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火把節是什麽?

火把節是什麽?

火把節簡介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火把節。它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舉行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打山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比賽等。在新時期,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火把節”慶祝三天:火把節第壹天:供火。這壹天,每個人都穿上自己心愛的衣服,其樂融融。每個村寨都會殺牛羊,擺酒席,各種肉食,香香甜甜的酒,香氣四溢。如果妳崇拜它,上帝會贊不絕口。當夜幕降臨時,村莊附近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位置設立祭壇,並以傳統方式敲擊石頭點燃火焰,畢摩(彜族民間牧師)會念經祭祀火神。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拿著畢摩的艾草做的火把,在田角徘徊,模仿阿舍的火驅蟲的傳說。火把節第二天:傳火。每個家庭都聚集在祭壇的聖火下,舉行各種傳統節日。男生要模仿傳說中的阿提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模仿傳說中的阿詩瑪,穿著漂亮的衣服,撐著黃油傘,唱著《多洛霍》,隨著身體起舞。這壹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彜族家庭的選美比賽。年長的人要根據阿詩巴的勤勞勇敢、英氣俊朗、阿詩瑪的善良聰明美麗等傳說中的標準,從少男少女中選出年度俊男美女。夜幕降臨,壹對對有情有義的男女,在山中,在溪邊,在黃油傘下,撥動秦越,彈奏琴弦,互訴相思。因此,有人把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稱為“東方的情人節”。火把節第三天:送火種。這是整個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在這壹天夜幕降臨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舉著火把跑來跑去。人們把火把聚集在壹起,形成壹堆堆巨大的篝火,快樂的人們圍著篝火盡情地唱歌跳舞。場面極其壯觀。因此也被稱為“東方狂歡夜”。彜族人認為火把節後會長出來的谷穗和火把壹樣粗。後人以此為祭品,驅趕家中的鬼怪邪靈,以保人畜平安。節日期間,各族青年男女或點燃松木做成的火把,到村裏田間地頭進行活動。壹邊走,壹邊在火把上灑松香祈求新年,除汙穢求好運;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者舉辦大型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也利用聚會進行社交或會見戀人,並在節日進行商業活動。

火把節民族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彜族、基諾族在農歷6月24日,納西族、白族在6月25日,拉祜族在6月20日。這個節日持續三天。

火把節傳說概述

首先,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形成與同民族血統的彜族原始崇拜有關,尤其是對火的信仰,更直接與用聖火祈年,用火色占農有關;用火炬的光影占據了壹年的豐盈與遺憾。除了各民族口頭流傳的節日傳說外,中國的文獻都記載:石的《滇系》說:“火把節是七夕節。6月25日,農民們舉著火把在田野裏發光,為新的壹年祈福,這在各省都很自然。”徐寅方《考五雜故事·星歸節》也說:“節之日為夕。各家各戶同時燒樹,宅中幽僻,口中喃喃送窮詞,而農民持火祈年,放牧打魚,光明中求利。”“樹倒門臥,男女拉衣跨火,群臣互賀:‘禍星除,穢氣解。’"袁家固《石屏縣誌·天問誌·時年門》也說:"六月二十五日,燭天在田裏放火,年富力強,天壹亮就是壹場災難,年輕人在互相廝殺,爭村輸贏。"除了文獻記載,在西南彜族的火把節活動中,仍然保持著用火熏田除特、驅疫、殺蟲保苗、催苗發芽、祈求豐收、引光迎傅銳的民間功能,這壹時期的民間心理和信仰觀念是趨吉避兇。涼山彜族火把節傳說反映了原始社會對火這種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至今仍體現著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原生態民俗基因。它屬於火把節習俗的早期形式,其文化核心是火崇拜,這與邊強體系中彜族崇拜火的文化傳統是壹脈相承的。其次,火把節傳說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雖然來源不同,但都差不多。故事的文本結構按照人神鬥爭→人戰勝神→神報復→人再次戰勝神→慶祝勝利獲得大豐收的敘事程序展開。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都以宣告人的勝利和神的失敗而告終,這與神話中以神為主導的敘事模式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人類生存核心問題的轉移(從自然到社會)和階級社會矛盾沖突的加劇,火把節傳說與各民族廣闊復雜的社會生活緊密交織,進而成為表達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口頭敘事方式。比如雲南彜族各支系的傳說,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鬥爭的縮影。既有歌頌沙美王英勇不屈抵抗外敵入侵的神奇故事,也有直接描寫智勇雙全的奴隸阿珍計劃殺死奴隸主,拯救兄弟的反抗鬥爭。這類傳說是次要的火把節習俗,以歌頌祖先和英雄為主題。再者是傳統道德觀念對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滲透,體現在女性人物和火把節傳說的交集上。無論是早期的喜鵲女,還是後來的阿南和查裏夫人,大多都有著相同的命運。這種傳說壹方面反映了民族壓迫、階級壓迫的黑暗現實和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陰謀,另壹方面是壹個“壹女不多於二夫”的英雄女子的傳說,意在表現貞潔之德。從喜鵲女、安安到慈善女士,我們看到的都是忠烈、殉國、殉國的忠烈形象。人們將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運與火把節的傳說緊密聯系在壹起,表達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賢惠而鄙夷淫”的情感和願望。這種傳說應該是屬於後來人的,就像遊國恩先生考證阿南傳說後的結論壹樣:“如果火把節是為了慈善而開始的,那它是不是在元明之交就結束了?”“不是中世紀的,是後期世界的。”總之,從火把節傳說的形成和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歷史積澱,這與這個節日在西南地區的長期發展是同步的。火把節的傳說在其長期流傳中不斷演變,甚至影響到壹些地區的節日和習俗,使原生態的、“祭祀性”的火把節被附加上了“紀念性節日”的衍生意義。比如鶴慶傳說把6月19日女子染鳳仙花指甲歸於慈善。這也可能是傳說引發新風俗的壹個案例,值得探討。

火把節四論

據說農歷六月二十五日是人類用火的紀念日。居住在雲南的白族、彜族、普米族、納西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將6月25日定為傳統的火把節。屆時,將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和種植“太陽”。火把節當天,鶴慶西山的白族和彜族人民舉行“曬太陽”活動。那壹天,人們在“歌唱”場的中心點起了壹堆大火,火炬周圍堆著壹堆堆幹柴。壹個精心挑選的幹燥易燃的樹樁被種植在火炬前,作為太陽的象征。夕陽西下,早已聚集在會場的人們每人拿著壹根挑選好的小棍子,依次走向“太陽”,去“鉆”木頭生火。無論是誰從火星上“鉆”出來,人們都會蜂擁而至,用早已準備好的草絨和幹枯的枝葉“撿拾”點火種子。試著把火移到柴堆上點燃。隨即,大家用小火把從火堆裏點燃火,帶回家點燃各家的火塘,稱為“太陽”。太陽落山後,人們都聚集在“唱歌”場,在白天燃燒的篝火上再次點燃了火。隨後,點燃火把和火來“唱歌”,贊美火給人壹整夜的快樂。居住在鶴慶和麗江相鄰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納西族,會在火把節當晚舉行撲火活動。人們在村子裏所有的大樹上綁上壹束束紅色的花,象征著“紅色的花像火把壹樣燃燒”。在天空出現第壹顆星星之際,人們手舉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圍著“紅花火樹”唱贊歌。在火把節,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人會舉行活動來崇拜火神。相傳普米族崇拜的火神叫昂古米,原本是摩梭人的女祖先。為了自己的後代和與自己族群共同生活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潛入天宮盜走火種,用自己的身體作為火把,將火種引向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得到火種。普米族為了世代不忘昂古米的恩情,把昂古米帶來火種的日子定為祭祀火神的節日。在節日的清晨,人們在各自的村口種下壹棵大松樹,象征著安古美的化身。樹上掛滿了小火把,村子裏有多少人,樹上就要掛對應人口的小火把。當天下午,在用祭祀儀式將“化身”祭祀完畢後,“化身”由村裏最年長的老婦人點燃。參與者從“頭像”上取下壹個小火炬,在“頭像”上點燃。隨後,在老婦人的帶領下,大家圍著“化身”跳起了鍋莊舞,並贊揚了昂谷米對傳播火種的貢獻。贊美完“化身”後,大家成群結對,舉著火把,在村莊、田野、山林中翩翩起舞,高聲歌唱。祈求火神昂谷米保佑,保佑全村人畜興旺,五谷豐登,村裏平安,萬事如意...黃坪鄉是鶴慶縣的熱點,物產豐富。相傳這裏的居民是離開軍隊來到這裏的孔明和孟獲的後代。這片沃土是孔明和孟獲結盟時開墾的。並且在6月24日的夜晚,挑燈夜戰,第壹次播下了五谷的種子,貧瘠的土地從此變成了良田。為了紀念這壹天,後人每天都會點燃火把,挑燈夜戰,播種肖春的莊稼。那時,老人和孩子舉著火把,圍著田地唱歌跳舞,年輕人在地裏播種。勞動生產和民俗活動融為壹體,別有壹番風味。

火把節保護

節日文化既能體現壹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藝術風貌,又能高舉壹個民族的精神,激活壹代又壹代民族的民族記憶,激發廣大民俗遺產愛好者對古老文化的向往和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珍視,彜族地區被譽為火之鄉。彜族善歌善舞,秉承祖先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樂舞傳統和口頭藝術。火把節習俗中形成的歌曲、傳說乃至史詩表演,也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傳承。1)火把節旋律彜族地區流傳著非常豐富的火把節旋律。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炬旋律。由於彜語方言讀音不同,涼山大大小小的彜族人稱之為“杜澤多羅嗬”,意思是祭祀用火,“多羅”是許願的意思,“嗬”是歌。雲南楚雄彜族蘇諾支系叫“朵朵”,意思是祭祀火神,“額”是“玩”的意思。彜族的火把節歷來是最隆重的,並逐漸演變成壹套完整的民歌。楚雄彜族火把節這類歌曲包括燒火歌、送火歌、招魂調、樂瞳調、火把節對歌、火把節祭祀歌等。唱這些歌的時間,地點,歌手也不壹樣。比如《燃情火歌》就是全家人在父母的帶領下圍著自家屋檐下的“節日火”唱,以示慶祝;《招魂》由家庭主婦獨自吟唱,壹邊捧著祭品(糧、鹽、酒、肉),徑直走向自己的菜地或糧田,邊走邊唱,回來時摘壹株莊稼苗,表示人的靈魂、牲畜的靈魂、莊稼的靈魂已壹起接回家來慶祝火把節,同時象征著迎客丁慶吉、六畜興旺、五谷豐登。“火把節對唱”只是這個村子的人在村子附近的壩址見面時唱的;火把節祭祀歌由生產牧業、祭酒、消祀、稻田祭經四部分組成。這首歌是由畢摩祭司在火把節之夜朗誦的,反映了彜族原始的宗教觀念,以火除崇拜,祈求幸福。楚雄彜族的火把歌多為傳統的五言押韻句,句首句尾有相對固定的襯,並填充了“哦,剛,迪力剛”“阿剛,哦來”等虛詞。部分歌曲有較長的空襯詞,如獨唱、合唱、對唱、和聲等,壹般不需要樂器伴奏。歌曲多為五聲音階,其次為羽音。在其求調歌曲中,往往會出現調與韻交織的現象。大部分演變為中小曲和少量以上下樂句為主題的敘事曲,其中“××××××”的節奏尤為突出。總的來說,這類火炬歌思想開放,樸實有力,富有民族特色。2)火把節的傳說(見上圖)3)火把節與史詩的傳承銅鼓王是彜族的英雄史詩,流傳於雲南省富寧縣、廣西那坡縣、越中邊境彜族支系羅羅(又稱羅羅)的居住區。它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流傳廣泛。《史詩》是當地彜族宗教牧師莫拉在“喬年節”(火把節)、“跳公節”等祭祀節日的相關儀式上演唱的傳世歌詞,又稱“銅鼓歌”。在羅羅彜族支系的祭祀儀式及相關的儀式活動中,祭祀銅鼓或以銅鼓為禮器是該支系的重要文化符號。莫拉作為壹個祭司,在許多節日祭祀活動中唱著代代相傳的聖言“銅鼓之歌”——跳宮(即跳銅鼓),這本身就構成了壹種口頭語言民俗。以在祭祀祖先的戰爭中搶救祖先的金竹為主要活動的跳宮節,分為“大跳”和“小跳”。壹般九年或二十七年舉行壹次“大跳”。在庫雅跳躍需要九天。除了在跳公坪上祭祀、歡樂跳外,還要在特定的山頭、村裏所有的住戶跳。“小跳”是壹年壹度的宮廷舞蹈節,前後舉行四天。每天的活動是向山、音樂神、織錦神(光明未來之神)和驅邪鬼獻祭。同樣是宮廷舞蹈節,各寨子的祭祀程序不同,但整體活動都是以莫拉祭祀為中心,是以唱“銅鼓歌”、跳銅鼓為主要祭祀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傳統盛會。“喬年節”即火把節,在廣西彜族地區已不流行。在雲南富寧的羅羅分部,它被稱為火把節,是彜族的壹個盛大的傳統節日。這與農歷六月彜族主要農作物蕎麥豐收有關。史詩《變鼓》的篇章追溯了“喬年節”的由來:遷徙到滇桂邊境的四個彜族人,在瘟疫中幸存,遭遇旱災。當時,彜族的拉莫伯賢做了壹個培育耐旱蕎麥的好計劃。他徒步來到交趾(今緬甸)借蕎麥種子,貪婪惡毒的交趾人不換銅鼓。無奈之下,被束縛的伯賢只好屈服,用十個銅鼓換了十種蕎麥種子,讓易家變成了壹個安全的地方。為了紀念蕎麥和鼓的恩情,彜家在每年的六月擊鼓慶祝蕎麥年(火把節)。富寧的彜族人認為“喬年節”(火把節)的目的是讓神靈高興。銅鼓可以娛樂和安慰神靈,讓神靈給人壹個好年景,保護寨子裏的人免於疾病和死亡。此外,在廣西彜族地區,銅鼓之歌傳唱最多、最完整的場合是在每年節日期間特定的“鋪銅鼓”、“祭銅鼓”、“開銅鼓”、“封銅鼓”儀式及相關的節慶活動中。可見,史詩的形成與羅羅彜族在特定的祭祀節日中演奏銅鼓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上述節日大多是由祭祀儀式發展而來,史詩《銅鼓王》也是由祭司莫拉對銅鼓的祭祀話語發展而來。祭祀儀式及其衍生的節日是史詩形成和代代相傳的民間文化場域。祭司莫拉是史詩的演唱者、編輯者、組織者和傳播者,他的詩歌和歷史角色在祭祀儀式中和諧統壹。正如《伊利亞特》和《羅摩衍那》的產生離不開荷馬和螞蟥式的人物,彜族英雄史詩的產生和形成也離不開這位祭司兼歌者。

火把節其他

漢族火把節江蘇省南通市是全漢族唯壹舉行火把節的地方。在每年冬天的至日上,當地的精壯男子會拿著壹把稻稈做成的火把,在房子的前後澆上油,繞著田地轉圈幾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豐收。星光節和日歷火把節還有壹個詩意的名字,叫星光節。五代時,舒佚名家所撰《玉溪珍丹》壹書記載,唐代南詔(南詔統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為七夕節,是在避風塘遊泳並命清賦詩的日子。《禮記·月令·冬月》中記載“星歸”二字:“是月,日差,月差於紀。星歸蒼穹,數將盡。歲,重新開始。”孔解釋道:“據說二十八夜隨天去。雖然每天都有轉,但是早晚不壹樣。至於本月,與去年冬冬相似,故雲興歸天。”《祿勸縣誌》載:“六月二十四日為火把節,又名七夕節,是彜族人慶祝除夕之用,猶太人之星歸除夕。我要喝到十多天,漢人的春宴也要見面。”盧慈雲還說,《屯溪縣誌》中“六月二十四日是年”。納西族也說“冬天春節大,夏天火把節大”。這些記載表明,火把節不僅與中國古代的七夕節有關,還與古代雲南少數民族的春節有關,是古代非常重要的節日。在上述火把節和七夕節的資料中,《禮記·玉溪編》中提到的七夕節是在冬天,而不是夏天。但《祿勸縣誌》和《屯溪縣誌》說,七夕節和火把節都是過年的節日,時間是農歷6月24日至26日前後壹兩天。怎麽會有兩個時間和季節完全相反的星盤?火把節是春節假期嗎?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也就找到了火把節的真正源頭。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壹首著名的長詩《七月的風》,講述了農民壹年四季的生產生活。其中的“月”和“日”這兩個字讓很多讀《詩經》的人傷透了腦筋。這首詩講的是壹年十個月(不是十二個月)的農事。我反復講“初壹”“初二”“初三”“初四”這四天,沒有講其他的日子,後人讀起來很吃力。原因是詩中涉及壹種古代歷法,與古代的七夕節(火把節)關系密切。中國古代使用的歷法不同於現在使用的羅馬歷(公歷)和陰歷(農歷)。“七月”講的是壹年之內的農事活動,只涉及十個月,因為當時是用“壹年十個月,壹月三十六天,五天為過年”的古歷法“火歷”來記錄時間的。因此,詩中的農夫不僅談到了壹年中十個月所做的全部農事,還談到了新年的日子。“七月火”的“火”也被古人稱為“火”、“上火”、“鵪鶉火”、“陳達”。指黑龍七夜的第五夜,有三顆星(辛宿),認為“辛為天之正處”(《松石·田文誌三》)。在古代,用火歷記錄年份時,“火在南方”的六月,就是從舊年結束到新年開始的“歲末年終”。壹年十個月,壹個月36天,剩下五天是過年,正好在火把節期間。正是因為“火”星在年中回歸,所以被稱為星體回歸節。“火歷”的歷史痕跡還留在“天上有十個太陽”等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和常識中。這種歷法壹直使用到後羿時代。《淮南子本》記載:“堯被捉時,十日共出,燒糧殺草,百姓無食...姚造了這個村子...拍十天...眾人皆喜,姚以為是天子……”我們可以這樣解釋這個神話:它實際上談到了廢除“火歷”的歷法變化。與後羿有關的傳說是,嫦娥(神話中後羿的妻子)生了十二個月亮,標誌著農歷的誕生。天幹地支配對年表實際上是農歷對火歷批判吸收的結果——十是火歷的月數,十二是農歷的月數,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配對的結果就形成了六十年的年表。炎帝與火崇拜的永恒記憶。火歷,或稱十月歷,是中國西部、北部和西北部許多古代祖先使用的壹種古老歷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黃”時代的炎帝。《關篇》說:“炎帝鉆取火”。《左公十九年》說:“家以火為紀(記年),故以火師命名。”《左傳·哀公九年》說:“為火主,姜姓隨。”《淮南子雲論訓》說:“炎帝死而成竈”。《屍語者》說:“壹個人擡頭看星星,低頭看五棵樹,以為是火。”《史記·黃三列傳》說:“炎帝,神農。姜氏也...牛的頭,比姜水長,因為他的姓。”這些記載不僅表明炎帝發明了火(鉆火),發明了火歷(火師以火命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牛頭)、火(火主)為圖騰和姓氏(姜姓緊隨其後)的部落祖先的始祖,至今仍崇拜火神(死神是火爐)。所以古代有兩個衛星節,即“火”最正偏的季節,壹個在夏季,壹個在冬季;其中,夏季的七夕節是所有古羌(古羌、江的代名詞)後裔和與之有密切聯系的古羌部落後裔的“過年節”,是他們的過年節。這個節日的活動與牛、羊、火和祖先崇拜的圖騰崇拜有關。事實上,現在慶祝火把節的許多民族都與古代羌族有關。他們要麽是古羌人的直系後裔,要麽是與古羌人關系密切的古祖先的後裔,要麽是古羌人與其他古部落合並後形成的新的民族。因為和古羌人的關系,他們都有壹個共同的祖先,就是炎帝,他們也有壹個共同的圖騰。同時還有壹個* * *節,就是火把節——古七星節。還有同樣主題的節日——鬥牛、殺羊、點燈籠等等。必不可少的內容只有壹個,就是紀念自己的遠古祖先炎帝,祭拜自己的遠古圖騰——牛羊火,追憶自己的遠古歷史——刀耕火種。十月是壹年,壹月是36天,還有5天過年。至今仍存在於壹些屬於古羌人後裔的民族(如彜族)中。雲南各民族的火把節傳說各具特色。彜族火把節傳說實際上是遊牧改為農耕後,新的文化形態對原有文化形態的揚棄。這個傳說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火把節起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節源頭的傳說。納西族關於火把節傳說的諺語保存了火把節起源的重要信息,與《玉溪誌》、《祿勸縣誌》、《屯溪縣誌》中的記載壹起,為探索火把節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雖然大理和昆明關於火把節的傳說隱藏了火把節的起源,但他們的“七夕節”也揭示了火把節的源頭及其深厚的文化。■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彜族火把節”(四川涼山、雲南楚雄)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火把節的起源和發展趨勢涼山彜語稱之為“杜澤”,意為“獻火”。火把節的原始形式,簡而言之,就是古代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會,我們仍然可以從各種民俗的考察中看到這個節日“獻火”的信仰理念和文化內核。“西南文化區”火把節的傳承火把節不僅是彜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西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區域性傳承,在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等其他民族中也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些民族火把節習俗的形成和發展,壹方面與其本土崇拜、民間信仰和地方宗教有直接關系,另壹方面與其歷史淵源、文化傳承和社會交往密切相關,尤其是彜族。火把節的民俗文化內涵由於長期的歷時性發展(在時間維度上)和地域性演變(在空間維度上),火把節所呈現的民俗文化內涵不可能是早期的單壹形態,而是壹種復合形態,它囊括了傳統社會的諸多活動,包含了宗教、信仰、倫理、歌舞、技藝、民俗審美等豐富內涵。民間廣為流傳的“火把節傳說”為我們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可能。火把節中彌漫著“狂歡”的民俗精神。山區彜族火把節最為完整豐富,保留了人類群體文化演變的歷史軌跡。它的主題壹直是對人類生命繁衍的歌頌和對民族生命理想的希冀,因而成為研究彜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壹個重要角度。換句話說,彜族火把節作為壹個盛大的傳統節日,滲透著壹種“狂歡”的民間精神,傳遞著壹種樸素的生活理念和態度。火把節與口頭傳統的保護彜族地區被稱為火的故鄉。彜族善歌善舞,秉承祖先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樂舞傳統和口頭藝術。火把節習俗中形成的歌曲、傳說乃至史詩表演,也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傳承。

  • 上一篇:節選自清明節的好字,好句,好段
  • 下一篇:《獵命師傳奇》系列相關人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