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壹位有成就的散文家和學者。他的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青紗帳》、《秦淮河影裏的戲水燈》等。
徐誌摩是著名的“新月派”詩人。他提倡詩歌創作的“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寫過《告別劍橋》等名篇。
聞壹多也是“新月派”詩人,寫過《紅燭》、《死水》等詩。
郁達夫是“創造社”的主要作家。他的作品包括《沈淪》、《春風沈醉的夜晚》和《波甸》。
夏衍是中國電影和戲劇的奠基人之壹。曾寫過話劇《賽金花》、《上海屋檐下》、報告文學《包身工》。
冰心,原名謝婉瑩,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著有詩集《星星》、《泉水》、散文集《送給年輕讀者》、《再送給年輕讀者》。
沈從文是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他的小說《邊城》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戴望舒是壹位現代主義(也稱象征主義)詩人。他的新詩《雨巷》含蓄地描寫了愛情,被稱為“雨巷詩人”。
錢鐘書是壹位精通中西的學者。他的小說《圍城》和他的散文集《寫在生命的邊緣》影響很大。
張恨水小說《啼笑因緣》《春明史》《金粉世家》《八十壹夢》等。,都描寫了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被稱為“通俗小說大師”。
孫犁被譽為“白洋澱派”作家,他的小說《荷花澱》、《風雲傳》充滿詩情畫意。
周立波被稱為“茶花派”。他寫了小說《風暴》,第壹次獲得斯大林文學獎三等獎。
1949後的創業史,歐陽山的三家巷,楊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元,的保衛延安,和的紅巖,梁斌的紅旗譜/姚的李自成等秦牧的《花城》、楊朔的《荔枝蜜》、《雪浪》、劉的《長江三日》、郭小川的《蔗林-青紗帳》、何敬之的《雷鋒之歌》等都獨具特色。王蒙的作品有《青春萬歲》、《組織部新青年》、高曉聲的《李順蓋房子》、陳煥生的《需要》、汪曾祺的《大鬧年譜》、《被指揮》、鄧友梅的《五年》、《煙壺》、劉紹棠的《劉仆壹家》、馮驥才的《神鞭》。
魯迅,原名周樹人,是現代著名作家。他的《狂人日記》是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中篇小說《阿q正傳》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貧苦農民阿q的藝術形象,展現了用“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不去試圖反抗的“人民的弱點”。短篇小說集《吶喊》《仿徨》奠定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基石。還有散文集《早晨的花》,散文詩集《野草》,還有大量散文。
32.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詩集《女神》,是他於1921出版的第壹本新詩集,開創了詩風,也是中國現代新詩運動的奠基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鳳凰涅槃》、《女神重生》。他也有歷史劇,如屈原和蔡文姬。
33.郁達夫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影響很大的作家。他的第壹本小說集《沈淪》是作者在日本期間生活和思想的寫照。
34.茅盾,現代著名作家,以小說《子夜》、《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尋》)和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聞名於世。
35.老舍是現代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以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和《龍須溝》而聞名。他的寫作風格樸實、幽默,富有北京地方特色,是京派文學的代表人物。36.現代詩人徐誌摩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詩集《芷墨詩》、《寒玉夜》、散文集《落葉》。
3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還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上世紀80年代,他出版了散文集《隨想》,被認為是壹本講真話的巨著。
38.曹禺是現代著名的劇作家,他的戲劇《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聞名於世。
39.傷痕文學:指壹批中青年作家在文革結束後的歲月裏創作的文學作品,反映文革給他們那壹代人帶來的傷害。這類題材的作品在20世紀80年代初非常流行,以劉的《班主任》為先鋒,後來是的《人到中年》。創傷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0.尋根文學: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壇出現了壹股“文化尋根”熱潮,作家開始對傳統意識和民族文化心理進行探索。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尋根派”的文學主張是希望立足於中國自己的民族土壤,挖掘分析國民劣根性,弘揚文化傳統中的優秀成分,從文化背景中把握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理想和價值標準,努力創作出真正具有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的文學。代表作家有阿城、張承誌、韓少功等。
41,朦朧詩是70年代末特殊背景下的特殊聲音。作為壹種文學範式,朦朧詩是成功的。