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和改革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和進步。但是,在傳統經濟體制的制約下,在政府給企業定價的慣性作用下,在投資成本管理與產品價格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下,也反映出許多問題,甚至陷入困境,進入誤區。擺脫困境和誤區,應該是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誤區之壹:在原有制度上“改良”等於“改革”。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應該是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約束最大、影響最深的經濟管理。20世紀80年代以前,建築產品不被視為商品。在確定建築產品或工程的成本時,國家只能為企業定價,但沒有必要為商品定價。其管理體制是“定額+造價+文件規定”,政府部門價格審核,統壹歸口管理,建築產品價格與投資成本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發展,競爭機制的引入,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建材市場的開放和建築市場的初步形成,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被打破,社會迫切需要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的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和管理體制,這就給工程造價管理提出了改革的任務。
“改革”要改變的是什麽?妳想“改造”什麽?總之,“改革”中的壹切都是為了“改變”社會的落後現狀,“改革”社會原有的不公正,從而降低進而減少人類在社會中生存發展的“成本”,進而使人們壹步步走向美好富裕的社會。不“改造”就是“自殺”。回顧我們的“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十幾年來,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傳統管理模式,工程造價計價方法不變。而“改革”還停留在“方向”和“指導思想”的爭論上。雖然全國各地的廣大工程造價工作者經過不斷的努力,對原有的傳統體系產生了沖擊,但仍然無法擺脫舊體制、舊觀念、舊思維、舊理論的束縛,大多數只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做了壹些“改進”。更有甚者,有些人自己不做,也不讓別人做。別人做,指責很多;有的講市場經濟,采取的措施比計劃經濟更統壹。
到目前為止,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別無選擇。我們必須下決心努力學習,研究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研究市場和國際慣例,不斷改革和進步。必須徹底摒棄“看報不看報”“想當然”的陋習,回歸“改革”的初衷,不要止步於“改良”的誤區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妳要知道,全球的世界裏是絕對沒有食物的!
誤區二:“完全放開價格,市場形成價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完全放開商品價格,把定價權交給企業,讓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形成。這是中國價格改革的目標,絕對無可非議。但最終目標要分階段實現,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改革”內容。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思想和方法來處理問題。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級階段,或者說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即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的階段。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是壹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面臨著以下問題:壹是由於舊觀念、舊體制的阻礙,要素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後於商品市場的發展,使得市場體系結構不對稱、功能不完善;二是市場主體發展緩慢、不成熟,沒有完全進入市場,不是合格的市場主體;三是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政策有松有緊,對市場的管理有寬有嚴,潛伏著誘發通貨膨脹的危險。另外,從整體觀察市場經濟的運行和發揮其調節功能的三條鏈條(即合格的企業機制、完善的市場體系和靈活的價格信號)可以看出,目前不僅價格扭曲,企業行為也因企業機制的不完全解放而扭曲,而市場體系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配置和組合,這反映了它的不發達和運行的不規範。這也說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是改革的目標,而不是現實。推進市場經濟,不能只靠壹般的理論,還需要紮實、長期、艱苦的討論和具體的建設工作。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思路,應該是逐步建立市場競爭形成工程價格機制。鑒於建築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尚未形成,各種腐敗現象嚴重存在,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行為缺乏有效監督,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尚不具備完全開放和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條件,只能循序漸進。當前的改革目標應該是:改革傳統的估值基礎和估值方法,盡快與國際通用估值模式接軌。
誤區三:配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必須廢除。
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初從前蘇聯引進配額管理制度,壹直沿用至今。自市場經濟引入以來,關於是否設置配額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只是視情況發展分為激烈和溫和。
是時候清壹下“名額”這個名字了!
定額的含義:“定”即規定,“量”即數量,即生產中所需消耗(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標準量。所以,定額是壹個標準,是衡量經濟效果的尺度。建築工程定額是指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消耗定額,是指工程建設中對單位產品、人工、材料、機械、資金和工期的規定消耗量。這個量的規定反映了在壹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正常的建設條件下,建設項目中壹種產品與各種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具體數量關系。工程建設量是壹個綜合概念,是各種多層次單位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數量標準的總和,是壹個技術經濟標準。
定額隨著管理科學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定額是企業科學管理的產物,也是企業科學管理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在西方企業的現代管理中壹直占有重要地位。管理科學雖然發展到現在的高度,但還是離不開定額。因為如果沒有定額提供的可靠的基礎管理數據,即使使用電子計算機也不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定額雖然是管理科學早期發展的產物,但在企業管理中壹直占有重要地位。無論在研究工作中,還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都非常重視工時和操作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視定額的制定。定額是企業科學管理的產物,是企業科學管理的基礎。
可見,配額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不是中國的特產和專利。我們可以說,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都需要工程定額,它將永遠存在,並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不斷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進壹步推動社會經濟的進步。
我國的“預算定額”是指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由國家投資、國家施工隊施工的工程,為方便國家定價而由分部分項工程確定的人工和機器消耗量,是制定工程單價的法律依據。
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工程建設預算定額管理制度,在歷史上為合理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對外經濟開放的擴大,這壹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這壹點已為人們所認識。
建立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程造價模式,改革建築工程預算定額,只有廢除束縛建築業競爭的法定的死的“預算定額”制度,建立能夠指導企業定價的新的“預算定額”,搞活工程造價信息資料工作,真正開展建築市場競爭,才能提高施工技術,發展建築業,使工程造價真正合理。這是我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者應該不斷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永遠不要在“要不要配額”的誤區中打轉,而要在“要什麽樣的配額”和“如何充實完善配額”的道路上前行。
誤區四:招標投標法實施,標底可以省去。
招標投標法是規範我國招標投標行為的基本法,是我國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市場經濟還處於不成熟階段時出臺的壹部難得的、有價值的法律。
建設項目招投標和造價管理是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管理環節。如果把造價管理比作工程建設經濟管理領域中的經濟路線,而招投標管理則是政治路線,這是我國建築市場逐步由原來的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時期工程建設管理的特點。
中國的建設工程招標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工程招投標作為壹種科學的發包方式發展到今天,出現的問題已經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和腐敗問題,不是壹部招投標法就能解決的,而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提到招投標活動中的腐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標底、明碼標價、評標等漏洞。很容易提出,為了防止腐敗,應該取消“標底”;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放開的,價格由市場通過競爭來制定。不應該有“標底”。這樣,“無標底”招標應運而生,甚至有些地方已經考慮“立法”或“立法”。
有沒有“標底”作為腐敗的土壤,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問題在於“標底”的作用,如何確定中標價格,政府主管部門如何監管市場價格。
標底是我國工程招標中特有的概念,是工程造價的表現形式之壹。標底是招標項目的預期價格,是招標人對招標項目所需費用的自我測算和控制,是判斷投標報價合理性的依據。設置標底的做法是針對我國建築市場的發展現狀和國情采取的措施,是中國特色招標投標制度的具體體現。
關於“標底”,招投標法並沒有給出強制性規定,只是采取了“稀釋”的方式。在壹定的歷史時期,標底的存在有其積極的作用。首先,它保護了特定歷史時期大中型建築企業的利益,避免了過度競爭,維護了建築市場秩序。二是在建築市場不發達、市場主體不成熟的情況下,為政府監督管理提供依據。三是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有利於國家宏觀調控。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我們應該打破原有的固有模式,改進評標方法,賦予標底新的含義和內容,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充分體現“標底”含義中的“底”字,以標底成本價為依據測算最低限額,將投標報價控制在成本以下。
因為標底成本價是社會平均成本,不同於投標人的個人成本。出於競爭的需要,投標人可以在自身實力的基礎上,以低於社會平均成本的價格報價。壹般情況下,除技術和措施先進的招標外,應鼓勵以低於平均成本的價格招標,避免惡性競爭。投標報價低於標底成本價的,招標文件中未說明降低成本理由的,視為低於成本價的投標,按廢標處理。這時,標底成本價就是最低限價的指標標準。
這樣,重新定義的標底打破了原有的中標範圍框架,為衡量中標標準和最低投標限額提供了依據。
在找到衡量價格是否合理的方法之前,籠統地提出取消“標底”和不“標底”,只能增加市場的矛盾和混亂,助長不正之風和腐敗,這也不符合國際慣例。千萬不要走進“取消標底”的陷阱,否則難以自拔。
誤區五:成本站搞多元化經營,壹套人員,兩塊牌子。
5年前的壹次全國會議上,決策層領導號召造價站開展多元化經營,做好有償造價咨詢服務,可以“壹人兩證”的形式實施,並指出這是“發展方向”。“聖旨”壹出,風靡全國。
“站公司合壹”或“壹套人員兩塊牌子”的本質是政企不分,以具有政府管理職能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的權威和長期積累的技術力量壟斷社會造價咨詢市場的變種。成立的咨詢公司以造價站為後盾、保護傘和業務源,成為行政部門或事業單位的人事安置來源和“小金庫”。更有甚者,政府賦予的行政職能轉化為有償的社會中介服務,行政權力直接滲透到咨詢公司,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近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業發展艱難,行業難以被社會認可和理解,咨詢機構生存處於危機狀態,地下經營盛行,與上述“站公司合壹”壟斷市場有關。造價站是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制定計價依據,監督標準的執行。試想壹下,它經營壹家咨詢公司,社會咨詢機構能和它競爭嗎!這樣下去,不利於中介服務市場的發展。1999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的通知,規定中介機構必須在“人事、財務、職能、名稱”上與部門、企業脫鉤,以保持中介機構“獨立、客觀、公正”的行業特性。否則,將嚴重影響其功能的發揮,甚至幹擾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如果不及時整改,必將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康運行。從這個角度來說,“站師合壹”、“壹套人員兩證”這種形式應該暫停!我們應該停止在這些問題上的爭論,把註意力放在項目成本管理和改革的實際業務上。這個“誤區”壹定不能進,要盡早浮出水面。同時,要警惕“脫光靠暗”和“斷絲”現象。否則,將損害造價咨詢業的發展、造價管理機構的發展和政府的形象。相反,要加強對社會造價咨詢機構的扶持、培育和監管,建立獨立的合夥人制、股份制、有限責任制等多種組織形式;以壹業為主、業務服務多元化的綜合性工程項目咨詢公司,應盡快擺脫僅滿足於工程預決算的單壹經營,開展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參與項目管理;為造價咨詢機構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參與編制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發布價格信息和造價指數,為全面放開價格和向市場化定價過渡做準備;苦練基本功,提高競爭力,迎接入世後進壹步開放建築市場和服務市場以及外國咨詢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挑戰。
誤區六:機構改革將取消項目成本管理職能。
現在,壹些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心存疑慮,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感到迷茫。最重要的因素是:如何確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的職能,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推動下打開工作局面。經過20年風風雨雨的改革開放,我們仍然找不到適應新時期的管理方式。面對很多問題和社會現象,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必然會為自己的生存和未來發展擔憂。
需要指出的是,市場作為壹種資源配置手段,自身存在自發性、盲目性、事後調節等缺陷,以及由此帶來的諸多弊端。市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純粹的市場經濟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很難存在,市場也不是萬能的,迫使任何壹個負責任的政府都不能貿然實行自由放任的價格政策。相反,我們總是非常重視價格控制。當今世界,沒有壹個國家是絕對自由的價格,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進行管理。“壹個沒有規則、沒有管理的市場是壹場災難!”這是壹個舉世公認的真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價格管理應該是放開、管制和規制相結合,放開和規制相結合,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放開價格、價格管理和價格監管的結合,著力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建立“企業自主定價、市場形成價格、政府間接調控、社會綜合監督”四位壹體的體系。價格放開、價格管理和價格規制相結合,轉變政府價格管理職能,是現階段我國價格管理的基本原則。
必須看到,當前建築市場存在諸多問題和弊端:工程造價不正當競爭十分嚴重,決定造價的非經濟因素和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工程造價扭曲現象更加明顯,工程造價失控現象比計劃經濟時期更加嚴重,造價審查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爭奪戰”愈演愈烈,工程造價法律法規十分不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部門處於建築市場的建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違規和腐敗的幹擾,是壹個容易迷失方向、影響生存的環境。要解決這壹問題,必須根據新時期的客觀要求,對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進行重新定位,明確和強化造價管理部門的職能,以適應政府機構職能轉變的需要。綜上所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的職能應該是:執法、監督、指導、管理、調解、服務。
執法職能是執行國家和自治區關於建設工程造價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實施辦法,規範市場定價行為。
監督職能是檢查確定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造價確定是否合理,制止不正當價格競爭。
指導職能是對社會造價咨詢服務機構和計價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指導,發布建築材料和設備價格信息、各種工程造價指標、技術經濟指標、國內外建築市場相關信息,指導區域市場正常運行。
管理職能是參與計價依據和計價方法的編制、修訂、解釋和實施的綜合管理;實施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和計價人員的資質管理和專業培訓。
調解職能是管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調解和處理合同中的造價糾紛,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仲裁機構和司法機關解決工程造價問題和經濟案件。
服務職能是為建設項目宏觀決策、提高投資效益、保證工程質量提供服務,為建築市場正常運行提供服務。
以上提到的六大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充當政府的微觀經濟管理,是正確的方向。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經濟,商品價格需要監督管理。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就是要履行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發揮自己幾十年工程造價管理的威望和經驗,協助政府管理建築市場。我們不要被“功能取消”的誤解所困擾。相反,我們應該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積極進取,迎接新的挑戰。
誤區七:“加入WTO意味著立即全面開放市場,產品價格要與國際價格接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成定局,舉國上下皆大歡喜。但是,對於加入世貿組織,確實有很多誤解或“誤解”。
認為“中國入世相當於立即全面開放市場,相當於在中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產品在中國的價格應該與國際價格接軌”。應該是很多誤解中的第壹個。在我看來,這些擔憂主要是由於對WTO的無知造成的,這必然影響到對工程造價管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理解。事實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並不意味著實行完全自由的經濟,因為它不是壹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如果實行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國制造的產品價格應該與國際價格接軌。然而,在談判過程中,中國從未談及價格壹體化。相反,世貿組織成員被要求承諾允許中國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保留國家指定價格,因此不存在價格整合的問題,無需擔心。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在建設領域做出的承諾是:
——在市場準入方面:除城市總體規劃不對外開放、高檔房地產項目(包括高檔酒店、高檔公寓、高檔寫字樓)不允許外商獨資外,其他建設領域全部對外開放。根據各行業的具體情況,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在三五年內以《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的四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並提供服務,前提是技術可行。
——國民待遇方面:基本享受國民待遇。
——其他方面不做承諾。
中國建築市場的開放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建築市場逐漸擴大。就國際慣例而言,壹般來說,WTO成員只允許建立合資建築企業,許多發展中國家規定外方股權不能超過49%,允許從事特定特許經營服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自由流動。因此,從目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進程來看,中國將允許設立中外合資建築企業,外方股權不超過49%,並允許外籍高級管理人員、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自由流動。事實上,這些承諾並沒有超出目前中國建築市場的開放程度。
從這壹點來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堅持有限度地開放建築市場的政策。逐步擴大中國建築市場的開放程度是必然趨勢。然而,中國的建築市場尚未成熟,規範建築市場的各種法規和制度尚不完備,尤其是在中國建築業的國際競爭力還很弱的情況下。過快無條件開放中國建築市場,會導致海外建築承包公司壟斷總承包市場,碾壓中國民族建築業的局面。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WTO實施的多邊協定和協議中允許的保護措施,用常規的法律手段保護中國建築業,爭取盡可能長的時間來培育中國建築業的國際競爭力。開放建築市場不是出售建築市場,而是通過開放市場來培育中國建築業的國際競爭力,使中國建築業以更強的實力參與國際建築市場的競爭,分享自由貿易的好處。因此,我國政府應引導我國建築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有效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國外資金,通過國外企業使我國建築企業與國際市場聯系更加緊密,從而促進我國建築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工程造價管理是建築市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適應整個市場的發展。因此,不要天真地想象入世後,工程造價管理將完全市場化,完全與國際慣例接軌,現階段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將被拋棄。否則入世後,我們將無所適從,陷入困境,無法自拔,錯失大業。
我們必須擺脫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利用入世後五年內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的機會,認真學習和理解世貿組織及其基本原則(最惠國待遇、透明度、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市場準入、國民待遇、逐步自由化)。因此,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所作的承諾,根據我國建築市場的開放程度,制定我國工程造價管理與國際接軌的總體方案,加大計價依據和計價方法的改革力度,加快支持和建立施工企業報價定額的步伐,健全和完善造價咨詢服務市場,使之真正成為“獨立、客觀、公正”的社會中介機構,加強造價專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將用3至5年的時間。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Xi浐灞的職稱認定是在Xi浐灞生態區政府官網上查看的。
“”點擊此處進入官網。
以浐灞生態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2021《關於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認定的通知》為例。
生態區各相關單位及檔案人員:
根據2021浐灞生態區工程系列職稱工作的總體安排,結合我區各單位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現將2021浐灞生態區工程系列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