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重視法家,但自秦以來,儒學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封建帝國的文化正統,以至於到了宋代,以朱為代表的理學得到發展,對整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壹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儒學是國家的哲學基礎,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采納了他的想法。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顯學。此時,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已經去世壹百多年了。董仲舒在具體政策上發展了道家、陰陽家和儒家思想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成為新的儒家思想。
漢代儒學普及過程中,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儒家傾向於用仁政來管理國家,政治家以此為基礎來限制土地的過度集中,建立健全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壹些政策,包括“限民名地,取其短”,“三綱五常”等。
西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為封建統治的穩固創造了前提。為了維護大壹統的局面,必須建立相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因素,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加入了“君權神授”和大壹統的思想,客觀上有助於封建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以及社會的穩定。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正統思想。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裏,儒家思想壹直占據主導地位。壹方面,其思想核心,即天人合壹的哲學觀念,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的倫理觀念,大壹統的政治主張,從根本上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
另壹方面是因為儒家思想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著時代的需要不斷改變面貌。先秦儒學不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遭到秦始皇的毀滅性打擊,這是其創立時自身的理論缺陷造成的。先秦儒家的內容體系充滿了濃厚、溫和、淳樸的倫理家族色彩,看似“迂腐而廣於物”如孔子的“仁”旨在通過“正名”來還原“李周”所代表的時代,因此孔子的思想不會受到新興地主勢力的青睞。
孟子的“仁政”論已經轉移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但其“仁政”論是建立在“民重君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的利益,因而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賞識。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為封建統治的穩固確立了前提。為了維持大壹統的局面,必須建立相應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才會有恢復活力的條件。?
儒家主張德治、禮治、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主張“脫離法律”,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主張順其自然和“無為而治”,兩者有很強的互補性。通過秦初和西漢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蕩的年代,用儒家路線很難實現國家統壹,而法家路線卻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動亂之初,人口雕零,生產被毀,應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同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下來,走上正常運轉的軌道,就可以不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儒家路線是合適的。三者之間有相互融合的趨勢。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奠定了以儒家路線為主,法家路線為輔,吸收了道家理性思想的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儒家倫理為中心,法家苛法為輔,道家政治為手段的治國模式基本符合中國古代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不可改變的治國法則。?
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解:西漢初年,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衰退、人心執政的社會形勢,以退為進,奉行黃老之學為執政思想,力圖做到無為而治。然而,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有為政治,統治思想勢必面臨新的選擇。?
自漢代以來,除了黃老之學,儒學也壹直活躍發展,吳京的董仲舒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公元前134),董仲舒采取了德政措施。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統治也要遵循“合壹”和“經義不變”的原則,而“今之師道不同,人之論不同,百家之義不同,謂之以上為死之合壹”。因此,他建議“非六藝之科者,孔子之術,俱必獨異,故不求上進。“董仲舒從理論上闡述了尊儒的思想統治原則,得到漢武帝的贊賞。後來,漢武帝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從而確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
元初五年(公元前136年),漢武帝任命儒教五經博士,同時罷黜其他博士,將儒教以外的百家學派排除在官學之外,史稱“抑百家,揚六經”。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梁武帝下詔,批準董仲舒、龔在長安設立國子監,用經學教育幼童的建議。從此,儒學成為官辦學校的主要內容。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規定博士生時學習成績優異者可被任命為郎官,精通壹技之長者可被選拔擔任要職。他還打破常規,起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為丞相。這樣,隨著儒家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和儒家思想緊密結合在壹起。在西漢的詔令和議事中,經常引用儒家學說,在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為例判獄。漢武帝沿襲儒學時,舉行了關禪、正朔、修郊、定歷等重要的禮制活動,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
需要了解的是,梁武帝的這壹政策與秦朝有很大不同。其他的思想流派並沒有被禁止,因為官方的學校是唯壹的。所倡導的儒家思想本身也廣泛吸收了法家、陰陽家的學說,大壹統思想具有壹定的綜合傾向,因而取得了成功。儒家提倡學習,把教育、考試、選官結合起來,這是武帝的創造,客觀上促進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但本質上還是封建專制的文化政策。漢武帝利用皇權幹涉學術思想,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背了思想與真理相統壹的規律,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