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鼻祖老子甚至指出:“我有三寶,我要保護它們。壹是善良,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意譯:我有三種珍貴的品質保護著我,壹是對世間萬物的仁慈,二是潔身自好的節儉,三是只為付出和成全,而不是爭名奪利。)
諸葛亮發奮修身,卻言出必行。他去世的那天,“內無分文,外無分文”,只給他的後代留下“八百多棵桑樹和五十畝荒地”,並要求他們繼續勤儉持家的家風。堂堂壹個宰相,清正廉明,站在大街上,名垂青史。
中華文明的不朽,有賴於這種文化精神對不朽人格的培育。大宋第壹人範仲淹也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揮到了極致。
還要講兩個著名的故事來證明:
據說範仲淹在南京應天府書院讀書時,在壹座寺廟裏過了壹夜,開始刻苦學習,飲食清淡。
為了節省讀書時間,最大限度降低生活成本,他設計了壹個吃飯方案:每天只煮壹鍋稠粥(以煮小米為組合,粥為壹器——董璇錄),冷卻後凝固成塊,分成四份,早晚各兩片,切碎幾片鹹菜和姜,拌上鹽和醋汁,加熱送粥,吃完繼續讀書。
我的壹個同學是南京劉綬(最高官員)的兒子。他很同情他的處境,曾經送過好吃的幫助他改善生活。結果範仲淹壹根筷子都沒動,以至於所有的食物都發黴了,不得不扔掉。
同學們很不理解,認為範仲淹狂妄自大,辜負了別人的好意。
範仲淹回答:“從儉到奢,從奢到儉!壹旦吃慣了好吃的,舌頭就會變得挑食,再也咽不下粥和鹹菜了。”
如果說範仲淹的青春是讀書時經濟所迫,節衣縮食也無可厚非。後來範仲淹身居高位,宋朝是壹個“高薪養廉”的朝代。當官賺得盆滿缽滿,範仲淹依然節儉。
當時,範加爾的兒子淳仁娶了壹個妻子,但他的妻子是壹個貴族秀。他的祖父王旦是真宗時期的著名人物,父子二人與範仲淹也有很深的交情。對於即將到來的婚姻,範仲淹反復向兒子交待:現在國家困難,人民很窮,我們要勤儉結婚。
範仲淹這個媳婦,也是識大體的。她不要昂貴的家具和華麗的衣服,只提壹個小小的要求——能不能做壹個絲綢窗簾?
而範仲淹卻說:“我家壹向節儉,那我們在幹什麽?”
後來女方提出,既然範家不肯做,那我們家可以自己做,不花範家的錢。
範仲淹聽了這話,還是拒絕了:“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家風,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對排場不感興趣。如果她家裏帶了絲幔,我就在庭上燒了,決不能把家風弄亂。”
範仲淹為人刻薄,但其父嚴而孝,四子出類拔萃,歷朝歷代。這種節儉的性格難道不值得對當今社會混亂的世俗文化進行深刻反思嗎?
我們再來看看。範仲淹攢錢是為了什麽?
祐元年(公元1049年),61歲的範仲淹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範亦莊”,成為歷史上創建亦莊的第壹人。
範仲淹對亦莊的管理相當規範。他在蘇州購買了65,438+0,200畝的上等土地作為農田,農田所得用於幫助宗族,造福子孫後代。婚喪嫁娶都有人養,喪偶孤寡都有人養;更重要的是,要成立義務學校,“準備老師的禮物和孩子的費用。“對這個族群的孩子實行免費教育和考試費用的目的,是為了“讓宅哥們知道讀書的美好,並啟發他們。"
兒子春·關仁比他父親還大。他是兩朝宰相,壹生沒有改變過父親的方式。義田擴大到3000畝。範仲淹父子倡導的宗族自治是道德生活的載體,是倫理社會的基石,成為中華文明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今天的中國,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們自己的文明內涵已經耗盡。今天說節儉,估計會被當成另類——節儉是怎麽拉動內需的?如何提高科技創造力?GDP數據如何亮眼?
這種與中華文明不同的時尚的來源是,自18世紀西方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商業與技術緊密捆綁在壹起。現代生產方式是由資本家控制的,他們的財富集中在他們手中。他們揮舞著科技大棒,用盡壹切手段刺激消費,追趕潮流。虛構品牌概念,灌輸錯覺。科技配合市場意識、商業意識、消費意識,使人的欲望成為洪水猛獸;被西風吹得東倒西歪的中華大地,搖搖晃晃地陷入了深重的災難。
壹時間,為了發展經濟,不惜破壞自然資源,更可怕的是對人們心靈的汙染。中國先賢最終建立的文明精神殿堂瞬間崩塌。
早在春秋時期,儒家聖賢就敏銳地意識到人生有兩大方向。壹種是向上升天求道,即把壹種自然的生活轉化為道德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遵循良心和理性,而不是本能和欲望。壹、向外追求占有,人在強烈的本能欲望面前,容易被外物(名利)所吸引,使人生不能自己做主,成為被動的存在。
所以,在物質“文明”高速繁榮的今天,妳很難看到敬業的學生、能工巧匠、深情的朋友、敬業的行者。當心靈不再節儉,整個世界就呈現出浮躁膚淺的“短命相”。
所以儒家講節儉修身,通過節儉涵養,獲得獨立向上的能量,從而達到靈魂的絕對自由。佛教徒警醒壹切眾生,避免貪愛陷入無明;道教傳授功夫,守心防物化。甚至有西方學者反思:“越是愚昧落後的群體,越不會用良知和愛智慧來表現人類的高貴品質,反而會用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等物質富裕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基本上接近動物的需要和欲望。”
當我們回到歷史,走近範仲淹、諸葛亮等前賢所資本化的人格世界,在強大的、本末倒置的世俗價值觀面前,能否找到人性的莊嚴,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將是我們人生成長的壹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