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以古為金,既能繼續繼承優良傳統,又能創新現代文明。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可以借鑒到現代企業管理中,使管理者科學有效地管理團隊和企業,並能有效激發員工為企業服務的積極性。本文將研究儒家人本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壹,儒家人本思想概述
在中國文化史上,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是春秋時期的管仲。他在《管子·巴彥》中說:“民本也是夫俯視國之所,國固因本理,國危因本亂。”他認為國家的管理應該以人為本,否則就會出現危機。人文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其最鮮明的特征可以追溯到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飛躍。周對的改革,最大的貢獻是將人的自覺精神融入到宗教祭祀生活中,體現為周人“配命”、“尊德護民”的倫理思想。然而,這只是少數統治者的意識和要求。後來逐漸擴展到春秋時期貴族階層的意識中,直到儒家創始人孔子才第壹次“發現了普通人”。後來它被孟子和荀子發展和延伸。
(壹)孔子的人本思想
“性相近,遠非取長補短”,孔子認為人都有相似的本質,都趨於完美。人之所以表現出不同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在於習慣不同;孔子主張以仁為基礎的人格追求。“仁智”,以仁為基礎,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包容,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強調原則。
孔子人本思想的內在含義是“仁”。“仁”體現了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顏元《論語》記載:“樊遲求仁。孔子說,‘愛’。”以愛人來定義人,體現了“壹種樸素的人文關懷,首先意味著確認人在天地物種中的至高無上。”《陽貨論語》載:“魯茲向孔子求仁。子曰:‘能做到以下五件事,即為仁。’請提問。說:‘公、寬、信、民、惠。這五個字是“仁”的具體要求,即尊重、慷慨、誠實、勤勞、善良。這些美德仍有其重要價值,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孟子的人本思想
孟子認為,生來善良的人,有惻隱之心,有羞恥心,有逆來順受之心,有是非觀。人性的善良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發展和提高。孟子把孔子以仁為基礎的理想人格發展為仁、禮、智等具體規定,不能無原則地施愛,要心中有仁,要走仁道,審美上強調精神生活之美的培養。孟子成長的基本方法是:有心、養心、養氣。
(三)荀子的人本思想
荀子的天賦理論是建立在性惡論基礎上的。他認為人性有“喜善惡”的特點,要“分禮義”。荀子對“人格完整”的強調,是壹個完整的求善過程。他認為人性本惡,所以要把仁的原則和法度的原則結合起來,使人成為君子。荀子提出了“註錯俗,積善成聖”的成長之道。他非常強調人格的外在培養,自我的後天發展,以及自我趨向於什麽樣的人格目標,這主要取決於習俗和教育。
二、儒家人文精神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
現代企業人本管理思想最早產生和發展於西方人際關系學派。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是把對人的管理放在首位。企業管理分為三個要素:人、事、信息。企業的利潤目標是通過管理人,進而控制物質資源來實現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必須以人為本,實現自己的經營目的,實現自己的商業價值。另壹方面,現代人本管理以研究人的需要和欲望為出發點,通過滿足人的需要來激勵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儒家的精髓是“仁”。按照孔子的說法,管理就是掌握人心的過程。後人常把孔子的仁稱為忠恕之道。“忠”就是把自己的仁充分展開的過程。“我要站起來做人,我要實現”(《論語·永業》);“原諒”就是要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認為,統治者要發揚固有的“仁”,實行“仁政”,統治者可以以德服人。
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理論,建立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創造了“以德治國”的管理方法,確立了富民保民的管理目標,與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為管理理論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儒家人文精神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的現實意義
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資源——人,在整合和管理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人比物質資源更靈活,更復雜。將儒家人本思想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將有助於解決員工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實現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壹)有利於提高員工忠誠度
在勞動力市場人才流失率高的背景下,員工忠誠度對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很多企業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對企業絕對忠誠,但他們大多忽略了壹個前提:企業管理者對員工也同樣忠誠嗎?如果企業不愛員工,不懂得珍惜人才,不懂得以人為本,怎麽可能得到員工的忠誠?從這個角度來說,把“廣為流行”的理念提到公司管理層是非常必要的。
子曰:“欲立而為人者,欲為人也”(《論語·雍也》)。妳要站起來,要創業,要發展,就要幫助他們發展,要進步,要推動別人。孟子也說過:“愛別人的人,也會永遠愛別人;尊重別人的人,才會永遠尊重別人”(《孟子·離婁》),“我老我老,我幼我幼”,《孟子·梁·王輝》)。
管理者要學會設身處地,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善意和善意對待員工,才能贏得員工的認同和忠誠。“寬容贏得群眾”的理念將幫助企業管理者解決員工忠誠度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於員工的積極性。
孟子提出了“以德服人”和“以德服人,雖勞而不怨”(孟子致力於此),集中表達了他的情感投資的精神鼓勵思想。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包含了現代柔性管理和個性管理的思想。壹是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二是確保在萬層任務的前提下,給予員工更大的自主安排工作的主動性,讓員工“努力工作,毫無怨言”。
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公司的經營管理也是如此。滿足員工在工作中的情感訴求,有助於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提高生產效率。
(三)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企業的競爭力不僅關系到壹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壹個國家的競爭力水平。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也說明了管理好人才、以人為本在壹個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只追求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而不考慮員工個人利益的實現,只會讓整個企業分心,最終會面臨破產倒閉的結局。只有兼顧員工個人利益和需求的實現,才能真正實現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壹,更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四、人本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壹)以人為本——海底撈的制勝法寶
去過海底撈的顧客,都不能不贊嘆其周到貼心的服務。他們的火鍋味道沒什麽特別的,但是光是服務就只能讓很多企業落後。海底撈火鍋的成功離不開以人為本思想的貫徹。無論是對顧客還是對員工,其管理者都有效地做到了以人為本。
“顧客就是上帝”,海底撈壹直信奉這個信念,在實際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從排隊到吃飯直到離開,都很享受他們貼心的服務,甚至很多顧客覺得比在家吃飯還舒服。在排隊的時候,海底撈為大家準備了美甲、擦鞋等服務,提供各種飲料、小吃供大家享用,在等待的時候還和朋友們下棋、玩小遊戲,讓等待的時間不再無聊和惡心。顧客就餐時,海底撈的員工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服務,為客人提供熱濕毛巾,為長發女顧客提供發帶,為有手機的朋友提供防水小包。他們的嘴裏經常帶著壹系列禮貌周到的問候,比如“妳好,我能為妳做點什麽”和“妳好,妳需要湯嗎?”,讓顧客感到溫暖舒適。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麽海底撈的員工那麽善良,那麽勤奮,對待每壹位顧客都像是在為親人服務。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公司的員工福利。海底撈公司不僅以客戶為導向,而且非常重視員工激勵。海底撈的員工基本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穩定性低。為了留住員工,讓員工留在海底撈工作,海底撈為員工子女提供教育津貼,為留在家中的父母提供生活津貼。沒有後顧之憂,員工更願意誠信服務,才會帶來如此優質的服務。此外,海底撈還鼓勵員工入股,將個人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員工就像經營自己的公司壹樣,當然會盡心盡力。海底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其今天規模和市場份額的法寶。
(二)以人為本——玫琳凱的“P”和“L”思想
在企業管理中,“P”代表利潤,“L”代表虧損。但在美國著名化妝品公司玫琳凱的管理層中,“P”代表人,“L”代表愛。他們提出:“我們是壹家重視人才的公司”。
其創始人玫琳凱提出了“開門原則”。她辦公室的大門永遠向所有員工敞開,歡迎妳隨時提出對公司發展有益的寶貴意見。她要經常和人交流,這體現了公司對人的重視。員工過生日的時候,還可以享受壹頓精致的免費晚餐。此外,玫琳凱還有壹個傳統,就是“秘書周”。在這壹周的時間裏,所有的秘書都會得到壹束鮮花和壹個咖啡杯,淡淡的,深情的,足以說明公司對員工的關心。玫琳凱的成就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和諧的團隊氛圍密切相關。
(三)以人為本——海爾創新管理的核心
《CEO》是壹部以海爾CEO張瑞敏為原型的電影。影片講述了海爾如何從壹個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這是中國商界的奇跡。以人為本是海爾優秀企業文化的靈魂。張瑞敏始終相信這樣壹句話:“有共同欲望者勝”。只有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整體利益相壹致,才能贏得企業管理的勝利。
海爾在做管理者的時候強調“三心”。首先要熱心解決我們的苦難。海爾公司以自救和互救的形式組織了壹支救援隊,員工人手壹本故障排除書。當員工遇到困難的危險時,救援隊會在第壹時間幫助他們。其次,我們應該真誠地批評錯誤。在每月的中層幹部考核會上,實行紅黃牌制度,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揚,對犯了錯誤的幹部進行誠懇的批評和糾正,引導其改正錯誤。最後,做思想工作要貼心。企業只有知道員工是怎麽想的,才能知道怎麽做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讓員工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海爾對員工的親切感體現在很多日常工作制度中。
海爾的“三心”管理模式和“排憂解難書”的實施,充分體現了其“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儒家文化的典型體現。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浪潮中占據壹席之地,就必須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孟子·日下醜》),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要時刻關註以人為本的文本,滿足員工的情感和利益訴求,積極為員工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關註和關懷,為員工謀取利益,也為自身企業的發展謀取利益。以人為本,可以使員工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從而有利於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擴張:儒學的主要內容
1.1“以人為本”是儒家思想的基礎
儒家認為“天地之性貴”,人在宇宙中處於中心的特殊地位,人是宇宙中最寶貴的存在,人是萬物之靈。天、地、人之中,人是中心,處於最重要的地位。“萬物皆生,唯人珍貴,而我是人,充分肯定了人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意義。”
儒家認為,人之所以在宇宙中處於中心地位,與萬物有著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仁義禮智信的道德。《禮記》雲:“故人亦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亦是生而食之,聲而色之者。”這壹觀點充分表明,人淩駕於宇宙萬物之上,是宇宙中最寶貴的社會存在,開啟了中國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優秀傳統。
1.2“仁”是儒家的核心價值
“善”是儒家的核心價值觀。這裏的“仁”指的是“仁者愛人”的“仁”,而不是其他抽象的愛。孔子在解釋仁的基本含義時曾說:“君子之事,以本為基,道而生。孝也是仁的根本!”意思是孩子要尊重和服從父母長輩,兄弟要服從兄弟,父母要善待女兒,兄弟要友愛兄弟。認為孝、孝是仁的出發點,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仁者愛人”、“仁者愛人”的觀點,即要以對家人友好的態度對待每壹個人,友善、寬容、樂於助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1.3道德教育是儒家的核心
儒家非常重視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提出“弟子進則孝,出則孝。他們真誠相信,他們熱愛大眾,親近大眾。有余力就學文學。”《論語》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社會所需要的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孝順父母、熱愛師長、處事謹慎、註重信用、廣泛關心大眾、接近仁愛的人。做完這些,如果還有多余的精力,那就去學習文化知識吧。孔子認為,要以德育人,以德導人,使人孝順、忠誠、正直、剛毅、勇敢、自強、進取、勤勞、節儉、謙遜,強調“以德為仁”,註重培養人高尚的道德和善良,使人學會如何做人,成為“仁人”。
今天,我們把德育列入德育大綱,這當然是我們學校教育的目的。借鑒儒家德育思想,對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儒家思想是高校德育的有效載體
對於廣大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來說,采取什麽樣的方式在高校開展德育教育是當務之急。是古為今用的有益而有效的嘗試。儒家的“以人為本”、“仁愛”等教育理念應成為高校德育的有效載體,並貫穿於高校德育的全過程。
2.1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積極意義。
儒家的人生觀從對人的現實價值持積極態度的前提出發,主張人要積極面對現實世界,提倡面對生活和社會,努力奮鬥,奮發向上的態度。用儒家積極進取的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當代大學生,可以提高他們的生命意識,拓寬他們的精神空間,促使他們奮進,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2.2儒家思想提倡實事求是,這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
德行、立功、立言,是儒家推崇的價值觀。“立德”就是克制私欲,使人性不斷升華,保持人格的完善,樹立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觀。“立功”就是把立德所樹立的價值觀外化為實際的社會效果,即在社會實踐中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與語句合稱“三仙”。“三仙”價值觀作為壹種內在驅動力,利用道德的內控功能和自律功能,將人們的各種思想和行為調整到壹個共同的目標上,使許多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科學家,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用“君子義,小人利”等儒家文化教育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價值觀,把關心集體、關愛他人、真誠守信、樂於奉獻、遵守社會公德作為教育的重點。
2.3儒家主張愛世界、報國、忘我,對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儒家認為,人與社會的關系包括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以及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這種“群我”關系的本質是“公”與“私”的關系。儒家認為應該把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放在第壹位,“天下為公”可以通過每個人的“善天下”來實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義利上講,符合公共利益的叫“義”,損害公共利益的叫“非義”。當義與利發生矛盾時,他們毫不猶豫地“為正義犧牲生命”。個人和社會之間,有* * *人生* * *輝煌和* * *發展的關系。
3儒家思想融入高校德育的探索
當前,我國實行“以德治國”的方針,把道德建設作為治國方略,提出“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並舉,這對於作為學校教育的“以德治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德治國”的前提下,學校要以德治校,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繼承和發揚儒家優秀傳統是加強高校德育的有效手段。
3.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德育理念
儒家主張“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中心和核心地位。現代德育應借鑒這壹理念,改變傳統的教育和規範學生思想行為偏差的德育模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德育新理念,關註學生自身的尊嚴和人格,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壹是要把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在關心、幫助、尊重、鼓勵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的道德發展。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為德育教學活動的主角,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增強學生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3.2學校實施德治。
“任何壹個民族的道德觀念、道德價值、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上的。如果離開民族文化背景,道德教育很可能成為壹種空洞的說教”。學校的德育必須以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為基礎,只有以文化為載體的德育才能長久紮根於學生心中。通過儒家積極思想文化的滲透,會對學生的壹生產生長遠的影響,對學生的氣質、風度、人格都有積極的意義。
壹方面,學校通過不同形式開展德育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良好的職業道德。另壹方面,要註重教師道德素質的培養,形成獨特的德育文化氛圍,為高校師生的個體和群體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資料:
1,出自《列子》:孔子遊泰山,見光輝歲月,行於野,鹿裘牽繩,鼓鳴。孔子問:“先生,妳為什麽這麽高興?”是的,“我玩得很開心。人是上天養育的所有事物中最有價值的。對我來說,成為壹個人是壹種樂趣。”上海古籍出版社《列子》劄記
2.《大學》:“大學之道,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參見《中國古典名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3.陳德述哲學國學專欄“儒家德治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現”
4.Sina.com。《論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性》
5.李德、鞏俐、李嚴,古稱“三仙”,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參見《春秋三傳》第38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出版。
發展:儒家思想與企業文化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沈澱顯示了其深刻的內涵和底蘊,文化巨人以他們的哲學沈思引領人類走向現代文明。各種權威思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儒家學派的思想尤其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的口味,兩者可謂相輔相成,遙相呼應。儒家思想體系中蘊含著豐富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語諺語,無論經歷了多少滄桑巨變的洗禮,依然絢麗多彩,啟迪著後人,也對我們當前的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被廣泛運用於企業文化建設中。其思想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面,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使企業的員工成為企業進步和發展的中堅力量。進而推廣“團隊精神”、“互助互利”、“鼓勵進步”等各種更具體、更通俗的目標和形式。現代企業發展的目標,要求每壹位員工事事追求卓越,以更好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道德修養、行為舉止、言談舉止、專業知識等方面都精益求精,促進企業發展的壹流業績、壹流水平。這壹要求與現代企業追求目標、實現目標、以員工為本的主題有著深刻的聯系。在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下,更具體,更好的表現出來。
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儒家思想的進壹步延伸,兩者是兼容的。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成長,這種合作關系已經成為企業的靈魂,塑造了特色企業文化,更全面地影射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思想。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發展到壹個新的階段和層次,從單極到多極,從地區性到全球性。信息多元化和技術創新,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思想將啟迪人們應對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其中,“仁義”倡導人本管理理念。孔子說,“仁者仁心”,“仁者愛人”,“夫人欲立業,欲達於人”,墨子說,“人貴”,她還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種思想是壹種人文主義思想。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人際關系的協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的靈魂。企業,企業文化,儒家的人性化和道德化缺壹不可,毫無疑問,現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建設。背後來自儒家思想的壹部分,兩者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縱觀歷史,無論從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領域,都離不開儒家思想。
企業的發展註定受其內在精神支配,其在文化領域的核心精神必然是勤奮、創新、符合民意的大眾化、人性化,這也涵蓋了道德化。這些方面使企業文化變得無價,也將表明其發展方向是時代所需要的,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從而成為企業發展面對經濟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堅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