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的原始發生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創造第壹件勞動工具。原始工具中凝聚的實用內涵和精神內涵,不僅奠定了中國工藝美術的最初形態,也奠定了工藝美術作為中國造型藝術先行者的地位。新石器時代的石玉、牙骨、編織、縫紉,特別是制陶技術,已經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工藝美術重視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創作思想和設計意圖,也清楚地表明了工匠對材料屬性和制造工藝的把握能力,以及對形式美規律的理解和運用。在商周時期,中國的工藝美術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工藝美術的實用和精神內涵得到了進壹步的豐富和加強。滲透在精神內涵中的社會意識和宗教意識使這壹時期的工藝美術具有崇高的審美魅力。原始青瓷和漆器初步發展,青銅器和玉器取得輝煌成就。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工藝美術,展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的經濟實力和思想發展。理性主義精神的興起和高揚,將指向實用功利和現實生活的價值追求與傳承原始文化傳統的激情浪漫形式有機地統壹起來,由此產生的古拙輕靈活潑、飛揚奔放、剛勁有力的審美特征,在陶瓷、漆器、絲織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現。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思想的變化,導致了工藝美術生產模式和價值追求的變化。制作中心逐漸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工藝創作更傾向於展現內在的個性和胸懷。這壹時期崇尚主觀人格精神的創作傾向和虛靜平淡的審美風格深刻影響了中國工藝美術的整體發展。青瓷、建築物品和宗教工藝品在這壹時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國工藝美術在初唐盛世全面發展,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織錦、印染、陶瓷、金銀器、漆器、木器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都超過了前代。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們思想的解放,隋唐時期的工藝美術呈現出氣勢恢宏、裝飾精美婉約、形態特征豐富的特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完美範式和境界出現在宋代,集中體現在陶瓷上。發達的手工業和重文重理的文化氛圍,為保持創作與主體審美理想的和諧統壹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了壹代幽雅、平淡含蓄、渾然壹體的審美風格。宋代工藝美術充分物化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它所體現和揭示的創作原則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蒙古人以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統壹中國後,工藝美術有了壹定的發展。染織技術的織錦、陶瓷技術的青花和釉下紅是這壹時期的突出貢獻。受軍國主義遊牧文化的影響,元代工藝美術的風格趨於粗獷、豪放、渾厚。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又壹個繁榮的時代。資本主義因素的萌發和相應的新文化、新科學的出現,促使明代工藝美術進入新階段,織錦、棉紡、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建築裝飾等都得到全面發展。明代工藝美術繼承了宋代以來的審美追求,並向程式化、完美化發展,具有莊重、古樸、堅實的審美特征。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各個門類在清代更加完善,其品種之多、技藝之精湛、技法之豐富都遠遠超過前代,呈現出融匯各個歷史時期成果的局面。源於上層貴族的審美趣味,“以技取勝”的觀念在清代的工藝美術生產中進壹步強化,產生了壹代日益精雕細琢的藝術風格。1840鴉片戰爭後,中國工藝美術的生產格局、產品結構、工藝思想、藝術風格都呈現出新的面貌。衰落與重生,模仿與創造,堅守與分化,構成了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的基本景觀。在現代工業文明的沖擊下,繼承清朝形制的傳統工藝美術迅速衰落,而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現代工藝美術迅速崛起並蓬勃發展。清新、簡潔、生動的現代工藝美術標誌著壹種全新的文化形式和內涵,與傳統工藝美術的區別非常明顯。現代工藝美術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工藝美術活動開辟了新的領域,樹立了新的審美風格和價值標準。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代中國工藝美術進入了壹個嶄新的階段。雖然傳統工藝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主流地位,但它仍然繼承了過去的優秀傳統,保持了中國工藝創作的壹貫審美特征。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工藝美術,在內涵和形式上不斷反映新時代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建立起全新的審美風格和樣式。簡單、凝練、明快、便捷的現代工藝美術不僅構成了人們周圍的現代生活環境,也在不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內心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