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亮點解讀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亮點解讀

2040年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亮點解讀

據上海市政府網站22日消息,“為規劃開門”,在公眾參與的全過程中,“以人民為中心”的《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以下簡稱《上海2040》)於8月22日公布。以下是我精心整理解讀的2040年上海總體規劃的亮點。歡迎分享。

昨天,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局長莊少勤介紹了《上海2040》草案的主要內容。提出2040年上海要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為令人向往的創新、人文、生態城市,並進壹步限制人口、建設用地等指標。規劃提出,堅持土地、人口、環境、安全四條底線。此前,上海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以內。這個規劃進壹步提出,到2040年,常住人口也要控制在2500萬左右。

此外,上海的發展將與周邊地區融為壹體。根據規劃草案,未來上海將建設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協同發展的上海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圈,凸顯同城效應。

1.到204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

《上海2040》提到,上海將以成為高密度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範城市為目標,積極探索特大城市智慧發展的轉型之路。探索特大城市“底線約束、內涵發展、彈性適應”的創新發展模式。

規劃將嚴格落實中央嚴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緩解人口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緊張的矛盾。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以內,到2040年,控制在2500萬左右。

2、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裏。

按照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的要求,全市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裏以內。

壹是優化用地結構,確保生態用地(含綠化廣場用地)占全市用地面積60%以上,提高綠化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比例,堅持農村居民點用地優化與拆遷並重,積極推進現有用地二次開發和低效工業用地減量。

二是實現廣域空間統籌規劃,註重陸海統籌發展,積極發展低空空域,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構建陸海空壹體的開放發展格局。

三是推進空間復合利用,探索商業、辦公、居住、公共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復合開發,推進軌道交通站點綜合開發利用。

3.至少有兩條軌道交通線直接服務於城市副中心。

規劃提出,完善“中心活動區-城市副中心-區域中心-社區中心”的公共活動中心體系,強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包括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規劃還提到,到2040年,基本覆蓋65438+萬人以上的新城軌道交通站點。

提升中心城軌道交通服務水平,加密中心城北部和東部地區軌道交通線網,形成中環附近城市軌道環線,提升黃浦江等主要客運走廊沿線服務功能,確保至少有兩條軌道交通線直接服務城市副中心。

到2040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總出行方式的比例達到50%以上,綠色交通比例達到85%,軌道交通站點600米覆蓋率達到60%以上。

4.與江浙打造90分鐘都市圈。

來滬將構建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協同發展的“上海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圈,凸顯同城效應。值得註意的是,在原有機場和火車站的基礎上,上海將再建壹個機場和火車站。建成後,新建的上海東站將與現有的上海浦東機場壹起,成為上海繼虹橋樞紐之後的第二個交通樞紐。

步行15分鐘解決市民基本生活。

《上海2040》指出,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廣場步行5分鐘內可達90%;包括社區公園、小廣場、街角綠地等。,實現人均4平方米的規劃目標;生活平均出行距離控制在2.5公裏以內;15分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第壹,通過15分鐘的步行距離,解決人們在社區的基本需求,以及工作、休閑、學習。第二,傳統社區以生活為主,面向未來的社區包括工作和休閑,包括學習和創新需求,這意味著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應改變,是復合型社區。第三,未來城市的人口結構或者城市功能會發生變化,這個社區也是壹個成長中或者有機更新的社區。第四,社區是開放的社區,不是封閉的社區。空間就是根據上海現有的優勢,建設壹個小型的公共空間,既服務於社區居民又對市民開放,從而使社區成為改善城市生活、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基本載體。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指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是本次規劃的亮點。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位,可以說是城市的細胞。城市生活方式的改變,乃至城市發展方式的改變,都可以從這裏開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社群的作用不僅僅是生活場景,更是工作場所。在這個規劃中,國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從社區的變化中產生的。”

5.PM2.5濃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上海2040》中提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增強城市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全市碳排放總量和人均碳排放在2025年達到峰值,到2040年,碳排放總量比峰值下降約15%。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提高水系連通性,將城市河面率提高到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洪除澇能力;提高地面沈降監測和防治能力。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和極端氣候影響。

根據“上海2040”的規劃,上海未來將顯著改善環境質量。力爭2040年PM2.5濃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狠抓水環境改善,到2030年實現水功能區全面達標。

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

規劃提出,構建“雙環九廊十區”多層次、網絡化、功能化的城市生態空間體系,將崇明建設成為世界級生態島。

到204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態空間格局上,郊區以10生態涵養區和9條生態廊道為基地,推進生態林屏障建設,保護沿江生態岸線和灘塗,推進國家公園和郊野公園建設;中心城周邊外圍綠化帶、郊區綠化帶、16生態隔離帶錨定,防止主城區進壹步擴散;在中心城區加快實施10楔形綠地,結合重要過渡區新增壹批100公頃以上的大型公園,加強13濱河綠化帶建設。

據悉,本次規劃將形成“1+3+1”的規劃成果,其中“1”為城市總體規劃報告,“3”為報告附件,包括專項規劃大綱、分區規劃導則和行動規劃大綱;同時,在“1+3”的基礎上,形成了1規劃文本圖集。根據《城鄉規劃法》和《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的要求,公示內容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報告全文和規劃文本圖集,公示時間為壹個月,8月22日至9月21。

  • 上一篇:我無法理解的特斯拉市值神話
  • 下一篇:精品酒店的設計要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