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妳知道中國56個民族中的布依族從傳統節日中傳承了什麽樣的節日嗎?跟我壹起去看布依族文化吧!
布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壹個勤勞勇敢、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源於古代“百越”民族,秦漢以前稱為“普越”,唐宋時期稱為“中甲”。1953正式命名為“布衣”。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布依族不斷遷徙、融合、發展,既保留了本民族的許多優秀文化,又吸收了周邊民族外來文化的精華。布依族節日文化是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文化。布依族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3月3日、4月8日、端陽節、6月6日、7月30日、中秋節、“吃年節”、重陽節,其中以春節和6月6日最為隆重。
查拜格節
茶白歌會是貴州興義布依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6月21日至23日舉行。屆時,將有10多個縣乃至雲南、廣西的各族群眾數萬人參加,規模宏大。關於節日的起源,據說古代這裏有兩個年輕人,男的叫查郎,女的叫白眉,兩人早就互相愛慕。壹天,白眉在山上砍柴,被老虎襲擊了。查朗射死了老虎,他們確立了愛情。山觀對白眉的美貌垂涎三尺,但所有的威脅和利誘都失敗了,於是殺了查郎,帶走了白眉。白眉放火燒山觀府,投懷送抱殉情。群眾為了紀念他們,把當地的村名改為茶白村,把白眉殉情的日子定為節日,把茶郎射虎的地方當作歌詠場所。
節日前,所有的衣服都被撕爛洗凈,掛滿了村莊,象征著白雲縈繞四周,幹凈清澈。節日期間,人們會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地在查白村四處奔波。年輕人不僅穿著英姿颯爽的衣服,還躍躍欲試,拿著壹個愛的信物,希望得到查浪和白眉之間經久不衰的愛情。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歌曲比賽。白天在歌場演奏,晚上在居民的院子或房子裏演唱。主人提供“花米”(染五色的糯米)和“茶”(其實是米酒,布依族習慣用酒招待客人,不用茶)。走親訪友,吃湯鍋。傳說湯鍋起源於燉查浪打死的老虎,後來是燉虎骨牛肉湯。現在多是用山泉水大鍋燉豬肉狗肉代替。近年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假日娛樂之外,增加了旅遊購物的內容。總之,我是心血來潮,滿意而歸。過了這壹年,期待下壹年。
布依族的元旦
辛苦了壹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壹結束就開始準備年貨。臘月末,家家戶戶都忙著殺豬、臘肉、臘腸。女人們烤酒,做糯米糕和米花,為家人縫制新衣服和手帕。在外地工作的男性和已婚年輕女性不得不趕回家與親戚團聚。臘月二十三晚上,布依族同胞用家裏的麥芽糖等糯米做成的水果“送竈神”,請他向玉帝報時。多關註人的好話,多給世界祝福。廚房竈臺送來後,人們要準備香、蠟燭等祭神的供品,請“先生”寫對聯,不僅貼在前門,還貼在側門、側窗,以示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外,許多人不得不在前門貼門神,在墻上貼各種喜慶的年畫。三十夜是最忙的日子。
布依族人從30歲到初壹不串門。人們都在家裏點燃了熊熊的炭火,全家老少圍坐在火旁。他們先用酒、肉等物向天地祭祀祖先,然後全家人互相祝福,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大年初壹,人們對家裏的各種彩燈也很有講究。晚上,各種彩燈壹起點亮,掛在大門口,烘托出欣欣向榮的節日氣氛。大年初壹過後,人們開始挨家挨戶拜年,孩子們也要向長輩拜年,這既表示了對長輩的尊敬,也是老人給他們的壹種回報。布依族舞跳得很好。每到過年,青年男女們三三兩兩聚在壹起“趕表”,用唱歌的方式表達愛意,或者聚在嗩吶、秀場、根子荒、蕭姐姐等等。按照當地習俗,直到這壹天才“生食可熟”,即先點上香燭,生肉祭祖,再將生雞煮熟,放在香案前壹次,才可享用。在壹些布依族地區,正月十五過後,正月三十會有壹個“小年”。
農歷二月初二
可以說是以“老人室”為中心的國家祭祀活動。解放前,布依族分布的地區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專門祭祖的“老人室”。有的放神牌、香燭或皮鼓、銅鼓,平時不準任何人進出。早些時候,有人在等妳。每年這個節日前,村裏輪流負責祭祀,挨家挨戶收集祭祀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肉、豬肉、各種熟水果)送到“老人房”,然後由承辦人負責祭祀。祭祀結束後,祭祀者將在老人的房間裏享用這些祭品。但在祭祀或進食的過程中,有壹個傳統禁忌必須嚴格遵守,即在這種場合不允許任何人說話、大笑或放屁。
據說,如果有人在祭祀時發出噪音,會導致祖先無法照顧好各種野生動物。那時,村子裏的家禽和家畜將會受到野生動物的攻擊和咬傷。如果那個人違反了這壹禁令,他必須承擔沈重犧牲的所有費用。在壹些村莊,人們習慣在那天在大門上放壹個雞蛋,並向“老人室”的祭祀方向致敬。到了晚上,祭祀的人會挨家挨戶分別去取回。在這個過程中,不能發出任何噪音。在給老人的房子提供祭品的最後兩天,壹般禁止農活,也可以邀請年輕的男女在村外的山野的壹個僻靜的地方唱歌和玩耍。無論是住宅區還是雜
三月三節
三月三日是傳統的民族節日。不同地區。節日的內容也不壹樣。貴州省貴陽市馬當的布依族人把農歷三月初三稱為“土地委員會”節。據布依族老人介紹,開春後,地蠶危害農作物,吃玉米苗等農作物。於是,三月初三,他們帶著炒好的玉米花去坡上拜蠶。他們在山坡上唱民歌,吃玉米花。據說這樣可以“迷倒”地委,堵住他們的嘴,讓他們咬不到種子和幼苗。在壹些地區,這壹天被視為祭祀社會神和山神的日子。社神是壹個村子或鄰近幾個村子的創始人,在臨時集資購買豬和牛祭祀的當天,外人禁止入村。這壹天,望謨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飯,關嶺地區要過清明節,貴州西部的布依族要掃墓。在壹些地區,人們在這壹天聚集、唱歌、玩耍並從事社交活動。
相傳寨子裏有壹家三姐妹結婚,日子過得很好。壹天,爺爺想看看他的孫子。三家的孫子聽說後,都想方設法讓爺爺先去他們家。爺爺說,三月三,妳帶著妳最好吃的糯菜去寨子路口,誰好吃我先去。這壹天,大女兒家炸油丸子,二女兒家做年糕,三女兒家做五色糯米飯。爺爺來到寨口,打開三家的東西。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艷,味道清香,是他最喜歡的,所以他先去了三女兒家。
從那以後,每個布依族家庭都要在農歷三月初三煮糯米招待親朋好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壹年壹度的三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