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講故事”(1)
作者:林瀚說唱藝術團丁芬整理
評書就是講故事,也叫“講故事”、“講故事”。在臺灣省,叫“評書”。講故事的人叫“說話的人”,用的稿子叫“故事書”。其中,宋元故事本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壹席之地,對明清張卉小說也有很大的啟示和影響,所以評書與古典小說壹直有著血肉聯系。
講故事的起源很早。據可靠記載,早在隋唐時期,民間評書就在各地流行。說書雖然不是“說唱”(流行於唐代),是只說不唱的項目,但說書的技巧相當高明。因為評書的思路是“今人說舊事”,除了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還起到了評說是非的作用。在過去教育不普及的年代,在古老的鄉村社會,聽評書就像聽歷史壹樣,具有教育和娛樂的雙重功能!
宋代是演說家最美好的時代,也是評書最輝煌的時代。那時候不僅有小說(關於鬼的故事,傳說,公案等。)、經典(關於佛經和禪宗的故事)、史書(關於歷次戰爭興衰的故事),還要兩個人合演,比如字謎之類的文字遊戲和有趣的問答,甚至還有同伴。
宋代有專門進行說唱藝術表演的場所,稱為“瓦房”,意思是便於聚集和分散,較小的地方稱為“勾欄”,與民國以來北方雜技聚集的地方的獨特景象十分相似,如北平的天橋、天津的葉全商城、濟南的大觀園、開封的索國寺等。
曾經有壹句妙語:“聽說書籍落淚——我為古人擔憂”,宋代這位說書人的魅力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卷壹中被描述得淋漓盡致:
“說漢奸懷奸,發愚怒;
都說忠臣受委屈,心必流淚;
談鬼使羽毛顫抖;
永遠在我心裏,它讓美麗的女人又綠又慘又紅..."
這和現代說書人發揮的感人力量沒什麽區別!
評書是壹門純口語的行為藝術,與其他說唱藝術有很大不同。它沒有布景,沒有伴奏,也沒有手(幫忙)。它只是壹把扇子,壹塊醒著的木頭(壹種令人眩暈的木頭)和桌椅,這些都是它的道具,所以它是壹門高難度的行為藝術,在講故事的時候,我們要講得生動傳神,同時也要畫出感情和內心。他們都必須是用語言來描述的專家。
講故事和說話的技巧,就像寫文章壹樣,叫做“筆法”,有前進筆、後退筆、伏筆、隱筆、插筆、補筆等不同的叫法,就是有那麽多不同的表現技巧。各種“筆法”交錯變換的運用,構成了說書人高超的講故事指導,再加上對人物、景物、心理深刻生動的描寫,堪稱壹流的表演。
說書的起源和表演形式
論說書的起源和表演形式
作為壹個獨立的評書品種,流傳於中國北方的評書藝術形成於清初。據多方資料,評書雖是壹種口頭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多為“唱曲”。相傳,在京形成的第壹代評書藝術王紅星,原是名為“黑仔本”的“說唱”藝人;20世紀初,許多在北方農村表演“西河鼓”和“東北鼓”的“說唱”藝人,進城後改行講故事。這是中國曲藝演變過程中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早期講故事是壹個人坐在書桌後面折扇,醒木。常用於演出開始或幕間休息時,作為提醒觀眾安靜或警醒觀眾以增強演出效果的道具,故名),身穿傳統袍服,發表演說,評論故事。到了20世紀中葉,大部分人不用桌椅、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著說、表演,衣服也不固定穿長袍。
評書以北方語音為主,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中國流行於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由於口語的使用,第三人稱敘述和介紹是主要的語言運用。並在藝術上形成了壹套獨特的程序和規範,比如傳統的表演程序壹般是:先念壹首“固定的詩”或講壹個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要講故事,評論故事中的人情和事。如果引入新的人物,要說“開臉”,即描述或說明人物的出身、身份、外貌、性格等特征;講故事的場景叫“結尾砌磚”;如果在故事中贊美人物的品德、外貌或景點,往往會以大段對句的形式背誦駢文,稱為“頌”,充滿音樂美和語言美;在重要或精彩的地方說話和表演時,我們經常使用“疊句”或“串口”,即我們使用重疊句來加強說話和表演的效果。在故事講述中,為了吸引觀眾,制造懸念和使用“禁錮”和“按鈕”是根本的結構技巧。所以它的表演層出不窮,條理分明,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表演者要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需要具備各種素質。比如壹首詩《西江月》裏說,“世間事多,評書難學。敘事表不好評論,千言萬語必背。壹個要聲音大,壹個要失意遲到。假裝自己武裝自己就像壹出大戲。”
評書節目以長卷為主,表演內容多為歷史朝代更替、英雄戰役和俠義故事。後來到了20世紀中期,也出現了適合在派對上舞臺表演的中短篇小說和短書,但長書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