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比生命更重要。
古人認為“父母受肉體之傷,不敢損之,孝始矣。”即身體是“父母之血”,連頭發都不能損傷。這是最基本的孝道。
/7 ACB 0 a 46 f 21 FBE 0998 E4 b 1dd 60600 c 338644 ad 45?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從夏商周到東漢,“古代五刑”之壹的坤特別受歡迎。坤刑就是把犯人的頭發或者胡須剃掉,這是我的奇恥大辱。
三國時期,曹操坐騎受驚,踐踏麥田,誤犯軍紀。曹操欲自刎謝罪,眾人盡力而為,於是“斬其發,發其戒。”很多人以為曹操在作秀,其實不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剪頭發比砍頭更嚴重。
1644年,清軍入關,強迫漢人剃頭留辮。有壹句話叫“留其發不離其發,留其發不離其發”,是為了在精神上征服漢人。多少人因為壹紙“理發令”而寧死不屈,引發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民族悲劇。
6月1912 65438+10月1日,孫中山在總統令中宣布,全國公民壹律剪辮子,有多少人留下,不剪辮子。張勛復辟,所有的軍隊都留長辮子,他們被稱為“辮子軍”,我稱他們為“辮子帥”。
理發店的創始人尊敬過誰?
理發師行業所崇拜的神和祖師,都被尊稱為“螺祖”,名字都是禁忌:羅隱,字之金;生日是農歷七月十三。很少有人把八仙的呂洞賓尊為祖師爺。
/7c 1ed 21 b0ef 41 BD 52e 259 a3 D5 ada 81 CB 38 db 3d 80?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當螺祖說自己是唐朝武則天時代的人時,他看到人們整天留著長發,面容憔悴,於是就開始了美發工具和行業來梳頭洗臉。人們尊敬他,視他為祖師爺。
螺祖據說是唐玄宗李隆基時代的人,“螺祖亂教文科”。他可以做很多事情,教第壹個徒弟做飯,第二個徒弟剃頭,第三個徒弟吹嗩吶。至今廚師理發師小號手還是壹家人。
螺祖的名字叫羅茵。他是清朝世宗雍正年間的人,在北京故宮做廚師。雍正頭上有三個“禦用疣”。雍正每次叫兩個理發師給他刮臉、梳頭,遇到三個“禦用疣”就會壹蹶不振!雍正還不滿意,就殺了兩個理發師,以至於整個北京城都不敢給雍正帝剃頭,四處逃竄。最後只剩下七個理發師,陳七子和壹個徒弟,就這兩個人。
輪到他們給雍正帝剃頭了。陳七子憂心如焚,入宮如上墳。路過禦廚門口,遇到了大廚羅隱,他在那裏當官。陳其子很恭敬,問羅隱:“師傅,妳在宮裏跟皇上接觸很多吧。為什麽剃光頭會疼?現在只有我師徒可以剃頭了。發發慈悲,救救我吧。”螺祖很同情理發師的遭遇,咬著陳七子的耳朵說:“那是因為皇帝頭上長了三個‘禦用疣’,理發師不知道,壹碰就疼。妳們兩個要分開梳頭,壹邊壹個,最後編辮子,不碰到疣就不疼了!”
/3bf 33 a87e 950352 acbd 457 c 15843 fbf2b 3118b 45?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陳綺姿照他那樣剃了頭,真的不疼。雍正喜出望外,問陳其子:“妳怎麽理發剪得這麽好?”兩人答道:“廚師的老師使的招。”雍正帝喜出望外,隨口說道:“那妳就認他做老師吧!”陳其子還告訴弟子:“以後不要拜我。我們都崇拜螺祖(羅隱)。”皇家樂隊和宮裏的太監們看到被皇帝封了的螺祖是個老師,想找個靠山,都去拜螺祖了。所以廚師,理發師,小號手,太監等。所有人都崇拜螺祖。
理發師行業的規則
剃發技能分為“清水”和“渾水”:“清水”是單壹技能,表示只會吹小號;《渾水》是壹門雙手藝術,意思是妳可以吹小號,也可以理發。所以我只尊重那些會吹小號會理發的人,因為別人會像很多東西。
理發前,理發師必須用擺動的刀布磨快刀片。甩刀布不叫“甩刀布”,叫“聖旨”;磨刀不叫“磨刀”,叫“請聖旨”。這是因為過去理發師給皇帝剃頭,皇宮是不允許隨便進入的。直到皇帝頒布法令才允許進入,所以要“問聖旨”以示禮儀。
過去,刀片是用兩根竹條夾著的。這是因為雍正帝生性多疑,害怕刺客以理發師的身份試圖殺害他,但還是要用刀剃光頭。簡單來說,理發師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用兩個竹片夾住刀片,只留壹點正面,可以把頭發剃掉,不要命。
在封建社會,從事美發行業的都是男性,男女並不親近。女人不能露臉,更不能讓別的男人摸頭發“占便宜”;男人的頭最珍貴,女人怎麽能碰!所以在舊社會,女人是不進理發店的。都是在家裏用剪刀在鏡子前給自己或者小姑子鉸。
剃頭的人也講究收錢:剃頭的要多少給多少,找錢的沒興趣,窮人真的不用剃頭,富人給多了也不還;道士和尚剃了頭就拿不到錢;如果廚師負責用餐,他不能要求理發。當然,現在理發店都是自己明碼標價。
給正常人理發,從壹側依次剃;給和尚“從後往前”剃度叫“開天”,剃度的時候要說“請師父下山,讓頭發掉下來”;道士壹般都是留頭發的,如果給道士理發,和和尚的正好相反。
理發師俚語
以前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話體系,即俚語。在俚語中,全國都比較常見,有的只有壹個省才有,就像“糧票”壹樣。用行話來說,南方叫“泉”,北方叫“殿”,合稱“泉殿”。
藝人都很重視行話,江湖上有句話叫“寧可放棄十塊錢,也不把藝術傳承下去;放棄壹句春,不如給壹錠金。幾經發掘,筆者只知道壹點,列舉如下:
剃頭刀:大慶。(原稱青,因日本人發明理發推子以示區別,故稱“大慶”)
剃須剪:小青。
剃頭:擦凈,剪黑草,捋黑草。剃光頭:泡沫化。
剃長發:割草。
剃須:打蠟。
滑面:滾牌查盤。
揮刀布:聖旨。
操作(磨刀):請下令。
打烊時間:下班。
女:鏟。
男:壹匹馬。
來了壹把鏟子/壹匹馬:(來了壹個女人/男人)
妳今天割了幾把黑色的草?今天有多少人理發了?
美容行業的絕活--鉆孔。
美發行業有拔耳朵、磨面、安睡、玩飛刀、打洞等絕活,其中打洞是必須的。
打洞原因:舊社會各方面不發達,風中裹著灰塵和土粒,不小心吹到眼睛裏,形成了沙(粒)眼。眼睛不舒服,所以叫“鉆”破小疙瘩。
“鉆”的過程:把眼皮翻個底朝天,就像翻雞腸壹樣,找到沙眼的根源,用木棒或小刀慢慢刺破痘痘。小心又粗心。如果碰到眼球或者出血,眼睛就沒用了。除非膽大心細,否則壹定不敢“出拳”。
因為“鉆”有危險性,建國後,各地衛生局出於衛生安全考慮,不允許“鉆”。所以“鉆”壹般只針對熟人。另外,不厚道的人不“打洞”是怕出事,怕受害者錯;紅眼病患者不給“鉆眼”,不給理發,怕傳染;頭上有疙瘩或膿包就不要剪頭發,怕感染。美發行業是公共行業,要註意衛生。
理發師行業的精彩對聯(節選)
蓬頭垢面地進來;出去,看起來容光煥發
雖然是技能;但這是功夫在上面
做世界壹流的生意;使用世界頂級的功夫
不教白發使人老;我更喜歡春風。
世界上有多少個頭?去前面試試,看看老頭是怎麽做的!
壹刀在手,問天下英雄誰敢不低頭?十萬黑發,看天下英雄看我舉冠!
撓頭進門,就知道對著鏡子深情。應笑我出生早;當妳離開商店,顧靖知道如何恢復妳的青春。
/b 3b 7d 0 a 20 cf 431 adeb 6731f 04036 a caf 2 FDD 9845?X-BCE-process = image/resize,m _ lfit,w _ 450,h _ 600,limit _ 1/quality,q _ 85(喜歡作者)。
作者簡介:王書法,本名誠齋,1996年2月生。他是黨員學生,沛縣鹿樓鎮方莊村人。從小喜愛民俗,愛讀文史,愛訪過往。著有《成宅詩集》、《成宅時宇青年記》、《鄉村記憶》等選集。來源:奉賢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