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聯合生產和承包,實現產量和收入的超常規增長。1978以來,農民的集中經營被打破,農民通過承包生產從生產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勞動者的生產選擇自主權和產品所有權得到恢復。使生產成果與自身利益緊密聯系在壹起。利比裏亞的這種聯合生產使農民的生產熱情壹下子煥發出來,成為推動農業快速增長的強大動力。1985年農業凈產值平均增長6.4%,農民純收入平均增長16.9%,是農業超常規增長時期。
2.結構調整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新動力。1985到90年代初,主要農產品產量相對穩定,農民收入增長主要靠結構調整。經濟作物和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擴大,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增長點。但在此期間,由於農產品價格走低,各種稅費增加,農民收入增長受到抑制,城鄉差距進壹步拉大。
3.勞動力轉移,形成農民收入增長的主體。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產業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轉移的步伐加快。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而農村是這種廉價勞動力的主要來源。雖然農民的打工收入已占農民收入的相當比重,2002年,江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58元,占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8.2%,但農民的身份並沒有改變。農民外出打工是職場的延伸而不是真正的身份置換,不可能真正融入城市。在這個過程中,城鄉差距進壹步拉大。
4.城鄉統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工業化進程迅速推進,特別是沿海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加快了由反哺農業向以工補農的戰略轉變,解決二元結構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並具備了必要的條件。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問題真正被提上了日程。中央政府確立了多予少取的原則,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持力度。費改稅、農村電網改造、城鄉同網同價、鄉道建設等措施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2)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變化。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以來的時期,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村改革的時期,是農產品供給最豐富的時期,也是農民增收最困難的時期。2003年6月5日至2月24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總結了這壹時期的六大變化,有助於我們認識新階段的特點和發展規律。
1.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農產品供求由長期短缺向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轉變,農產品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多少代仁人誌士為之夢想,為之不懈努力,“希望人民溫飽”的目標才能實現。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用於食品的支出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使得農產品的增長在受到資源約束的同時,越來越受到需求的約束。農業結構問題突出,農產品價格壹度低迷,增產增收難,日益困擾農業發展。
2.勞動力的就業格局和轉移動機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加快了從種植業向養殖業、從農業向非農產業、從農村向城鎮集聚的轉移。目前,已有1/3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大量勞動力跨地區流動,進城務工。農民外出就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權宜之計。相當壹部分進城的農民,從壹個人到全家,從暫住地到穩定住所,從背井離鄉到離鄉背井。中國勞動力就業格局將穩步呈現農業就業比重逐步降低、非農就業比重穩步提高、外出就業快速增加的基本態勢。
3.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重要基礎,但農民收入增長的來源日益多樣化和多元化。農民收入從農業轉向農業和非農業並重,從種植業轉向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收入從增加產量和提高價格轉向提高效率和擴大就業。目前,農民非農產業收入比重接近壹半,工資性收入比重已占1/3,工資性收入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約為80%。非農產業和農民工收入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4.農村發展對城鎮和國民經濟的依賴發生了很大變化。城鄉發展的互動性和互補性越來越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開始打破,各種生產要素加速流動,工農、城鄉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5.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相關性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農業國際化,各國農業聯系更加緊密,農業專業化日益明顯,農產品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入世後,不僅為中國農業發展帶來機遇,為引進資金和技術、擴大農產品出口創造條件,也使中國農業發展更加直接地面臨來自國際市場和國外產品技術的嚴峻挑戰。中國是農業生產大國,也是農產品消費大國。隨著農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壹方面,中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很大;另壹方面,國際農產品的豐富程度、價格、品種和質量直接影響和沖擊著國內的生產和市場。
6.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農產品短缺時期,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增加產量和保證供給,往往忽視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在農業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我們主要發展農村經濟,往往很難照顧到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農業和農村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農業和農村發展既要保持數量增長,又要註重提高結構、質量和效益;既要開發利用資源,又要註意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我們不僅要繁榮經濟,還要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三農”問題的發展。
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壹些長期困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由於農村內外各種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些問題被綜合概括為“三農”問題。
1.農民的問題主要在三個方面:(1)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農民收入放緩以來,90年代末以來,農民收入壹直低速增長,這與城鎮居民收入的高增長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反差。65438-0997-2002年6年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增加549.5元,不及城鎮居民收入增加1/5。平均增速不到4%,僅為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的壹半。而且,農民收入很不平衡。由於農村的收入分化,少數高收入戶掩蓋了大部分低收入戶,近壹半的農民收入處於零增長狀態,許多農產品收入在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擴大,從80年代中期的1.81倍擴大到2002年的3.1倍。(2)農民的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於缺乏風險分散機制,農民長期以來是農產品價格的被動接受者,農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主要由農民承擔。由於缺乏利益保護機制,農民被動接受土地低價,無法在土地等生產要素非農轉移中享受應有的利益;在勞動力轉移中,農民作為最弱勢的群體,往往是最低工資的領取者,創造了城市的經濟財富卻沒有分享其利益。(3)農民的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事實上,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利益代表,農民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充分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在農村地區,普遍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人們無法享受公共衛生、醫療和教育。即使進入城市,他們實際上也成為了城市的建設者和財富的創造者,卻無法享受到與原有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也沒有平等參與社會事務的政治權利。比如廣東省東莞市,常住人口654.38+0萬,勞動人口500萬。這654.38+0萬和500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層。他們共同創造了城市的繁榮,卻享受著完全不同的待遇。
2.農業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專業化分工不足導致的生產效率低下。對絕大多數農村來說,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實際上20多年來沒有進壹步的體制改革,傳統農業沒有得到根本改造。分家經營、自給自足、出售剩余產品為輔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由於生產方式落後,農業生產效率很低。土地產出率不高,勞動生產率不高,越來越缺乏競爭力。(2)生產要素有效投入不足導致發展後勁不足。諾貝爾獎獲得者舒爾茨曾指出,改造傳統農業必須從外部註入新的生產要素:資本、技術、人才和新的制度因素。但在現行體制下,這個過程是反過來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的結果是農村廉價的生產要素和資源流向城市和產業,形成支撐工業化的“低成本”優勢。有三個凈流出,即土地價值凈流出、農村資金凈流出和優秀勞動力凈流出,日益削弱農業發展的支撐條件。這大大降低了我國改造傳統農業的速度和效率。據估計,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占用農用地的價差約為2萬億元,相當於改革開放前30年間總剪刀差的4倍。近年來,農村資金流向城市,農業資金流向非農。農民創造了40%以上的居民儲蓄,但農業和農村企業貸款僅占社會貸款總余額的5%左右。特別是農業優勢勞動力的外流,普遍降低了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比如江西農村勞動力轉移率是27%,但19-30年齡段的轉移率是55%。“年輕人不能離開田地”,種田主要是老弱婦孺。(3)農產品結構與市場結構不適應,導致農產品賣難的問題。由於缺乏連接城市、面向國內外大市場的強大流通體系,缺乏有效手段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結構調整的盲目性難以避免。產品結構不合理,質量水平不高,與多樣化、優質化、精細化的農產品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導致農業發展長期缺乏有效的市場驅動力。
3.農村問題主要是四個落後造成的:經濟落後,文化落後,社會落後,農村落後。由於龐大的鄉村管理框架與薄弱的農村經濟不相適應,鄉村債務問題十分突出,不僅造成正常的經濟周轉困難,而且嚴重損害了農村信用體系。由於長期缺乏足夠的文化教育投入,農民素質差、生活單調、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費等問題十分突出。原有的嚴密組織被打破後,農村社區建設成為我國整個社區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由於缺乏互助機制和行業協調機制,農民成了最無組織的群體。由於基層組織和鄉鎮政府的職能錯位,農村規劃落後,或者基本沒有規劃,無法有效實施規劃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農村建設混亂,村容村貌難看。骯臟的農村環境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環境問題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