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安歲鼓民間曲藝

安歲鼓民間曲藝

廈門的民間曲藝流傳廣泛,歷史悠久,題材廣泛。有描寫日常生活的,有傾訴男女情愛的,有再現勞動場景的,有流傳軼事的,有歌頌古代英雄的等等,但基本沒有文字記載。解放後,曲藝工作者創作了大量作品,只有文字記載。廈門流傳的民間藝術種類繁多。

南曲作為壹種古老的音樂,與唐、宋、元、明時期的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南曲的主要樂器之壹的琵琶,叫南帕,橫著彈。像南派三郎這樣的演奏姿勢,只有在古畫和出土的唐俑上才能看到。南曲至今還保留著漢宮秋色、三臺山等古老的唐宋劇名。可以推斷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朝康熙年間,南曲曾以其優秀的民間音樂而聞名。五少方顯去北京玩南曲,康熙給五少冠以“禦前門客”的稱號,所以南曲被稱為“禦前清曲”,南曲演唱時豎傘,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相傳,廈門南曲活動始於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間,金華閣等樂館相繼建立。廈門是閩南的外貿口岸,是華僑必經之地,於是南曲隨著華僑傳入東南亞各地。20世紀20年代,廈門南樂音樂圈制作的南曲唱片傳到英國,被大英百科全書譽為“東方明珠”。音樂理論家周傳寶引用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結論稱,“南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傳統音樂”。音樂家趙廉稱南曲為“音樂活化石”,海外華人稱南曲為“中國音樂之根”、“東方音樂之花”。

南曲流行於泉州、廈門壹帶,遍布閩南,流傳於臺灣省、香港、澳門、福建等華僑聚居地區。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家都有很多南曲社。歌仔戲。生於臺灣宜蘭,是閩南和臺灣省的主要劇種之壹。300多年前,鄭成功收復臺灣省,大批官兵安家落戶。他們把晉歌、戰車、鼓等民間音樂帶到閩南,豐富了臺灣省的地方音樂。在臺灣省,人們經常組織民歌、車鼓、遊行和表演,俗稱“歌子陣”。19年底,受隨機彈、四平、京劇的引入影響,根據故事情節,裝扮成人物,經常在廣場上圍成壹圈表演,被稱為“落地掃帚”。20世紀初,依蘭縣的歐來珠創作了“七字調”並流傳演出,大受歡迎。於是他以七字調為主樂,組織戲班演出,並取名為“歌仔戲”。宜蘭縣成為了歌仔戲誕生的搖籃。

20世紀初,歌仔戲進入臺北等城市演出,促進了歌仔戲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歌仔戲進入廈門。1926廈門原梨園戲班“雙珠峰”改為唱歌仔戲,成為第壹個歌仔戲班。

歌仔戲誕生不久就屢遭破壞。在臺灣省,侵華日軍先扼殺,後試圖同化;在閩南被當局誣為“亡國調”,被禁止演出。漳州藝人邵等人創造了“雜碎調”,並采用了壹些閩南民間曲調,統稱為改良調,而不是原來的歌仔戲,歌仔戲改名為“改良戲”得以存續。

新中國成立後,歌仔戲經過體制和藝術上的改革,成為閩南的主要劇種之壹。1954年參加首屆華東戲曲展演,廈門、漳州聯合組隊,定名為“湘劇隊”。1980年,廈門湘劇團更名為“廈門歌仔戲團”。

高甲戲又名葛佳戲、九角戲,又名大班、大鼓班,是閩南主要劇種之壹。流傳了200多年。約150年前傳入廈門。

高甲戲最初是壹種盛裝遊行。在閩南沿海農村,人們喜歡裝扮成梁山好漢,在強烈的民樂伴奏下即興表演,當時稱為“松江陣”,後來發展成為專業的戲班。因為宋江演的最多,所以叫“宋江戲”宋江戲的表演強調武打,劇情內容比較簡單。後來又吸收了梨園戲、木偶戲的劇目和表演藝術,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文武兼修的“合興戲”。到清末,它吸收了徽劇、江西弋陽腔、京劇的表演藝術,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高甲戲”。

梨園戲。形成於宋末,流行於泉州。明末清初傳入廈門。薛其鳳《江祿誌》記載“當時民俗,上元,端午,中秋,各大街小巷都在上演演戲或壹月半月”。當時沒有其他劇種傳入廈門,只有梨園戲在上演。周凱的《廈漳誌》記載:“閩劇稱為第七等。廈門前面有《李靖傳》,裏面演的是春男陳三引誘潮女黃武娘私奔的故事...觀眾被屏蔽了。”這裏說的第七類是梨園戲的別稱,《李靖傳》是梨園戲的壹個劇目。上世紀20年代歌仔戲傳入廈門時,這裏還有《雙珠鳳凰》等梨園。20世紀40年代前後,直到50年代初,廈門城鄉仍有梨園戲演出。

1961 7月16日,廈門梨園戲第壹批學員在人民劇院舉行首場演出,表演傳統劇目《陳三五娘》。後來廈門不再成立梨園戲班,學生並入福建梨園戲班。

回答鼓。是流傳於閩南和臺灣省的民間藝術品種。用閩南方言表演,地方風味濃厚。它以韻文對話為主要形式,藝術手法詼諧、詼諧、幽默,成為閩臺流行的民間藝術形式之壹。

廈門的民間表演藝術有舞獅、踩高蹺、蜈蚣亭、車鼓巷、織錦歌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 上一篇:穿漢服的具體禮儀
  • 下一篇:素描人物的簡單畫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