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趙書說:“滿族是壹個漁獵民族,他有許多娛樂項目。我們現在有壹百多個。娛樂是壹種生活方式,也是壹種文化。既是娛樂,又是健身,又是對抗。”
滿族姑娘愛玩這種叫“嘎啦哈”的遊戲,也叫“抓拐”。轉,通常從豬、羊或鹿等動物身上取相對較小的關節骨。滿族姑娘可以抓著扔來扔去,可以鍛煉她們的靈巧,做好針線活。後來,這種遊戲在漢族女孩中也很普遍。戶外,滿族姑娘也有自己最喜歡的遊戲——雪中漫步,俗稱“走萬病”。
趙書:“為什麽叫‘雪中漫步’?她做了很多針線活,比如旗袍要18塊,她的旗頭絹花很大,鞋子繡得很漂亮。冬天呢?雪特別厚,希望人們能看到她的繡花鞋,就在鞋下加了個花盆底,墊在雪地上行走。我可以看到鞋子漂亮的刺繡而不弄臟鞋子。壹方面顯示了她的刺繡技藝,另壹方面也顯示了她的體力。她要帶著各種疾病走路,還要比賽看誰先到村裏,有聖樹。在北京,大門口要碰釘子,誰先碰誰。
男生玩的多。這個遊戲叫“獨怪”,也叫“壹人布庫”。“布庫”在滿語中是摔跤的意思,既是肢體對抗,也是友誼交流。人多,好辦。壹個人馱著另壹個人,和另壹個群體打架,也就是俗稱的騎馬打架。滿族子弟稱此為“雙布庫”;還有壹種三人遊戲叫“三人布庫”。
趙書:“這說明滿族人是壹個非常團結統壹的民族在壹起戰鬥,所以有壹個人活動,兩個人活動,三個人活動。漁獵民族沒有水就不能生存。比如冬天結冰,就會有‘跑鞋’和‘冰車’……”
從茫茫林海中找塊木頭砍個陀螺,在冰面上揮舞鞭子抽陀螺飛起來,是壹種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玩法。“老鷹抓小雞”是壹個妳可能很熟悉的遊戲。從幼兒園到小學甚至中學都可以玩,但也是滿族人發明的遊戲。
這個遊戲叫“歡樂谷”,參與者手挽手排成兩排,面對面,人數相等。如果攻城方突破了防守方的隊列,就可以把防守方的壹個帶回己方成為進攻方,然後防守方進攻,最後以人數多少來判斷勝負。這樣既能鍛煉孩子的無畏精神,增強體質,又能體驗古代戰場上交戰雙方吶喊的場景。
趙書:“滿族是壹個遊牧民族,他有壹個很重要的生產內容叫采珠。滿族采的珍珠叫‘東珠’,滿族叫‘尼初和’。有壹個遊戲叫采珠,分為三個區域。第壹個中心區域叫做水域,采珠人在這裏互相搶奪珍珠。第二個區域叫蛤蜊區,他被阻止把這個珍珠和蛤蜊壹起扔出去。第三個地區叫做胡偉地區,‘胡偉’在滿語中是‘船’的意思。上面有個網的人,也叫字帖。扔出去之後,他會避開蚌,抄球。他每抄壹個球,就會得壹分。”
珍珠球,壹種起源於滿族早期漁獵生活的遊戲,裝備簡單,場地自由,攻防兼備,觀賞價值強。經滿族人挖掘整理,現已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並在全國推廣。
趙書:“滿族的娛樂這麽豐富,而且還在發展,充滿活力,說明了三個問題:第壹滿族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帶來了漁獵文化,所以她的娛樂內容有很強的漁獵民族特色,無論是經濟上,文化上,還是生活方式上;第二,她善於向漢族學習,滿族和漢族都是最好的,民族融合是壹種進步,應該受到尊重,只是因為她向漢族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娛樂內容;第三是還在發展。現在她把自己過去的娛樂方式不斷加工整理,並與現代體育相結合,形成了類似珍珠球、蹴鞠這樣的運動,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接受的運動,並在全國推廣,成為全國人民的財富。”
豐富多彩的滿族民俗是壹幅生動的民族風情畫卷。在這幅壯麗的畫卷中,我們看到了這個民族的淳樸、淳樸、聰明、智慧,領略了滿族民俗文化的魅力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