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館分類號】G78【文獻識別碼】A【文號】1672-1128(2008)03-0029-05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掀起了壹場聲勢浩大的“學校重建運動”。在這場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小學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在不斷湧現的新學校模式中,有人將家庭學校稱為“美國最快的教育運動”。①從1985開始,孩子上家校的人數以10% ~ 15%的速度逐年增加。1999年春季,美國家庭學校的學生約有85萬人。到2003年春天,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165438+萬。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家庭學校的快速發展與日俱增。所謂家庭學校,又稱“家庭學校教育”,是指家庭不把適齡兒童送到傳統學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家裏為孩子提供教育。
壹,家庭學校興起的原因
與百年歷史的制度化學校教育形式相比,越來越多的家庭更傾向於選擇被稱為“非學校、反學校、家庭”的家校形式,這既有學校自身的原因,也有校外的原因。
1.滿足兒童的個性化需求
公立學校采用班級授課制,課程進度要考慮到所有學生的接受程度。對於那些有學習障礙或天賦的孩子,公立學校的統壹進度教學模式往往不能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特殊需求。這些孩子的家長通常非常清楚孩子的特殊需求,所以選擇壹對壹的家庭教育模式。家校這種壹對壹的教育模式,既能照顧到學習障礙的孩子,又能為有天賦的孩子提供額外的時間和空間來發展他們的才能。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的學習要求或進度與同齡人不壹致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在家教育,家長直接當老師。許多家長親自為孩子選擇教材,並從函授、社區學院和計算機軟件提供的課程中學習。在科目的安排上,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孩子自身的需求、興趣和特長,在課業進度上也有較大的彈性。這將有助於為孩子提供最有針對性、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指導。簡而言之,家校容易在教育上照顧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實施針對性(個性化)教學——或者說定制化,這也是家長選擇家校的主要原因之壹。
2.公立學校本身的缺點
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提供的數據,家長選擇家庭學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公立學校的不滿。在家上學的孩子的父母普遍對學校提供的學習環境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尤其是隨著校園暴力的增加,很多家長不相信學校能給孩子提供壹個安全的環境。壹些家長希望讓孩子接觸大學輟學時可能接觸到的毒品等毒品,並避免來自學校同齡人的負面影響,減輕孩子面臨的身心壓力。據美國國家教育協會統計,美國約有6.5438億+兒童經常帶槍上課。根據1998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信息,美國每天有30名學生被槍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長自身素質日益提高,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在學校的教育。傳統公立學校的弊端削弱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感,所以家長寧願選擇在自己家裏為孩子提供教育,也不願讓孩子受到學校不良風氣的影響。
3.宗教原因
眾所周知,宗教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立學校卻忽略了這壹文化現象。教學內容中基本沒有宗教信仰的培養,教育幾乎與宗教嚴格分離。很多家長選擇家庭教育而不是公立學校的原因是為了追求宗教自由。“在家教育孩子的潛在動機是控制孩子的精神和性格發展,這是上帝對他們的旨意。”在基督徒眼中,公立學校不僅被世俗主義所主導,無法向孩子傳達關於上帝的真理,而且充斥著流行文化的氛圍和壹些暴力、性犯罪、吸毒等不良事件,對孩子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父母選擇在家庭學校教育他們的孩子。據相關數據顯示,選擇家校的家長中,基督徒人數最多。
二,家庭學校的實施現狀
1.課程資源的獲取
家長作為家庭學校教育的實施者,擁有廣泛的課程資源。大多數家庭學校的學生至少有壹個渠道讓他們的父母獲得課程資源。在眾多獲取課程資源的渠道中,當地公共圖書館是最常見的,使用此類資料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8%。其中77%的人通過家校教材、印刷公司或個人專著獲取資源。大約50%的家庭學校學生從家庭學校組織獲得教科書,37%的學生從教會等宗教機構獲得教科書。此外,壹些學生從當地公立學校或社區大學獲得學習材料。美國公立學校的課程資源,家長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甚至可以直接從公立學校獲取。這樣既保證了家校學生獲得相同知識的權利,又不會讓學生未來的水平過於參差不齊。2003年,家庭學校學生獲得課程資源或書籍的情況見表1。⑤
2.教學過程的實施
由於家校壹對壹的個別教學方式,教育的實施更有針對性,因材施教也能全面實施。在家校中,家長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之壹,也非常關註教學方法。家長以孩子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以滿足孩子的需要為最終目的,從壹系列的教學方法中進行選擇,並對這些方法進行創造性的調整和重組,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相比傳統公立學校,家校家長更容易控制課程進度和時間,發揮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提高學習效率。而傳統公立學校相對較大的教育機構,很難對個別學生做出及時準確的回應。
3.遠程學習媒體的使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計算機的媒體技術在家庭學校中越來越受歡迎。互聯網為選擇家校的學生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料,輔助其學習各科,成為家校學生獲取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之壹。根據NHES的定義,遠程學習是指通過媒體技術發送和接收部分或全部課程指令的過程。換言之,教育活動過程中的教與學在空間上是相互獨立的。據相關數據顯示,約20%的家庭學校學生使用電視、視頻或廣播等媒體工具獲取教育資源。有19%的學生通過互聯網、電子郵件和萬維網獲取課程信息。2003年,家庭學校學生使用遠程學習媒體的情況如表2所示。
4.相關法律的認可和保障
1980年,美國只有13個州在其州立法中正式承認在家上學的權利。到3月,1995,34個州從法律高度明確規定,只要達到壹定標準,就允許在家上學。目前,至少有12個州明文規定家庭學校可以作為私立學校運營。其他州要求在家上學必須得到當地主管或學校董事會的批準。值得壹提的是,以州憲法修正案保護家庭學校的俄克拉荷馬州,幾乎沒有授予該州任何對家庭學校制定法規和要求的權利。美國立法似乎有壹個趨勢:國家對在家上學的幹預日益減少,制定相關法律認可在家上學,保護其應有的利益。
第三,家庭學校的特點
1.目標教學模式
因為家校是壹對壹的教學模式,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靈活多變的方式為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求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認知方式和適合自己的速度來學習,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實現個性化教育。另外,作為老師,家長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孩子的行為,傾聽孩子的聲音,更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從生活中產生新的學習內容。家長不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計劃進行教學,而是根據孩子的需求和興趣靈活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教學地點,培養孩子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例如,壹些家庭為了配合工作時間,選擇在晚上或周末授課。有的家校壹周只有四天教學,但因為教學可以持續到暑假,所以教學任務也能完成。在教學方式上,如上所述,相比傳統公立學校,家校更容易在照顧學生個人興趣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教學。
2.優秀的社會環境
許多反對在家上學的人聲稱在家上學不利於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他們認為兒童的社交技能(如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在正規學校更容易獲得。誠然,教育中的團體交往是培養孩子社會化的重要渠道,但這些人往往忽略了家校生也有很多社會交往的機會。而且在家庭環境中,可以更好地利用社會環境的積極方面——分享、尊重、交流、相處,容易避免社會不良方面的影響,有效保護孩子免受惡性競爭和荒謬矛盾的價值觀的影響。有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區分“基於穩定家庭生活的積極社會化”和“受同輩影響而拋棄家庭價值觀的消極社會化”家庭學校運動領袖雷蒙德?s?雷蒙德·s·摩爾(Raymond S. Moore)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經常討論社會問題,但他們忽略了社會性本身的區別。如果壹個孩子在家裏感覺到被需要,有分擔責任的意識,那麽他更容易形成穩定的價值體系——這是積極社會性的基本要素。相反,如果孩子屈從於同齡人,受到同齡人的不良影響,就容易培養出消極的社會性。”⑦也有研究發現,“有意義的交流”(或人際交往)是在人數較少的環境中實現的,班級規模越小,有效學習的可能性越大。
3.互聯操作系統
在家上學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壹項“孤獨的事業”。家庭學校的家長非常重視與其他家庭和社會機構的聯系。壹個地區只要有壹定數量的家校,就會互相支持,互相學習,成立至少壹個家教協會。家校體現了這種統壹性,但兩者之間沒有趨同性,在教學方式和課程安排上表現為多樣性。不同的家校獲取和使用課程資源的渠道不同。這壹點在上壹節家庭學校的實施狀況中已經提到。此外,不僅家校互聯,家校與當地公立或私立學校之間也有聯系。壹些在家上學的人也花部分時間在當地的公立或私立學校。有些家庭還使用私立學校提供的課程包。
4.更高的教學質量
相關資料顯示,反對在家上學的人還有壹個很大的顧慮,就是懷疑在家上學的教學質量。在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甚至沒有大學學歷的情況下,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多學科的教育,確實是壹個值得關註的問題。但事實上,教育不壹定是教教育者所知道的東西,也不壹定是培養學生的壹種特殊技能。教育不壹定要教授不同的科目。教育的本質是文化的傳承。現實生活應該是跨學科的,而不是跨領域的。相比傳統公立學校,家校的教育教學更註重學科的融合。在學習成績方面,近年來,美國許多家庭學校研究機構分析了學術能力傾向測驗(SAT)、成就和盈利能力測驗(TAP)和基本技能測驗(TBS)等標準測試,它們都認為在家教育的兒童的學習成績高於全國平均水平。⑧從事家庭學校中兒童表現研究的最大的全國性研究機構是家庭學校權利保護協會(HSLDA)。該研究機構發現,在所有科目的標準化測試中,在家學校接受教育的兒童的平均分數百分位數達到或超過第80百分位數。家校教育成績顯著,最根本的原因來自於教育過程中的個性化和針對性,以及家長對孩子學業和社會化的高度重視。
第四,家校對我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啟示。
1.建立有效的家長教師夥伴關系。
20世紀上半葉,有關學者專家就家庭環境對兒童成長的影響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進而掀起了研究家庭背景與學校成績關系的熱潮。從65438到0979,Maforibanks對這個研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結論:家庭學習對孩子是有影響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扮演夥伴的角色。從以上對美國家庭學校的介紹中我們發現,似乎挑戰傳統公立學校教育的時機已經到來,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這並不意味著家庭學校會取代傳統的公立學校。而是為現代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啟示:學校與家庭建立夥伴關系是必然趨勢。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需要打破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隔離。
(1)對學校和家庭的作用有客觀的認識。
我們不僅要註意到學校在孩子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還要註意到孩子在家的時間仍然占據了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孩子的很多技能都是通過家庭獲得的,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早期。父母對孩子情緒、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家庭學習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學校學習的質量,還會影響孩子的人生成長。
(2)強化家長參與教育的意識。
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家長參與教育的相關政策或法律,明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教育教學活動的合法權益,強化家長的教育參與和自我教育、教育孩子的責任。家長與學校合作的意識也很薄弱。大多數家長認為老師應該對孩子的教育負主要責任。當孩子犯錯時,老師也大多會尋求父母的支持和幫助。針對這種情況,壹方面政府要積極制定相關政策促進家長參與教育,另壹方面家長要意識到參與教育活動既是自己的義務,也是自己的權利。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強化家長意識,促進家校合作,才是成功的教育途徑。
(3)加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
家長與教師夥伴關系的建立是壹種雙向活動,是家長與教育者相互理解、合作、支持的過程,雙方需要雙向溝通。從國內現狀來看,基本上是以學校為中心,學校單向向家長傳遞信息,缺乏各個層面的配合。父母基本處於被動地位。這不利於建立有廣度和深度的夥伴關系,而教師和家長的雙向交流是夥伴關系建立的基礎。因此,學校應該聽取家長的意見,老師應該多做家訪和調查。老師和家長為孩子的成長出謀劃策,討論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
2.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這不僅意味著在課程資源的獲取和家校關系的建立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負責制定國家課程的小組應該調整傳統課程,讓每套書本課程都有配套的同步電子課程,讓家長和學校分擔課程教學的任務。正如壹位教育家所斷言的:“技術讓學生需要的家庭化課程變得唾手可得,家長現在接受的教育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僅知道孩子需要什麽,也知道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與學的過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積極有效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給…作註解
① ④ ⑥ ⑨ ⑩陸海宏:當代美國學校模式的重建[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45-68頁。
②⑤統計分析報告。美國的家庭學校教育:2003。http://nces . ed . gov/pubs 2006/home school/multivarial . ASP,2006-9-12
③ ⑧李: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的復興、現狀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第56頁
參考
[1]Knoeles,J. G .與家庭學校家長合作:公立學校的新議程[EB/OL]。城市教育,1989.23:68。
[2]http:///list/oii/non public/statistics . htm/,2005-6-25。
3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美國家庭學校:1999[EB/OL]http://nces . ed . gov/pubs 2001/home school/2006-9-12。
作者: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編輯王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