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中國壹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飲食,深受人們的喜愛。有句話叫“好吃但不如餃子”。在春節期間,餃子肯定會成為年夜飯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餃子起源於古代的“混沌”。早在三國時期,魏人張儀所著《廣雅》中就有“亂”的記載。當時有壹種月牙形的食物叫“餛飩”,基本上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差不多。到了南北朝時期,餛飩“形如月牙,遍天下可吃”,可見南北朝時期餛飩在餃子中相當流行。那時候做餃子,壹般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混著湯放在碗裏吃,所以當時的人就把餃子叫做“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壹些地區仍然流行。比如河南人、陜西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壹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食材。餃子發展到唐朝的時候,它的形狀和吃的習慣和現在的餃子壹模壹樣,就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宋代的人們開始稱交子為“角”,後世“交子”壹詞的詞源大概就源於此;這個名稱和寫法,在後來的元、明、清、民國文獻中都可以找到。元朝時,人們稱餃子為“平食”,這影響了明朝。明朝萬歷年間沈邦所作的《萬部雜記》記載:“大年初壹拜年...作為斑塊食品。”劉若愚《議事錄》記載:“大年初壹吃水果點心,即食壹匾。”元明時期的“匾食”之“匾”,如今已常用作“平”。壹種“扁食”可能來自蒙古語。清代出現了壹些關於餃子的新稱謂,如“餃子”、“水上小吃”、“煮豆”。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它在傳播過程中,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謂,也說明餃子飲食在全國的影響在擴大。
春節吃餃子的民俗在明清時期相當流行。壹般要在除夕晚上12點之前包好餃子。有些應該在除夕吃,有些應該在午夜吃。此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開始。吃餃子意味著“年輕時交朋友”,“子”與“餃子”諧音,也意味著“節日和諧”,“團圓”和“好運”。
為什麽春節要吃餃子?民間有很多關於餃子的傳說。壹個是紀念盤古創世,結束“亂”的狀態;二是取其與“餛飩”諧音,意為“五谷豐登”。此外,民間還傳說吃餃子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土致人時,黃土人的耳朵因為天氣寒冷,很容易被凍掉。女媧為了使耳朵不被固定,就在耳朵上安了壹個小眼,用壹根細線紮起來,把線的另壹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這樣耳朵就好了。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把餃子包起來,用面粉塑造成人的耳朵,用餡(線)包起來,用嘴吃。因此,北方在冬天的至日吃餃子應該是這個傳說。
春節吃餃子有兩個重要原因:第壹,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春節期間,人們吃餃子,這聽起來像“賺錢變寶”。其次,餃子有餡,方便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放進餡裏,寄托人們對新的壹年的希望。直到現在,當人們包餃子時,他們經常把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包成餡。吃到最好的和糖的,就意味著下壹年會更甜,吃花生的會健康長壽,吃棗和栗子的會早生貴子。
在壹些地區,當人們吃餃子時,他們不得不搭配壹些副食來顯示他們的好運。如果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子象征萬事如意;吃三個新鮮蔬菜。象征著三陽開泰。臺灣省的人吃魚丸、肉丸和海苔,象征團圓和發財。餃子有各種各樣的餡和制作方法。即使是同壹種餃子,也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用粉條肉湯煮餃子。然後連湯帶餃子壹起吃;北方人在春節吃餃子。餃子裏有的把糖放在肚子裏,意圖吃到甜甜的新年;有的人把花生(叫長壽果)放在肚子裏,意圖是人吃了能長壽;有壹種餃子,裏面裝滿了錢,用意是誰吃了誰就“發財”。餃子的形狀像元寶。過年時內條煮餃子,叫“金線穿元寶”。
餃子,壹種美味,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快樂和祝福,也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春節不可或缺的食物。年糕;年糕
作為壹種食物,年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很久以前就開始種植水稻並用它來制作食物。漢代人把年糕稱為“米糕”、“魚餌”、“糯米”,楊雄的《漢代方言》壹書已經把年糕稱為“餅”。古人也有壹個從年糕到年糕的發展過程。公元6世紀,烹飪書《史記》載有制作“白繭糖”的方法,其中說:“當米飯煮熟了,而且比杵臼的還熱,就要和米飯壹起煮,所以壹定要煮得極熟,不能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後,趁熱與米同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曬幹。把米磨成餅的方法也是很早的。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可以證明這壹點。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絲篩過,再加水和蜂蜜揉成堅硬的面團,在面團上附上棗和栗子,再用竹葉包裹,蒸熟。這種糯米糕有中原特色。明朝崇禎年間出版的《京師風光略》壹文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次“正月初壹吐小米餅,稱年糕”,大概來源於北方“粘餅”的諧音。在明清時期,年糕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全年供應的小吃。
春節吃年糕也是南北口味不同。北方的年糕有兩種:清蒸和油炸。除了蒸、炒,南方還有片炒、湯煮等方法。年糕的種類有:北方的白年糕,塞北農民的黃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臺灣省有紅龜餅。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都是過年的好年糕。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產。北方有糯米之類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稱小米)。這種小米去殼粉,用水蒸熟後,呈黃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黃河流域人們慶祝豐收的美味佳肴。
據說年糕最早是用來在除夕夜祭祀神靈和祖先的,後來發展成為春節的食物。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食品,而且隨著壹年的過去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壹首詩所說,“人心高,和食作,使年比年好,以祈年景。”意思是每年都很順利。臘八粥原本是佛教的宗教節日食品。《中國年的節食與飲食習俗》載:釋迦牟尼成佛前,走遍印度尋找生命的真諦。當他到達印度北部的馬加達時,他又累又餓,暈倒在地。這時,壹個牧羊女看到這壹幕,趕緊拿出自己的午飯,壹點壹點餵給釋迦牟尼吃。牧羊女的午餐是各種食物的混合,包括采集的各種野果。釋迦牟尼吃了這頓美味的午餐,康復了。後來他在涅蓮河裏洗澡,坐在菩提樹下打坐,十二月初八成佛。從此,每年到“臘七”這壹天,寺裏的和尚都要拿著新鮮的幹果,放在洗好的器皿裏徹夜不睡,直到天亮。煮好的粥會用來拜佛。到時候寺裏的和尚會念經,然後喝粥留念。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佛教在我國傳播深遠,沿襲了這壹習俗。至於臘八粥的配料,北宋時期用的是杏仁、桃仁、果脯、糯米、黃豆、豆類。南宋時用核桃、松子、柿子栗子。元代粥色深紅,又稱紅粥、朱砂粥,可能用紅豆、蓮子、花生、紅棗等紅色原料。
宋代孟元申在《東京夢》中記載:十二月八日,“各寺舉行佛浴,送七寶五味粥給他的弟子,稱為‘臘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吃的是水果雜料粥。”
根據安徽人的傳說,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因為不會做飯而餓肚子。壹天,他在壹間小屋裏發現了壹個洞。他伸手下去摸了摸,卻是壹只老鼠的“糧倉”!裏面有大米、黃豆、紅棗、栗子等東西,他就把這些五谷雜糧壹起放在鍋裏,煮了壹鍋熱騰騰的粥,味道鮮美。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厭倦了整天吃山珍海味,想換個口味。臘八那天,他突然想起小時候從老鼠洞熬粥的事,現在就命令廚師用各種麥片熬粥。吃了之後,我很開心,把這粥命名為“臘八粥”。
此後元明清三代都沿襲了這壹飲食習俗,清代最為盛行。有詩說“臘八家家煮雙弓,榛子桃仁染紅。我喜歡叫兒看它,佛影無邊。”
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雜糧,還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著紅棗、桂圓、核桃、葡萄幹、瓜子、綠肉絲。
臘八粥又稱八寶粥,由八種材料(如桂圓、薏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