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寺主要活佛羅卓尼瑪說,禪寺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寺內有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包括3000多尊佛像,寺內藏書數十萬冊。
該部隊某旅旅長李寶娣說,4月17日晚,他們接到禪寺僧人的求助電話,第二天就趕到了現場。截至目前,已搶挖佛像、唐卡、經書等文物14000余件,轉移文物近3萬件。
“為了防止文物再次遭到破壞,解放軍壹直在用手挖掘。整個哄搶和挖掘過程中寺內都有僧人,沒有文物丟失。多虧了解放軍,90%埋在廢墟下的文物被搶救了出來。”洛卓尼瑪活佛說。
玉樹州是中國藏傳佛教文化最深厚、寺廟數量最多的地區之壹。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青海省文物局局長馮興祿說,在“4.14”地震中,玉樹地區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2處受損嚴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絕大部分受損。
結古寺,有550多名僧人,位於彭措大澤山上,是玉樹州最大的藏傳佛教薩迦寺。在結古寺壹排新建的活動板房裏,兩位僧人小心翼翼地掀開褪色的門簾,壹幅珍貴的公元13世紀的八思巴時期的唐卡呈現在記者面前。
結古寺管委會主任尼瑪才仁說:“地震後僅壹周,政府就幫助我們搭建了壹個活動板房,專門保存唐卡、佛像、經書、經文等重要文物。”
地震發生後,近7萬頂帳篷從中國各地緊急調運至玉樹,玉樹震區已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帳篷城”。由於交通和當地生產加工能力的限制,活動板房成為災區的“稀缺品”,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等政府機關仍在帳篷裏辦公。
7日傍晚,夕陽西下,結古鎮賽馬場北側的緩坡上,壹座藏族二層紅樓孤零零地矗立在廢墟中。被譽為“西藏百科全書”的東倉裏大藏經就保存在這裏。
東倉裏的《大藏經》是民間收藏的最古老、最完整的藏族經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玉樹最珍貴的藏族文化遺產之壹。地震時,結古鎮紮西大同村的東倉家藏經樓倒塌,大藏經也被埋在廢墟下。
在武警青海總隊官兵的幫助下,大藏經終於重見天日,並在震後第四天被安全轉移到這座經歷了7.1級地震考驗的藏式小樓,由武警24小時守護。
“搬來這裏之前,我和家人壹直守著埋藏大藏經的廢墟,不敢睡著。搬到這裏後,有武警站崗,我們放心多了。”東倉家族後裔戴桑告訴記者。
記者從青海省文物局獲悉,中央和青海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玉樹地震中受損文物的搶救修復工作,正在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勘察評估,研究制定應急修復方案。
在玉樹州群藝館館長紮西達瓦的介紹下,記者見到了世界最長英雄史詩《格薩爾》的說唱歌手達瓦紮巴。
三十多歲的達瓦紮巴(Dawazaba)向記者敲打著史詩《格薩爾》(Gesar)中的壹段。後來他告訴記者,作為《格薩爾》的說唱歌手,他每個月可以拿到500元起的補貼。2009年,《格薩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玉樹州現有《格薩爾》說唱藝人13人,在“4.14”地震中遇難1人,大量《格薩爾》文字和音像說唱資料丟失。
“雖然地震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及對西藏傳統文化采取的搶救和保護措施下,我們絕不會悲觀失望。我們有信心再用三到五年的時間重新挖掘和整理《格薩爾》。”紮西達瓦說。
馮興祿告訴記者,玉樹地區震後文物修復保護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青海省著名藏族學者謝佐說:“每壹次重大自然災害,都是對壹個地區文明或壹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嚴峻考驗。玉樹7.1地震後不到壹個月,就搶救出這麽多珍貴的藏族傳統文化遺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政府對藏族傳統文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