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資料文化的具體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物質文化的影響開始顯現,會計從業人員對會計工具的研究和探索停滯不前。
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過度學習工具和技術,就會陷入“奇技淫巧”的漩渦。所以就物質工具而言,算盤從發明到現在,已經用了幾千年了。歷史上,各種賬戶和會計工具都是被動地從外來文化中引進的。
2.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行為文化的特殊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行為文化的影響主要在於人際關系明顯。在會計工作過程中,強調內外“平衡”,註重人事關系的處理,導致內部摩擦極大,使得會計行為本身往往不得不為了處理好人事關系而犧牲會計的科學性和政治性。
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文化的影響,會計人員存在“唯我獨尊”的思想,使其在會計業務處理過程中盲目墨守成規,缺乏主動性和創新精神。
3.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制度文化的具體影響。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中國的會計制度形成了獨特的會計實務、價值觀和模式。中國的會計制度偏向於集體主義和統壹會計制度,權力距離較大。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執行重在法律控制。
4.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會計精神文化的具體影響。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積澱形成了整個社會文化,表現出強烈的倫理特征。
倫理文化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受倫理道德的影響和制約,倫理問題成為會計從業人員和會計組織的行為規則,具體體現為德治重於法治。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分清公私,無私奉獻,熱愛本職工作,做好本職工作。
但也存在過於強調道德衡量,忽視法制建設的情況。同時,可能在會計工作中過於強調對領導的“禮”,對同事的“義”,對小團體的“忠”,而放棄了壹些公信原則。
這些都與中國傳統文化凝聚力差、分散、內耗嚴重有關,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我們在會計建設中充分摒棄傳統文化的缺陷,發揚其優點,不斷推動我國會計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擴展數據:
會計文化是人類社會文化系統的壹個分支。中國會計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文化。
對中國會計文化的研究離不開中國文化的背景,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會計的探討和思考。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究,濃縮出中國會計文化的關鍵詞:尚德、知法、審數、立信。
第壹,尚德
倫理是會計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素有“道德成則上,藝術成則下”的觀念。崇尚“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經濟領域的重要行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
受中國文化和長期會計職業活動的影響,中國會計人員形成了忠於職守、艱苦奮鬥、實事求是、廉潔奉公、遵紀守法、謙虛謹慎、客觀公正等文化道德觀念,對廣大會計人員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刻影響。
尚德是讓會計人員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及其規範,並使其逐漸形成自己的觀念,引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職業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穩定的道德品質,最大限度地發揮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法明
守法是會計文化的底線。《管子》強調會計必須“知法、察數”。“懂法”就是按照頒布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的規定辦事。
據《資同治鑒》記載,唐代柳巖說:“至於查賬,出納錢谷。必須任用的人,官員只是書和碟,絕不能輕說壹句話。”這也是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的記錄。
“知法”就是將會計法律制度轉化為會計人員內心的信仰,從而有效規範會計行為,達到治本的目的。
因此,在規範會計行為時,不僅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依法規範會計行為,加強法律保障。同時,也要切實增強依法執業、知法、守法、護法的自律意識。
第三,試驗次數
客觀真實是會計文化的基石。《管子》中“依法查數”中的“查數”二字,要求各項收支數據真實、客觀、謹慎。“孟子?萬章的下壹本書是這樣寫的:“孔子嘗說他是壹個委員會官員,說,‘會計師,做妳自己’。
孔子以前是管倉庫的小官吏,他說:‘算賬必須準確!’“《秦律》中雲:“不可荒唐”,也要求記載正確。可見古代《會計法》中有不作弊的道德要求。
在現代生活中,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準確、全面、及時地反映財務狀況,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客觀真實地維護社會各方的財產安全,為國家宏觀經濟決策服務。
第四,立信
誠信和公正是會計文化的生命。我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先生曾指出:“立信是會計之本;沒有信用,就沒有會計。”潘序倫培養會計人才的思想,既要求會計專業知識,又強調“信”字,要求會計人員在決心、自律、辦事、待人等方面堅定不移、忠實守法,禁止弄虛作假,為現代會計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會計行業來說,客觀公正是會計的根本,誠信不僅是財富,更是財源。會計人員要有客觀公正的意識和作風,堅持原則,依法理財,客觀公正,既要高人壹等,既要書生氣,又要務實。
鳳凰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會計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