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抒情性是詩歌的根本藝術特征。
小說、寓言、童話主要通過人物或動物、故事情節再現生活;散文主要借助某些人物、事件、場景再現生活;戲劇主要通過人物、語言、敘事的矛盾沖突來再現生活。而詩歌,主要是通過抒情來反映生活。所以,抒情是詩歌的語言藝術。有人稱抒情為詩歌的靈魂。
詩歌的抒情性是指詩歌不僅以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以抒情的方式打動讀者、教育讀者。郭沫若曾說:“詩是獻給抒情的。”抒情性構成了詩歌的藝術生命,沒有抒情性就談不上詩歌,因為沒有抒情性詩歌就失去了基本價值。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反映了三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和情感。
有人說詩歌是用來抒發感情的。我們無法超越物理意義上的時空,但我們可以超越心理意義上的時空,而這種超越是通過詩歌中的抒情來完成的。現在我們無法體會到杜甫所生活的那個戰火紛飛的社會中人們的疾苦,但我們可以通過杜甫《登嶽陽樓記》中的抒情情懷感受到。王維的《送元二去安溪》巧妙地傳達了作者與友人依依不舍、唏噓哭泣的思想感情,講述了相見時的喜悅,離別時的無奈,離別後的思念和感慨。可能我們現代人現在分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們不僅交通便利,而且聯系方便。我們可以通過壹個電話、壹條短信和壹封電子郵件聯系彼此,甚至可以通過視頻看到彼此熟悉的面孔。但是當時交通不便,所以這次不知道什麽時候什麽時候再見面,就要分開了。
“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次下沈,我突然想到了家。”這首詩是李白的思鄉詩之壹。他用二十個字表現了他在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當我們離開家鄉的時候,我們也會在月光下讀這首詩,尤其是在中秋節的時候。這是詩歌的藝術靈魂。壹首優美動人的詩之所以流傳千古,吸引千萬讀者,是因為有些詩雖然離我們很遠,沒有當代的體驗,但還是會被他們的詩震撼。這就是體現在詩歌抒情中的美的力量,其內在基礎很大程度上是感情的豐滿和真摯。
第二,意象美是詩歌的基本特征。
小說和戲劇的主要表現手段是故事情節和人物之間的對話,而詩歌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訴諸讀者直觀感受的形象和韻律。鮮明的意象和鏗鏘的音韻是詩歌的共同特征。
唯物辯證法認為,把握事物的本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人的大腦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外界的事物被人感知,反映到大腦中,通過思考抽象出結論。這個結論是對風景本質的理解。然而,對本質的理解是抽象的、靜態的、綜合的、非個人的。怎麽才能表達出來?例如,當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去世時,人們感到非常悲傷。人們如何表達他們的悲痛?我們可以用“心如刀絞”、“哀莫大於心死”之類的話來形象地表達失去周總理的痛苦,詩歌也是講形象的。旅行回來,我們跟朋友說那裏的風景很美,我們只是簡單的說:“那裏的風景太美了!”“別人無法想象它有多美。有湛江湖光巖那麽美嗎?還是像肇慶鼎湖山壹樣美?我們可以用壹句籠統的話來表達,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但這還不夠生動,必須進行形象化的描寫,就像白居易的《錢塘春遊》用優美的語言把我們看到的景色再現在讀者面前。
詩歌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和推理詩。歌詞往往夾雜著場景和意象,而推理詩,尤其是詮釋人生的哲理詩,是壹種抽象的東西。哲學要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要有感情來感動。因為詩歌是通過抒情來喚起讀者的思想的,而詩人的感情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受來調動的,所以他必須再現這個具體事物的形象,使人知道他的感情的來源,並感同身受。可視化讓人覺得很美,容易理解和接受。蘇軾的詩“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就是用壹座山來說明抽象的哲學。除了意象之美,寫得細致入微的這首詩,意象靈活細膩,可以從多個角度觀看,似乎有無窮的寓意。中國的詩歌理論強調意象既要有意,又要具象。意象可以說是詩歌的壹個重要因素。
第三,音樂之美是詩歌與生俱來的品質。
漢代的樂府是用音樂來唱的,唐宋的詞有曲牌,詩歌是用來唱的。雖然發展到了詩與歌逐漸分離,有些不能再唱的地步,但音樂的本質並沒有改變。詩歌是最早的藝術形式之壹,在最初階段與音樂、舞蹈緊密結合。在古代社會,人們打獵歸來,進行祭祀和慶祝。他們圍著篝火跳舞,敲鼓,唱歌。宮中祭祀也是詩,青樓藝妓也是詩。可以說,音樂之美是詩歌與生俱來的品質。
古今之間,各種文學藝術中,詩歌和音樂是最接近的藝術,有人說它們是形影不離的伴侶,是孿生姐妹。在音樂中,我們會感受到詩歌的因素,在詩歌中,我們會體驗到音樂的特質。比如李清照的《聲慢》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徐誌摩的《別了康橋》有第壹段:“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輕輕的揮手,告別西方世界的雲朵,都透露出形象深沈婉約的音樂效果。
詩歌的音樂美在於節奏和韻律。壹首歌是由節奏和樂譜組成的。沒有節奏,這首歌就像壹杯水。它沒有起伏,無法傳達其中所表達的情緒。節奏起伏,鏗鏘有力,能從心理上喚起讀者的* *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琵琶聲是為了表達琵琶女孤獨悲涼的感情,導致作者有“我們都在世間墮落,我們相遇。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
第四,語言美是詩歌跳動的音符。
音樂世界的指揮用他魔杖般的手調動起音樂語言的起伏,訴說著流動的思緒和起伏的感情;大師級畫家用激情和思考凝聚的畫筆,將紅、橙、黃、綠等色彩融入高超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趣味;而詩人則將平凡的文字組合成美麗、生動、準確、凝練的詩意語言,用絢麗的花朵來表達自己飽滿的激情。
詩歌沒有小說散文那樣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戲劇那樣尖銳的矛盾。它只有生動、精煉、多彩、有聲、動態的語言,描繪出壹幅幅生動的藝術畫卷,開辟出“壹片光明未來”的藝術境界。曹操的《短歌行》用簡潔凝練的語言勾勒出壹幅遼闊壯闊的山川畫卷,表達了他雄心勃勃的思想感情,而李清照的《爭渡,爭渡,起壹灘鷗》則展現了詩人醉酒歸來的幸福畫面。
古人雲:“對於人性來說,沒有令人驚訝的文字,就無法停止對美句的擔憂。”。詩歌的語言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語言精煉,讓詩歌能夠發光,觸動讀者的心靈,就像鉆石從高溫熔爐中脫穎而出。詞語的提煉是詩歌的表現手段,往往壹首詩、幾句話甚至壹個字就能把詩歌所表達的內容生動地展現給讀者。賈島《池邊樹上鳥留,月下和尚敲門》中的“敲”字,使讀者在詩中聽到了敲門的聲音,雖然是用眼睛讀的;王安石《春風與綠江南岸》中的“綠”安,生動地描繪了壹個姑娘春天悄悄來到江南,給江南披上綠裝的情景。
詩歌的語言除了簡潔,還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錦上添花。詩歌巧妙地運用擬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方法,刻畫生動的形象,牽引讀者的思想,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詩歌深刻的思想、教訓和審美影響。舒婷的詩《祖國,我親愛的祖國》,把“我”物化為“破舊的老水車”、“發黑的礦燈”、“枯萎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沙灘上的駁船”,包含了祖國在十年浩劫中是多麽貧窮落後,作者隱藏的那種“痛苦的希望”。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誇張的手法描繪祖國山河的壯美;余光中的《鄉音》把鄉音比作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表達了數千萬臺胞思念大陸、向往祖國統壹的強烈感情。
詩歌的語言就像壹只看不見的手,讓詩歌的琴弦發出優美動人的聲音,成為打開人們心靈的鑰匙。
第五,朦朧美是詩歌的藝術外衣。
在詩歌中,詩人的情感表達不是直接訴諸的,而是通過詩歌意象間接暗示的,這就是詩歌的朦朧美。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豐富的內涵,但又總是耐人尋味,就像俄羅斯姑娘臉上的面紗。卞《斷章》:“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妳裝飾了別人的夢。”當我讀完這首詩的時候,我很疑惑,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麽,是傳達愛的意義,還是解釋事物之間聯系的哲學。詩人沒有說明他的意圖,而是讓我們自由想象和解讀。我們在讀小說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追求它的故事,而是挖掘出故事中包含的內容和思想。我們讀壹首詩是壹樣的。我們要盡力揣摩作者的心理,把詩裏包含的內容揭露出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法國詩人馬拉美說,壹首詩只能說七點,剩下的三點讀者自己看得懂。
第六,意境美是詩歌藝術的境界
所謂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觀感受(意)與客觀生活的對象(境)相結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詩歌的藝術美在於作者巧妙地將意義和語境結合起來,渾然壹體,自然和諧,情景交融。壹首只有意義的詩就像壹個死寂的世界,只有意義沒有意義,只是壹句空洞的口號。馬致遠《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西風瘦馬,天涯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構成了壹幅蕭瑟秋風落葉的孤寂淒涼畫卷,與異地斷腸人的情懷,達到了與意境相融的藝術境界。壹首詩的意境之美,帶著壹點對因果的情愫,或者說壹點對風景的情愫,激起了詩人的心,詩人用心去感受風景,從而產生了詩歌。
詩歌不僅是壹種文學體裁,也是壹種精神食糧。當我們閱讀詩歌時,不僅能理解詩歌所映射的內容,還能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當我們讀詩時,我們也能欣賞它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