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山東省中部的壹座新興工業城市,是古代齊國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瓷都之壹。這裏生產的釉料制品和陶瓷制品不僅享譽國內外,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根據發掘的北新文化遺址,早在公元前5100年,山東就有制陶業。到公元前4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山東的制陶技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從大汶口出土的彩陶來看,慢輪造型可以塑造出琺瑯、鼎、琺瑯、豆、碗、罐、盤、背壺等各種造型。,並能使用土紅、赭石、粉筆、炭黑等顏色在陶器上精細地繪制出各種規則的幾何圖案、花瓣圖案和弧線。可以說,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它已經成為山東制陶的壹個良好開端。後來,在龍山文化時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山東制陶工業能夠生產出黑色磨光、蛋殼薄的黑陶,說明山東制陶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據文獻記載,淄博陶瓷興盛於宋代(公元960年左右),因“好陶”而被譽為“瓷都”、“瓷都”。近幾十年來,當地政府從繼承祖國遺產和發展淄博經濟出發,壹直把陶瓷產業作為淄博的經濟龍頭。近年來,“國際淄博陶瓷玻璃節”連續成功舉辦,使已經享譽世界的淄博陶瓷和玻璃成為國內外市場的商品。在新技術的刺激下,淄博的陶瓷玻璃工業在保存和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和恢復失傳的特色產品,大膽而成功地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新材料和新產品,從而使淄博的陶瓷玻璃真正進入了壹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壹般來說,淄博陶瓷是淄博陶瓷和琉璃的總稱。根據他們的技術和產品,淄博陶瓷和玻璃有不同的歷史和特點。下面,我們簡單描述壹下分類。
淄博藝術玻璃又叫“送料機”。是博山盛產的各種玻璃條制成的工藝品水晶的總稱。歷史記載和當地古劉流爐遺址的發掘證實,博山藝術玻璃的大規模生產至少有600年的歷史。明朝萬歷年間,博山地區到處都是熔爐,是中國玻璃工藝水晶的主要產地。清初,博山的玻璃制品“北到燕,南到百越,東到朝鮮,西到萬裏。”(孫情廷全《燕山山雜記》)康熙三十五年(1696),詔書設立玻璃廠後,每年都召集博山玻璃工匠到北京服務,博山玻璃技藝傳到北京。當時博山西冶街的大門上有十個大字,可以說明博山玻璃的特點和當時玻璃行業的盛況。
博山的藝術玻璃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動物、雕花、花球、珠簾。博山支線以能仿制各種玉石、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而聞名。主要品種有炫麗多彩的彩色玻璃球和花瓶,以及古樸端莊的雞肝石制作的文具,在國外很受歡迎。黃玉般的雞油黃也是稀世珍寶。其他,如插花、煙灰缸、燈、珠子、手鐲、吊墜等。雕刻在各種材料上,更富有民族和民間色彩。現在,選擇那些重要的:
料珠是博山出產的各種形態玻璃珠的總稱,因規格、制作工藝、價格檔次不同分為三類:米珠、圓珠、蓮子、蓮子、瑤珠、佛珠等品種,每個品種都有多種形狀和規格。比如圓珠有10多種規格,如小米珠“26”、“五錢”、豆珠、簾珠、珠等。滾珠形狀顏色特殊,技術難度較大。它們的特點是模仿各種珍貴的玉石,如珊瑚珠、紅瑪瑙珠、松綠珠、貓眼、鳳眼、猴珠、燈籠珠、渣珠等。切割通過拉制由小中空玻璃管制成的管珠。由於管材的直徑、切割長度、顏色不同,也有多種規格和顏色。珠子是博山玻璃制品中歷史悠久、花色規格豐富、產量最大、最具特色的壹種。長期以來,它壹直是各族各階層人民喜愛的裝飾品。今天,它已經成為應該由國家保障的國民必需品之壹。
神獸是博山玻璃制作的傳統小型兒童玩具之壹。它需要獅子、老虎、狗、馬、牛、猴子、羊等。作為主題,它不到壹英寸長。它的形狀像古拙,很笨拙。它的頭特別大,腳很粗,背很平。藝術家們戲稱它為“小板凳”。顏色是鮮紅色和綠色。還有壹種體型較大,有兩三斤重,被當地人稱為“獅豹”。它色彩斑斕,栩栩如生,具有民間舞獅的風格,是傳統動物的傑作。博山的傳統動物,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化特色和雅俗共賞,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為國內外藝術、民間藝術和民俗界人士所珍視。
料玉盆景是博山藝術玻璃的品種之壹。它是壹種觀賞性的裝飾工藝品,用玻璃材料仿玉,收集花瓣、葉子和下端有小孔的樹枝,用細鐵絲編成整朵花,放在花盆裏,就像瑪瑙、珊瑚、茶晶、紫晶、芙蓉石等名貴玉石雕花,墨玉、翡翠、金星石等葉子。
堆花器是博山藝術玻璃的傳統品種之壹。軟化後的顏料迅速附著在剛成型的器皿需要裝飾圖案的部位,然後用鉗子、剪刀、鐵皮等小工具拉、剪、揉、塑,立即塑造出花、葉或鳥的多浮雕狀圖像,再放入回火爐中逐漸冷卻。花瓶造型簡潔流暢,花飾自然生動。可用作花瓶、插花、煙具、臺燈架等。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是壹種大眾化的玻璃工藝品。
巢花劉樺,又稱“巢雕”、“巢琉雕”。器皿的坯體由兩層以上的彩色玻璃高溫熔化而成,冷卻後用傳統玉雕技藝按照設計好的圖案逐層精心雕琢打磨,刻出圖案以外的套筒,保留最內層的顏料,襯托出不同顏料層的雕刻圖案,具有浮雕的藝術效果。最後經過打磨,通體和不同顏色的花紋晶瑩潤澤,宛如玉雕。雖然造型多為壺、瓶、罐、壇、盤、盒等。它們通常不實用,並且是相對昂貴的展示工藝品。“嵌套雕刻”是博山藝術玻璃產品中壹個獨特的雕刻品種。
雞肝石是博山藝術玻璃制品特有的著名顏料。因色如雞肝,粒如細石而得名。它的特點是在壹大片紫色中隱藏著黑色的條紋,有的像重疊的蟑螂、雲彩和水痕,有的像古樹和奇石、花草,充滿了趣味和想象。最適合制作精美的器皿,比如學習用的成套文具。它既是壹種實用的產品,又是壹種高雅典雅的案頭陳列藝術,壹直為國內外文化藝術界人士所珍愛,多次作為高級工藝品參加國家和國際展覽,受到廣泛好評。
雞油是黃博山藝術玻璃中珍貴的顏料之壹。晶瑩如玉,潤澤欲滴,黃如雞脂,艷麗而不華而不實,天然玉石中沒有這種顏色,因而日益稀少。這種材料多用於制作簡單端莊的瓶、壺、罐、盒、盤等器皿,刻有浮雕圖案。含蓄典雅,是壹款暢銷的高級藝術玻璃工藝品。
淄博美術陶瓷,淄博陶瓷和玻璃並稱為“雙寶”,其歷史遠早於玻璃,久負盛名於海內外。在宋代,淄博被稱為“瓷都”,不僅因為它的瓷爐隨處可見,還因為它有豐富的陶瓷產品。更重要的是,它開發生產了“兩點瓷”(又稱“油點瓷”或“天目釉”)和“茶釉”等歷來被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的稀有瓷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淄博人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不僅恢復了歷史上遺失的幾種罕見的彩釉,還成功地復制了龍山文化的蛋殼陶,創造了“赤金水晶釉”、“雞血紅釉”、“金星釉”和數十種黑釉變釉。在陶瓷繪畫的基礎上,解決了自古以來吳不能畫在釉面上的難題。品種不斷豐富,各種浮雕、堆雕、圓雕題材廣泛。人物、動物、花卉、博古文物風格各異,園林陶瓷古樸新穎。以及最早的粉彩裝飾畫掛板和人像雕花瓷掛板,多次作為國家領導人出訪時贈送給外國元首。
這裏重點說壹下“雨滴釉陶”。“雨滴釉陶”產於博山,始於宋代。因深色釉面上點綴著斑點而得名。如果用雨滴釉陶盛茶,斑點會像金星壹樣閃閃發光。雨滴釉陶盛行於當時的世界,並傳到日本,為日本人所珍視。此後,青花釉瓷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而油滴瓷的制作技術也逐漸消失。後人雖多次嘗試,仍未恢復。20世紀20年代,博山著名陶瓷藝術家侯祥輝經過多年的反復探索和實驗,直到1936才獲得成功。從此,博山“雨滴瓷”蜚聲海內外。它的技術特點是:小如小米,大如黃豆的銀點密布在漆面似的背景上,將茶葉倒入容器中,閃閃發光。若註入水或白酒,銀星閃耀,反射陽光,耀眼奪目,端莊凝重,古樸典雅,具有宋代韻味。現在,老藝術家去世了,幸運的是,他的絕技壹直被別人效仿。博山美術陶瓷廠生產的雨滴釉陶器包括雙龍花瓶、地球儀花瓶、柳葉花瓶、盤子、燈具、茶具、文具和酒具等。,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民的喜愛。
信息來源:山東愛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