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又稱廣府戲或粵劇,起源於南戲,廣泛流傳於廣東、香港、澳門、南洋及美國、加拿大的華人社區。是中國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戲。用“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廣東人,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粵劇”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粵劇是壹門集唱、做、打、樂師音樂、舞臺服飾、抽象形式於壹體的綜合藝術。文學性、音樂性、戲劇性並重,是中國傳統戲曲包括粵劇的基本特征。粵劇是中國戲曲家族的重要成員(中國有360多個地方劇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嶺南文化的精髓。六十年代,周恩來同誌曾說:“昆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江南的紅豆”。將粵劇與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相比較,可以看出粵劇在中國劇壇的地位。從此,“南方紅豆”成為粵劇的美稱。
壹、粵劇的起源與發展。毫無疑問,廣州是粵劇的中心,也是粵劇活動最繁榮的地方。但粵劇的發源地在佛山,“粵劇”最早的名字是舊金山和新加坡,兩地相隔重洋。中國的歷史很值得深思。
探討粵劇的起源,首先要了解粵劇的起源和歷史。但關於粵劇起源於何時,卻是壹個混亂的案例,壹直都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人說粵劇最早形成於南宋後期,因為佛山祖廟曾經有壹個石臺,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因此,粵劇史專家賴伯江先生認為,粵劇形成於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為“早期粵劇團的行業組織——瓊花會館,於明朝萬歷年間在佛山大箕尾成立...瓊花會館的建立,說明萬歷年間粵劇隊伍的數量已經相當可觀,有必要建立藝人組織。”(賴伯江《粵劇史》)
無論700年還是400年,粵劇在佛山的起源已經確定。400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中國戲曲家族中的老前輩。“國劇”京劇在清末由徽班傳入北京,受到朝廷的青睞,隨後在京畿壹帶形成並流傳,至今只有百年歷史。那麽,為什麽廣東最大的地方戲的發源地不在經濟文化中心廣州,而在佛山呢?原來,明清兩代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封建王朝壹樣,官員多由朝廷任命,在各地任職,也就是說,縣以上的“朝廷官員”都是外族人。而由洋人組成的官員隊伍,自然會帶上洋班,舊稱“外江班”,與本地班壹較高下。沒有官方的市場和官方的支持,地方班很難在廣州立足,轉而投向當時的商業重鎮佛山,所以粵劇發源於佛山也就不足為奇了。
廣府戲從南戲開始,大體遵循“外江班演外江戲——地方班演外江戲——地方班演地方戲——地方班用粵語演地方戲”的發展軌跡,粵劇發展基本成熟。
用廣州話表演地方戲的地方戲班的歷史不是很長。雍正十壹年(公元1733年),壹個叫青天的人寫了壹本叫《廣東行》的書,裏面有:“廣州傅的範橋是壹個梨園的頭。.....殘昆曲蘇白,類似烏娜。另外都屬於壹個寬腔,齊聲唱,聲音混在壹起。”這裏說的“滿音”是廣州當地的方言,“雜陳”是混在當時的“歌劇院官話”裏的。這說明雍正年間,廣東地方戲班開始嘗試用粵語演出,但只是“雜耍”,大多用普通話演唱。直到20世紀20年代,粵劇才基本完成了從演播普通話向粵語的過渡。即使在今天,在粵西和廣西,仍然有許多傳統的粵劇是用普通話演唱的,其中的壹些,如《柯老爺》,在大多數戲曲中仍然用“戲曲室普通話”來表達。
用廣州話唱的戲當然是粵劇。近年來,壹張粵劇團在美國演出的照片上,寫著“1883年三藩市積臣街劇院粵劇演出”的字樣,這是“粵劇”這壹表述最早的民間記錄。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當時的清政府駐新加坡外交官李忠禹記載,新加坡的幾家戲院都演出粵劇,這是最早的使用粵劇的官方文字記錄。此時,省內地方戲班仍以“京劇”為名招攬生意。估計當時“京劇”的錢比粵劇高,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直到1918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徐克主編的《清鈔》,才正式出現了“粵劇”壹詞(賴伯江主編的《粵劇簡史》)。從此,“粵劇”的稱謂正式取代“廣府戲”和“粵劇”,成為廣東最大的劇種名稱。
第二,粵劇與粵劇的相互學習與吸收。壹般認為粵劇是從粵劇中分離出來的,其實不然。如前所述,粵劇壹直是沿著“外江班演的外江戲——地方班演的外江戲——地方班演的地方戲——地方班用廣州話演的地方戲”的軌跡發展的,所以粵劇最初的成分是外江戲,也就是南戲,包括昆曲、益陽戲、徽劇,這也是粵劇至今仍作為地方戲使用的原因。這些南戲傳入廣東後,吸收了南音、鮮水歌等地方音樂元素,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音樂體系。形容為“外江老鬥(父親)去廣東娶了壹個珠江漂亮姑娘,生了個兒子叫‘粵劇’”最合適不過了。
粵劇從壹開始就姓嶽,父母都是當地原住民。最早的粵語音樂起源於當地的“八音班”,是專門為婚喪嫁娶演奏的壹種民間音樂形式。後來逐漸發展成南音、粵語、鹹水歌、木魚、龍舟、榕樹方言的說唱歌曲。外江戲傳入廣東後,粵劇及時吸收了該劇的快板和黃兒唱腔,所以到了今天,粵劇和粵劇相互吸收,相互借鑒,相互依存,妳中有我,我中有妳,難分難舍,完全融為壹體。但有壹點要明確:粵劇是中國傳統戲曲的壹種,是以“歌舞講故事”為主要敘事模式的綜合藝術,以“講故事”為主;而粵劇則是曲藝的壹個流派,是壹種以歌唱為主要手段的曲藝形式,強調的是“唱”。
基於嶺南文化的包容性,決定了粵劇和粵劇的開放性和創新性。有人認為粵劇、粵劇保守落後,這完全是沒有根據的。廣東背靠廣闊的中原大地,面向廣闊的海洋,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這裏交匯融合,最終形成了包容開放的嶺南文化。說到粵劇、粵劇,就是要用“拿來主義”,而且要心安理得,絕不手軟。在粵劇中,可以說我們敢於使用各種歌曲,各種音樂,包括國內兄弟劇種,西洋音樂,宗教音樂,民間曲調等。,用在粵劇裏也會同樣和諧流暢。如粵劇《西廂記》選段了凡的《東墻的月光》,用的是2002年廣州粵劇團排練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時間歌《我好想妳》,建國50周年前夕清遠市作曲家王景祥先生創作的《祖先之歌》結尾用的是時間歌《歌唱祖國》。
在吸收外來音樂方面,粵劇似乎比粵劇更肆無忌憚,因為任何壹首歌只要用粵語填詞,用廣州話演唱,都可以稱為“粵劇”。上世紀初的電影歌曲如《四季歌》、《上海的夜》、《太陽來了再來》等。現在已經成為最常用的粵劇品牌。壹位北方專家曾開玩笑說:“只有妳們粵劇敢這樣,妳們也能這樣。”粵劇和粵劇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由此可見壹斑。
三、粵劇藝術傳播的媒介——紅船。就像京劇藝人自認為是“梨園子弟”壹樣,粵劇藝人自稱是“紅船子弟”。那麽,什麽是“紅船”呢?
早些年粵劇的演出地點主要在珠三角,但珠三角河網縱橫,馬車是絕對不行的,船就成了最好的選擇。那為什麽叫“紅船”而不是“黑船”或“紅船”呢?業內壹直有不同的說法:壹是雍正帝南下福建,想去看戲。他派了兩條船去廣東接演員去演出。為了方便無道官員放行,弓被塗成紅色,為後世所沿用;二是用“紅”“洪”的諧音,因為當時很多藝人都是洪門社的成員,寓意反清復明;第三,廣府人認為“跑馬船三分險”,將船塗成紅色,寓意避禍。舊時代紅船子弟浪跡江湖,遠離父母兄弟,最重要的是忠誠。所以戲班裏的同輩以兄弟姐妹相稱,長輩則以叔伯叔伯為尊。
紅船子弟不僅忠誠,而且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革命傳統。廣州粵劇《鳳儀》名班裏的“二花臉”,見證了晚清的腐敗。1854年響應天地會號召,帶領粵劇藝人在佛山起義。曾壹度擁兵十萬,成為“平靖王”。藝術家以義為王,古今中外都不多見。清末,許多粵劇藝人直接參與或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組織“知止史班”,利用粵劇這壹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宣傳民主革命,編創新劇,抨擊貪官汙吏,甚至到南洋演出,為革命籌款。許多藝術家也入團開展革命活動。粵劇演員李文甫在三·二九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成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