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運動療法。隨著工作的日益繁忙,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和中老年人極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癥。這是壹種很常見的疾病,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這類患者恢復。下面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療法1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療法是什麽?
第壹:壓腿的運動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坐在床上,壹個膝蓋微屈,另壹個下肢伸直,軀幹前傾壓住伸直的下肢,再換另壹個下肢。這個動作也可以以站立姿勢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第二:膝蓋仰臥起坐,仰臥位,膝蓋屈曲,腹部擡起軀幹,雙手觸碰膝蓋。
第三: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胸部仰臥位抱膝,屈膝。將膝蓋盡量靠近胸部,但註意不要拱起背離開床。
第四:仰面擡起骨盆,仰臥屈膝,以背部為支點,擡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重復20次。這個動作可以矯正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的曲度。
第五:雙腿伸直擡高仰臥位,雙手壓在臀部下方,慢慢擡起下肢,然後讓膝蓋微微彎曲。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重復15次。
第六:爬行雙膝碰肘,雙膝和上肢撐起俯臥,腰部放松放松慢慢下沈,負重10次後,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要伸直壹條下肢,屈膝使其盡量接觸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第七:側臥位擡腿,大腿可伸直,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要微屈下膝,擡起大腿側,然後慢慢放下,重復數十次。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運動療法2。俯臥沈腰法。
患者俯臥胸部三枕,大腿三枕,腰部自然下沈10至15分鐘,無任何壓力。這種姿勢可以使腰椎後緣間隙變小,將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間盤間隙。
仰躺,沈腰
患者仰面躺在高枕上,臀部和尾骨各墊壹個枕頭,雙腿彎曲放在胸前,雙手緊握,腰部自然下沈十五分鐘以上。這種姿勢可以擴大腰椎後緣,利用韌帶的力量將突出的骨骼髓核推入椎間盤間隙。
以上兩種姿勢作為主要的鍛煉方法,每天至少要做兩次,每次壹到兩個小時,時間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靈活控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慢性病的人不宜使用這種方法。
自我治療後,患者的腰腿痛基本消失,然後再增加兩個姿勢,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功能。
俯臥魚躍
患者俯臥在平板床上,腰支在平板上,頭和腳向上傾斜十余次。
站立腿托
站姿(手能握住桿子),患腿伸直,放上去五分鐘以上。
如果條件允許,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做俯臥、仰臥沈腰法後,請他人幫忙,再做壹次“斜扳”,使椎體旋轉,更有助於突出的髓核被吸收入椎間盤。
對於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老年人或體弱患者,不能做俯臥、仰臥沈腰法者,可采用高枕平躺,臀部、尾骨墊枕,使腰部自然下沈的方法進行治療,也能達到效果。
通過沈腰的方式進行自我鍛煉,也能有效預防練武造成的腰部損傷。
每天散步半小時到壹小時。倒著走健身效果明顯。倒著走可以刺激不常活動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對防治腦萎縮,特別是腰腿痛有療效。但由於是反向運動,行走難度大,危險性高,需要正確的方法和技巧。
運動時,腳尖著地,腳後跟著地,向後走。頻繁的腳尖活動會刺激腳部各部位的經絡、穴位和反射區,同時可以不斷改變關節角度,增加韌帶的力量,激活肌肉群。
建議腰椎間盤突出的朋友睡硬木床,對腰椎的治療非常有利。
建議腰椎間盤突出的朋友睡硬木床,對腰椎的治療非常有利。
腰椎間盤病變不僅僅是骨骼病變和肌肉病變,還包括經絡病變,是壹種三病合壹的疾病,而經絡病變是很多臨床醫生在治療時最容易忘記、忽略甚至不知道的環節。由於腰椎間盤突出是壹種三病合壹的疾病,
那麽,臨床上只有把筋骨經絡合在壹起治療,才能不復發或少復發,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的患者,經絡損傷會更明顯,對受損的經絡進行調理至關重要。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膀胱經和膽經的寒性阻滯所致,但這種內在原因並不為大多數醫生所知。
絕大多數患病5年以上的中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膀胱徑會穿過大腿後側和小腿,委中穴會有跨膜結節、增厚、變硬的現象。膽經斷骨點(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三寸,腓骨前緣凹陷處)會有阻力點和結節,頜骨內會有粘連硬結。治療腰突,必須疏通這兩條經絡。只有疏通膀胱經和膽經,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疏通膀胱經的時候,壹定要疏通腳趾,然後是腳底。妳的腳底有壹塊筋膜。這個筋膜是人體筋膜的聯動起點,比較隱蔽,容易變硬。這個筋膜壹旦變硬,就會導致足底失衡,進而導致骨盆失衡,骨盆失衡又會導致腰椎失衡。少部分從事捏脊的人都知道,足底平衡是腰椎平衡的基石。
但我不壹定知道調節腳底平衡的關鍵鉸鏈在哪裏。很多從事捏脊的人認為,糾正腳底平衡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的骨盆按摩和西方的捏脊。其實日式骨盆按摩脫胎於少林骨科手術。骨盆按摩和整脊療法的發明者,日本國際預防醫學實踐研究所所長賽昂治正行先生,從少林寺學習少林正骨外科。
然後結合日本指壓,發明了骨盆整脊手術。其實軟化足底的硬筋膜可以矯正足底平衡,進而間接矯正腰椎平衡。
全球醫學界發現了骨骼的營養連鎖反應,從而揭示了骨保護素缺失導致骨病和人體快速衰老的根本現象這壹驚人真相。骨保護素廣泛分布於人體結締組織中,如軟骨、韌帶、肌腱等,能促進人體自身分泌膠原蛋白和關節膜分泌滑液,是生成關節軟骨和滑液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