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遷徙過程中,畬族在開拓和耕耘土壤的同時,創造了豐富多彩、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畬族有著豐富的文學藝術,民歌是畬族文學的主體,大多以畬族語言的歌唱形式表現出來。所以畬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在喜慶的日子裏,他們經常唱歌,甚至當他們在山裏和田野裏工作,走親訪友迎接客人時也是如此。流傳下來的民歌大約有1000首,40000行。在敘事長詩中,最著名的是《漢武帝之歌》。《高帝之歌》又名《盤古之歌》、《龍帝之歌》、《盤虎王之歌》,是壹部七言史詩,有三四百句。它以神話的形式,講述了畬族始祖盤瓠不畏艱險,建功立業,生下潘、蘭、雷、鐘等後裔的傳說。反映了畬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特別是他們還把這個傳說繪成了漫畫肖像,叫做祖圖,就是在壹塊十幾尺長的布上,用彩筆把這個傳說的40多幅肖像串聯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畬族民歌隨處可見,以畬族語言演唱的形式表現出來。每逢佳節倍思親。甚至在山野勞作、走親訪友迎客時,我們也常常用歌聲交談。流傳下來的民歌大概有1000首,有四五萬行。畬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和合唱。其中,無伴奏民歌是畬族人民最喜愛的民歌。“雙音”是畬族擅長的壹種二聲部對唱的唱法,又稱“雙音落”。
精湛的編織技術
勤勞樸實的畬族婦女不僅是生產能手,也是編織和刺繡的能工巧匠。他們的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鮮艷,風格獨特。如編織帶,又稱手巾帶,即花帶,圖案多樣,配色美觀。織成的帽子,圖案精致,工藝精湛,配以粉紅絲帶、白帶和各種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畬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畬族女孩精心編織的繡花手帕或緞帶是對心愛的夫婦愛的最好象征。解放後,這項技術得到了進壹步發展,成為搶手的旅遊產品和出口產品。絲帶和竹編是畬族最受稱贊的編織技術。絲帶是花帶,也叫手巾帶。畬族女孩從五六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學編絲帶。絲帶的精致程度是衡量女生心靈手巧的重要標準。畬族地區盛產石竹、竹、麻竹和雷竹,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料。畬族的女裝,各地略有不同,其* * *特點是上面刺繡較多。尤其是福建福鼎、霞浦的罩衫,衣領、翻領、衣鬥甚至袖口都有各種刺繡圖案和花鳥、龍鳳。畬族婦女最重要的服裝是“鳳裝”。
獨特的民族運動
畬族歷來重視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很多,如武術、登山、“大小戲”、“騎石”、“騎海馬”、竹林比賽等。畬族最著名的武術是畬族拳,其次是棍棒。畬族拳是畬族的獨創,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創作者名叫雷武龍,人們尊稱其為“烏龍功”。畬拳的主要動作有沖、扭、推、放、切、握、戳、踢、掃、跳。畬族武術可分為棍和拳兩大類。棍棒種類繁多,動作名稱復雜多樣。拳擊很受歡迎。作為拳擊的壹部分,有著驚人的穴位。精通武術的老拳手壹般都懂針灸和醫術。但佘武德還有待進壹步整理和挖掘。
悠久的釀酒文化
景寧山區有壹種珍貴的綠色曲酒,是畬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據說是唐永泰二年(766)傳下來的,距今約1200年的歷史。由於當地生產力水平低下、文化傳播方式落後、自我約束觀念等客觀因素,畬族青曲酒在傳承中歷經滄桑,幾近消亡。但由於浙西南景寧山區自古以來相對封閉、保守、不張揚的生存空間,畬族青曲酒的影響壹直不絕於耳。1984年,國務院宣布成立全國唯壹的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的後代紀念他們的祖先。經過長時間的挖掘、整理和研發,對畬族綠色曲酒進行品質綜合評價和品牌升級,命名為“百歲門1984畬族綠色曲酒”,傳承養生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與其他名酒相比,靜寧社的青曲酒全部由糧食釀造蒸餾而成。不同之處在於其獨特的二次釀造技術——將米釀白酒加入窖池進行二次釀造,經過長時間的陽光暴曬和低溫儲存,酒體被充分吸收,含有山區天然農作物的自然色澤和香味,再經過多次過濾和自然陳釀。酒體呈現自然純凈的金黃色和綠色,酒液清澈透明,宛如山野中的翡翠;清新淡雅的山草香,溫和淡雅,入口順滑,純凈寧靜,成熟淡雅,風格獨特。靜寧畬青曲酒以深山天然原料為基料,崇尚自然健康,尊重傳統文化,重視現代科技,符合人們回歸自然的要求。而且釀造原料取自無公害天然產物,富含天然有效活性營養物質,葡萄多酚、茶多酚、花青素、淫羊藿苷、芳香油、天然抗氧化劑等物質,具有抗癌、抗氧化、抗過敏、抗疲勞、增強體質、改善性功能、增強皮膚彈性和光滑度、改善煩躁、頭暈、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具有較強的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習俗節日
米酒
歷史上畬族人四處遷徙,物質生活特別簡樸。他們“紮廬山谷,蓋毛瓦,編竹為籬,斬之為畬族“三月三”。
玄”,群居。通常住在茅草房和木屋頂的房子裏。如今,隨著畬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在建造小建築。火龍和唐火是畬族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對。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加上嚴冬和臘月,全家人圍坐在壁爐旁取暖。畬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少,雜糧多。他們壹般以紅薯米飯拌米飯為主食。純米飯只在招待貴賓時使用,他們喜歡吃蝦皮、海帶和豆腐。妳喜歡喝“米酒”和“麥酒”。
連衣裙
畬族的傳統服飾絢麗多彩。畬族的服飾崇尚青色,材質多為自織亞麻布。目前,畬族男子的服飾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壹些畬族婦女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右翻領鑲嵌蕾絲,有穿短褲裹打底褲的習慣。尤其是女性的發型和漢族不壹樣。女生喜歡把紅毛線紮在頭發上,編成長長的辮子,戴在頭上。已婚婦女通常佩戴飾章,即以紅布手帕包裹壹根小巧精致的竹筒,在其下懸掛壹尺長、壹寸寬的紅綾。不同年齡的女性,老中青,頭發裏也有黑色、藍色或紅色的羊毛。冠上飾有圓形銀質勛章,牌上掛有三枚小銀質勛章;掛在她額頭上,畬族人稱之為龍髻,意為“三公主”所戴的鳳冠(相傳高辛皇帝將三公主許配給曾立下斬狗戰功的潘虎。王冠上還有壹個銀簪,再戴上銀項圈、銀鏈子、銀手鐲、銀耳環,就特別華麗耀眼了。
婚俗
解放前,畬族的婚姻家庭普遍實行壹夫壹妻制,至今仍保留著樸素的婚俗。壹般來說,同姓是不結婚的,但民族內部的潘、蘭、雷、鐘四姓是結婚的。原來,外婚是畬族的傳統婚俗。然而,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畬族和漢族之間的婚姻是被禁止的,這曾是畬族內部的壹種宗族統治。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實施,畬族與漢族的通婚日益增多。在古代,畬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以唱歌的方式結婚是她祖先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和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解放前畬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安排十分嚴重。解放後廢除,現在畬族青年男女基本可以自由戀愛,自主結婚。葬禮的形式是土葬,保留了重葬的習俗。
傳統節日
畬族的節日主要有農歷三月三,農歷四月的龍舟節,七月初七,立秋節,中秋節,重陽節和春節。此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畬族的祭祖日。畬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和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十五日是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兩杯酒,壹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不同季節加蜜餞。節日期間,除了酒和肉,每個節日吃什麽都有壹定的傳統習慣。但是不管什麽節日都要做糍粑。除了殺雞鴨,大人過生日也要做糍粑。“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它的主要活動是去野外郊遊,吃黑米以紀念我們的祖先,也被稱為“烏木日”。黑米就是用壹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染成黑色。相傳唐朝時,畬族首領雷萬興、蘭風高率領畬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皇軍圍困在山上。戰士們靠吃壹種叫“烏飯”的野果活過了壹年,次年三月三日沖出包圍圈,取得勝利。為了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黑米”來紀念他們。節日期間,附近幾十個同宗的畬族人聚集在歌場,從早唱到晚,內容有贊美盤瓠、緬懷祖先。整個佘山沈浸在歌的海洋裏。晚上,家家戶戶吃“黑米”。深夜,祭祖活動舉行。此外,畬族也慶祝春節。春節除了殺雞殺豬,還要做糍粑。祝妳新年好運,天天甜蜜。第壹天早上,全家祭拜“盤古祖師”,老人說起祖上創業的艱難。後來壹家人聚在壹起,唱山歌,送禮物。青年男女從壹個村莊走到另壹個村莊,用歌聲表達他們的感情,交流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