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鐵器在我國出現於西周晚期,春秋時期應用範圍進壹步擴大,說明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為什麽新的相應的生產關系沒有同時產生,而是停留在原有的生產關系中,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新的相應的生產關系?這是因為雖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同時產生的,但並不意味著生產力的水平和生產關系的性質是同步質變的。生產力水平可能有質的提高,具體表現為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生產工具的改進和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但是這個時候,生產資料很可能仍然歸原來的社會集團所有,工人和生產資料仍然以同樣的方式結合在壹起,也就是說,生產關系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不發生變化。比如,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沒有改變,反而更加鞏固。另壹方面,生產力水平可能沒有質的提高,但生產關系也可能發生變化。比如17世紀,生產力水平還處於鐵器時代和人力、牲畜、自然力時代,英國卻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當壹個生產關系所包含的生產力被釋放出來的時候,這個生產關系就會發生質變,但是很可能這個時候生產力不會發生質變。也就是說,不必等到生產力發生質的變化,才發展到原有生產關系已經容納不下的地步,生產力的積累本身就可以完全突破原有生產關系的範圍。另壹方面,生產力發生了質的變化,可能還沒有達到突破原有生產關系範圍的地步,因為這種生產關系可以容納更多的生產力。有時候,恰恰是新的生產關系的建立解放了生產力,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質變或加速了這壹進程。總之,生產力的質變並不決定生產關系的質變,兩者不同步。這是被歷史證明了的鐵證結論。
雖然生產力的質變並不決定生產關系的質變,但是我們經常聽到“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個命題。那麽,什麽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意味著生產力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馬克思有壹句名言:“手磨產生以封建主為首的社會,汽磨產生以產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有些人把這句話理解得很教條,所以不明白為什麽手磨壹定要產生封建生產關系,蒸汽磨壹定要產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我們說手搖磨或者蒸汽磨不僅僅是壹種具體的生產力,更是壹定生產力水平的標誌。這句話是為了說明生產力水平對生產關系的性質起決定作用,絕不是說特定生產力是特定生產關系的函數或反函數。當溫度達到零攝氏度時,水從固態變成液態。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水從液態變成氣態。水的溫度決定了水的狀態。但絕不是具體溫度是具體狀態的函數或反函數。因為很明顯,如果我們用熱力學溫標代替攝氏溫標,那麽上述定律就變成了:當溫度達到273開爾文時,水從固態變成液態;當溫度達到373開爾文時,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無論是零攝氏度還是273開爾文,都是某壹溫度的特定量,是某壹水平的特定標誌,它們的特定值與水的狀態沒有必然聯系。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力水平如何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這需要結合經濟史數據具體分析。換句話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同的,不可能對這個問題給出超歷史的答案。
在具體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確“生產關系”這壹範疇的真實內涵。人們對生產力的要素和結構往往沒有太多的疑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說出生產關系的要素和結構。生產關系的要素是什麽?這些元素之間有什麽關系?誰是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傳統理論將生產資料所有權視為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照此推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應該是資本主義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然而,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壹種完全相反的觀點,即雇傭制度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所以,很多書在談到現代資本主義的變化時,總是忘了說:“然而,現代資本主義雖然發生了壹些變化,但其本質並沒有改變。”這壹結論的主要依據是雇傭制度沒有改變。這讓我們很困惑。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是同義的嗎?恐怕不能輕易下這個結論?
但是,上述矛盾也給了我們壹個如何解決生產關系要素問題的啟示。在此基礎上,我認為,如果狹義地定義生產關系,它是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再生產環節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廣義上還包括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勞動方式(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其中,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方式集中於剝削制度。按照壹般的觀點,在人類經歷的三個私有制社會中,所有制和勞動方式(剝削制度)的演變過程依次是:奴隸主所有制和奴隸占有制、封建所有制和土地租賃制、資本主義所有制和雇傭勞動制。
生產關系的這三個要素,特別是所有制和勞動方式之間是什麽關系?其中哪壹個是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我們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為例來做壹個歷史考察。在此之前,我想說明壹點,我所考察的是歷史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而不是它在歷史上被確立為壹種社會經濟結構的主體。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如何起源的?史料記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從小商品生產者中分離出來的商人階層,定期向小生產者購買生產品,運到市場上銷售,這樣的商人就成了包買者”。由於商品的經濟價值規律,壹些小生產者會因經營不善而缺乏資金,因此他們“為了購買必要的生產資料,往往不得不求助於壹攬子購買者”。通過這種方式,包買家“借給他們現金、工具、原材料等。”同時購買他們的產品。於是,小生產者開始失去經濟獨立性,逐漸與包買者形成依附關系,出現了壹種新型的“小生產者”,即“為包買者生產商品並獲得‘報酬’的雇傭工人”,另壹方面,價值規律的作用也導致了壹些小生產者致富。他們積累了更多的資金,擴大了生產規模,於是開始雇傭別人(工人)進行生產,成為手工業作坊的主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由此產生。
不難看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根源是小商品生產者的存在。不管這些小生產者在價值規律下如何分化,他們中的壹部分人必然擁有生產資料。換句話說,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從壹開始就是明確的。在這種前提下,掌握了生產資料的小生產者開始剝削另壹部分在商品競爭中被“淘汰”的小生產者或其他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而這種剝削不再采取出租生產資料和收取租金的形式,而演變為雇傭勞動制度。顯然,所有權的確立是資本主義勞動方式的前提,但兩者並不構成因果關系。有人會用這個論點來反駁我的觀點,說如妳所說,資本主義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無疑是歷史鏈條上的第壹環。於是,產生了壹個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社會群體,即資本家,和壹個在經濟利益上與這個群體對立的社會群體,即雇傭工人。這兩個社會群體壹旦形成,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剝削方式就確定了。這個論證有兩個問題:壹是只能說明所有權是在資本主義勞動方式之前產生的,而不能得出兩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結論;二是偷換概念。我說的是所有制是資本主義勞動方式的前提,不是說資本主義所有制是資本主義勞動方式的前提。事實上,在所有制成立的條件下,生產資料所有者對工人的剝削方式還是未知的。正是因為他的雇傭制度,他的社會地位從普通的小生產者變成了資本家。直到這時,這種所有制才有了自己的新形式,即資本主義所有制。作為地主,他可以通過出租土地,或雇傭工人,甚至通過占有奴隸來剝削工人。雖然剝削方式是由其他客觀因素決定的,而不是讓土地所有者隨心所欲,但決定性因素絕不是土地所有權。相反,歷史事實是,他們只是在采取了壹種剝削方式之後,才從普通的土地所有者變成了相應的剝削者,這種土地所有權獲得了相應的形式。
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除了形式上的分類外,在性質上還可以分為公有制和私有制;同樣,勞動方式在本質上也可以分為非剝削方式和剝削方式。我們已經知道,勞動方式決定所有制形式。那麽,所有制性質和勞動方式性質是什麽關系呢?不難看出,在公有制條件下,勞動方式的性質必然是非剝削性的;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方式的本質必然是剝削。因為公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社會全體成員所有。剝削是指壹部分社會成員擁有生產資料,而另壹部分社會成員沒有生產資料,否則就不會發生剝削。所以,公有制和剝削是完全矛盾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所有制性質決定勞動方式的性質。
那麽,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還是勞動方式?表面上看,好像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很多人會舉這樣的例子:在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的情況下,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工人處於主導地位;在工人占有生產資料的情況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互助合作。但是,當地主擁有生產資料時,地主也處於主導地位,農奴也處於主導地位。簡而言之,在私有制條件下,當生產的物質條件與個人條件相分離時,物質條件的所有者必然處於主導地位,個人條件的所有者也必然處於主導地位。換句話說,社會成員之間的這種分工以及由此決定的相互關系,與私有制的形式無關。馬上就會有人說,那不壹樣。在資本主義所有制條件下,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是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關系;在封建所有制條件下,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是地主和農奴之間的關系。這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兩種不同關系。這很好解釋。這些人所說的只是狹義的生產關系形式,當然是由所有制形式決定的。但是正如我前面指出的,所有制形式本身是由勞動形式決定的。其實就是同樣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為什麽雙方壹會兒是資本家和工人,壹會兒是地主和農奴?他們的身份從何而來?不是從所有制形式,而是從勞動方式形式。勞動方式的形式決定了它們的同壹性,並最終使勞動方式本身的前提——所有權獲得了自己的形式。上面的例子雖然看似表明了某種因果關系,但不僅沒有說明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是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而且證明了所有權的性質決定了勞動方式的性質,進而決定了狹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支配與被支配或互助合作)。
可能有人還會有這樣的疑問:前資本主義時代的東方社會是壹個“亞洲生產方式”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土地歸國家所有,而農村公社占有和使用土地。換句話說,在這樣的社會裏,不存在生產資料的私有制。這些東方國家沒有被剝削嗎?這就涉及到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如果這些國家的土地公有制真的意味著土地屬於社會全體成員,那麽社會部分成員就不可能剝削其他人。但問題是,這些國家的所謂“公有制”采取了國家所有制的形式。國家是總地主,是土地的最高和唯壹所有者。這就產生了兩個結果:第壹,在農村公社這種社會基層組織中,成員之間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剝削關系;第二,國家作為唯壹所有者,自然剝削沒有生產資料,只能從國家取得土地占有和使用權的公社,所以是各個公社的成員。國家不是所有社會成員的集合體,也不是所有社會成員的自治組織,而是壹種脫離於社會之上的權力機構。所以,國家所有制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全民所有制,更不是集體所有制,而是壹個特殊社會組織的所有制,不能簡單理解為自然人的聯合體。國家依靠對生產資料的壟斷對公社成員進行剝削後,將榨取的剩余勞動力分配給它所代表的統治階級成員,包括村長和屬於公社的其他人。因此,這些社會基層組織的管理者也以工資的形式分享剝削的收益,即無償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事實上,國家所有制本身就意味著對公有制的背叛。因為公有制是民主上層建築的天然基礎,而公有制的主體——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可以得出結論,國家所有制是私有制和公有制之外的壹種新的所有制,這就決定了勞動方式的性質將是壹種特殊的剝削形式。
結論是:第壹,所有制是某種形式的勞動方式產生的前提或基礎,但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第二,壹定形式的勞動方式形成後,就會有相應的所有制形式和狹義的生產關系。勞動方式形式決定所有制形式進而決定狹義生產關系形式;第三,所有制性質決定勞動方式的性質進而決定狹義生產關系的性質;第四,生產資料所有權本身是生產關系的前提或基礎。從形式上講,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而是勞動方式;在本質上,生產關系的本質或核心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上。因為區分不同生產關系的標準是它們各自在形式上的差異,所以勞動方式是比所有制更能反映生產關系本質或核心的因素。
在明確了生產關系的構成要素和內部結構之後,我們再來討論生產力是如何決定生產關系的。在前面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起源時,我們曾經說過,這種生產關系的根源是小商品生產者的存在。那麽,毫無疑問,生產力的發展會導致這種生產關系的產生,而且必然首先導致小商品生產者的產生。換句話說,生產力通過壹系列中間因素作用於生產關系。不難看出,小商品生產者的條件是私有制的存在和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展。這兩個條件都來源於社會分工的擴大。社會分工表現為勞動的專業化,從而導致個體勞動的產生。在這種勞動方式下,生產工具實際上已經歸勞動者個人所有,私有制已經萌芽。另壹方面,社會分工的擴大使自給自足越來越不可能,交換也就相應地發展起來。當交換發展到壹定階段,貨幣就產生了。金錢逐漸成為社會財富的象征。有了它,妳可以很容易地交換任何商品。這時,已經出現了獲取貨幣的特殊生產,即特殊商品生產。結果,小商品生產者與原本自給自足的小生產者被區分開來。由以上分析可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起源是生產力通過社會分工的中介作用於生產關系的結果。
事實上,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變,都是從社會分工擴大所導致的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開始的。在第壹次社會轉型中,社會分工的擴大“壹方面使人們能夠生產比維持勞動力所必需的產品略多的產品,另壹方面也增加了氏族、家庭公社和個體家庭成員的日常勞動。”吸收新的勞動力已經成為壹種迫切的需要,所以囚犯不再被殺,他們變成了奴隸。“同時,社會分工的擴大也導致了私有制的出現,加劇了社會階層分化。由此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壹個剝削制度,即通過占有奴隸本身來占有全部剩余勞動和部分必要勞動的剝削制度。在這裏,工人第壹次從生產資料中分離出來,勞動方式也第壹次表現為剝削制度。第二次社會轉型,社會分工擴大導致勞動力需求增加,奴隸價格變貴。所以使用奴工的成本增加了,變得無利可圖。這時候奴隸主們覺得最好的經營方式就是讓工人“自願”為自己幹活,不需要通過在奴隸市場買奴隸來增加勞動力。而且為了讓勞動者“自願”為自己工作,必須給他們壹些“福利”。比如不要像奴隸壹樣侵犯勞動者的必要勞動,讓勞動者在壹定程度上獲得自己的勞動成果,給勞動者壹定程度的人身自由。於是,農民制度開始出現,並逐漸普及。
生產力要通過社會分工作用於生產關系,首先要作用於社會分工本身。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根據“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的原理,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這壹過程可能是通過生產力水平發展所導致的社會分工擴大來實現的。由於衡量生產力水平的標誌是生產工具,這種推測實際上說明了生產工具的進步導致了社會分工的擴大。乍壹看,有點像這樣。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新的生產工具出現了,勞動變得復雜和專業化,社會分工自然擴大。然而,新的生產工具不壹定被新興的生產部門所使用。實際上,這種新的生產工具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對原有生產部門生產工具的升級。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不會專業化,社會分工的擴大肯定是不可能的。社會分工源於勞動專業化,勞動專業化的根源不在於生產工具的專業化,而在於勞動對象的專業化。正是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導致了新的生產工具和新的生產部門的出現,從而導致了社會分工的擴大。換句話說,新的生產部門的出現首先是由於新的勞動對象的出現。為了在勞動中作用於這個新的勞動對象,我們必須使用符合這個勞動對象的性質和特點的新的生產工具。兩者的結合導致了壹個新的生產部門的出現。雖然從理論上講,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本身就表明了生產力水平的發展,但得出“生產力水平發展導致勞動對象範圍擴大”的結論是不妥當的。因為這無異於“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導致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的同義反復。歷史上,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是通過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實現的。人類之所以要進行這兩項活動,並不單純是出於所謂的“探索欲”,而是現實的需要。恩格斯說:“社會壹旦有了技術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把科學向前推進十所大學以上。”真正的需求是如何產生的?我們知道,人的欲望雖然是無限的,但在壹定的時間內,如果現有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下壹個欲望就不會產生。因此,新需求的條件必須是現有需求已經得到很好的滿足。而這意味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我們不妨舉個例子。生產力水平的發展滿足了人類使用竹簡、帛、羊皮作為書寫材料的需求,也催生了人類尋求更方便書寫材料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開始了科技實驗,經過艱苦的探索,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的發明意味著勞動對象範圍的擴大和新的生產部門的出現,意味著手工業部門內部社會分工的擴大。造紙部誕生後,人類再次利用科學技術改進生產工具,實現造紙部生產工具的更新換代。這更多、更快、更好地滿足了人類的欲望,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欲望,比如對不消耗木材、盡可能節約資源的書寫材料的需求。於是壹個新的周期在更高的層面展開。基於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壹,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分工擴大的最終源泉;第二,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擴大——生產力發展”的無盡螺旋循環中的決定性作用。生產力要通過科學技術作用於社會分工,社會分工要通過科學技術作用於生產力。雖然科學技術本身不是生產力,至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力,但它對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已經很明顯了。
生產力的發展不僅會導致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而且會通過代表新的生產關系的階級的革命活動,把這種生產關系提升到社會經濟結構的主體地位。政治革命的實質是生產關系的革命。以資產階級革命為例,其實質是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社會經濟結構中的主導地位。但是,資產階級為達到這壹目的而采取的革命形式,則取決於時間、地點和條件。有人認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實質是土地革命,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農民土地私有制。但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原因是什麽呢?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因為地主占了很多地,而農民沒地少地,所以生產力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但是,即使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農民土地私有制,在允許土地買賣的條件下,土地所有權仍會自發集中,即經過壹段時間後,仍會有少數人占有土地,但大多數人不會擁有土地。我們做什麽呢其實,按照我們前面的結論,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封建生產關系的本質,真正的本質是租佃。資產階級革命既然要達到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主導地位的目的,就必然要廢除封建生產關系,或者至少要使這種生產關系在社會經濟結構中降到次要地位。要做到這壹點,關鍵是要變租佃制為雇傭勞動制。資產階級沒有理由反對土地集中,而只是反對封建租佃制。
但是,從歷史上看,壹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確實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這怎麽解釋?我認為原因如下: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社會分工的擴大,社會分工的擴大又導致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於是手工業部門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然而,封建社會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要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主導地位,就必須使這種生產關系滲透到農業中去。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完成這壹任務的難度和方法也不同。在英國,大部分社會人口是農民,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很容易通過土地買賣條件下土地所有權的自發集中滲透到農業中。那些在經濟競爭中獲勝,掌握了大量土地,並開始雇傭他人勞動的自耕農成為了農業資本家。壹些貴族地主也通過雇傭勞動力進行剝削,或者把自己的土地租給農業資本家,轉而收取資本家的地租。他們成了新貴族。這就決定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兩個特點:第壹,革命不會主要采取土地革命的形式;第二,革命不能徹底進行。然而,在法國,大部分社會人口是佃農。土地兼並主要是通過官僚地主和貴族地主收購破產農民或沒落貴族的土地來完成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地主階級還是會以租佃制的形式剝削佃農,沒有必要采取新的剝削方式。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滲透到農業中去,首先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農民土地私有制,讓耕者有其田。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壹個重新洗牌的過程,也就是土地所有權的重新分配。這壹過程結束後,佃農全部成為自耕農,從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可以通過土地所有權的再次自發集中而順利滲透到農業中。因此,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必然有兩個不同於英國的特點:第壹,革命的本質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革命的關鍵。誰解決了這個問題,誰就是革命的領導者,誰就會獲得占社會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擁護和支持,從而能夠奪取和掌握政權;第二,革命沒有妥協的可能。必須貫徹到底,必須采取暴風驟雨式的大規模階級鬥爭的形式。因此,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壹個結論:在個體小生產占統治地位的國家,資產階級革命不需要采取土地革命的形式;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優勢的國家,資產階級革命必須以土地革命為根本任務。然而,盡管這兩類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采取了不同的形式,但土地所有權集中的現象最終會發生在它們的農業部門。在這個過程中,農民階級會因為轉化為農業工人而被徹底消滅。雖然這不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但這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結果之壹,所以它可以作為我們判斷壹個國家革命的性質是否是資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是否成功的標誌。
無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向農業部門的滲透是發生在革命之前還是之後,有壹點是肯定的,即這種滲透是建立在土地自由買賣的基礎上的。但是,土地買賣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決定因素。相反,從歷史上看,如果壹個國家過早地進行賣地,會對這個國家產生致命的影響。中國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在中國,由於土地是允許買賣的,當生產力水平提高,出現了對地主必要勞動和揮霍的補償以外的剩余產品時,人們往往不把這些剩余用於其他生產部門的投資,而是用來購買土地,這被視為最好的“生息手段”。和資本積累壹樣,這其實也是壹個地租地方化的過程。這導致了兩個結果:第壹,中國因為沒有新的產業投資,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成長;第二,賣地必然導致嚴重的土地兼並,激化階級矛盾,引發農民起義,推翻舊王朝,重建舊王朝,所以永遠是壹個量變而無質變的國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封建制度延續了很久。在歐洲,因為沒有土地買賣,所以促進了手工業部門資本主義的出現。當這種萌芽發展到壹定階段時,就轉向允許土地買賣,這就便利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向農業部門的滲透,從而確立了這種生產關系的主導地位。歐洲“後發優勢”的所有秘密都在這裏。
社會生產方式是壹切歷史的基礎,因此生產方式理論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以這壹理論作為觀察社會現象的基本參照系,就能抓住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