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鑼”、“雙鼓”,是壹種集曲藝和歌舞為壹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式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壹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在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其民間藝術形式的表演形式是壹人或兩人伴著鑼鼓、舞蹈、歌唱。歷史上藝人以此為手段外出乞討,鳳陽花鼓流傳全國。清朝康乾年間,許多文人的詩詞記錄了鳳陽古畫演出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代中葉以後,舞蹈因素逐漸淡出民間鳳陽花鼓,僅保留唱腔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兩種形式。
鳳陽古畫早期演唱的歌曲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花調、王姐趕集、秧歌調等。每個首都都曾被廣為傳唱。隨著歷史的發展,鳳陽花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化。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進行了改革,采用了壹些新的表現手法,取消了小鑼,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時根據擊鼓用鼓的特點,改名為“雙鼓”。
第二,歷史溯源
鳳陽花鼓據說起源於明朝。據史書記載,朱元璋定鳳陽為都城。因為知名度和文化不高,他把江南14萬戶,天下數千文人遷到鳳陽定居,繁榮了京城的經濟和文化。江南有錢人大多是地主權貴。把他們從沿海遷到內地,是朱元璋減少地主勢力的重要舉措。因為這些地主失去了他們的土地,他們失去了他們的政治和經濟。由於這些人不習慣淮河流域的旱澇自然災害,經常有人逃往家鄉,政府很快就頒布了禁令:“凡逃跑者壹律槍斃。”所以膽小的人不敢逃跑,所以想盡辦法偷偷逃跑。
據老壹輩說,鳳陽花鼓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相傳創始人先用壹根竹筒,兩頭包著羊皮,做成壹個小鼓,再隨意折兩根樹枝當鼓,就形成了今天雙鼓的雛形。為了豐富和完善這壹藝術,他還創作了自己的古畫詞,扮作乞丐,邊唱邊順利地走回了家鄉。後來這種方法被別人學會了,於是大家都學著唱,鳳陽花鼓也因此興盛起來。最早記錄下來的歌詞是:“我住在瀘州鳳陽,那裏曾經是個好地方。自明成祖朱以來,十年有九年饑荒。”今天唱的歌詞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來是個好地方,但自從朱元璋出生後,十年有九年饑荒。”乍壹看,最後壹個字和第壹個字差不多,但仔細品味,這裏還是有很多文章的。第壹個詞的第壹句簡單說明作者的出身和現居地;第二句,他告訴人們,現在的住處本來是個好地方;然後第三句話道出了作者對統治階級的不滿,點名朱元璋對移民政策的反感。所以第四句,朱元璋被戴上了大帽子,說鳳陽是個好地方,只是因為他當了皇帝,好地方才有了“十年九載”的局面。其實這個說法只是作者個人的憤怒。朱元璋是皇帝,這是歷史賦予他的職責。至於自然災害的發生,在那種特定的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他怎麽能控制和控制呢?作者把這種災難的形成強加在朱元璋身上,明顯流露出對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但是,我們也能從字裏行間品味出作者的悲觀,也能隱約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懷念。
這種藝術的鼓詞好記好唱,自流傳下來就被窮人作為乞討為生的工具。據老壹輩人介紹,舊社會,藝人乞討表演時,是三人壹組幹活,壹個唱歌,其余的挨家挨戶討飯要錢;更痛苦的是,在大災之年,家境貧寒的婦女被生活所迫外出唱歌時,往往會在自己的雙鼓上系上布纓,意思是只唱不賣;戴綠布流蘇的人,意味著他們既是在唱歌,也是在出賣自己,無異於化為塵土,任人擺布。其中壹首鼓歌唱道:“我住在鳳陽老城,三年大旱無收成。丈夫死後無望,不知是誰家。”有錢人家或者手頭有點錢的浪人壹聽這話,立刻上前“求教”。壹切塵埃落定後,歌手立刻跟著他,聽他的命令和號令。如果歌手遇到壹個身無分文的鬼,那就太可怕了。被侮辱後,他們不但壹點都不會接,還會挨壹頓罵或者壹頓打。這種事情在舊社會很常見。
直到新中國成立,鳳陽花鼓藝術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才真正有了她的新生命、新價值和新世界。雖然她在古代是悲傷的,但她在今天卻充滿了更多的榮耀。幾十年來,鳳陽花鼓經過藝人的不斷加工和完善,演變到今天,成為宣傳、教育、鼓舞人民的播種機。當改革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鳳陽花鼓響徹四方:“都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好地方。改革的春風溫暖人心,家家戶戶皆大歡喜。”據說鳳陽是個好地方,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家戶戶都備有糧食。歌詞催人奮進,激情澎湃;鼓聲催人奮進。今天,這種藝術獨樹壹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達到了高雅的境界,充分顯示了鳳陽人民創造歷史的藝術才華和偉大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後,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花鼓戲在城鄉都比較流行。每當有喜事或貴客時,鳳陽人總是熱情地表演,以表達他們的快樂心情。古畫的打法、舞步、花姿、唱腔都融入了現代歌舞技術。在保持濃郁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生動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古畫的名氣越來越大。近年來,鳳陽民間花鼓藝術團體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民間藝術表演和比賽,參與拍攝多部影視作品,並在全國獲獎。鳳陽古畫近年來也走出國門,在日本演出,贏得好評。
第三,藝術特色
鳳陽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講究。早期用的花鼓是小腰鼓。到了清末,歌手為了方便外出表演藝術,把腰鼓改成了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約三寸;鼓最好用兩根1.5尺左右的竹鞭(或細竹根)。花鼓表演者壹手持鼓,另壹手持鼓棒敲打鼓面,故名“雙鼓”。
鳳陽古畫的表演服裝也很精致。壹般來說:顧,頭上系著紅色頭繩的紅花,上身穿著花上衣,下身著深色褲子,腰間系著深紅色或深藍色的圍裙,腳上穿著黑色的圓頭鞋和粉紅色的棉襪;小姑子,頭戴白色或花毛巾,身穿藍色士林素色上衣,深色休閑褲,腰間系黑色圍裙,黑色圓領布鞋,紅色豆沙棉襪。
鳳陽花鼓也有壹定的演唱節目。早期古畫人以娛樂和乞討為主,唱法分為“坐唱”和“門口唱”。“坐唱”就是在街邊的長椅上、作坊裏、村頭、私人客房裏唱,而且多是長篇敘事。“挨家挨戶唱”就是沿街乞討,即興編小故事,內容基本都是好運、如意之類的奉承話。傳統的鳳陽花鼓,由夫妻倆唱,女肩花鼓,男扛小鑼,唱小調。清朝以後,唱戲的人通常是兩個年輕的女子,壹個打鼓,壹個敲鑼,齊聲或二重唱,或由三人表演,由壹位年長的器樂演奏家伴奏。二十世紀初,為了增強表演的美感,小鑼被縮小。唱歌時先打花鼓吸引觀眾,然後邊唱邊跳,唱完壹段再打花鼓。建國後,鳳陽花鼓多為群唱,載歌載舞,隊形、擊鼓方法、姿勢也有變化。
鳳陽古畫唱腔豐富。它起源於當地的民間曲調,吸收了全國各地的精彩俚語,具有典型的民族音樂特征。藝人即興創作大家熟悉的歌舞曲調,在乞討和表演藝術時吸收當地民歌的精華。經過長期的融合,它們有了鳳陽的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變成了新的曲調。鳳陽花鼓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鳳陽歌》、《王姐趕集》、《十杯酒》等。
第四,傳承的意義
近年來,鳳陽花鼓受到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傳承斷層,面臨失傳的危險。目前,原生態鳳陽花鼓已趨於衰落,其豐富的藝術資源遠未被挖掘。這壹珍貴的民間藝術遺產需要保護。
為了搶救和保護這壹藝術瑰寶,鳳陽當地政府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和鳳陽花鼓鄉藝術團,成立了鳳陽花鼓藝術學校,建立了鳳陽花鼓藝術館,組織鳳陽花鼓民間藝人及其專業創作藝人對花鼓進行深入研究、收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