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尾牙。采訪中,我得到了老人的描述:“當地有‘二年級十六牙’的說法。每個月農歷初二、十六是老板(也就是雇主)給員工(也就是員工)改善夥食的日子。12月16日是壹年中的最後壹個牙日。老板除了要給服務員發工資,請他吃飯,還要決定要不要保住工作。有些話不方便直接說,老板還是包紅包請吃飯,只是用筷子暗示。如果筷子頭沖進去,說明這個人還能留下來。筷子沖出來,那這個人明年就有意不來了。”當然,隨著社會的變遷,老人描述的場景在今天已經不存在了。
12月20日:“清舟”還是“亂”。在中國新年之前,這壹天在小溪鎮進行掃除厄運、棄舊迎新的習俗。閩南其他地區的清船時間不同,但內容基本相同。這壹天,主婦們會帶著孩子打掃家裏的各個角落,除了平時打掃的地方,還會搬家具,打掃衛生的角落;刷家具、地板、窗戶,用專用掃帚清掃天花板,清理壹年來積累的灰塵、水垢。時至今日,這壹活動仍保持著,但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以前,每家每戶打掃衛生後,都會在堂上掛壹幅祖先畫像,並在春節期間擺上水、茶酒、鮮果以供祭祀,直到正月二十日以後才撤下。”現在很少有家庭長期在堂上祭祖,12月20日正好是徹底打掃衛生的壹天。此時,平和縣已被節日的氣氛所籠罩。各單位門前都掛著“歡慶春節”的橫幅,大街小巷與春節有關的商品越來越多。火紅的春聯和鮮艷的衣服,孩子放寒假了,大人也漸漸在工作上松了氣,準備過年了。
12月24日:送神(竈神)上天。民間傳說,在人間監管了壹年的竈神,今天回到了天堂,所以家家戶戶都會立起靈堂,給竈神獻上香燭和綠茶,祈求竈神上天時多報些好事情。供品主要有糖果、餅幹、紅橙(寓意吉祥)、發糕、蘿蔔等。時至今日,活動和祭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節日準備的過程中,除了衛生和祭祀,食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現在該縣大多數居民直接從市場購買魚和其他食物,這與傳統做法不同。正如民謠所說,準備節日食物是過去春節的主要活動之壹。在這裏,改變前的節日習俗記錄如下:
12月25日:池塘裏的魚。人們把池塘裏的魚都抓起來作為年貨來改善生活。常見的有鰱魚、草魚、鯉魚等。
12月26日:韓子旭。這壹天,壹家人去市場,最初是買年貨和禮物,比如春聯、甘蔗、孩子的新衣服。平和縣有這樣壹首民歌:“孫鬧鞭炮,老漢要黑裙,媳婦要花粉”,描述的是壹家人紛繁的家務。
12月27日:殺死野豬。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候,往往幾個家庭壹起養壹頭豬。這壹天殺豬,各家平分豬肉,春節所需的豬肉就有了。現在,家庭主婦會在這壹天去市場為春節購買食物。
此外,城鄉之間親友間的感情、饋贈和文化交流也主要在這壹時期進行。農村的親戚朋友會送壹些家禽,農產品(冬筍,楊桃,甘蔗等。)和自制食品(如年糕、年糕等。)作為拜年時的禮物。鎮上的居民回贈年畫、日歷、毛巾、茶葉和其他物品。我們來來往往,聊的是家人,聊的是年份,我們的感情是表達出來的,是交流出來的。在平和縣,這個習慣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12月28日:趕集尾。在過去,這是壹年中最後壹次集市。人們會購買春節期間應該使用的所有東西,如油、鹽、蔬菜、肉等。,並在第壹個月的第五天之後恢復正常供應。采訪中,老人說:“正月初五之前,只賣鞭炮、香燭之類的急用貨。連藥店都只會開壹條小縫!有壹年年初,有人半夜生病在家,醫生敲了半天門也不出來。實在是太著急了。東西也比平時貴很多,有時甚至貴幾十倍。”現在雖然不缺商品,但是店鋪從正月初三就開始營業了,只是營業時間縮短了。但人們還是習慣在28號把不易腐爛的食物全部買好,給自己貼上新春聯,去理發店整理妝容,準備第二天制作食物所需的食材。
此外,平和縣還有壹個習俗,就是債務人會在農歷二十七、二十八自願還債。如果他們不能償還債務,他們應該與債權人討論來年償還債務的時間。無力還債的人會在大年三十去親戚或朋友家躲債。
12月29日:殺雞鴨。在春節期間,更重要的食物必須在這壹天準備好。包括雞鴨、五香雜菜、自填香腸、炸棗(傳統自制節日食品)等等。雞鴨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說:“解放前,由於衛生條件和養殖技術的限制,雞鴨很難餵養,但即使是最窮的家庭也會想方設法補壹整只雞。人們經常用存活率更高的鵝代替雞。”今天,食物很豐富,人們只需要去商場買就可以了。
到了大年二十九,大部分外出打工學習的遊子都回到了縣城。過去,住在老房子裏的人們會在院子裏和過道裏架起大鍋煮熱水,並建立流水線準備節日食物。有人殺家禽,儲存雞血鴨血;人們把殺死的雞鴨浸泡在熱水中後,圍坐在壹起拔鴨毛,講述他們過去壹年的故事。有人接著把雞鴨開膛破肚,取出內臟,清洗幹凈;有的人把雞鴨煮熟,放上鹽,晾涼後掛在通風處保鮮;其他人準備蔬菜,肉類,海鮮和其他他們需要的食物。壹家人團聚不僅僅是除夕夜圍著竈臺吃吃喝喝,家務勞動的分工合作更能體現閩南人的生活態度和教育子女的觀點。隨著獨門獨院的人越來越少,單元房成了人們的主要居所;市場越來越活躍,年前家庭集體勞動的場景也不多見。家庭主婦會在宰殺、清洗或烹飪後從市場上購買節日食品。對於小家庭來說,這種方式更幹凈輕松,距離遠的家庭可以圍坐在壹起喝茶聊天,當然也很少體驗到小時候壹起勞動鬥嘴的樂趣。
春節前的最後幾天,人們在期待的熱情和勞動的疲憊中度過。
2.節日儀式和活動
12月30日:中國新年。經過十多天的準備,終於到了大年三十。因為閩南人很重視說話的“色頭”和忌諱,大人們在除夕之前,總要給孩子洗澡,同時反復叮囑孩子不要亂說話,不要罵人,要說好話;過年大人很少罵孩子。
問老人才知道:“以前年三十有祭祖的儀式,或去祠堂,或在家祖像前祭拜,全家按年齡向祖先行禮。壹方面,表示對祖先的尊重,不忘自己的根,希望祖先有精神上的保護,來保護妳的後輩;另外,我們小的時候,關於禮儀、尊老次序、待人接物的觀念,都是在這樣的儀式中得到教育和鞏固的。”現在在平和縣,會有人去土地廟祭拜,放鞭炮,燒紙錢等。在聯賽年之前。但是,祭祖的景象並不多見。
年夜飯對中國人來說非常重要,在閩南也不例外。與北方地區家庭包餃子不同,平和縣還有其他的習慣和講究。從前,“祭祖”完畢,供品撤回後,放鞭炮,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壹個嶄新的紅泥爐,用木炭生起旺火,壹家人圍坐在桌前聚餐,溫馨團圓,表達對富貴的渴望。飯桌上,再窮的人,也會努力補上12個菜。會端上前壹天做好的五香雜菜和香腸,少不了雞肉。有條件的家庭註意拼盤:雞頭、雞尾、雞翅、雞腳缺壹不可,其他部位的肉要包裝整齊,就像盤子裏的壹只完整的雞。窮人會把鴨子或鵝擺成整只家禽的形狀,加上從鄰居家借來的雞頭做成壹只雞,叫做‘聚雞頭’。他們常常不得不竭盡全力保存雞頭。借來的雞頭每頓飯後都要放在鹹菜缸裏,有客人來了再拿出來。"
現在,套竈的習慣已經消失了。以現在的生活水平,沒必要“紮堆”。但飯前放鞭炮,餐桌上雞鴨保持原形的習慣壹直保留著。孩子和成年男子在戶外放鞭炮,表示他們開始圍著爐子。家庭主婦們在晚飯前盛出壹整碗米飯,留到第二天吃;也可能是故意多煮點飯,大年三十吃不完。這意味著“春稻”和“壹年多”。全家人坐在餐桌前,吃著,喝著,開著玩笑。這壹天,孩子們被允許喝壹點酒,互相祝酒。長輩給晚輩拜年,氣氛很熱烈。血蛤是這個國家近海的壹道非常重要的菜肴。蛤蜊洗凈後用剛燒開的水燙壹下,半熟就可以吃了。“以前蛤蜊很少被扔掉,而是放在門後和地上,俗稱‘蛤蜊錢’。走路時踢蛤蜊是來年賺大錢的好兆頭。年夜飯後,壹家人圍坐在堂屋,老人講家事,講家譜。這位老人通常給兒孫們講他們祖先的辛勤勞動和善行的故事。晚飯後,孩子們聚集在外面放鞭炮。大人們圍坐在桌前,品茶談天,‘守歲’到淩晨,祝父母長命百歲。“調查人員聽過自己家的壹個故事:祖上很窮,做佃農,租地主的地。端午節,房東回家收房租,師傅趕緊給房東端來粽子和紅糖,請房東吃飯,懇求房東暫時解除債務。房東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廚房吃蘸鹽的粽子,誤以為孩子在吃白糖,房客故意冷落自己,房東大怒,把債務逼得更緊了。付完房租,主人要教育孩子出人頭地,不要被房客壓迫。晚輩真的很努力的把它做強了,到了他的孩子身上,就買了沒落地主的地。這種故事流傳下來,提醒孩子珍惜現在的生活,鼓勵後輩繼續奮鬥。
然而,隨著大眾傳播的普及,舊習俗在現代娛樂方式的沖擊下正在逐漸衰落。除夕夜,長輩們家庭聊天、家譜的做法,已經被看“春晚”所取代。人們吃完年夜飯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家庭內部文化傳承活動的機會很少。老人感慨道:“我說的度假習慣,妳們父輩可能沒經歷過,但妳們可能有點印象。妳連春節怎麽過都不知道,吃的玩的都不用等到春節。妳通常有它。也許只是回家休息壹下,看看親戚。現在不談傳統禮儀和家庭傳統,這些習慣越來越淡了。”
午夜時分,平和縣城鞭炮煙花齊鳴,點亮了整個夜空。新年在硝煙和鞭炮聲中到來,守歲的人們也紛紛去休息了。由於平和縣沒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這壹習俗壹直延續至今。
正月初壹:舊習俗規定這壹天要早起。尤其是當妳是家人的時候,需要從印石到石矛“吃香”(淩晨3點到7點),也就是敬天、敬神、敬祖宗,祝家人新的壹年平安、萬事如意,然後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第壹天。因為人們在除夕熬夜看電視,所以大年初壹早起和“半夜睡前上香”的習俗逐漸變成了早上睡覺。老人對這種現象相當不滿。“如今,人們生活得很好。以前第壹天睡到中午,就要早起吃香。我今年起得很早,要勤快,要賺大錢。”
早餐時,舊俗規定吃“長年菜”,即整菜用鹽水煮素。人們認為第壹天的第壹個早晨吃素可以保護妳在外出的壹年中不被雨淋。這個習慣壹直延續到今天。
晚飯後,大人和孩子穿上新衣服,給親戚朋友拜年。孩子們經常得到“紅包”(壓歲錢)。長輩給紅包的時候是祝孩子身體健康,聽話,學習進步等。除了感謝,孩子在收紅包的時候也會說壹些祝福的話。雖然沒有規定,但是給紅包和收紅包的兩個家庭必須互相保持壹個平衡,也就是說,收紅包的父母應該給對方的孩子差不多數額的紅包。所以紅包的金額不壹定,要看兩個家庭的經濟水平,但是金額壹定要均勻。此外,還有參加工作或事業有成的年輕人給老人紅包的習俗。現在還保留著,只是對象和範圍變了。
正月初二,閩南大部分地區有“女婿節”的習俗,即已婚婦女帶著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拜年。當地有壹句民歌:“正月初二、初三有孝順的女兒,初二、初三有不孝的女兒擔著擔子”,就是孝順的女兒以丈夫為客回父母家,給父母拜年。那個不孝的女兒直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出嫁壹兩年的女兒回父母家壹定要準備八種禮物:雞、鴨、豬肉、香腸、紅橘子、蒸糕、煙、酒。婆婆收到“女婿”很大壹部分禮物,給女婿切壹半雞鴨。嶽家給新女婿擺了壹桌酒菜,座次和菜式都有規矩。新女婿和女兒初二要坐“大位”(重要位置),桌上要有雞和雞頭。拜訪時,女婿和女兒要給父母紅包。如果是結婚幾年有孩子的女兒,正月初二初三還是會回父母家。早上女兒家會去嶽家拜訪,帶點禮物(不是很嚴格),婆家也會給女婿家擺酒席,但座次沒有要求;女兒女婿給父母紅包;嶽父有給孫子的紅包,黃昏就要回家。不過,不同的家庭很少在這壹天互相拜訪,以免擾亂他人的團聚氣氛。時至今日,這壹習俗仍然保持著。
正月初三俗稱“紅狗日”,是個不吉利的日子。人們很少來訪,也不喜歡有客人。醒來後拿起家裏幾天沒動的掃帚掃地。在蘆溪鄉,還有把掃帚和垃圾壹起扔掉的習俗,叫做“送窮日”。關於這壹天的習俗不多。事實上,新年經過十多天的準備和兩天的狂歡高潮,人們從腸胃到精神都需要時間休息和放松,也逐漸需要從節日的氣氛過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
正月初四,人們又要早起,人們把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竈神接回來,祭祀和拜祭的流程也沒有太大變化。
初五,俗稱“分家”,日常生活和勞動開始步入正軌,農民開始準備春耕。
隨後幾天,民俗方面沒有具體規定,在采訪中了解到:“從解放到70年代,正月裏會有燈謎、評書、球類等文體活動,都是民間舉辦的。大中專學生放假回家也會組織壹些文化活動,比如戲劇表演,傳播文明思想。這類活動在近十年逐漸消失。近年來,人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看電視和上網上,對特定人群之間的交流不太熱心。
但現在在農村,仍然保留著召開座談會的習慣。參加座談會的大多是外出創業、學業有成的本地人。會上,主持人會表彰辛勤工作的先進人士,有壹定財力的也會捐款給公益事業,比如修橋修祠堂,以回報鄉親們。這些座談會的主要目的是鼓勵村民繼續努力工作,創造更加進步和文明的生活。"
第九天是“神的生日”,家家戶戶都準備年糕、水果、綠茶進行祭拜。按照老習俗,祭拜要在淩晨四五點鐘舉行。桌上有鮮果、鮮花、炒棗、素菜、綠茶等供品。主婦三次斟滿茶,拜完後燒紙錢祭天,放鞭炮以示儀式結束。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個小時。但現在人們更容易接受初九淩晨拜完神就睡覺的習慣。午夜祭神時,鞭炮聲非常集中。大家心照不宣的壹起調整忙碌的時間,然後安詳的睡去。
初九過後,在外地工作學習的人們將陸續回到自己的崗位,縣城的居民也將逐漸安心地進入日常生活。然而,傳統的中國新年還沒有結束。元宵節正月十五,閩南語稱為“小年”。
采訪得到的信息:“以前正月十五,所有祠堂都張燈結彩,新婚或新婚家庭負責點亮祠堂。”在平和縣很少看到這樣的做法,但是可以看到比除夕豐富得多的娛樂活動。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紅燈籠,縣城裏還有舞龍、舞獅、舞龍藝術等活動。舞龍舞獅和常見的龍獅隊沒有太大區別,這裏不用我多說什麽。龍獅隊會進巷子在家家戶戶面前表演。家家戶戶,百姓都會放鞭炮迎接,給龍獅隊的小夥子發“紅包”。
龍藝是平和縣特有的民間娛樂項目,費用壹般由縣內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承擔。“龍”的每壹節都用木塊搭建底座和天花板,底座上放壹把竹椅供人坐;底座兩邊有木棍可以扛在肩上;這個棚子用塑料薄膜覆蓋著。整個“龍身”用塑料花、彩帶、彩燈裝飾。每壹節都有壹個四五歲的孩子打扮成古代的才子佳人坐在裏面,撐著小傘,化著濃妝。夜宵七點,小夥子背著龍藝在縣城的大街上走著。龍燈閃爍,孩子們穿著精致。無論他去哪裏,總有壹個風景充滿了人。在夜宵的細雨中,路邊樹上的燈籠、龍上的燈籠、街上居民燃放的煙花爆竹五彩繽紛,龍藝將春節活動推向高潮。
近年來,縣政府組織縣內企事業單位在主要街道擺攤搭棚,舉辦燈謎活動。男女老少吃完飯壹起出來,從壹個攤位逛到另壹個攤位,猜燈謎後玩遊戲,邊看煙花邊聊天;而且每個單位都會準備壹些牙膏、洗發水、香皂、文具等獎品給獲獎者。居民們從過去的美食和喧囂中活躍起來,在新的壹年裏上街看人看風景,收拾心情,準備投入生活和工作。
正月二十是俗稱的“天川”。“傳說女媧就是在這壹天試圖修補這塊石頭。人們吃甜的肫和鹹的米飯來彌補。女人們盛裝打扮,到田間地頭‘走過場’,其實就是郊遊。”傳統的春節活動也在今天正式結束,新年生活來了。
壹個獨立的文化區域有自己的物質文化特征,但也處於更廣闊的民族文化背景中,仍然具有整個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閩南作為壹個文化區域,由於地域條件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這些差異也清楚地反映在節日中,體現在上述節日活動、各種民俗和禁忌等方面。但是,在基本的生活態度上,閩南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色。比如,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節假期的後半段過程中,有祭祀神佛、祭祖、家庭團聚、家庭教育、拜年、娛樂休閑等活動。這些活動,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各種習俗和禁忌,反映了中華民族期盼未來、趨吉避兇、勤政行善、家庭團聚等社會心理特征。但是,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春節的整個過程都在面臨著變化,傳統節日的很多成分正在被消解,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從不同的方面發生著變化。
二,節日文化與文化變遷
人類學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區生命的物理特性幾乎沒有什麽不同,但文化卻大相徑庭。顯然,文化壹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而變化是所有文化和社會制度中的永恒現象,對文化變化的研究也成為人們關註的壹大話題。在社會物質各方面劇烈變化的今天,過去受現代文明沖擊較小的地區和傳統文化也進入了更劇烈的變化過程。
1,文化變遷及其原因
人類學和社會學的不同流派對文化變遷及其原因有不同的解釋,但大多認同變遷可能來自文化內部的發現、發明和長期變異,也可能來自外部的接觸、傳播和內涵。其中,美國社會學家威廉?福爾丁?奧格本認為,大部分社會變革是由物質和文化變革,尤其是科技變革引起的;壹旦物質文化發生變化,無形文化的制度文化,即價值觀、規範和意義、社會結構等。,也發生變化。克萊德·m·伍茲則認為,變化壹般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或自然環境的變化引起的,其中社會文化環境指的是人、文化和社會;自然環境是指特定的生態環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當環境的變化有利於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時,社會和文化變革的先決條件就得到滿足。文化是壹個整體,文化系統中某壹部分的變化通常會導致其他部分的相應變化。物質的變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將導致傳統文化日益卷入現代世界,與傳統的社會、經濟和民間信仰日益疏離。
閩南的自然環境變化不大,但社會環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很大。本文認為,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是引起文化變遷的主要因素。具體來說,閩南春節期間,作為生活基礎的自然環境和物產變化不大。人們繼承了傳統觀念和節日習俗的整體框架,如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節日食品的構成等,大部分生活觀念仍能滿足閩南物質環境的要求。此外,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看,人們並不想破壞這壹地區長期使用的生活方式,以至於認不出來,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間信仰也延續了下來,今天仍在發揮作用。但在節日習俗的操作層面,壹些不適應現代經濟模式和物質生產的習慣已經被摒棄,如“尾牙”習俗、節日食品準備的安排等。由於與現代的時間安排有很大的沖突,傳統活動中壹些嚴格復雜的程序被省略或修改,以適應逐漸加快的生活節奏和盛行的速戰速決的心態,如“晨吃香”和初九淩晨放鞭炮的習慣。現代因素並沒有完全取代傳統習慣,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生活需要進行選擇,有時調整傳統行為習慣以適應現代生活,有時在傳統操作中加入現代技術,文化就在這樣的互動中發生著變化。在這壹變化過程中,個人已經從傳統的生活方式轉向更復雜、技術先進和快速變化的生活方式。
然而,文化變革是壹個復雜的過程,變革的內容和方法取決於不同的情況,因此很難簡單地用某壹種理論來概括。因此,關於文化變遷的原因,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傳統文化需要從內部進行調整以適應物質技術環境的變化,需要與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等社會制度的變化相協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春節作為傳統社會精神的壹部分,也難逃變革大潮的侵蝕。此外,隨著人口的流動、現代交通的發展和大眾傳媒的傳播,各種現代社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在與傳統文化接觸,然後相互替代、補充和同化。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處於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
2.文化變遷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節日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反映了社會文化的特征。無論是壹個地區的生活秩序,還是人們的行為特征和社會心理,都可以在節日中表現出來。可以說,節日作為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內部結構、文化特征和社會功能,同時也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傳統節日春節正在經歷壹場“持續的”變革。新舊文化的對比,使我們清楚地看到其變化的動態過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變化中的時間規律性。
傳統農業生產以“年”為周期,春節是我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節日,處於承前啟後的農閑期,期間人們有休息、消費、祭祀。春節起到了調節生產生活、表達感情的作用。在傳統的春節放假過程中,人們主要以家庭、宗族為單位來安排各方面的物質生活和節日文化活動,家庭的休息、教育、娛樂功能得到更明顯的發揮。此外,傳統節日習俗還包括壹系列傳承文化的活動和儀式,如上述節日準備階段的祖先崇拜、神靈崇拜、城鄉交流、集體勞動等活動,使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如重視家庭紐帶、尊重勞動等。)在禮儀性節日活動中得到肯定和傳承,在這個傳承過程中社會成員被納入傳統文化。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化對傳統節日的沖擊,傳統節日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變化,並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壹點在調查現場非常明顯。首先,過去家庭交流的機會被現代大眾傳媒取代,過程中的傳統文化教育也減少了;其次,隨著現代學校教育的普及,傳統觀念對社會成員的影響逐漸減弱,人們的文化傳承意識和行為逐漸弱化;上述觀念的變化反映在實際行動中,就是節日習俗中的傳統部分在逐漸衰落。觀念和實際行為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如重視家庭結構和秩序、進取精神和實現目標的決心等,在循環中逐漸喪失。當然,本文強調的是引起節日文化變遷的外部刺激因素(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現代交通的發展,大眾傳媒的普及,標準化教育的普及等。),同時承認文化的內在發展導致變化,以及文化變化的內在整合和調整機制。
但是,傳統休閑生活方式的衰落,傳統文化的改變,並不壹定意味著人們對現代生活的適應。相反,它意味著要麽必須改變預先存在的模式,要麽人們必須采用由較早受到現代化影響並花了很長時間的社區人民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例如,調查中的居民模仿了同處於閩南文化區域的廈門、漳州等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春節期間節日活動的安排方式,以及表達情感和信仰的方式。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社會成員對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適應以及人們對休閑和消費方式的盲目選擇。比如春節期間,縣城居民之間的互動交流形式明顯減少,人們不再熱衷於家庭交流和各種文體活動。近三四年來,每逢春節,成人賭六合彩、兒童在網吧玩電腦遊戲的現象不斷增多,這不禁讓我們重新思考傳統節日的社會功能,以及傳統文化變遷過程中社會心理的缺失。節日文化的變遷所折射出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讓我們意識到,隨著舊文化的瓦解,更適合地域和人群的新文化尚未建立,這種文化鴻溝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社會和居民的需求,越來越需要尋求壹種可行的替代制度。
傳統文化可能成為現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為現代化的動力,關鍵在於社會成員對兩者的態度。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傳統文化引起的社會認同感以及對整個社會的凝聚作用,即文化的核心部分,長期以來為社會穩定和發展提供動力,在現代化進程中也需要引導才能使其發揮作用。當社會處於轉型期時,需要重新詮釋和改造人們的生活方式,以適應物質、制度和文化的發展。了解社會中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態的變化,科學地引導人們的生活方式,使整個社會系統均衡發展,正是研究者在面對文化變遷時需要反復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