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傳統的珍珠業奠定了貝殼鑲嵌技術的基礎。
敘利亞的貝殼工藝品在中國並不常見,形狀各異的貝殼簡單地粘在壹起或者堆成各種形狀,比如鷹、虎、兔。確切的說,敘殼技術是馬賽克技術。敘利亞貝殼技術並不使用所有的貝殼,而只使用內部的珍珠層,也稱為珍珠母。
珍珠質是珍珠貝、海螺等軟體動物外膜分泌的壹種堅硬而有光澤的有機物質,用於形成這些動物外殼的內部。在發現石油之前,采珠業是古代阿拉伯的支柱產業。采珠人用原始的木船和潛水設備,在海裏撈出整個珍珠殼,然後撬開殼,取出珍珠出售。采珠是壹個高風險的行業,但最初只有珍珠本身具有經濟價值,大量的珍珠貝在取出珍珠後被拋棄。聰明的阿拉伯人看到內層亮如彩虹的珍珠層,想出了廢物利用的辦法。他們小心翼翼地從貝殼上切下珍珠層,打磨光滑,然後在木頭做的小盒子表面粘貼拼接各種圖案,最後做成貝殼鑲嵌首飾盒,把珍珠放在盒子裏出售。
大量的貝殼鑲嵌首飾盒最終成為古代阿拉伯對外貿易出口的主要手工藝品之壹。最後首飾盒直接出口,不再配珍珠。如今,由於石油資源的大規模開發,采珠已不再是阿拉伯的支柱產業,但貝殼鑲嵌技術已經深深滲透到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中。這不禁讓人想起中國古代的壹句成語:“買贈還珠”。
敘利亞貝殼鑲嵌技術是在倭馬亞王朝時期實現的。
7世紀,四大正統伊斯蘭教哈裏法時代結束後,穆阿維耶建立了倭馬亞王朝,統壹了阿拉伯帝國,將首都從麥加遷至今天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大批工匠隨即聚集在新都。直到今天,大馬士革仍然是阿拉伯世界最好的貝殼鑲嵌工匠的家園。據當地工匠說,大馬士革雖然不臨海,但敘利亞所有的貝殼鑲嵌工匠都在大馬士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貝殼鑲嵌技術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用在首飾盒上,已經開始廣泛的應用在阿拉伯家具上。鑲嵌著乳白色美麗珍珠層的茶幾、椅子、相框,甚至衣櫃,也開始出現在阿拉伯人的房間裏。材料不僅開始被用於制造貝殼,還被用於敘利亞北部的幼發拉底河。而且由於需求量大增,敘利亞開始從菲律賓等東南亞進口珍珠牡蠣,以滿足生產需要。
木制品最大的缺點就是會因為濕度的變化而開裂,絕大多數的貝殼鑲嵌工藝都是附著在木制品上的。由於敘利亞氣候幹燥,流傳至今的古代貝殼鑲嵌制品很少,但也更有價值。
由於珍珠貝殼的收藏難度和工藝制作的復雜性,貝殼鑲嵌技術的成本壹直居高不下,成為貴族們誇耀財富的工具。壹個完全用貝殼鑲嵌工藝家具裝飾的房間仍然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暹羅(大馬士革的別稱),大馬士革最貴的五星級酒店,大量酒店使用這種貝殼鑲嵌家具。在精心設計的燈光下,家具表面的珍珠巖層反射出來的光線給人壹種虛幻的感覺,閃閃發光的沙礫色仿佛把人暴露在陽光下的中東沙漠,在浩瀚中透露出大自然神聖不可征服的特質。
貝殼馬賽克產品已成為敘利亞最具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壹位在敘利亞著名的哈梅迪旅遊市場經營貝殼鑲嵌工藝品的商人說,雖然所有阿拉伯國家都有制作貝殼鑲嵌產品的傳統,但敘利亞是其中的佼佼者,主要原因是國家重視。這種鑲嵌貝殼的家具在敘利亞總統接待外國貴賓的接待室中被廣泛使用。
但由於價格問題,大規模貝殼鑲嵌技術的家具仍難以進入敘利亞普通百姓的家中。記者走訪的敘利亞家庭,最多在角落裏放壹張貝殼做的小茶幾。記者問我們為什麽不多買這種家具,敘利亞人說主要是價格太貴。壹把大面積鑲嵌貝殼的椅子,價格高達2000美元。壹位經常去中國做生意的敘利亞朋友說,在敘利亞,貝克的馬賽克家具就像中國的紅木家具壹樣。雖然有民族特色,但是價格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接受的。
與家具不同的是,鑲嵌貝殼的首飾盒在敘利亞基本上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必備物品,因為阿拉伯女性更偏愛珠寶,而鑲嵌貝殼的首飾盒因為面積小,用料少,相對容易接受。
敘利亞貝殼鑲嵌的制作工藝及藝術特色
貝殼鑲嵌的制作工藝復雜精細。首先要選擇好的基質,就是珍珠貝。貝殼面積越大,表面越平整越好,因為珍珠可切割的面積越大,越適合制作大型作品。
其次,珍珠層被切割下來,這是壹個非常精細的過程,因為光澤好的珍珠層本身就很薄,壹不小心珍珠層就可能被切割,導致基材報廢。其次,拋光,也是由於珍珠層的厚度,也是壹個技術活。
其次是切割,根據創作需要,將打磨好的珍珠層切割成各種形狀。最後是馬賽克,目前的壹種制作方法是先拼接壹張薄紙或塑料紙,完成後將紙貼在木盒或家具表面,再進行清漆處理。另壹種是直接在木材表面開槽,將珍珠層嵌入木材。
由於伊斯蘭教忌諱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具體的物體,抽象的圖案成為了伊斯蘭圖形藝術的靈魂,幾何圖案、植物圖案、文字交織在壹起,繁瑣而密集。鉆石是伊斯蘭教中的基本幾何圖案之壹,也是貝殼鑲嵌的主要幾何元素。相連的鉆石綴片構成了穆斯林眼中無盡的世界,精致而神秘。間隔卷著荊棘和草紋的棕櫚葉壹望無際,與枝椏交織的葡萄葉紋呈現出繁茂的枝葉,蘊含著萬物生生不息的寓意。
傳統手工業如何面對現代工業和現代化需求
傳統的貝殼鑲嵌工藝費時費力,產量低,價格貴。塑料這種工業時代的新材料的出現,對傳統的貝殼鑲嵌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加工後塑料的顏色和紋理可以非常接近珠光體,塑料具有材質平整、厚度均勻、易於大規模工業化加工的特點。目前,敘利亞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用塑料代替珍珠層的鑲嵌工藝品,價格只有實物的壹半,這在壹定程度上造成了旅遊紀念品的魚龍混雜。壹個精雕細琢、10厘米見方的貝殼鑲嵌首飾盒價格約為65,438+00美元,而壹個完全由塑料貼面制成的首飾盒價格約為5美元。
隨著敘利亞旅遊市場的逐步開放和與中國簽署互為目的地協議,越來越多的人前往敘利亞旅遊。因為記者常駐大馬士革,所以經常陪同來訪的國內朋友購買紀念品。國內有很多人愛不釋手,但是用這種技術的家具是壹個整體,不能拆卸。因為最小的茶幾是方形的,放不進最大的行李箱。最後遊客只能買幾個鑲嵌貝殼的小盒子來滿足自己的願望。賣貝殼鑲嵌紀念品的商販總是苦於賣首飾盒利潤低。我向他建議,可以參考瑞典宜家家具的做法,把家具改成面板組裝,便於攜帶和運輸,銷量肯定會大增。但是供應商說很難改變這個傳統。
貝殼馬賽克技術發展到今天,面臨著現代工業和現代需求的雙重挑戰。如何面對挑戰,是這些傳統手工藝人必須考慮的現實。我突然想到壹個有趣的問題。塑料是石油工業的副產品,而石油是當今阿拉伯世界的特產。今天阿拉伯世界用塑料代替阿拉伯世界的珍珠,是天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