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劉備:《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是漢朝皇權的正統繼承者,所以極力描寫劉備善良、寬厚、仁慈的性格特征,極度誇張,但在突出他善良的同時,又陷入無能的壹面,給人無能、虛偽的感覺。
3.關羽:歷史上的關羽是“萬人敵”,虎將,傲而不悔,恩怨分明,以忠厚著稱,但“義而傲”,勇多智少。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壹員,具有忠厚老實的特點,所以被刻畫成了仁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難險阻。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關羽描繪成了壹個“大義之士”,所以他的形象被嚴重扭曲了。
4.曹操:歷史上曹操的性格很復雜。有人認為曹操是“三國史上第壹”。曹操治軍三十余年,卻放不下,登高必賦。他更擅長詩歌、草書和圍棋。生活儉樸,不講究穿著。他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和道德的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他殘忍奸詐的壹面被誇大了。所以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壹個典型的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派。
5.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慷慨”,謙遜有說服力,“慷慨有抱負”。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底層人物。寫周瑜是為了養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心胸狹隘,在智慧上始終不如諸葛亮,不像蘇軾所稱贊的“英姿颯爽,羽扇黑巾,敗於嬉笑”的“千古風流人物”,成為《三國演義》中受冤屈最大的人。
6.魯肅:《三國演義》中,魯肅除了名字,幾乎是杜撰。歷史上,魯肅是“身在軍中,卻放不下”。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踏足長江以東,北拒曹操,待滅黃祖,向長江中意外發現的劉表進發,再建所謂帝謀天下。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卻成了諸葛亮和周瑜鬥智鬥勇的犧牲品,典型的被忽悠被欺負的例子。
7.張飛:我年輕的時候和關羽、劉備共事過。與關羽、劉備在虎牢關與呂布作戰。長阪坡橋上壹聲吼嚇退了曹操的五千精騎,入蜀放了閆妍,分了定州郡,率領壹萬多精兵,打敗了張合的軍隊。劉備稱王後為右將軍,稱帝後為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了給關羽報仇,他和劉備壹起出發攻打吳棟。臨行前,他被範姜和張達暗殺,年僅55歲。
8.趙雲:趙雲壹生英勇無畏。劉備稱他為勇者,軍士稱他為虎將。看到卓遠,趙雲清楚地意識到吳和蜀的關系是唇齒相依的,並敦促維持孫和劉的聯盟。諸葛亮為人剛毅,壹絲不茍,非常佩服他的這種美德。趙雲是壹個國家,不為田字的國色所迷,為人民服務,不為肥沃的土地所感動,人們和後人都尊重他的美德。
9.郭嘉:曹操帳下第壹謀士,才華橫溢,放蕩不羈,不修邊幅,吸毒成癮!在當時確實屬於典型的離經叛道,但其軍事天賦有目共睹。
10.賈詡:曹操五大謀士之壹,他懂得自保,是三國局面的真正締造者,軍事才能出眾。
11.呂布:勇猛善戰,所向披靡,但勇猛有勇無謀,經常背叛主人。他是“三姓家奴”。他不聽妻子的話,只聽妻子的話,最後被困在白門樓。
12.姜維:姜維對家人和母親都很孝順。他的英雄武功可以和趙雲媲美。他能以足智多謀,軍事技能全面,相貌英俊,忠義之士暗算諸葛亮,為諸葛亮所看重。所以在諸葛亮死前,給了姜維《諸葛亮真傳》。
13.張遼:有勇有謀,對軍事很有研究,足夠忠誠,對主人忠心耿耿。他原來在呂布手下,後來加入了曹操。曹操很看好他,不強求人,不管他的孩子在戰場上的風流韻事,並且親近關公。
14.典韋:典韋的描述多是並肩作戰,壹對壹的戰鬥不多。不過它的描述很詳細,大家都很佩服它的勇氣,而且三國裏武力排名都是根據民間喜好。還有壹點,正是因為他的英年早逝,人們對他有很多遺憾和期待。
15.馬超:馬超作為劉備麾下的名將,有壹定的謀略。比如曹操召馬騰入京,晁曾勸其不要靜觀其變,靜觀其變,但馬騰不聽;曹操渡江,識破了曹操斷後的計劃。
16.儲旭:典韋死後曹操的王牌。他力大無比,能拉著牛尾巴倒退百步,勇猛好戰。他被稱為“虎傻將軍”。儲旭很忠誠。無論情況多麽危急,他總是第壹個沖出來,無數次救曹操。
17.黃忠:早年在劉表手下當中郎將,後隨劉表之子劉聰下曹鎮守長沙。70歲高齡,老將軍躋身“五虎將軍”之列,實至名歸。
18.姜維:三國中最足智多謀的。姜維從小博覽群書,兵法武功無所不知。侍母盡孝,縣民敬之;後來作為中郎將加入神田水軍。
19.甘寧:吳棟第壹勇士甘寧和甘寧八。天生水賊,威武有力,人稱遊俠。
20.吉煒:繼敏達之後,他博學多才,入了官縣,仕途壹清二楚。忠誠和忠貞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21.曹丕:作為統治者,曹丕是壹個有壹定膽識、謀略和心計的人。他也是壹個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殺害兄弟姐妹的人。
22.劉禪:劉禪,已故的統治者,是壹個平庸的人,沒有才華和美德。他只知道享樂,不上進,壹事無成。不辨是非,聽信流言蜚語,最後落得被天下人恥笑的下場。
23.魯迅:他是壹個足智多謀,軍事才能高超的統帥。治國有方,深得民心。
24.王允:東漢末年少有的忠節之士。壹位具有非凡勇氣和足智多謀的英明部長。
25.楊修:他聰明,反應敏捷,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他驕橫迂腐,最後被曹操殺死。
26.董卓:亂世奸臣,兇狠殘暴,毒害百姓。他獨攬大權,篡奪漢室獨立,貪婪跋扈。壹個心胸狹窄,具有多重性格的人。
27.袁紹:傲慢自負,遇事獨斷專行,缺乏正確策略的人。他也多疑,優柔寡斷,根本不會聽忠臣之言。
28.魏延:魏延可以稱得上武藝高強的將軍,但是他輕敵,驕橫魯莽。他也以自己為榮,不聽勸阻,追逐名利。不服從命令,擅自做主,往往是叛逆。
29.司馬懿:壹位才華橫溢、聰明絕頂的將軍。他也是壹個善於用權,陰險狡詐的封建政客的典型形象。
30.孫權:孫權算得上是壹個有智有謀的統帥。他還非常善於招賢納士,具有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堅韌品質。
31.馬季:熟讀兵法,有壹定謀略和才能,但只看死書,不知修行。而自負,自大,傲慢,自大,聽不進任何意見,只會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