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詩

端午節詩

全套如下:

端午節介紹

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也叫端陽節、普傑節、天中節、大長節、木蘭節、女兒節、兒童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壹。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崇武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龍舟節、艾節、端午節、夏節、崇武節、午時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日之壹。五月為毒月,五日為毒日,五日午時為毒時,排在三毒之末。端午節也叫“五月底”。五月是整個大熱天的開始,五條毒蛇開始活躍,鬼怪橫行,會給人帶來災難,尤其是給無所顧忌、無所反抗的孩子帶來災難。因此,人們把五月的端午節稱為“兒童節”或“娃娃節”。

兩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由於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彜族、壯族、布依族、朝鮮、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畬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達斡爾族、仫佬族。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有些活動,如賽龍舟,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端午節被韓國正式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獲得成功,這也是我們中國保護自己文化遺產的深刻教訓。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這裏僅列舉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摘自紀念伍子胥]

流傳於江浙壹帶的端午節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被越國屠殺,被越國收買。他被讒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孝女曹娥的回憶。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有金所作碑。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村莊被重新命名為曹娥鎮,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為曹娥河。

“來自古越族的圖騰祭祀”

現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遊地區存在著壹種具有幾何版畫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據專家推斷,殘存的氏族是歷史上崇拜龍圖騰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裝飾圖案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不斷紋身的習俗,生活在壹個水鄉,並把自己比作龍的後代。其生產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鏟、鑿等小型青銅器。作為日常用品,用於烹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們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壹。直到秦漢時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節是他們創立的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漢族,其余的則演變成了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和壹個邪惡的日子。

河北省民間文化協會會長袁認為,端午節的概念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袁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壹直有重疊數字的概念,比如農歷正月初壹的春節,2月2日的龍頭節,3月3日的王太後蟠桃會,還有7月7日的七夕,9月9日的重陽節。這些節日都有各自的內涵,與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作為壹個節日來慶祝,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形成了。

“在中國,歷史傳統認為5月5日是邪惡的月份和邪惡的日子。根據《易經》等古籍記載,陰邪從五月生,五月五日正是陽氣運行到底的時候。在這壹天,許多疾病和瘟疫肆虐。所以這壹天,人們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辟邪強身。”元薛軍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是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

袁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2000多年前屈原跳江後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魚吃飽後,人們把米撒在河裏,以免吃到屈原的屍體。釣屈原需要船,所以船多了,自然就有了競爭,比賽也就漸漸開始了。至於龍舟,那就更晚了。

端午節習俗

在中國,端午節的慶祝方式很隆重,慶祝活動也很豐富,從早上的黎明開始,到中午結束。較常見的活動有以下形式:

1,龍舟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們,對聖人屈原之死戀戀不舍,許多人劃船追趕救人。他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追趕,到了洞庭湖就不見了。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其實“龍舟賽”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龍形獨木舟和玩賽跑遊戲是儀式中娛樂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娛樂的節目。

後來,各地的人們除了紀念屈原,還賦予了賽龍舟不同的含義。

江浙壹帶劃龍舟,是為了紀念本土出生的現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意義重大。夜龍船上,燈火裝飾,穿梭往來,場面動人有趣。貴州苗族在農歷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龍舟節”,慶祝插秧成功,並祝願豐收。雲南傣族同胞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區對劃龍舟有不同的傳說。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臨江、湖海的地區,每年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龍舟賽。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臺灣省開始舉辦龍舟賽。當時,臺灣省的行政長官江在臺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舉辦了壹場友誼賽。現在臺灣省每年五月五日舉行龍舟比賽。在香港,也舉行賽跑。

此外,龍舟賽艇首次傳入日本、越南和英國等周邊國家。從65438年到0980年,龍舟賽被列入我國的全民體育競賽項目,每年都舉辦“屈原杯”龍舟賽。1991 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首屆國際龍舟節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嶽陽舉行。賽前舉行“龍頭節”,既保留了傳統儀式,又註入了新的現代因素。“龍頭”被擡進曲子廟,運動員將龍頭“塗紅”(系紅絲帶)後,祭司宣讀祭祀儀式,並“點亮”龍頭(即點亮)。然後,所有參加龍舟節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龍頭擡到古洛河邊,趕去賽龍舟。60多萬人參加了競賽、博覽會和晚會活動,這是前所未有的。從那以後,湖南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龍舟比賽將會在全世界廣泛傳播。

2.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粟米”、“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據周人所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習慣用樹葉把小米包起來,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壹個是粽子,壹個是小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了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壹種“蜜餞粽子”,就是把水果放進粽子裏。詩人蘇東坡有詩“粽子裏見楊梅”。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樹葉變成了樹葉。後來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在端午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壹般都是前壹天包粽子,晚上煮,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嫩蘆葦葉和竹葉做的,統稱粽子葉。粽子的傳統形態是三角形,壹般以內瓤命名。糯米叫大米粽子,赤小豆粽子叫赤小豆粽子,棗粽子叫棗粽子。棗子餃子諧音“初中”,所以吃的最多,打算讀書的孩子可以早點拿冠軍。過去,進士們在參加科舉考試的那天早上會吃棗餃子。到現在為止,在中學和大學的入學考試日的早上,家長們都要為考生做棗子餃子。

煮粽子的鍋裏壹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話煮點鴨蛋鵝蛋。吃完蘸糖的甜粽子,要吃蘸鹽的雞蛋。據說五月底吃粽子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會生瘡;中午把粽子鍋裏煮好的鴨蛋鵝蛋放在太陽底下曬壹會兒再吃,就不會頭疼壹夏天了。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3、佩戴香包

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囊,據說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其實是用來裝飾內頭的。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繩,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種精致可愛。★在中國南方的壹些城市,青年男女也用香包來表達愛意。

4.吊菖蒲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眉心放菖蒲、艾條,掛在堂上。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莖和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以艾草入藥,艾草有補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作用。艾葉加工成“艾絨”是艾灸治療的重要藥材。

菖蒲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狹長的葉子中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滯、殺蟲、殺菌的良藥。

可見古人插艾葉、菖蒲是有壹定防病效果的。端午節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節”。這壹天,人們掃院,掛艾葉,掛菖蒲,灑雄黃酒,飲雄黃酒,攪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是我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共有的習俗。

5、吊鐘雕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戶戶都掛著鈴鐺和雕像來辟邪。唐開元皇帝在歷山講武後回宮,瘧疾肆虐。他夢見壹大壹小兩個鬼穿著紅襠褲,偷著楊貴妃的香囊和明朝的玉帝,在廟裏跑來跑去。大鬼穿著藍色的長袍,戴著藍色的帽子,抓住了那個小孩,挖出他的眼睛,壹口吞下。當被明朝皇帝問到時,大鬼說:我姓鐘馗,也就是說,我是最厲害的武術家。我願意為陛下驅除邪靈。明朝皇帝壹覺醒來,瘧疾就好了。於是我讓畫師吳道子根據我在夢裏看到的畫了壹幅鐘馗捉鬼的畫像,並命令所有的人在端午節的時候貼出來驅邪。

相傳唐人鐘馗在長安考試中得了狀元,卻因相貌不佳而被廢,因憤而死。後來,我把壹個夢給了唐,決心消滅世界上的惡魔。當時皇宮鬧鬼,唐明帝叫大畫家吳道子根據他在夢裏看到的東西,畫了《門捉鬼》。掛了這幅畫,門口被宰殺驅邪,宮中壹片祥和。唐明帝封鐘馗為“驅魔神”,於是鐘馗塑像遍遊天下,斬斷鬼怪,立下大功,後世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鐘馗雕像,以驅鬼辟邪,希望家庭平安。

6、掛錢包,綁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人以五彩帛縛臂,名為長命帛,壹名續命帛,壹名令兵戰,壹名令五色帛,壹名令諸索戰兵鬼,使人不至得病。”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顏色。所以在節日的淩晨,大人起床後第壹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線。綁線時,禁止小孩說話。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壹場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進河裏。據說小孩穿五色線可以避免蛇和蠍子的傷害;扔到河裏就是讓河水沖走瘟疫和疾病,讓孩子平安健康。

孟《東京夢中國》卷八記載:端午器物,百繩,艾蒿花,銀樣鼓,畫得漂亮的扇子,香噴噴的糖果,小湯圓,白球。紫蘇、菖蒲、木瓜都切碎,混合香和藥,包在梅紅盒子裏。5月1日起,端午節前壹天,賣桃、柳、向日葵、蒲葉、佛、道、艾草。第二天,家家戶戶在門口擺開,用五色水球和茶酒供養。他還把艾仁釘在門上,秀才們遞給他壹桌酒席。

陳石靖《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說“端午以紅白兩色,以彩線穿之,作花形,或系或釘於門上,使之紅白,亦稱錢俶”而另壹種“貽貝粉鈴”:“第五日,貽貝粉放於帛中,以棉飾之,若數珠。讓孩子拿去吸汗。”這些隨身包的內容幾經變化,從吸汗蚌粉、驅邪符、銅錢、驅蟲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制作日趨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同樣,喝雄黃酒:這種習俗在長江流域的人們中非常流行。遊蕩百病:這種習俗盛行於貴州的端午節習俗中。

7、藏五

農歷五月,酷暑將至,瘟疫毒蟲滋生。在古代,五月被稱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這壹天,家長要帶壹歲以下的孩子到奶奶家躲起來,以免走黴運。

8.交貨時間

中原端陽節之際,新婚姑娘的娘家要在節前或節間給男方送草帽、雨扇、涼席等物,防暑防雨,所以端陽節又叫“送季”。

9、驅五毒

五毒指的是五種毒蟲:蠍子、蜈蚣、毒蛇和蝦、壁虎。“端陽節,天氣熱;”五毒弄醒妳,讓妳不得安寧。“因此,在端陽節這壹天,人們會在門上貼上剪刀五毒的圖片,以避其毒。有的地方要在五毒圖的頭上再紮壹針,表示要釘死去掉。消除五毒反映了人們消滅害蟲、預防疾病的良好願望。

10,吃雞鴨鵝蛋。

它在全國都很受歡迎。端午節的早上,在東北壹帶,老人把煮好的雞鴨鵝蛋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後剝皮給孩子吃。據說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肚子疼,其實是節日裏的壹種好玩的遊戲。在其他地區,烹飪是主要食物。據說屈原是為了防止魚蝦傷害自己的骨骼而把魚蝦扔到河裏救活的,後來演變成了做飯的紀念品。

11,水煮大蒜

大蒜是壹種中藥,味辛味甘,能殺滅病毒,殺菌,熟食能清除腸胃毒素,疏通血管。在端陽節的早晨,煮新鮮的大蒜來疏通血管和消毒是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

12,碎眼

江蘇南京的端午節習俗。那壹天,在壹碗清水裏放入適量的雄黃,投入兩個銅錢,全家人用這水洗眼。據說雄黃可以預防眼玻,有殺菌解毒的功效,有壹定的好處。

13,旅行百病

貴州的端午節習俗。端陽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帶著吃的去外面玩壹天,到山野裏采野花草藥,晚上帶回來用開水洗澡。當地人把這壹舉動稱為“包治百病”或“洗百病”,認為會讓吉利在壹年內平安無事。

14,剪彩葫蘆

用彩紙剪成葫蘆狀,在端陽節倒貼在門上,為的是倒出毒氣。

15,喝雄黃酒

雄黃是壹種中草藥。中醫書上說雄黃能治各種蟲毒、蟲傷、獸傷。所以民間有壹些說法,比如“喝了雄黃酒百病消”,“五月五日喝了雄黃菖蒲酒百病消”,“帶著雄黃進山不怕蛇”。在碘發明之前的時代,中國人用雄黃和明礬水混合白酒塗抹毒蟲叮咬和蚊蟲叮咬。耳熟能詳的《白蛇傳》曾有描述:端陽節,徐賢聽信法海之言,讓白娘子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現在很多地方在端陽節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額頭塗抹雄黃。但根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午節詩選

1,端午節

(唐)文秀

節日分端午節,據傳是屈原。

楚江之空我能笑,直洗不了。

2.七律端午節

殷(唐)

少年逢年過節更深情,但年紀大了,就會感到悲傷;

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鬢角日添白頭,石榴年年放艷;

幾千年的聖賢愚人都是瞬間的,幾個人在幾個名字裏迷失了。

3.比賽歌曲(節選)

(唐)張劍鋒

5月5日,陽光明媚,華陽在河邊唱小英;

國君出郡前,早聽得河上和音;

國君出來,準了,馬已被紅旗牽;

兩岸羅衣聞香,銀釵照霜刃;

鼓聲三響紅旗開,兩條龍躍出水面;

影浪飛向萬劍,鼓浪聲如雷;

鼓聲越來越近,兩條龍的目光如壹瞬間;

坡上百姓驚雷,桿上彩虹暈;

前船中標下水,後船失勢揮手。

4.比賽歌曲

(唐)劉禹錫

五月的沅江在堤岸上平流,城裏人會浮起五顏六色的小船。

靈唱了好久,哀歌從此震動。

幼叉擊雷,雷,亂流聚,聲崩。

龍在雨中顫抖。飲用水離不開河流。

中書令處於變動狀態,據透露,貴族分為男性和女性。

第壹,於勇為鼓勵而戰,但冠軍的顏色沒有落下。

百勝有自己的前期,沒有固定的飛的地方。

風俗重如狂。這時,我們可以看到雲和河的美。

岸上插著彩旗,照亮餃子館,羅襪和淩波在水中嬉戲。

曲終人散,愁黃昏。

5.茅毅的五首詩

(宋)陸遊

端午節來了,紅色的石榴花開滿了山村。

詩人吃了兩個角粽子,高管在艾蒿上。

還忙著拿藥和方子,爭取今年能平安生病。

做完這些,已經是太陽西下的時候了,家裏人已經準備好了吃喝,他很高興的喝了酒。

6.界嶺門端陽

(清)李景山

櫻桃桑葚和菖蒲,再買壹壺雄黃酒。

門外掛著黃紙,卻懷疑賬戶主人怕了符咒。

7.七大定律。端午節

老舍

端午節風雨滿堂,村裏的孩子還穿著舊衣服;

相邀攜帽,敢為泥深愛草堂;

有骨肉相聯沒錢買酒賣品的客人;

那時候的魚三尺,沒有今天的豆子好吃。

8.這是端午節

北瓊

風雨終有陽,汨羅無處掛魂。

劉樺應該互相嘲笑,沒有酒獨自醒來。

端午節對聯

1,千年喚起靈魂,悼念處士。

萬人嘆息,萬人嘆息。

2、除惡務盡,千家萬戶門前掛虎艾

尊賢抱殘守缺,萬人飲龍船江岸。

3、汨羅沈壹流恨

湘楚有著悠久的恥辱史。

4、罕見的愛情二首被流放的離騷賦

只有以義為勇,我才會在時運不濟時報效國家。

5.祖國流亡難報。

愛情只關乎荊楚山河。

6、餃子,壹種聚集親朋好友的國宴,

賽龍舟,飲酒吟詩告慰先賢

7.我為他哭泣,然後掉進了水裏

他為我們這壹代升天了。

8.不怕汨羅江深

在東海乘風破浪

9、端午節的時候,想想孩子。

每次看到龍舟,我都想咯咯笑。

10,應該掛老虎艾龍舟賽吃粽子。

別閑在詩詞裏,發泄怨氣,為大眾嘆息。

11,報國被流放二,癡心不改九章。

汨羅淚滿,離騷流千古。

12,懷念故人,家家包粽子。

慶祝節日,敲鑼打鼓,賽龍舟。

曹芳仁美曲子富13

賓·余昕潔博士的詩

14,賽龍奪得金鼓讓運動員興奮;

結束的那天,我興風作浪,打敗了郝的隊。

15,芬芳的樹葉,壹種永恒事物的味道;

龍舟逐水,百裏畫四季。

  • 上一篇:正體詩,書法,楷書,28字
  • 下一篇:籃球運球動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