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傳播概述
工業文化(2065438+2006年4月)
阿多諾提出了壹個重要概念,是指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復制和傳播文化產品的娛樂產業體系。他們生產的文化產品具有商品化、標準化和大眾化的特點。
拉斯韋爾模型存在哪些問題?
(1)將溝通過程視為單向的信息傳遞過程,忽略了反饋。
(2)忽視交流過程和社交過程。
(3)沒有指出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
(4)沒有指出溝通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
反饋
在交流過程中,接受者對所接受信息的反應。
傳播學的基本模式
線性模型、控制論模型和社會系統模型。線性模式包括拉斯韋爾的5W模式、布雷多的7W模式和香農韋弗的通信模式。控制論模型有德夫勒模型、丹斯模型、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型;
從功能的角度來看,溝通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1) E .托爾曼,工具傳播(或實用傳播)的代表學者
(2)斯蒂芬森,娛樂傳播的代表學者。
第二章是傳播簡史
lazarsfeld-二級交流理論
格伯納栽培理論
勒溫-看門人理論
麥庫姆斯和肖——議程設置理論
霍爾的觀眾解碼形式;
壹是同向解釋或偏向解釋,二是妥協解釋,三是逆向解釋或對抗解釋。
李普曼
李普曼在1922發表了《民意》,被認為是傳播學領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壹個早期的想法叫“議程設置”,還提出了“虛擬環境”和“刻板形象”兩個概念。
西梅爾認為社會學是壹門研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科學。社會中的人通過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聯系,社會就像壹個巨大的交流網絡。
自從傳播學實證學派形成以來,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就,包括
霍夫蘭的說服研究(1)
(2)拉斯韋爾的宣傳研究。
霍爾的觀眾解碼形式;
(1)同向閱讀或優先閱讀,即完全按照媒體給出的意思閱讀信息;
(2)折中解讀,即部分基於媒體提示的意思,部分基於自己的社會背景來理解消息。
(3)逆向解讀或對抗性解讀,即對媒體提示的信息意義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傳播技術的影響
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麥克盧漢
新媒體: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它們以再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媒體為信息呈現方式,呈現出充分的互動性、個性化、觀賞性和媒體融合的趨勢。
人類通信革命的規律是什麽?
從人類通信經歷的五次革命來看,人類通信革命的步伐正在加快,新技術出現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通信符號,通信技術是以疊加狀態發展的;各種通信手段正以壹種綜合的狀態發展;信息復制和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和知識的增加和積累呈金字塔形狀發展。
第四章:傳播系統的構建(上)
《論自由》是壹部系統總結19世紀中期自由主義理論的著作,作者是約翰·穆勒。
水門事件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
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理念是客觀性和公共利益至上。
社會責任理論對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做了哪些修正?
(1)明確否定絕對自由,只承認相對和有條件的自由;
(2)大眾自由和大眾傳媒自由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
(3)大眾傳媒必須為公眾和社會利益服務,對社會負責。
(4)政府負有有約束力的責任。如果大眾媒體侵犯了公眾和社會利益,政府應該出面控制媒體行為。
記者的代碼是1908,由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創始人沃爾特·威廉姆斯指定。
第五章通信系統建設(下)
大眾傳播對文化的負面影響:降低大眾的文化水平和審美能力,泯滅文化的原創性和個性,助長社會的消費主義傾向。
為什麽說經濟發展為大眾傳媒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1)經濟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和通信技術的提高。從平面媒體到電子媒體,每壹次傳播革命都離不開經濟和技術的支持,傳播技術和交通的進步也為大眾傳媒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2)經濟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也相應提高,為媒體消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3)經濟發展給大眾傳播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文化霸權:意大利葛蘭西提出的概念,指統治者通過教育、宗教、大眾傳播等手段控制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使被統治階級對現有政權產生認同。
第六章交往活動的實踐
表達自由:人們表達意見的自由屬於公民的基本權利,在實現其他自由方面發揮著特別重要和根本的作用。
與傳統的大眾傳播相比,網絡傳播的受眾不再被動地接收信息,相反,他們還可以在接收信息的同時發送信息;傳播者既有組織,也有個人;溝通方式兼容並包;傳播更快。
人際交往的特點:社會性、互動性、靈活性和個性。
第七章交往主體的互動
傳播者特征:代表性、專業性、自主性、組織性。
傳播者的權利:采訪權、批評權、編輯權、保密權、報道權、保護安全權。
傳播者的義務: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堅持社會效益第壹的原則;尊重受訪者的個人隱私義務;不以權謀私、不行賄受賄的義務;與職業相關的合同義務
接受者的權利:傳播權、知情權、媒體接觸權和隱私權。
第八章傳播效果探究
傳播效果如何?傳播效果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傳播效果是指發送者發出的信息通過壹定的媒體渠道到達受眾手中後,對受眾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的影響。
階段:(1)早期的大眾傳播效應理論直接來源於大眾社會的概念,認為大眾傳媒對每個人都有很強的作用,作用是壹樣的。
(2)隨後的研究逐漸質疑這種想法。新理論假設大眾傳播效果是有選擇性和有限的。
(3)隨著研究的深入,側重於短期、直接效應的研究也受到了質疑,不得不再次修正以研究媒介的間接和長期效應。
“火星入侵”的研究挑戰了“魔彈理論”,為“選擇性理解理論”的研究開辟了道路
沈默的螺旋:人的社會性導致人們總是試圖從周圍環境中尋求支持,以避免被孤立;觀點的表達和“沈默”的傳播是壹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大眾傳播通過創造“輿論環境”來影響和制約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