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很熟悉。論文是研究某些學術問題的手段。相信寫論文是很多人頭疼的事情。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高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的論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高中文言文教學仍存在諸多難點。突破文言文教學的困境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註意閱讀;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獲得文言文學習和語文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課堂教學;文言文;困境與對策;
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它不僅有利於傳承中國歷史文化,有利於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文素質,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部分編著的高中語文教材也大幅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更加註重將傳統文化融入教材。因此,我們應該深入分析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以及相應的對策。
壹,文言文教學遇到的實際困難
1,學生興趣不足,知識應用能力不足。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態度不夠端正。學生普遍認為文言文難學、枯燥,用詞和語法與現代漢語差別很大,對學習不感興趣。另外,高中生課業負擔重,學生更不願意把時間花在文言文的學習上,純粹為了高考,被動學習。
學生課外積累少,感知能力有限。語文老師普遍重視文言文詞匯和語法的反復練習,忽視了對學生課外文言文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自主性,不能形成較好的文言文閱讀語感,對文言文音節節奏、常見語法現象、文章獨特布局缺乏感性認識。“此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命感悟相對較少,使得學生缺乏對文言文情感和哲學意義的把握,無法達到新課標提出的對待文學作品學習的‘建構文意’的目標。" [1]
2.老師講課模塊化,課堂缺乏活力。
教學目標不明確,扭曲了教學方向。文言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古詩和簡單文言文的能力。教學目標不明確,使得文言文教學脫離語文素養目標,存在重語法輕語感、重理性分析輕泛讀的現象。
教學實踐中存在弊端,教學模式過於僵化。具體來說,過於註重逐字翻譯,忽視了學生自我感知能力的培養。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具體的教學內容,而是千篇壹律地遵循“作者和時代背景介紹——逐句講解——文本內容分析”的固定模式。近年來,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的過度依賴造成了文言文教學的另壹個誤區。課前,老師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為了吸引學生,課件五花八門。於是,課堂成了放映廳,學生看不到老師生動的表情,聽不到老師精彩的指示,讓課堂陷入了另壹種“無生氣”。
3.文言文的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文言文本身具有語言文字分離、文字簡練、古奧難懂的特點。容易讓學生產生從形式到思想內容的距離感,讓學生在面對文言文時產生畏難情緒。文言文翻譯的細致讓學生難以接受,其扭曲的表達方式也讓學生難以理解古人情感真實豐富的表達。與現代漢語不同,文言文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流利地熟悉其含義。因此,由於缺乏語文知識和背景知識,缺乏學習文言文的語言環境和使用文言文的情況,學生很難學習文言文。
4.高考命題對文言文教學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高考語文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指揮棒”。要想提高文言文教學,就不得不考慮高考文言文試題的生命系統。文言文是歷年高考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以人物傳記為主,通俗易懂。壹開始以為這種文言文考題是考生可以接受的。然而,近年來,高考文言文已經定型化、程式化,其弊端日益暴露。
第二,走出困境的策略
(壹)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語文教師作為專門從事語文教學的人,首先要掌握豐富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壹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既要教會學生“學什麽”,又要教會學生“怎麽學”,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授作為高中教材必修課的陶淵明抒情散文《歸去來詞》時,既要教學生了解“詞”的風格,感受陶淵明的辭隱情懷,又要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詩詞,如《歸園》、《五柳先生傳》等,讓學生通過“獨立、合作、探索”來概括陶淵明及其作品
(二)教師引導學生註意閱讀。
1,正字法,打好基礎
讀文言文,首先要讀正確的讀音。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異體字和多義詞,成為學生閱讀文言文的障礙。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筆標記自己不理解、看不懂的生詞。通過查古漢語詞典或問老師,他們可以標記單詞,反復閱讀。這樣就能把課文按順序讀出來,也積累了不少生詞,為以後的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加強背誦,積累名篇。
文言文的語法句式,有些詞的意思和現在不壹樣。文言文所傳遞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很難形成背誦敏感性,所以學生很難記憶。很多學生為了考試而臨時抱佛腳,這要花很多時間,而且很容易忘記。對古詩詞古文沒有真正的理解,沒有深入的情感體驗。壹旦沒有考試作為動力,學生就不會再學習,這就是死記硬背的結果。眾所周知,背誦是增強記憶的有效方法,也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然而,我們不應該死記硬背。要培養帶著感情反復閱讀的習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積累名篇,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學習水平。
文言文中有很多精妙絕倫的傑作,無論是版式還是思想內容都可圈可點。通過學習這些名著,學生可以積累壹定的語言實例,提高語言素養。我們要讓學生堅持讀這些精美的古詩,盡可能多的背下來,並把它們做成平時寫文章的素材,學會規劃文章的版面,精心選詞,為自己的寫作增色。
3.培養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高中語文教材選用的文言文標題,都是歷代名家的傑作,或描繪景物或抒發感情,或寫人物記敘或抒情推理,蘊含著豐富的音韻美、自然美和人文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欣賞、琢磨,並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當學習“幽州城樓上”時,老師可以先用情感塑造它,然後他可以對他的同學說:“同學們,把文言文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很有趣的。想象以下情況。當妳爬到山頂時,我們不會說,‘哇,這座山好高啊!’而是“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時代在哪裏?”?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它讓我們更有文化嗎?“像這樣,可以在歡樂和笑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高了。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高漲,經常閱讀琢磨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很多優秀的文言文作品,比如先秦諸子的作品,都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可以陶冶情操,以思想啟迪人。相比於老師在課堂上的簡單講解,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品味深入其中,真正獲得情感體驗,獲得精神上的震撼和審美上的享受。
4、檢查學習效果
朗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課文,還可以幫助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學生的重音、語氣、停頓等。在閱讀時,可以檢測出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如果學生能準確把握句子的停頓和輕重音,就能讀懂其中的韻味和情感。如果學生只是幹巴巴的讀出來,不知道在哪裏停頓,不知道抓住文章的情感,那麽讀出來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靈活設計作業,完善考試評價
1,靈活的設計工作
目前,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作業的設計通常有三種:背誦聽寫、翻譯和課外閱讀。在背誦和默寫中,教師要讓學生帶著感情背誦文章,要求準確,給學生壹定的獨立空間,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給予評價,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聽寫題目的設置要從理解聽寫的角度出發。對於文言文的翻譯,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翻譯,教給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對於課外閱讀,要更加靈活,教師要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文言文的特點,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條件,靈活設計和調整。比如設置更多的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和猜測,讓學生有個性化的理解,用相對評價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思維和情感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
2.完善考試評價。
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題型主要有兩種,壹種是課堂名句聽寫;另壹類題型是課外文言文閱讀,根據高考的考試大綱和標準設計。筆者認為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方式可以多樣化,內容要豐富多樣。考題選材要涵蓋課內外,貼近社會生活,關註現實生活,註重考題趣味性,註重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傳承。[2]這樣既能激發學生潛在的語文素養,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目前中學文言文閱讀質量的評價形式比較單壹,評價標準過於功利,評價與目標存在壹定差異。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立足於新課標文言文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完善文言文閱讀質量評價體系。" [3]
(四)大力開發新媒體資源輔助教學。
1,優化課堂教學
恰當運用電教媒體優化課堂教學。在文言文教學中,可以適當選取壹些與課文相關的圖片、音頻或視頻,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在學習課文《琵琶記》時,老師可以播放壹段演奏琵琶的視頻,同時在欣賞中國傳統音樂的同時,將學生帶入課文,余音繞梁,貫穿整個課堂。既是壹種美的享受,也是壹種文化藝術的傳承,可以更好的輔助課堂。但課堂應該以老師講課為主,電教媒體只是工具,不能過度依賴。
2.拓展課外資源
大力開發課外在線學習資源,加強課外積累。網絡與我們的現代生活密切相關。例如,通過學習網和自學軟件,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媒體的優勢,在生動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和語言知識,與學校的課堂教學形成互補。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喜愛,增強學生傳播中國文化的熱情。
參考
[1]林秀妍。綠色教育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2]周建清。中國高考史研究[M]。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
[3]楊·。論和諧關系下的閱讀教學[J].現代漢語,201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