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將貨物從供應地準確、及時、安全、保質保量、門到門的合理化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服務流程。國際物流管理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是運輸管理階段。
物流管理起源於二戰中* *運輸設備公司開發的儲運模式和技術。戰後,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客戶。當時的物流管理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配送部分,即成品生產出來後,如何快速高效地通過配送中心將產品送到客戶手中,盡可能保持最低的庫存。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當時叫物流管理協會,加拿大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協會叫加拿大物流管理協會。
在這個初級階段,物流管理只是在生產出給定數量的成品後,被動地迎合客戶的需求,將產品運輸到客戶指定的地點,優化運輸領域的資源利用,合理設置各配送中心的庫存。準確的說,現階段物流管理還沒有真正出現,只有運輸管理、倉儲管理和庫存管理。當時物流經理這個職位還不存在,只有運輸經理或者倉庫經理。
第二階段是物流管理階段。
現代物流管理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發現運用跨職能流程管理來觀察、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是非常有效的。通過分析物料從原材料到工廠,流經生產線上的每壹個工位,生產出成品,再運輸到配送中心,最後交付給客戶的整個流通過程,企業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實則降低整體效率的局部優化行為。因為每個職能部門都想盡可能的利用自己的產能,不留富余,壹旦需求增加,就會成為處處瓶頸,導致整個流程的中斷。再比如,交通運輸部作為壹個獨立的職能部門,總是想方設法降低自己的運輸成本,這本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壹個需要加速的訂單是海運而不是空運,雖然節省了運費,但是會失去客戶,導致整體失敗。因此,傳統的垂直職能管理已經不適合現代大規模工業生產,而水平物流管理可以綜合管理每個流程中的不同職能,實現整體最優協同。
在這壹階段,物流管理的範圍延伸到除運輸以外的需求預測、采購、生產計劃、庫存管理、配送和客戶服務,從而系統地管理企業的運作,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大化。Godrat寫的《目標》壹書風靡全球制造業,其精髓是從生產過程的角度來管理生產。據此,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於80年代中期更名為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加拿大物流管理協會於1992更名為加拿大物流管理協會。
在壹個典型的制造企業中,原材料的需求預測、采購和運輸通常稱為入庫物流,物料在工廠內各工序之間的流通稱為生產物流,配送和客戶服務稱為出庫物流。物流管理的關鍵是對從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全過程進行系統化管理,以保證在最低庫存條件下,物料順利‘買、運、加工、運’到客戶手中。對於壹個擁有高效物流管理的企業來說,這意味著用最少的資金進行最大的生產,產生最大的投資回報。
第三個階段是供應鏈管理階段。
90年代,隨著全球壹體化進程的推進,企業間的分工越來越細,各大廠商紛紛將零部件生產外包,將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的零部件轉移到勞動力最廉價的國家。以美國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為例。壹輛汽車的成千上萬個零件可能在十幾個不同的國家和數百個不同的供應商那裏生產。這樣的生產模式給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務:如何保證所有零部件能夠按時、保質、保量、以最低的成本供應給總裝廠,並在保持最低庫存的前提下,將成品車送到每壹個經銷商手中。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壹個企業的管理範圍。它要求與各級供應商和分銷商建立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共享信息,精準協作,整合跨企業供應鏈中的關鍵業務流程,保證整個流程的順暢。只有實施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壹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協同作用。市場競爭已經從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