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它開始出現在浙江省南部地區。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和青瓷。瓷質磚質地細膩,釉面有光澤,與胎釉結合緊密。從顯微照片中可以看出,青瓷碎片的釉下沒有殘留的應時。這種釉在外觀和顯微結構上都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達到了真瓷標準。
東漢以後,浙江越窯等南方青瓷的生產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壹直處於領先地位。紹興、余杭、吳興等地也有窯,形成了獨特的窯系。所謂窯系,是指壹個名窯和附近或外省的壹些窯都生產同壹類型的壹種或幾種產品,這些窯構成壹個窯系,以主要的、最有影響的窯命名。浙江是中國最早形成窯系的地區,這可能與它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制瓷業特別發達有關。
越窯生產青瓷和黑瓷,到西晉後期還生產青瓷和褐點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入褐色點彩,打破青瓷的單色風格。
三國越窯胎質堅硬細膩,呈淺灰色。釉汁純正,以淡青色為主,黃色或青色少見;有碗、盤、壺、盆、臉盆、碗、盒、盤、耳杯、香爐、痰盂、盆、泡菜壇子等日用瓷器。西晉出現了扁壺、雞煲、燭臺、辟邪器等新產品。南朝佛教盛行,瓷器多以蓮瓣或蓮花裝飾。從三國到隋朝統壹的數百年間,以越窯為代表的瓷器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它品種多,樣式新穎,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讓人壹刻也離不開的電器。
此外,南方還有著名的窯址,如梧州窯、湘陰窯和鳳城窯。
北方瓷器的出現晚於南方,在北魏後期至隋朝統壹(公元581-618)的近百年間有所發展。有碗、盤、杯、罐、壺、瓶、盒等。北朝的青瓷。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很少有擺設。蓮瓣罐是北朝的典型產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圓系、條系之分,都是從肩到腹堆成肥蓮瓣,六八瓣不等,底部有壹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制作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縣馮墓出土的四尊蓮花造像。其最大的壹件高約70厘米,從口到肩三周貼花,飾有飛花紋、寶藏紋、獸臉和龍紋。有六個系列的肩,肩下有六層堆塑,上蓋蓮花花瓣。
北方瓷器的制作雖然比南方晚了幾百年,但壹旦掌握了青瓷的制作,很快提高了制作技術和工藝水平,並結合北方的人文特色,導致了白瓷的出現。白瓷是由青瓷發展而來的,兩者的區別只在於胎和釉中含鐵量的不同。瓷土含鐵量低時,胎為白色,含鐵量高時,胎色為深灰色、淺灰色或深灰色。就瓷器本身的發展來說,是從單壹釉瓷發展到彩瓷。無論是褐綠、白黑花、青花、釉裏紅,還是鬥彩、五彩、粉彩、琺瑯,都以白色為陪襯,展現色彩的絢爛奇妙。因此,白瓷的出現對瓷器的發展影響深遠,到了唐代,已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範崔墓出土的10件白瓷是已知最早的白瓷,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南方青瓷,北方白瓷、三彩瓷;湖南長沙窯的五彩瓷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其中長沙窯的瓷器在亞非13個國家的73個地方都有出土,可見其影響力已遍及全球。從其制品中的胡人雕塑、日期、掌紋和阿拉伯文字來看,可能有專門為出口而生產的瓷器。
到了宋代(960-1279),在唐代的基礎上,出現了“丁、汝、關、戈、鈞”五大名窯同時聞名於世的現象。
元代(公元1279-1368)是中國瓷器生產的轉折點,在很多方面都有創新和發展。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國在江西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其成為明清時期全國瓷器中心和享譽世界的“瓷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元代景德鎮在制瓷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最突出的是燒制青花和釉下紅。
青花瓷壹般是指釉下彩瓷器,以鈷為著色劑,然後覆蓋透明釉,經高溫壹次燒制,呈現白底藍花。青花瓷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它壹旦在景德鎮出現,就以強大的生命力迅速發展,成為數百年的生產主流,並遠銷中國各地和亞非國家。釉中紅是壹種釉下紅瓷器,在胎上繪有裝飾圖案,上覆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制而成。釉下紅燒成困難,成品率低,特別是純色少。釉裏紅色澤鮮艷,白底紅花引人註目,很受歡迎。
明代(公元1368-1644)和清代(公元1644-1911)是中國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頂峰。景德鎮“瓷都”的確立,使景德鎮窯統治明清瓷壇數百年,直至今日。當時,各種彩釉瓷器和彩繪瓷器是景德鎮制瓷水平的傑出代表。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之路
到了漢代,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國逐漸被稱為“絲綢之國”。進入中世紀後,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出口,中國開始以“瓷器之國”而聞名。自8世紀末以來,中國陶瓷壹直出口。唐末五代至宋初,達到高潮。這壹階段出口的陶瓷品種有唐三彩、邢窯(含定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彩瓷、橄欖釉青瓷(廣東沿海壹帶窯口生產的碗和用作貯存容器的壇子)。出口的地區和國家有:東北亞的朝鮮和日本;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南亞的斯裏蘭卡、巴基斯坦、印度;西亞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東非的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此時海上交通路線主要有兩條,壹條是從揚州或明州(今寧波)經朝鮮或直達日本;第二條是從廣州到東南亞國家,或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經斯裏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灣的航線。當時,壹些船只繼續沿著阿拉伯半島向西航行,到達非洲。晚唐、五代、宋初亞非國家中世紀遺址出土的瓷器都是通過這兩條路線運輸的。
宋元明初是中國瓷器出口的第二個階段。此時出口國外的瓷器品種主要有龍泉青瓷、景德鎮青瓷、青花瓷、釉下彩紅瓷、釉下彩黑瓷、吉州窯瓷器、贛州窯瓷器、福建、廣東部分窯址生產的青瓷、建窯黑瓷、浙江金華鐵店窯仿鈞釉瓷器、磁州窯瓷器、定遠窯瓷器、耀州窯瓷器等。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前面提到的朝鮮新安沈船,發掘了11次,出土了2萬多件陶瓷。除少數韓日瓷器外,均產於中國,大部分已鑒定為窯口。宋元時期瓷器出口大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所有國家,南亞和西亞大部分國家,非洲東海岸國家和內陸津巴布韋。宋元明初主要有通往東北亞、東南亞的航線和通往波斯灣的印度洋航線。這壹時期,中國在航海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印度洋航線上。壹是可以從波斯灣沿海岸向西,到紅海的吉達港,然後登陸麥加;也可以在蘇丹邊境的埃德哈蔔港上岸,擡到尼羅河,再順流而下到福斯塔(古開羅);也可以從紅海口穿過曼德海峽到東非國家。二是開通從馬爾代夫馬累港到非洲東海岸橫跨印度洋的航線。
明代中後期至清初的200多年是中國瓷器出口的黃金時期。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鎮青花瓷、彩瓷、廣東石灣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較為精美的外銷瓷多為外國定燒品,其造型和紋飾多為西洋色彩。有的在紋飾上繪有家族、公司、團體、城市等圖案,稱為紋章瓷。這壹時期有大量的外銷瓷,17世紀年產量約20萬件,18世紀最高約百萬件。出口國家是東亞的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歐美。壹條運輸路線是從中國福建、廣東沿海港口到非洲,然後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西歐國家;另壹條是從福建漳州、廈門港口到菲律賓馬尼拉,再橫跨太平洋向東到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登陸後會登陸,經過墨西哥城到大西洋沿岸的韋拉克魯斯港,然後船東會前往西歐國家。17和18世紀,中國瓷器通過海路銷往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商品,對人類歷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最早發明和使用高嶺土制成的傳統工藝品和日用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祖先就已經制造和使用陶器了。在制陶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早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就創造出了原始瓷器。經過長期改良,成熟青瓷燒制於2世紀漢末。從此,瓷器從中國傳到其他國家,中國在世界上贏得了“瓷器之國”的稱號。
青瓷與白瓷中國最早的瓷器是青瓷,因表面施了壹層薄薄的青瓷釉而得名。商代青瓷已具備青瓷的基本特征,如灰胎質,溫度在1100℃以上,基本燒結胎,吸水性弱,但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窯燒工藝等方面仍很原始,故稱原始青瓷。西周時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手工業內部的進壹步分工,原始青瓷的生產有了很大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發達,城市規模擴大,瓷器燒制更加集中和專業化。此時燒制的瓷器,無論是胚的燒結性能,還是表面的施釉工藝,都與原青瓷有所不同。在造型上有精美的加工,多是模仿青銅器,如三足鼎、鐘、鐘等。
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瓷器生產出現新局面。在長期的制陶、燒瓷實踐中,原料的選擇、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燒窯都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工藝體系。到東漢後期,成熟的青瓷終於燒成了。瓷器的出現是對世界文明的壹大貢獻。
三國時期的青瓷還保留著前代的許多特征。其胎質堅硬細膩,淺灰色,釉汁純正,以淡青色為主,施釉均勻。器物上常見的裝飾是弦紋、水波紋、鋪地頭、方格子紋、紋紋印在耳朵上,谷倉裏堆著各種人物、鳥獸,極為生動。
西晉時期的制瓷技術更加精良、實用、美觀,青瓷的使用也擴展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酒器、餐具、潔具等。東晉人口南遷,南方出現城市繁榮,進壹步增加了社會對瓷器的需求。此時南方青瓷的造型趨於簡單,裝飾性減少。有些物體只是由簡單的棕色斑點組成。南朝時期,青瓷上出現了蓮花花瓣裝飾。北方壹度戰亂,但北魏遷都洛陽後,瓷業又發展起來了。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都與南方不同。壹般尺寸較大,以雕像、瓶罐、碗居多。胎體厚,胎色灰,釉厚,玻璃性強,流動性大,器面常有玻璃珠。器物多以蓮瓣、金銀花圖案裝飾,裝飾方法有堆砌、沖壓、雕刻等。北方青瓷的蓮花紋與佛教的盛行密切相關。
白瓷的燒制始於6世紀北齊時期,當時這種時尚還處於萌芽狀態。隋統壹全國,經濟文化大發展。瓷器生產不僅繼承了北朝的青瓷,還成功完成了白瓷的燒制。就這樣,中國瓷器從青瓷發展到白瓷,為以後彩瓷的出現創造了物質和技術條件。唐朝建立了壹個更加繁榮的帝國。瓷器的生產不僅滿足國內大都市市場的需求,還銷往國外。當時,邢窯白瓷和越窯青瓷分別代表了南北兩大瓷窯體系。姚興白瓷質地堅硬,制作精美,釉面潔白如雪。在其影響下,北方出現了另壹個著名的白瓷窯——定窯。此外,在河南的珙縣、密縣、登封、佳縣、滎陽、安陽,山西的渾源、平定,陜西的耀州,安徽的蕭縣等地都出現了燒制白瓷的瓷窯。南唐越窯青瓷以新面貌出現。很多瓷窯受其影響燒制青瓷,形成了越窯青瓷體系。唐代陸羽(733 ~ 804)在《茶經》中寫道:“興磁銀,越磁玉”,“興磁雪,越磁冰”,這是陸羽對興、越窯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唐代瓷器生產成就的簡要總結。河南省蔚縣、佳縣、魯山等地區的瓷窯也燒制出壹種地面乳白色,中間有藍色針狀斑塊的彩瓷。這壹新品種為後來鈞窯釉的燒制奠定了基礎。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商品經濟隨之發展。各方面對瓷器的需求增加,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發展:①宮廷中皇室所需的高檔瓷器,由官窯燒制。官辦瓷窯嚴格按照宮廷設計的圖案制作,造型仿古,以青瓷為主,講究釉色之美。在技術上力求完美,在經濟上不惜代價。燒制的瓷器嚴禁私用。(2)城鄉人民所需要的日用瓷器是由北方和南方的民間瓷窯生產的。因為是商品生產,各種銷量好的窯競相燒制,壹窯創新,各窯模仿,造成各種窯制。北方主要有定窯系、耀州窯系、磁州窯系、鈞窯系。南方有龍泉窯系和景德鎮青瓷窯系。這些瓷窯不受宮廷規格的約束,如定窯的印、耀州窯的刻、鈞窯的銅紅窯的釉變、磁州窯的白黑花、龍泉窯的青晶梅、景德鎮窯的青花瓷等。,都各有特色。③外貿用瓷和瓷窯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仿龍泉窯青瓷和仿景德鎮窯青瓷兩種,分別屬於龍泉窯系和青瓷系。各種瓷窯管理性質不同,官窯和私窯有嚴格的界限。官窯出的精品出類拔萃,民間不準用,朝廷需求有限,燒廢了也發展不起來。另壹方面,民窯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並向前發展。民間瓷窯的興起是宋代瓷器大發展的重要標誌。
青花、釉裏紅和各種彩瓷元瓷繼承了宋代南北主要瓷窯的生產,但北方瓷窯創新作品不多,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如宋代。南方的龍泉窯和景德鎮窯超越宋代,得到大發展。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瓷局,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瓷器的進步。它的青花釉裏紅瓷的燒制是中國制瓷史上的壹件大事。藍白是用鈷塗在胎上,然後上釉,高溫燒制。因其藍畫在釉下,故又稱“釉下藍”。青花瓷具有色澤淡雅、永不褪色、題材豐富、實用美觀等優點。它壹出現就迅速發展,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釉下紅瓷的做法和青花瓷壹樣,只是著色的原料是氧化銅,因為不容易燒,還沒有發展成青花瓷。元代青花瓷的燒制給景德鎮帶來了繁榮。
明代,景德鎮建立了專門生產禦器的官窯(見彩圖【明代景德鎮瓷器禦器廠(選自景德鎮陸濤)】。再加上民窯官民共燒,即“有命則供,無命則停”為朝廷燒瓷,民窯得到了廣泛發展,景德鎮成為全國燒瓷中心。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色彩豐富,具有元代青花的許多特點。明代成化年間,在釉下彩青花瓷中加入了紅、綠、黃、紫等色彩,是成化著名的“鬥彩”。明代嘉靖、萬歷年間,“五彩”再度興起。到了清代,景德鎮也建立了皇家瓷廠,但瓷器主要在私人窯中燒制。清代康熙繼承和發展了五彩,創造了“琺瑯彩”。清朝雍正年間,“粉彩”火了。清代的突出成就是旋轉瓶的燒制,以及成功仿制漆器、木器、青銅器皿和各種水果。清代瓷器是歷代燒瓷的頂峰,創造性地發展,達到了中國燒瓷的歷史高峰。
早在唐朝,中國瓷器就通過陸路和海路傳播到世界上許多國家。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在朝鮮、日本、東南亞和阿拉伯半島的許多地區,以及巴基斯坦的布拉米納巴德和埃及的福斯塔古遺址都有出土。中國青瓷和青瓷是在通往亞洲和非洲的主要地區發現的。宋代文學家趙所著的《諸蕃誌》記載了近20個國家與中國進行瓷器貿易。元代對外貿易進壹步擴大,景德鎮的青花瓷外銷,廣受歡迎。到了明代,鄭和(1371 ~ 1435)開辟了壹條橫跨印度洋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航線,中國瓷器的營銷更加廣泛。費欣(1388 ~?)在《興蘭》中,有20多個國家進行瓷器貿易。中國瓷器最早由阿拉伯商人在歐洲販賣,16世紀葡萄牙和荷蘭商人來到中國販賣。據查,在1602 ~ 1682期間,荷蘭東印度公司販運中國瓷器16萬余件。
中國的制瓷技術首先傳到了朝鮮和日本。朝鮮在10世紀初仿制越窯、汝窯青瓷,日本在南宋、明初派人來華學習制瓷。中國制瓷技術在公元11世紀傳到波斯,在公元15世紀從波斯傳到阿拉伯半島,又傳到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14 ~ 15世紀中亞和歐洲制造的瓷器,常有中國風。
中國瓷器和制瓷技術的對外傳播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www.chinalqqc.com——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