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註意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接受他們不同的興趣,承認他們掌握知識的不同能力。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不同。老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有些同學害怕寫字,不知道從何下手。老師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寫作,從最基礎的開始體驗繪畫的樂趣,不要太在意繪畫的質量。這樣學生上課沒有壓力,學習心情輕松愉快,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充滿活力。壹節課下來,學生們都輕松愉快地完成了繪畫。雖然繪畫質量有好有壞,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體會到了藝術的魅力,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發揮學生的現象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轉變教師角色
1.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老師是課堂的主人,是整個教學的決策者,而學生是觀眾,是被動的,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這樣,論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也難以實現自主學習的發展,學習興趣不強。久而久之,學生都是被動學習,學習效率不高,有的甚至產生厭學心理。新課標的理念要求教師要始終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讓學生在內心獲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讓學生主動學習。
2.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
美術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從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轉變為教學過程中民主平等的參與者,與學生站在同壹立場上。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藝術課堂變成與學生平等交流互動的場所。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師生關系更融洽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課堂是屬於他們的,同時也體會到了藝術的魅力,理解了它的內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第三,親近自然,走進生活
美術課有時需要走出封閉的教室,親近自然,現場寫生,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課。傳統美術教學中,老師只是根據課本講解知識,怎麽構思,怎麽畫,然後讓學生自己畫。學生聽完後很難產生畫畫的靈感。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需要藝術的點綴。教師要把學生帶入自然,與自然親密接觸,讓他們聽、聞、看、觀察,用真情實感去描述,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知道怎麽去描寫,怎麽去構景,怎麽去選材,不用老師反復講解,完成的作品也比課堂上的更生動,更有感情。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學生變得輕松愉快,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濃厚,不再不知從何下手。
四,挖掘潛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學習,充分認識評價和鼓勵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啟迪學生,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1.承認學生的差異。
德國教育家斯圖爾德指出:“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技能,而在於啟發、喚醒和鼓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求教師關註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每個學生的自尊和人格。在這種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關註每壹個學生的進步和表現,鼓勵他們樹立克服困難的自信和勇氣,支持他們的觀點,關註他們的個性發展,理解他們的煩惱,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包容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正確,老師應該肯定他們的勇敢,而不應該盲目地批評和指責他們。教師的評價有利於學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認識。
2.嘗試找出評估語言
評教是壹門藝術,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應正確、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並註意評價的語言。教師要善於改變,真誠地評價學生,而不是敷衍了事,用心去發現他們的優點,讓學生在贊美中成長,在學習中樹立自信,在學習中獲得動力,提高學習質量,使課堂氣氛活躍和諧,提高教學質量。
五、多媒體教學的運用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不僅提高了課堂質量,而且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傳統的美術課,老師上課前必須收集整理各種圖片和視頻,講課時有大量的講解。原本有趣的課程變得枯燥,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借助多媒體技術,省去這些麻煩,學生全面觀察作品,在想象的空間飛翔,培養審美能力。
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更容易。
美術教學中,大部分都是老師講解。多媒體技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使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就像看電影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