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甲午戰爭中的中日實力對比

甲午戰爭中的中日實力對比

其實當時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爭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炭、銅、煤油、機械制造的產量遠低於中國。當時的日本* * *產業資本7000萬,銀行資本9000萬,年進口額654.38+7億,年出口額9000萬,年財政收入8000萬。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之外,都低於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沒有中國強。軍事上,甲午戰爭前的20-20年,日本全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擁有戰艦55艘,排水量61000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國內有廣東、福建海軍)相當。日本常備軍22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壹半,武器裝備相差不大。顯然,中日軍事實力的對比並不像鴉片戰爭時的大刀長矛那樣懸殊,但在某些方面,比如海軍和陸軍的總量,中國還是略占優勢。換句話說,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不是因為軍事實力。

那麽,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麽?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麽教訓?這對今天維護國家安全、加強國防建設有什麽借鑒意義?

1.缺乏遠見,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知原因。

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向帝國主義階段的過渡,資本輸出意義重大,這必然導致更加激烈的殖民地爭奪。列寧分析說:帝國主義列強“除了周期性地重新劃分已分裂的世界之外,對於半獨立國家的爭奪也必然會變得特別緊張。”於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地大物博,成了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壹塊肥肉。自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未停止過。但在1884的中法戰爭之後,由於列強間的忙碌爭鬥,相對平靜了約10年,法國政治家的神經稍微放松了壹些。當人們為西方列強的“友好”而慶幸時,東方的壹個鄰國卻虎視眈眈。

日本65438+1960年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與封建武士道精神相結合,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打敗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維新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就認為:“軍艦大炮壹旦稍加充實,就容易盤剝蝦米。小雨琉球,使之同朝覲;指責朝鮮,讓其進貢;割滿華南之地,取臺灣省、呂宋諸島,占全中國,來印度。”吉田的思想對後來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弟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之初,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田中義壹大臣在奏折中說:“明治天皇的遺產是第壹階段征服臺灣省,第二階段征服朝鮮,第三階段征服滿洲,第四階段征服支那,第五階段征服世界。”如果這些論證還是壹個“藍圖”,那麽在1887中會非常具體。日本政府制定了《清軍征伐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戰爭的準備工作。攻擊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省和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了侵略戰爭,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幾十年來壹貫執行上述國策,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八次“擴軍備案”。甲午戰爭前的幾年,年均軍費高達365438+總收入的0%。1887年,皇帝下令從皇家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貼。這筆錢雖然不是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整個國家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果然,在皇帝的感召下,全國各地的富人紛紛捐錢,壹年有654.38+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氣。日本在擴充軍隊的同時,向中國和朝鮮派遣了大量間諜。甲午戰爭前,它繪制了包括朝鮮和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在內的每壹座山丘和道路的詳細地圖。日本就像壹臺制作精良的戰爭機器,壹直不停運轉。壹旦時機成熟,它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相比之下,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非常不足,對侵略缺乏應有的遠見和警惕。

兩江總督沈葆楨、臺灣巡撫劉銘傳等壹些有識之士看到了“日本人不可小覷”,但朝廷和大多數政治家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小國寡民”、“不關心日本人”的階段。對國防負有重要責任的李鴻章也認為,“日本人民患的是遠慮而非近憂。”在日本全力擴軍、戰爭危險臨近的關鍵時刻,清政府放松國防建設,以財政短缺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停止購買軍艦,從1891停止撥付海軍裝備彈藥經費。就是在這樣的無意識狀態下,中國迎來了壹場決定命運的戰爭。

甲午戰爭始於朝鮮。19世紀後期,朝鮮壹直是國際政治勢力角逐的重要舞臺,也是中日關系的熱點。日本不僅想在朝鮮爭奪權益,還將其視為侵略中國的前沿,壹直在尋找機會。這個機會終於在1894來了。當時朝鮮內亂,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支援(歷史上朝鮮當時是中國的附庸)。就在中國出兵朝鮮的同時,日軍也大規模入朝,戰爭開始了。此時,日本打著保護朝鮮華僑的旗號,對中國政府表示“日本政府不會有其他意圖”。事實上,正如外務大臣盧奧宗光所說:“發動戰爭的決心是帝國政府出兵朝鮮時就決定了的。日本利用這個好話題,簡直是借此機會推動中日關系破裂。”6月2日,日本組建戰時大本營;6月9日,日軍在仁川登陸,隨即占領首爾。正如盧傲宗光所說:“在軍事上,壹切都是先發制人。”直到此時,清政府對壹觸即發的戰局仍然沒有準確的判斷,希望中日雙方同時撤軍。李鴻章對朝鮮軍隊的訓令是:“切勿無故開戰,不要先與自己開戰。”對北洋水師的指示是:“日本雖加兵,但未與我開打。為什麽壹定要打?妳應該保持安靜。”李鴻章認為:“兩國談判,都是論功行賞,不是威逼就能做到的。雖然日本在全力備戰,但我不會先開戰。誰先開戰誰先管,這是各國慣例。”

避免為外交主動開第壹槍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幻想而去做實際的戰爭準備,讓敵人從容調兵,占領險境。直到日軍在雅山圍攻中國駐朝鮮部隊,才急忙從海上派兵增援。太晚了,太晚了。結果軍隊在牙山大敗,退守平壤。海上運兵船也遭到了日本海軍的伏擊,運兵船被擊沈,近2000名士兵葬身海底。緊接著,平壤之戰因為毫無準備而戰敗,損失慘重。殘軍壹口氣退了500多裏,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這場戰爭壹開始就被蒙上了失敗的陰影。

朝鮮戰場上的失敗極大地影響了我軍的士氣,助長了敵人的氣焰。戰爭往往就是這樣。壹方有準備,另壹方無準備,就打,早打,硬打。但如果被攻擊的壹方頭腦清醒,準備充分,毫不退縮,針鋒相對,必然會對侵略者產生威懾和遏制作用,有可能在初始階段改變戰爭進程,甚至中止戰爭。然而,中國失去了這個機會。其根源在於對侵略戰爭缺乏遠見,放松了警惕,導致戰前準備不足,首戰措施不當。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認知原因,也是需要認真吸取的深刻教訓。

第二,壹味依賴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己的力量上,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朝鮮戰場的失利,雖然造成了壹些被動,但並沒有影響大局。這時,清政府如果能認清形勢,堅決投入反侵略戰爭,采取正確的策略,就壹定能打垮敵人的進攻。可惜中國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易都是和事佬,李鴻章也堅持“以和為上”。從戰爭開始到戰敗投降,他們壹直在爭取英、俄、德、法、美的斡旋,以達到和平的目的。

外交和軍事壹樣,是國家政治行為的重要手段。李鴻章想利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沖突來牽制日本,解除中日軍事對峙,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顯然對外國列強成功幹預的可能性期望過高,過於依賴外交斡旋,放松了軍事努力。他以為“大國必有壹席之地,必有盡頭”,命令部下“原地不動”、“護艦”,險些誤了軍機,影響士氣。

李鴻章首先要求英國調停。他認為英國在中國有最多的既得利益,日本侵略中國“英國人不會同意”。但是,沒想到英日早已進行了幕後交易。英國向日本指出:“中國的上海是英國利益的中心,所以日本政府必須承認在這個港口及其附近不是戰爭運動。”當日本政府承諾英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不受影響時,英國不僅放棄了幹預,還簽署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以示支持。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說:“這個條約的性質遠比打敗中國的軍隊對日本有利。”英國甚至對日本擊沈其商船保持沈默。就這樣,中國被英國出賣了。

李鴻章轉向俄國進行幹預,因為俄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與日本有利益沖突。但此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遠東地區籌碼不足。我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吵了壹架。在中國擔任稅務局長的英國人赫德評論說:“俄羅斯人在天津調情,兩周後,他們突然推脫了。李鴻章和老板進行了壹次無聊的討論。”清政府還請德法調停,更是徒勞無功,浪費時間。

英、俄、德、法四國調停失敗後,李鴻章也異想天開地希望美國調停。虛偽的美國回答:“美國持嚴正中立態度,只能友好地影響日本。”其實美國不是中立,而是完全倒向日本。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公開表示:“戰爭是因為中國堅持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而引起的,但那是在中國。”美國駐華代辦田說:“我們應該讓戰爭按照我們自己的道路進行。如果幹涉帶來和平,這種和平不會持久。只有使用武力才能讓這個國家和世界和諧。只要清朝不受威脅,中國戰敗就是有益的經驗。”田貝還寫信給李鴻章:“徹底放棄尋求幹涉的想法,背對歐洲列強,面向日本。”這裏面對日本並不意味著贏得戰爭,而是尋求和平和投降。美國在支持日本侵華、向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需物資、庇護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懸掛美國國旗欺騙中國海軍等方面走得比其他國家更遠。美國把日本當成自己在遠東的小哥們,日本敢明目張膽地發動戰爭,靠的就是美國這個後臺老板。正如列寧在甲午戰爭前分析的那樣:“日本可能在東方掠奪亞洲國家,但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它是不可能有任何獨立的財政和軍事力量的。”

大國之間有利益沖突,經常有壹些矛盾,但在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加深對中國的殖民化,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方面是壹致的。這是大國的基本立場,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但清政府和李鴻章顯然沒有看到這壹點,對列強的“主持正義”抱有過度的期望和幻想。其實大國的公理只是虛偽,他們真的相信利益和權力。列強早就看出日本穩操勝券,必然會倒向日本壹邊。赫德道出了實情:“各國都對中國表示同情,並表示日本人以這種方式破壞和平是錯誤的。但是沒有壹個國家采取任何實際行動來幫助中國。”列強都很清楚,他們都能從日本對中國的勝利中分得壹杯羹,戰後也正是如此。列強利用“最惠國待遇”、“利益共享”、“門戶開放”的強盜條約,獲益匪淺。

壹味的向別人求助,卻放松了自己,放縱了敵人,實在是戰爭中的大忌,無疑是走上了災難之路。盧奧宗光幸災樂禍地說:“從壹開始,清政府就采取了要求歐洲列強介入並迅速制止中日戰爭的政策。李鴻章多次向各國代表求援,並電話通知其在歐洲各國的使節,直接向駐在國政府呼籲。中國政府無視自己國家的屈辱,向強國求饒,打開自己的大門迎接狼群。”於是,日軍加緊進攻,以求速戰速決,而中國則在壹次次斡旋中失去時間和機會,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在幾十次戰鬥中,我未能組織起壹次像樣的抵抗,正如禮部侍郎石蕊所說:“越退越進,越囂張,越想沖鋒陷陣,受到牽制。”不僅外交上毫無進展,軍事上也是徹底失敗。海軍和陸軍主力全軍覆沒,最後不得不投降媾和。

清政府的交戰各派也看到了問題所在,光緒皇帝下旨說:“他國勸阻只是空談,應未雨綢繆,以戰養戰。”朝臣指責李鴻章,“觀望、拖延、不進、盲從錯誤,把危險的地方交給外人。”當然是對的,但是沒用。李鴻章之上,有國務總理室、兵部,還有老佛爺太後,都是和事佬,而交戰的派系,光緒皇帝和翁同龢,都沒有什麽實權。他們只能白擔心白喊,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到了軍事絕望的時候,他們只能同意投降,講和。

歷史證明,壹些小國可以依靠大國在夾縫中生存,但大國做不到這壹點。龐大弱小的中國,如果不能自立,不能把反侵略戰爭的立足點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就會成為被屠殺的對象。想要達到和平,只有美好的願望是不夠的,依靠別人也是靠不住的。妳必須在戰爭中戰無不勝。就連維新思想家梁啟超也看清了這個道理。他說:“李鴻章的手段主要是聯合某國控制某國。天下能不靠他人而生存者,必有自立之道,然後能無他人而致他人。”是的,戰爭不相信眼淚,弱國沒有外交,戰場上沒有勝算,談判桌上肯定什麽都沒有。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

第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在現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作用遠比古代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中,李鴻章特別重視武器裝備。由於他的大力倡導和運作,推動了洋務運動,組建了北洋海軍和新軍,有利於增強軍事實力。但是,由於李鴻章將武器的作用極端化、絕對化,“武器決定論”導致悲觀主義和失敗主義。

朝鮮戰場戰敗,李鴻章向朝廷報告時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凡行軍必勝,海戰只靠船炮,陸戰只靠炮。稍有優勢,利潤就會懸殊。海軍快船快炮太少,又只是守口如瓶,海戰確實很難。平壤戰敗是因為寡不敵眾,裝備停擺,而不是戰爭無效。海戰的危險甚至比陸軍更嚴重。在海上戰鬥中,船速、船齡、炮的大小分為強弱。中國的快船輸了,在海上不是贏的機會。不急著想辦法多買。”李鴻章的結論是“他的武器比我強,他的技術比我強”。因此,中國的軍事裝備“內亂有余,防禦外患不足。”李鴻章的理論壹出,朝臣立刻反駁:洋務運動已經進行了三十年,耗費了國家巨資。為什麽不能是世界大戰?不過是和英法德俄打壹場。為什麽連日本都打不過?光緒皇帝非常生氣,斥責李鴻章“怯懦逃避,茍且偷生”,要求北洋水師集中兵力,迅速出征。但李鴻章不為所動,仍堅持“北洋千裏,盡護之,不輕於壹擲。”下令海軍“只要相機進退,救船即宜。”

戰爭的勝敗取決於軍事力量的對比,這是壹個普遍規律。以弱勝強需要特定的條件,以少勝多,這並不是普遍現象。但是在軍力相當的情況下,什麽會決定勝負呢?這已經超出了單純武器理論的解釋範圍。作為戰爭的主要指揮者,心中打不贏的陰影必然會對戰局產生負面影響,這也是部隊士氣低落,屢戰屢敗的原因之壹。

甲午戰爭,無論是壹般戰役還是重大戰役,都不是靠軍事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優劣而戰敗的。以黃海海戰為例:

9月1894,17日,中日兩國海軍主力在黃海中朝邊界附近的大東溝壹帶相遇,爆發了壹場震驚中外的大海戰,對中日戰爭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參與此次海戰的中日艦隊實力如下:

軍艦總數,魚雷艇,裝甲艦,半裝甲艦,重炮,輕炮排水量,中國艦隊1414135000噸,日本艦隊12011209410000噸。

可見兩支艦隊的實力不相上下。北洋艦隊的優勢是裝甲艦艇多,重炮多,其中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無論是裝甲、噸位、火炮口徑,都是當時遠東世界領先、壹流的戰艦。日本艦隊的優勢是速度快,機動性強。從純軍事角度來看,中國艦隊還是略占優勢,但海戰的結局卻是相反的。北洋艦隊被五艘軍艦擊沈,損失慘重;日本艦隊沒有損失壹艘船,只有幾艘船受傷。黃海海戰的勝利讓日本舉國欣喜若狂。皇帝頒布法令,獎勵有功官兵,並親筆寫了壹首軍歌《黃海大勝仗》,其中唱道:“忠勇義戰,大破敵軍銳氣,使我國旗高照黃海之波。”之後北洋艦隊更加不敢出海,完全失去了應有的戰略作用。

北洋艦隊在黃海戰敗的直接原因有:壹是指揮不當。本來預定的戰鬥隊形是雙縱隊,但在接近敵船時,變成了松散的雁形橫線。原因有二,壹是掛錯了信號旗,二是部分軍艦未能及時到達預定位置。戰後不久,旗艦定遠號年久失修的艦橋被本艦火炮的後坐力震塌。海軍提督(北洋艦隊司令)丁從橋上掉下來,受了傷。他無法繼續指揮戰鬥,也沒有事先指定代理指揮官。這個致命的疏漏,讓中國艦隊從壹開始就失去了統壹指揮。然後信號旗被破壞,旗艦和艦隊的聯系中斷。每艘船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戰鬥,壹片混亂。二是有的將軍怕死,臨陣退縮就跑。激戰中,致遠、靖遠不幸被敵軍擊沈,濟源、廣佳、揚威倉皇而逃,濟源也可恥地掛起了白旗。不僅削弱了戰鬥力,也嚴重擾亂了軍隊的士氣。四艘魚雷快艇中有三艘被敵人的威力嚇住了,壹直躲在遠處不敢參戰,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第三,殼不夠,質量差。戰鬥只持續了五個小時,但不可思議的是,炮彈不夠,定遠、鎮遠的主炮全部用完。炮彈質量也有問題,有的不響,有的“打敵艦不裂”。黃海會戰前半個月,赫德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目前的問題是軍火。北洋艦隊有藥沒彈藥,有子彈沒藥。漢納根(北洋艦隊的英國顧問)奉命搶運彈藥。他想得到足夠幾個小時的炮彈,為海戰做準備,在海上作戰。到目前為止,他還拿不到。最糟糕的是,他害怕自己永遠得不到。”第四,軍事技術水平低。北洋艦隊壹艘魚雷快艇在距敵船西京丸40米處發射魚雷,但未能命中(魚雷從船底壹米處劃過),使敵船逃脫,日本海軍大臣艾希華山在船上督戰,從而失去了壹次消滅敵人的絕好機會。

黃海之戰雖然戰敗,但仍是甲午戰爭中打得最好的壹仗。其他的大部分戰役和戰鬥,不是壹觸即潰,就是隨風而逃。這根本不是武器、裝備或士兵數量的問題。英國駐華大使奧格納向他的政府報告說:“中國的軍隊雖然在數量上比日本有相當大的優勢,但在訓練上,尤其是在管理上,卻遠遠落後於日本。沒有遠見和缺乏軍事知識的中國當局將面臨海軍艦隊被徹底摧毀的危險。”事實證明,這個英國人的確很有見地。

軍隊的戰鬥力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但戰鬥力的強弱不僅取決於武器裝備,還取決於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戰術。甲午戰爭也是如此。把戰敗完全歸結於武器裝備是不合理的,這是長期的誤解。

4.放棄和失去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毛澤東同誌說過:“措施是遵循原則的。當原則是不抵抗時,壹切措施都反映不抵抗。”清政府避戰求和、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突出表現在忽視和放棄制海權的戰略錯誤上,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在現代戰爭中,掌握制海權非常重要。所謂海權,簡單來說就是壹方可以在某個海域自由航行,而另壹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權,取決於海軍的實力和正確的戰略。甲午戰爭中的制海權主要是指黃海。黃海與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三個半島的海上交通相連,因此黃海的制海權非常重要。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和中國壹邊,日軍進行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通過海路運輸。雖然中國是在內線作戰,但是擾亂和切斷敵人的海上交通是戰勝敵人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僅要集中海軍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必要時決戰以牽制敵海軍。當時也是有實力和可能的。從65438到0893,中國海軍排名世界第九,排在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荷蘭、西班牙、意大利和土耳其之後,在美國和日本之前。如果戰略正確,指揮得當,應該可以取得壹定的勝利,取得很大的戰果。

日本政府和軍方充分認識到制海權在侵華戰爭中的重要性。他們長期致力於海軍建設就是基於這種考慮。甲午戰爭前,日本“戰時大本營”、海軍大臣永木華山針對三種可能的情況制定了三種策略。第壹,如果海戰勝利,取得制海權,陸軍進軍,進攻遼東、山東、北京;第二,如果海戰勝負未定,陸軍只會占領朝鮮,海軍會盡力維持朝鮮海峽的制海權;第三,如果海戰失敗,韓軍撤退,海軍幫助保衛日本海岸。日本的戰略思路非常清晰,整個戰爭都是以爭奪海權為主線,他們實現了設想的三個戰略中的最優。相反,清政府和李鴻章對這壹重要的戰略問題認識模糊,對海軍在戰爭中應該扮演什麽角色、如何扮演沒有明確的認識。朝鮮戰爭後,日本海軍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集中尋找中國艦隊進行決戰,而韓國海軍則盡量避免在海上遇敵,沒有決戰的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壹方主動,壹方被動;壹方有準備,壹方無準備;壹方等待決戰,壹方消極避戰。壹旦在海上遇到,後果可想而知。

黃海海戰前,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不可洋戰,致損”,“護艦不損,只巡航渤海灣”。光緒皇帝曾要求北洋艦隊出征,但李鴻章在慈禧太後和恭親王的支持下,拒絕執行主動出海決戰的聖旨。北洋水師壹直蹲守在渤海門戶,不敢走海上捷徑向朝鮮運送貨物,從陸路轉運。日軍“縱橫三海”,運輸船只在海軍護航下暢通無阻。

黃海戰爭後,中國海軍雖有損失,但主力仍在,但李鴻章更加保守,對海戰完全失去信心。他下令:“海軍艦隊不會走遠”,只能“巡山,制造壹點動靜”。旅大之戰,水師提督丁建議主力出戰援旅大。李鴻章訓斥道:“妳在威海守船好不好,不關妳的事。如果出海,即使被打死也不會求饒。”從此艦隊只困在港口,作為戰略軍事力量的北洋水師不再有保衛渤海的使命。

制海權的喪失,使得沿海陸戰無可奈何,極為被動,突出表現為兩次反登陸作戰的失敗。

日軍兵分兩路進攻遼東半島,壹路從朝鮮跨過鴨綠江,壹路從海上,在花園口登陸。如果成功的話,他們可以直接去旅順路。然而,日軍的這壹舉動也是冒險之舉。花園口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這裏的海岸沙灘很淺,大型船只無法靠近。部隊和物資需要用摩托艇和舢板轉運。36艘日軍運兵船,2.4萬人,大量軍馬,在軍艦護航下,於10月23日至10月7日登陸15天。清政府提前得到了日軍行動的情報,如果能派出壹支強大的兵力鎮守海岸,由海軍攻擊敵船,就能對敵人形成雙重打擊。但奇怪的是,岸上的小清軍開了幾槍就不見了,水師根本沒有出動。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日軍得以從容登陸,開門進攻旅順。很快,清政府經營了20多年,耗資數千萬的重要軍事基地旅順被敵人攻陷,大量船只、武器、裝備、糧食被敵人繳獲。日軍殘酷攻城,旅順軍民數萬人喪生,城內只有36人幸存。

很快榮成和威海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山東榮成距離北洋海軍基地威海只有30海裏,是日軍進攻威海的最佳路線。1895 65438+10月29日,日本聯合艦隊掩護50艘運兵船34000人,歷時5天在榮成登陸。中國陸軍未能組織有效抵抗,海軍近在咫尺,李鴻章卻下令“艦隊全力固守劉公島”,躲在威海等死。日本艦隊司令伊藤優香後來承認:“如果丁常茹率領艦隊,用魚雷艇攻擊我,我軍能安全登陸嗎?”

登陸和反登陸作戰是最悲慘的作戰類型。壹般來說,反登陸方會依托防禦體系,包括岸上陣地和海上攻擊,使不利條件下的登陸方腹背受敵,甚至登陸失敗,全軍覆沒。這樣的例子,國內外都有很多。

  • 上一篇:65438+10月四川遊線路,4月四川遊
  • 下一篇:男生佩戴手鏈的正確方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