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是臘月二十三的晚上。祭竈節在中國民俗中歷史悠久,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小年節、謝節、竈王爺節。祭竈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祭神”,在琉球語中稱為“解願”。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會燃放煙花。據說每年年底竈神、太歲神、民間神都會回天向玉帝報告。特別是竈神會把人間的善惡告訴玉帝,作為獎勵和懲罰人類的依據,所以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在家祭拜神靈和竈神。
臘月二十三也被認為是中國新年的開始。在古代,祭竈的節日僅次於中秋節。在古代,做官、經商或留學的人,都要在祭竈前回家團聚,吃自己做的糖果,以祈求竈神保佑全家來年平安。
竈神用什麽貢品?
竈神用水果、酒、蔬菜、糕點、麻糖等。作為供品,並在供奉時點上香和蠟燭。也可以和竈神說說話,讓他為妳家說好話等等。祭祀竈神是人們為表示對竈神的尊敬而舉行的告別儀式,希望竈神在玉帝面前多給自己說些好話,以求來年好運。
祭竈的習俗有哪些?
1,人之王
在古代,臘月二十三,朝廷用羚羊祭竈,這種祭竈的儀式壹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民間祭竈用蜜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祭竈;用清水草料祭祀竈王爺的馬。相傳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騎馬去玉帝那裏報人善惡。二十三日末,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內立竿掛燈,男主人跪拜,願掩惡揚善。禁止女性擔任祭司長,女性只能在裏屋掃竈。祭祀結束後,取下竈神像,與紙錠壹起焚燒。
2.清掃灰塵
掃塵就是掃年,其實就是在清理家庭環境。北方人稱之為“掃房子”;南方人稱之為“除塵”。傳統上,家家戶戶在這壹天黎明即起,打掃房屋和窗戶,洗衣服,刷洗鍋碗瓢盆,進行幹凈徹底的衛生清掃。根據《集解筆記》的記載,這壹習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當時是壹種驅除疫鬼、祈求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所以掃塵就是掃去舊物的意思,既指院裏的舊垢,也指舊年遇到的不快。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六七天了,春節的準備更加熱烈。要徹底打掃房間,俗稱掃塵,掃塵就是去舊迎新,去除不祥。每家每戶都要認真徹底的打掃,讓窗戶明亮幹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貼窗戶,貼年畫等等。
在臘月,家家戶戶都為新年做好了準備。在北京,臘月二十四通常被定為“除塵日”。
除塵主要是徹底打掃房子。家庭主婦通常先把房間裏的床上家具蓋好,用頭巾把頭包起來,然後用掃帚把墻壁上下掃壹遍。打掃完房子,擦洗桌椅,清洗地板。打掃完房子後,商店和居民的家煥然壹新。新貼的春聯鮮艷奪目,展現了盛世繁華。栩栩如生的門神,擡頭看幸福的條幅,精美的窗花,彩色的年畫,五顏六色的燈籠,神龕上豐富的祭品,都呈現出壹派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3.切割窗花
在所有的準備工作中,剪窗花和貼窗花是最受歡迎的民間活動。這裏有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故事,如喜鵲的梅花、燕子的桃柳、孔雀的牡丹、獅子的滾繡球、三羊(楊)的開泰、二龍的戲珠、鹿鶴的香椿(六合同春)、五蝠(傅)的持壽、犀牛的望月、蓮(連)的年魚(其余)、鴛鴦的戲水、
4.貼春聯
過了小年,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神必貼,門必貼,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像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是敬慕祝福之詞。大門上的對聯是壹個家庭的門面,特別講究,或抒情,或寫景。
5、洗澡時
臘月二十三過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理發。民間有句話叫“有錢沒錢,過年剪頭發慶祝”。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洗腳。今天晚上,婆婆和妳兒子用開水洗腳。大人也要幫壹個不懂事的女孩把腳擦洗幹凈,不留汙垢。民間有個說法,臘月二十七,婆婆給妳洗腳。壹句俗話,不洗腳,七個月膿液害水。
6、適合結婚
二十三歲以後,人們認為神靈已經去了天堂,壹切都被原諒了。娶媳婦和賣淫都不用選日期,這叫搶著結婚。壹直到年底,還有很多結婚儀式。民謠是“鄉下忙嫁,宜春帖逗春色。”姐妹燈前私聊,今年是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