱為“上壩飯”。初八過後,民間拜年活動將告壹段落。但正月的活動在正月十四之後正式結束,因為人們“打花燈”“接待財神”了十四個晚上,財神出街後才告壹段落。
元宵節
臨海人不吃湯圓,吃湯圓,元宵不過十五,不過十四。
據《臨海縣誌》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進攻,就把元宵節提前了壹天。
另壹種說法是(秦)的母親在新月和吃素,為了讓母親和家人壹起過節,把元宵節改到了14日。
也有人說,因為方國珍的妻子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元宵節就提前到了晚上。還有人說,臨海的明朝狀元秦提前過元宵節,是因為他在“十五”期間禁食素食。
甚至有人說,戚繼光在臺州對日作戰時,戰爭的秘密泄露了,所以他將元宵節提前了壹個晚上,等等。
傳奇歸傳奇。沒有人去追根溯源,無法深入挖掘這種“文化遺產”。代代相傳,公認“正月十四是元宵節,家家有爛湯。”
做湯,臨海人叫“攪”湯,很形象。壹大堆原料攪拌成壹鍋湯,壹般有芥菜葉、冬筍、肉末、油泡、豆腐幹、四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蟶子等小海鮮。烹飪後,加入石粉,攪拌和調味。因為原料豐富,這種湯往往壹攪就是壹大鍋,足夠全家人吃好幾頓。
十五晚上我會吃素湯,和十四的鹹湯不壹樣,叫甜湯。
元宵節活動壹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之間舉行,以十四日晚為高潮。
黃巖正月上半月的風俗
正月十四之間天很亮。
舊社會,農歷正月十四晚上,黃巖城家家戶戶都要點燈,掛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橘籃燈、橘花燈、鳳凰橘燈。城外的每壹片橙色森林都點著紅色的蠟燭。遠遠望去,整個黃巖燈火通明。同時,橘子鄉的人們也玩各種各樣的民間文化活動,如舞獅、舞龍、花鼓和旱船。這種習俗叫“間燈”,據說起源於明朝,與戚繼光抗日有關。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有壹年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海邊打敗了壹個敵人,剩下的敵人像走失的狗壹樣逃到了內地。當他們逃到黃巖時,天色已晚。他們中的壹些人藏在橘子森林裏,壹些人闖進了房子。戚繼光帶著軍隊趕到,士兵和百姓壹起,點起壹盞燈點燃,搜尋殘兵。頓時,整個縣城內外,每壹棟房子,每壹片桔樹林都燈火通明。最後,敵人被消滅了。為了紀念齊家軍的勝利,流傳下來了“隔空點燈”的習俗。
但由於家家戶戶都有電燈,近年來城市實施亮燈工程,“間歇性亮燈”的效果很難顯現,這種習俗也僅限於壹些零星的鄉村舞獅、舞龍和規模稍大的燈會。
正月十五,“放橙燈”
解放前,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黃巖外的澄江上都會舉行“放橘燈”的活動。根據黃巖縣的記載,這壹習俗至少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從海上逃亡,途經泰州。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去金龍山看海。突然,他看到椒江上漂浮著無數的燈光(澄江入椒江出海),十分奇怪。侍從告訴他,這是壹盞橘黃色的燈,漂浮在澄江上。趙構來到河邊觀看,並請他的隨從們來湊熱鬧。他買了兩船橘子,拿出橘子肉給大家吃,留下橘子殼做橘子燈籠,漂在河上。
此後,正月十五,黃巖城男女老少紛紛出城,澄江兩岸都是看“燈”的人。臨時攤位聚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仙居燈籠
仙居花燈歷史悠久,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班龍燈,吳尚村的長旗燈,竹溪、下閣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石天鎮水口村的龍燈,王千村的轎子獅子燈,推蝦燈等等。元宵節期間,仙居山鄉燈會爭奇鬥艷,熱鬧非凡。更令人驚嘆的是仙居村灘的“點穴無骨燈”,被譽為“燈海明珠”。
“仙居點穴無骨燈”起源於唐代,又稱“唐燈”或“神燈”。相傳唐朝開元年間,前灘村有壹位書生,夜裏在山裏迷了路,被壹位仙女用“神燈”指引方向。這種燈造型獨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體沒有骨架,全是用紙片針刺成各種圖案做成的。秀才回家後,照著圖案畫葫蘆,精心制作。做好之後就掛在家門口,大家都很喜歡。“神燈”在書生家落腳後,仙女變成了村姑嫁給了書生,每晚陪書生讀詩。大考之年,秀才樂得狀元。後來,人們把這種無骨燈籠稱為“頭號燈籠”。後來,狀元把這盞燈獻給了皇宮,從此皇宮裏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的妻子古山逐漸將這種“神燈”的制造技術傳授給前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制造技術在仙居人中間流傳了很久。
仙居花燈先後獲得縣市花燈展壹等獎、浙江省首屆優秀美展銀獎、浙江省特色花燈展金獎、1996中國民間美展金獎、1996第四屆澳門國際藝博會金獎。浙江電視臺、上海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仙居花燈》進行了詳細報道。仙居花燈也贏得了中外遊客的贊嘆,被譽為“中華瑰寶”、“燈海明珠”。仙居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2月,仙居選送的針刺無骨燈籠被國家郵政局評選為民間燈籠五大郵票圖案之壹。
天臺詞調
“天臺詞調”是天臺的壹種古老劇種,早在清代嘉慶、道光時期就在全縣廣泛流傳。僅郊區就有36個劇團,而十陵、左溪、靈溪、潭頭、香榧在農村最受歡迎。《天臺調》曲牌豐富,有30首。有快節奏的《357》,唱起來像流水,適合敘事;有“金鐘慢”“範二”這樣的慢節奏的人,委婉優美,善於表達感情。探究其淵源,可見其廣泛吸收江西益陽腔、東陽的高腔、浙江的西部和南部吳腔、永腔,具有南方腔的風格。
詞調的作用和古代昆曲壹樣,生、旦、凈、終、醜都由演員負責。蕭聲和肖丹用假聲朗讀和演唱,他們的技巧可以和京劇媲美。樂器還配有管弦樂、絲綢和竹子,以滿足表演宮廷戲劇的需要。天臺詞調的看家劇目有《龍虎鬥》、《嬌嬌斬獨角龍》、《斬子》等。,還有壹些戲比如拿起鐲子玉也有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演出了《大紅燈籠高高掛》。
以前天臺縣有十個戲臺,分別是東門戲臺、廟山有生觀戲臺、花園戲臺、錢坫戲臺、東嶽宮戲臺、瀛臺寺戲臺、三井寺戲臺、金庭戲臺、鏡中花戲臺。天臺詞調節目陸續上演,深受觀眾歡迎。可惜目前這種戲只能在香榧、涼亭等村落上演。有些山村夾雜著越劇,只是用了壹些詞來調味。
除夕五味粥
春節吃早餐,各地習俗不壹。天臺城鄉吃各種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用白米、紅棗、豆腐、紅薯、芋頭五種食物熬制的粥。它來自佛教僧侶,他們在新年祈禱“五福”並煮了這種雜湯。天臺素有“佛國”之稱,士人信佛,於是這壹習俗流傳開來,以求祈求風調雨順,平安昌盛,百姓壹年到頭都能安居樂業。但是,關於五味粥的起源,天臺還講了這樣壹個故事:
元末,朱元璋率領陳翔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從臨海攻下天臺城,在東橫嶺安營紮寨。天臺人對元人殘酷野蠻的統治深惡痛絕,紛紛響應,主動幫助起義軍摸清軍情,籌糧運草。元末二十七年(1367),起義軍包圍縣城,與城內士紳約定除夕從內迎擊元軍。那是壹個下雪的夜晚,城外的雪厚達壹尺。守備司令黑黑爾烈估計叛軍不會攻城,就去衙門喝酒找樂子。半夜三更,三聲鞭炮聲,殺聲四起。叛軍擺脫守軍,打開城門,激戰後殺死守軍指揮官,收復縣城。
第二天是春節。城裏的人們挨家挨戶收集大米、紅薯和芋頭。商店和作坊送來紅棗和豆腐熬制美味熱騰騰的米粥,安慰叛軍士兵。軍民壹起吃了壹鍋粥,五味俱全,大家臉上都綻開了笑容。大家高興地說:“吃了五味粥,就會引來‘五福’。”
從此,每逢春節的早晨,天臺的人們,無論貧富,都要吃壹頓香噴噴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是“滾燙滾燙”
把正月十四的夜晚定為元宵節,並不是天臺獨有的,臺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戶戶,老少皆吃“燒辣煮”元宵的習俗,是天臺的壹大特色。
說到吃“燙煮”,這裏還有另外壹個故事。相傳南宋景德鎮年間,有壹年正月十四夜,花燈全盛,文人墨客逛街,興致勃勃地觀賞花燈。這時,壹位從金兵身後逃到江南的老藝術家,帶著孫女來到天臺城以唱歌為生。由於長期跑步和過度勞累,我暈倒在大街上。附近壹位陳大爺看到了,馬上舀了兩碗“糊辣沸”送過來。他們吃了之後,精神煥發,兩眼放光。他們反復說:“明亮的眼睛!亮眼膏!”從此天臺就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煮”的習俗。
「糊辣煮」是壹種什麽樣的食物?
這是壹種用米粉或石粉做成的鹹湯。所有的菜都切成小方塊。主料是瘦肉,冬筍,荸薺,幹香菜,油泡,花生,四川豆,菠菜,豬耳朵,黑木耳,烤糯米,加少許辣椒粉,蒸熟。現在“糊辣煮”也被做甜了。家庭主婦將龍眼肉、紅棗、蘋果片、蓮子混合成“山粉”或“紅薯粉”,味道各不相同。
溫嶺若山打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綜合匯編》記載,溫嶺廬山打鼓是中國唯壹的漁村傳統舞蹈,曾多次在中央電視臺播放。
鼓樂表演由10男漁民組成,但人數不限,可以是七八人,也可以是十幾二十人。打扮成壹個女人,她的臉上畫著白色的圓圈和紅色,她穿著橙色的棉襖和深藍色的褲子。她裙子的角上繡著橙色的魚形花邊,她戴著壹頂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金”的大耳環,還戴上了手鐲和腳鐲。他們全都光著腳,走來走去。兩個人在扛鼓,壹個在打鼓指揮,壹個在敲木魚,兩個在敲小鑼,壹個在敲大鈸,壹個在敲小鈸,兩個在敲鈦鑼(也是小的)。他們自由地跳舞,自由地跳舞,叉開腿,搖擺著身體,兩只大手在用力地揮舞著鼓槌,左右跳躍,隨著。既大膽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是生命的呢喃;它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表現了漁民內心的情感沖動和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信心。
如今的大鄒鼓已經不是若山的“專利”了,變成了石塘大鄒鼓和溫嶺大鄒鼓。在若山,二三十歲的年輕漁民是這項活動的積極分子,很多二三十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打鼓。近日,在若山這片海洋文化濃郁的熱土上,壹支女子鼓隊應運而生。打鼓這種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活躍了沿海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臺。
康泰閣
擡臺亭是溫嶺漁區元宵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元宵節的“捉財神”、“捉學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同。這些活動只在正月十五舉行,但是擡臺館的活動可以推遲到正月二十甚至二月初。
泰格就是把壹張方桌和壹張長桌放在壹起,桌腳倒過來,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組成壹個五彩繽紛的框架,配上雪亮的蒸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就成了壹個漂亮的小舞臺。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的帥孩子,打扮成樓臺俱樂部,霸王別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遊行隊伍還沒進村,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早已吸引了村裏所有的男女老少,街上擠滿了人。漁區熱情好客的人們還會以觀賞太閣為名,邀請壹些遠方村落的親戚到家中做客。
三門
和臺州其他地方壹樣,三門的元宵節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個人過元宵節,壹般中午吃“麥焦”,晚上喝爛湯。三門爛湯很有名。它的做法是把所有的蔬菜、蘿蔔、竹筍、粉條、豆腐幹、臘肉、牡蠣等切碎。,然後放入早米粉壹起燒,燒成糊狀。它的味道多種多樣,所以非常好吃。
元宵節,三門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爛湯,看誰的味道更好。最有意思的是,元宵節晚上,三個人吃爛湯是免費的。誰都可以去別家吃壹碗好吃的爛湯,主人以在自己家吃爛湯為榮。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在古代就有“天下有糧”的意思。按照現代的說法,元宵節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元宵之夜,去年結婚的新娘仍要燒幾盆又甜又壞的湯,民間稱之為“新娘壞湯”,以示生活甜蜜美好。“娘壞湯”壹定是新媳婦做的,然後放鞭炮邀請全村人吃。如果味道好,大家都開心,那麽新媳婦就基本確立了她在這個村的地位。做不好,大家都會在背後議論。
元宵之夜除了吃,就是玩。三門的民間燈會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亭旁鎮的楊家板壟。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班龍,並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1982年,楊家曾跳過壹次班龍,全長250米。400-500人的迎龍隊徒步20公裏,在三門縣海遊鎮演出。沿途各村的人都表示歡迎,轟動全城。後來,楊家的班龍逐年壯大。目前整條龍長約450米,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吉尼斯世界之最”稱號。
元宵節,三聲炮響,迎龍隊伍出發,火光沖天,鼓樂震天。班龍引五獸,鼓亭,樓閣,樂團,獅子為先,白象領路,其後是旗龍,氣勢磅礴,氣勢磅礴。
楊佳班龍曾在泰州民間藝術大集65438-0999驚艷全場,獲得唯壹特等獎。
元宵節過後,三個人的年基本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各奔東西,大家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