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人們為了適應當地生產生活的需要,聚在壹起共同創造的壹種民俗文化。所有的節日都有自己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各種變化。壹些節日繼續發展,而另壹些則逐漸消亡。
壹年之計在於春。中國古代作為壹個農業國家,把春天視為世界的終結,萬物的開始。人們敬畏春天,對春天充滿期待和希望。他們通過壹系列的節日表達對春天的美好祝願。所以,春天是節日“紮堆”的季節。從立春算起,現在人們仍然慶祝的節日有春節、元宵節和清明節。其實古代春天有很多節日,比如上巳節、寒食節等,只是失去了“土壤”,逐漸被人們遺忘。
翻開日歷,會發現這三天每天都有節日。4月3日是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4月4日是寒食節;4月5日是清明節。在歷史進程中,“節”也被“內卷化”,清明節逐漸合並了上巳節和寒食節。
在年初慶祝春節。
鞭炮的轟鳴聲,舊的壹年過去了;溫暖的春風迎來了新年,人們愉快地喝著新釀的屠蘇葡萄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如果有壹個節日最能代表春天,那壹定是春節。春節是壹年的開始,也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節日。在古代,人們有壹種慶祝春節的方式,比如敲鑼打鼓,供奉香火,烤肥雞肥羊,放鞭炮敲鑼,非常熱鬧。
春節的慶祝內容也在不斷演變。比如我們現在熟悉的春聯,是唐朝以後出現的。它的發明者是五代後蜀的皇帝孟嘗君。大家都熟悉他寫的對聯:“新年的余慶,佳傑諾。長春。”王安石《元月節》中提到的春節習俗中,只有放鞭炮還在繼續,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禁止了,尤其是城市。至於喝屠蘇酒,換桃符的習俗已經逐漸消失了。
元宵節也是情人節。
東方夜千樹開,繁星點點。
寶馬雕花車滿路香。鳳笛動,玉壺轉,魚龍舞通宵。
元宵節是農歷新年的第壹個滿月,以元為始,以夜為圓月。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團圓。今天,當我們慶祝元宵節時,全家人會聚在壹起吃湯圓或元宵。這壹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人們稱這種食物為“漂浮的紫苑”。
在古代,元宵節的活動非常豐富,比如玩龍燈、賞花燈和猜燈謎。但這些都不是年輕人關註的重點。現在的年輕人不管什麽節日都能過情人節,古代的年輕人也有熱情。
“去年元宵節,花市燈光亮如白晝。月上柳梢,人約黃昏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那裏,燈火闌珊。”
從這些耳熟能詳的古詩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元宵節這壹古老的年輕人的“情人節”節日場景。這壹天,平日待在室內的女性可以自由外出賞燈,這為年輕的單身男女提供了見面的機會。
現在年輕人見面不是太隨便,也不壹定要通過元宵節這樣的節日來結個好婚。情人節的作用被淡化了,但這骨子裏的浪漫依然在我們背的詩裏循環。
以花之名的花節
百花生日是個美好的日子,花朝不半春。
五彩斑斕,金碧輝煌,還是很難裝點花神。
花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春天最美的壹天。李漁名篇《幼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春花,其實指的是花節。在唐代,花節定在2月15日,由於各地的差異,節日的具體時間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慶祝2月2日,有些地方定在2月25日,所以花節就成了最不確定的節日之壹。
慶祝百花生日的花會,從壹開始就被浪漫的氣氛包裹著。從春秋到唐宋,習俗越來越多,從春季觀光、插花簪花,到撲蝶、種花、摘菜、吃花糕。“春來花染綠,枝頭剪彩東風吹。”這壹天是女生最開心的壹天。他們會帶著窗簾出門,春天去散步,剪出五色紙貼在花枝上,叫做“賞紅”。唐代崔道融寫道:“北風若有意,易毀”,可見護花使者的可憐。
花節也是花農、糧農關心的節日。據說花神的手掌掌管著春夏植物的生長。這壹天,農民播撒各種種子,最好能集齊“百種種子”,祈求花神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祈求春節豐收。
鵝湖山下,稻子肥沃,江豚和雞住在對面。
天色已晚,桑樹的影子越來越長,春天的盛宴漸漸散去,醉漢在家人的攙扶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社日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土地生日,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社交日分春會和秋會,春會日又叫二月春會日和中和節。自宋代以來,有壹個固定的節日時間,即立春後的第五天,大約在春分。
陸遊《山西村遊》中有壹段對春社日的描寫:笛鼓隨春社,衣裝古樸。古人會在春社日祭祀社神(土地神)和谷神,祈求豐收。春社為谷祈福,祈求社神保佑,五谷豐登。秋收後,秋收社報豐收喜訊,謝社神。
上巳節是最浪漫的壹天。
春末三月天沈沈,春日桃花滿池。
音樂在天空中上下纏繞,仙舟在鏡中搖曳。
上思,顧名思義,是春末三月初壹。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這是古代單身男女最難忘的情人節,就像元宵節壹樣。
杜甫在兩句詩中寫道:“正月初三,風和日麗,長安河邊多美人。”暮春三月,景色剛剛好,可以去鄉間看看,看山,看水,看花,看美女。青年男女借此機會互相傾訴心聲,表達愛意。誕生較早的《詩經》中的許多情歌都是在這個節日裏唱出的。“老婆女人,益氣會逗,給壹勺藥。”兩情相悅的男女會贈送牡丹作為他們承諾的象征。
除了“相親”的習俗,上巳節還有很多習俗。《依桐習俗祭祀法典》說:“結了婚的人會幸福”。意思是擺脫疾病,祈求幸福。在古代,人們會壹起去河邊洗澡,稱為“病”,這是壹種通過清潔來擺脫災難的儀式。《論語》中有壹段描述:“春末之人,已服春者,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他們沐浴在詮釋中,風在舞蹈,在歌唱。”
後來,上巳節的習俗逐漸增加了祭宴、曲水、郊外春遊的內容。歷史上最著名的“曲水流水”就是開頭提到的蘭亭會議。
以飲食命名的寒食節
萬猩吐萼笑回大地。
搬到古寺去種朱門。明代寒食,又是壹個春天。
寒食節,也被稱為“無煙節”、“寒食節”和“百日節”,在清明節前壹兩天舉行。自春秋時期以來,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由於臨近清明節,在唐代逐漸與清明節合並。
寒食節起源於被火燒死的先秦名人介休。因此,這壹天有不生火而吃冷食的習俗。所以寒食節是中國唯壹以飲食習俗命名的傳統節日。蘇軾《遙望江南,超然臺灣作品》寫道:“冷飯後,酒醒而不適。不要為故人思念故國,新火試新茶。詩與酒相戀。”據說要到寒食節後才生火。弟弟蘇轍在壹首《新火》詩中寫道:“昨日壹百五十元,老人寒。”
寒食節也是祭祀的節日。南北朝以前,寒食祭被稱為“野祭”。後來,唐朝官方把這壹天定為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祖,寒食節的另壹大節日主題是郊遊。這壹天,人們安排插柳、登高、蹴鞠、植樹、蕩秋千、賞花、鬥雞、餵宴、吟詩等豐富的習俗活動。
寒食節“孿生兄弟”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壹,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和寒食節壹樣,掃墓和踏青是清明節的兩大習俗。唐代以後,寒食節逐漸衰落。宋元時期,清明節吸收了寒食節的壹些習俗,地位上升,逐漸取代了寒食節。
清明節的節日氣氛並不“冷”。宋代孟先生這樣回憶清明節:京城清明,香樹田園間杯盤,互賞,載歌載舞,至黃昏時分。
從文字中可以編出熱鬧的場景,不僅是郊遊,還有擺酒席,載歌載舞,天黑後回家,比現在人們的郊遊更熱鬧。
最後,這位歷史先生說:
春節,無論是傳承下來的,還是逐漸被遺忘的,都是在表達人們對壹年的殷切期望,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現在,讓我們祈禱疫情在這個春天開花,世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