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西方古典藝術對現代藝術有什麽影響?

西方古典藝術對現代藝術有什麽影響?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特征

“閑雲陰影長,物換星移幾年。”在威廉·莫裏斯倡導的工藝美術運動之後,20世紀西方設計出現了兩大流派: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現代主義設計基於功能主義,主張形式服從功能。德國現代主義設計大師d·拉美西斯(D. Ramses)闡述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簡單勝於復雜,平淡勝於輝煌;單壹色調勝於多彩;耐用勝於趕時髦,合理的結構勝於盲目跟風。“這種風格引領了世界設計的主流。以至於戰後被稱為國際主義風格。1919包豪斯的建立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礎。它主張以理性主義為出發點,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為前提,強調壹種以客觀物理規律決定和影響人的主觀人性的規律。許多現代主義者,從德國的巴赫倫斯和格羅佩斯到美國的密斯、賴特和法國的柯布西耶,都以“少即是多”的原則作為他們設計和創作的基礎。

後現代主義最早出現在建築領域,源於對現代主義的內在反叛,尤其是對現代主義理性的反叛。隨著20世紀50年代現代主義的衰落,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開始盛行。受20世紀60年代流行文化的影響,後現代主義批判了現代主義風格中的純粹理性主義傾向,強調設計要有歷史延續性,但並不拘泥於傳統的邏輯思維方式。探索創新造型手法,註重人情,追求個性。在設計中,誇張變形的元素或古典元素往往以新的方式與現代符號相結合,即采用非常規的混合、疊加、錯位、裂變、象征、隱喻等手段,以求創造出“這個那個、這個那個、這個那個、這個那個、這個那個”的設計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合群眾與專家,從而再現歷史。

第二,後現代主義的出現

“江山待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被現代主義設計神化的經典原則是“功能決定形式”,“使用與功能無關的形式等於犯罪”。後現代主義質疑現代主義的功能與形式的關系,用多樣化、模糊性、不規則性、非此即彼、此與彼、此與彼、此與彼的設計語境取代了現代主義設計中的理性主義、現實主義以及功能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它強調時間和空間的統壹性和連續性,強調歷史的相互滲透和人性的主導作用。後現代主義奉行以人為本的設計人文主義原則,壹切以人的存在為中心。作為壹種創造性活動,設計不僅是壹種物品,更是壹種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現代主義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功能決定形式的設計原則,嚴重忽視了人的情感和審美需求。同時也改變了設計的初衷:“設計是為了給人們創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導致了現代主義設計的衰落。現代主義強調“理性”,後現代主義在設計的核心問題上強調“合理”。後現代主義將其理論建立在壹個功能與形式相結合的美學體系之上,認為美是壹種與規律性和目的性相統壹的自由形式。現代主義強調前者,走向極度冷漠的客觀主義,嚴重忽視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鑒於此,後現代主義強調人的目的性的重要性,認為設計是人的意誌的自由表達。

現代主義設計,在30年代末移居美國後,與美國所謂的“富裕”社會相結合,進而演變成壹種國際主義風格。這種國際主義風格嚴格遵循功能主義和少即是多的原則,以實現形式上的簡化甚至忽略功能。歐洲憂國憂民的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被美國的富裕帶走了,只剩下壹個空殼,日益走向形式主義。它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其看似崇高的理想主義和烏托邦受到懷疑。他的壟斷和近乎獨裁的單調風格受到了挑戰。其次,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了世界的貧困和物質匱乏。人不能在不滿足物質需求的情況下追求精神享受。造型簡潔、沒有多余裝飾的現代設計產品,不僅適合大批量生產,而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讓大多數人都能承受。戰後,隨著各國經濟的復蘇,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不斷的滿足。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欲望的同時,也制造了精神上的極度匱乏和空虛,這就需要“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產品來撫慰和平復人們高不可攀的精神欲望。此時,人們對產品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功能的滿足上,更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即滿足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由於現代主義和時代所追求的原則的不適應,無情而刻板的設計被拋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代主義設計在特定時期完成歷史使命後,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第三,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的關系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臨水”。現代主義設計是時代的產物,帶有壹定的時代烙印。其“功能決定形式”、“少即是多”的原則早已深入人心。它不僅改變了壹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壹代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為時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文化水平和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對高科技、高情感的崇拜,人們對那些理性、冷漠的設計已經失去了興趣。無論是戰前的現代主義還是戰後的國際主義,都作為壹脈相承的設計風格,被認為是取消了美感。破壞人類完美生態環境的幫兇。它用簡單的機械手段,把原本與傳統自然融為壹體的城市環境變成了玻璃幕墻和鋼筋混凝土的森林,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破壞了傳統的美學原則。就像魯迅先生在總結文化更新時期最大的生命悲劇感時曾經說過的那樣,“人最大的悲哀,是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現代主義作為壹種新的文化思潮,只是將壹代人從沈睡中喚醒,卻無力為他們指出壹條切實可行的現實出路。在人們對現代主義失望的同時,壹種針對現代主義的文化現象開始出現。

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設計的裝飾發展。其中心是反對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的簡化主義風格,主張通過裝飾手段豐富視覺。提倡滿足心理需求,而不是只註重單調的功能主義。後現代主義在設計中大量使用歷史裝飾並加以妥協,以打破多年來國際主義風格的壟斷。美國建築師羅伯特·文圖拉(Robert Ventury)於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壹書被視為後現代主義的最早宣言(圖3)。在書中,他首先肯定了現代主義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貢獻,同時指出現代主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過時的現代主義會成為設計思想的枷鎖。壹切都變成了平庸、單調的空白設計。但是,風格混亂、含義模糊的語境主義、隱喻和裝飾將引導後現代設計的發展方向。(圖4)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建築領域的後現代主義設計思潮在70年代得到了凸顯。巴塞羅納的“聖家族”教堂(圖5)和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高迪設計的“米拉”公寓(新藝術風格),建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是壹對覆蓋著彩色瓷磚的玉米棒子,壹個波浪形的四層公寓,沒有表現出任何合理性和邏輯性。以及20世紀70年代在澳大利亞建造的悉尼歌劇院的扇蛤式建築(有機功能主義),這種模糊、混亂、無組織的設計語言和武斷的設計風格壹直為人們所詬病。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部大樓(圖5)建於20世紀80年代,已經成為後現代建築中最大、最著名的經典。

建築領域的後現代主義推動了其他領域的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在眾多後現代主義設計思潮中,高技派、孟菲斯、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都成為挑戰現代主義設計的演繹內容。高科技風格其實是功能主義的延續,只是不滿足於對功能的過度依賴和對精神的普遍漠視。在設計上,炫耀和崇尚“機械美”,強調科技和時代感。設計作為壹種文化,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無論其結構、造型,還是色彩,裝飾風格都會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同時,我們也可以從設計中了解壹個時代和當時人們的願望、理想、夢想和文明。後現代主義設計表明人們對現代主義的發展前景產生了懷疑。世紀末的普遍懷舊和新人文背景下的復雜情感取代了純粹的功能性審美要求。所有的現代進步、信仰、理性和人類意識都喪失了;人們對絕對真理的信仰提出了質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暗淡無光,卻又仿徨仿徨。我不禁要問:“我是哪裏人,我是誰,我要去哪裏?”。人們渴望更大的自由和人性的徹底解放,而後現代主義的出現讓這種對自由的渴望來到了人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的東西。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比較

“冰從水開始,比水冷,而照耀妳勝過藍色”。後現代主義是源於現代主義的壹種逆向運動,是對現代主義純粹理性的反叛。人們厭倦了整天面對冰冷呆板的設計,它表達了人們對人性化、人性化產品的渴望。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是風格上的兩個極端,但在很多方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例如,哈桑在《後現代主義之交》中對這兩部分做了如下比較:

哲學上,現代主義建立在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後現代主義建立在浪漫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基礎上。

意識形態上,現代主義強調對技術的崇拜,強調功能的合理性和邏輯性,後現代主義則崇尚高科技、高情感、以人為本。

在方法論上,現代主義遵循物理屬性的絕對作用、標準化、集成化、工業化、高效率和高科技。後現代主義遵循人類經驗的主導性、時間和空間的統壹性和連續性、歷史的互穿性、個性化、散漫性和自由化。

在設計語言上,現代主義遵循功能決定形式,“少即是多”,“無用的裝飾是壹種犯罪”(俄語);後現代主義遵循形式的多樣化、模糊性和不規則性,非此即彼,有此有彼的雙重解讀,強調歷史語境、意象隱喻和“少則無聊”。

被現代主義奉為經典的“功能決定形式”的名言和“少即是多”的原則,忽略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需求。大路子說:“材料和裝飾是構成產品的細胞”。功能主義反對裝飾,因為它以理性和邏輯的態度對待設計。現在的時代和以前不壹樣了,人和世界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生活質量也變得更高了。因此,現代主義設計所遵循的功能主義和還原論原則越來越受到挑戰和質疑。

五個後現代主義風格特征

“世俗輪流,古代,現代,來來回回”的現代主義風格引領了近壹個世紀的設計潮流。從威廉·莫裏斯為“紅屋子”設計的家具到麥金托什設計的直背餐椅,從賴特的“流水別墅”到格羅皮斯的包豪斯學校建築(圖6)和勒·柯布西耶的薩瓦別墅(圖7)。都充分體現了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然而,現代主義在完成其特定使命後,走下了歷史的神壇,後現代主義成為主流設計。後現代主義的特征是什麽?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註1]

第壹,註重人性化、自由化、

後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的內在反應,是對現代主義的純粹理性主義和功能主義,尤其是國際風格的形式主義的反叛。後現代主義仍然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強調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突出人機工程學在設計中的應用,註重設計的人性化和自由化。

第二,註重體現個性和文化內涵。

後現代主義作為壹種設計思潮,反對現代主義的蒼白、平庸和千篇壹律,以浪漫主義和個人主義為哲學基礎,尊重舒適、自然、優雅的生活情趣,強調人類經驗在設計中的主導作用,突出設計的文化內涵。

第三,註重歷史文脈的延續,並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後現代主義主張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強調設計的歷史文脈。在世紀末懷舊思潮的影響下,後現代主義追求傳統優雅與現代新奇的融合,創造出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時尚融合的大眾化設計。

第四,矛盾性、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統壹。

後現代主義用復雜和矛盾洗去了現代主義的簡單和單壹。采用了混合、疊加等非傳統的設計方法,陳至的清晰感被曖昧的張力所取代。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也是他者的雜亂取代了清晰的統壹。在藝術風格上,主張多元統壹。

後現代主義作為壹種文化思潮,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不斷擴張和滲透,關系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現代主義的衰落並不意味著它的滅亡;現代主義設計之後的任何運動,基本上都是對現代主義的修正,而不是簡單的推翻和否定。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作為壹場曾經壹枝獨秀的設計運動,通過大量運用裝飾主義取得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輝煌成果,但這場設計運動的核心內容仍然是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框架,只是在其外部增加了壹層裝飾性的外殼。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基礎是脆弱的,它只是對現代主義形式和內容的批判,不是對現代主義的挑戰,而是對現代主義的正式修正。但仍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現代主義思想,包括采取各種方式擺脫現代主義的烏托邦色彩和程式化,但沒有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現代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後現代主義實際上是新裝飾發展的壹個新階段。任何風格和主義都只是解決問題後的自然副產品。我們應該深刻理解和把握當代設計,尤其是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而不是盲目崇拜和表面套用。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存有其合理性。在批判繼承歷史的同時,要結合當今時代特征。任何壹種設計風格和流派,都要善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去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

  • 上一篇:榮昌——陶安的重生
  • 下一篇:語言學導論,結合實踐,講語言的功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